(共25张PPT)
萌动生机待绿田
天将化雨舒清景
熏风瑞气满山川
殆尽冬寒柳罩烟
昆明的雨
汪曾祺
导入
昆明被称作春城,这里四季如春、繁花似锦,一到雨季,绵绵细雨下下停停,停停下下,明亮、丰满,让人舒服,使人动情,1939年开始,汪曾祺在西南联大中文系学习,在这里生活学习了七年,走遍了昆明的大街小巷、遇到了终身难忘的良师益友,四十多年后,汪曾祺还对这个地方念念不忘,于1984年写下了这篇散文《昆明的雨》,今天,我将带领大学共同赏读这篇美文。
学习目标
1.通过默读全文,找出文中叙写的雨季中的景、事、物、人,体会课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2.通过朗读,体会文章平淡质朴、如话家常的语言风格,以及从“凡人小事”发现美的独特眼光。
3.体会作者对昆明真切的想念,理解作者淡泊从容的人生态度。
作者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1920年3月5日出生,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的散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代表作有:《故乡的食物》《我的家乡》《翠湖心影》等。
写作背景
在日寇侵华,平津沦陷的1939年,汪曾祺来到昆明,慕名到“西南联大”求学。课余闲暇,汪先生爱穿行在昆明的大街小巷中,逛书店、逛裱画店、逛做锡箔的作坊、逛茶叶店。在那些艰辛的岁月里,汪先生和当时到昆明来追求真理、寻求智慧的许多名人、教授、学子一样,满腔热忱。挥洒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用饱蘸浓情的笔墨,抒写了对昆明这片土地的深情厚谊,给昆明人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鲜 腴 青头菌 黄焖鸡
草 茎 择 净 炽 红
绿 釉 密匝匝 花骨朵 扳尖
yú
jùn
mèn
jīng
chì
zhái
yòu
zā
gū
bān
字词
默读课文,思考:
1.昆明的雨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作者描写了昆明雨季的哪些景、事、人、物?作者是如何将这些零散的素材聚拢起来的?
触雨情
1.昆明的雨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昆明的雨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对昆明的想念之情。
触雨情
2.作者描写了昆明雨季的哪些景、事、人、物?作者是如何将这些零散的素材聚拢起来的?
仙人掌、各类菌子、杨梅、缅桂花
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
酒店与友人小酌……
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情感线索
触雨情
形散神聚
我想把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信念。 ——汪曾祺
赏雨景
《昆明的雨》是一篇充满美感和诗意的文章,其中有景物的美、滋味的美、人情的美、氛围的美。试着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做些圈点批注。
提示: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可以默读,也可以有声的朗读。
2.勾画出你喜欢的语段或语句,圈点出重点词语,批注出你读到的情味。
赏雨景
示例:
缅桂盛开的时候,房东(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寡妇)就和她的一个养女,搭了梯子上去摘,每天要摘下来好些,拿到花市上去卖。她大概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批注:作者由缅桂花自然想到房东及其养女,房东惜花却送花,表现了昆明人的淳朴,由花及人,进而展现了昆明的人情美。
赏雨景
我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
——汪曾祺
品语言
示例:
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赏析:
此句有如大白话一般,没有华彩之处,但是直白平淡之中有一种拉家常的风格,表现了昆明的雨给人的感受——舒服,让人倍感亲切。
品语言
1.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中吃不中看” “真叫人怀疑” 语言平淡自然,实则饱含了作者对干巴菌的喜爱之情。
“半干的牛粪”语言自然平淡,极具形象地写出了干巴菌的外形。
品语言
2.还有一种菌子,中看不中吃,叫鸡油菌。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块银圆那样大,滴溜儿圆,颜色浅黄,恰似鸡油一样。这种菌子只能做菜时配色用,没甚味道。
“中看不中吃” 、“滴溜儿圆”口语化的语言,活泼,极具情味。
品语言
3.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做“火炭梅”。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语言平淡有味,流露了作者对昆明的杨梅情有独钟。
品语言
4.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
“格调”原指人的品格或艺术品的风格,此处指青头菌炒熟后诱人的色泽,鲜香的口味。这个词用在这里把普通的青头菌写得高雅有品味了。
青头菌
品语言
5.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运用典雅别致的诗句,描绘出昆明雨季水分充足,植被繁茂的情景。
品语言
汪曾祺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
读他的散文就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
品语言
《昆明的雨》之所以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作者对“凡人小事”的审视,用“以小见大”的视角,折射出了一位老人浓烈如火的情怀。结合课文,试分析课文是如何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的。
作者对昆明的爱是深沉的,寄托感情的载体越小,越显得感情深厚。文中选取仙人掌,牛肝菌、青头菌等各类菌子,杨梅、缅桂花等植物,作为承载感情的载体,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们共同昭示了作者散文的“凡人小事”之美,共同彰显了作者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生活的美存在于身边的一草一木中,作者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到了它们,然后撷来入文,遂成美文。
小结:
我们跟随作者汪曾祺,一同走近了一幅“昆明烟雨图”,门上倒挂的肥大仙人掌、随处可见的鲜美菌子、又大又甜的火炭杨梅、清香逼人缅桂花,更有娇声吆喝叫卖的少女、下雨天莲花池边伴着花香的对坐互酌,生活如诗更如画,只有懂得欣赏、热爱生活的人才能领略其中美好。
作者满怀深情地说“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在你的记忆中,也有这样“忘不了的情味” 吧?!试着写出来。(100字左右)
写雨味
做一个乐于享受平淡生活的人。
做一个善于从平淡生活中品出生活之美的人。
做一个长于用质朴的语言记录生活情味的人。
寄 语
萌动生机待绿田
天将化雨舒清景
熏风瑞气满 川
殆尽冬寒柳罩烟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