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课件)(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课件)(共4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02 08:5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散文二篇
永久的生命
我们知道:一个人从出生那一刻就注定着要面临死亡,每个人拥有的生命都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但作家严文井却说“生命是永久的”,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作者严文井的解答吧!
导入
1.积累重要的词句,了解作者及哲理散文的相关知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3.理解富含哲理的文句含义,明白作者写作意图。
学习目标
严文井,原名严文锦。1915年生,湖北武昌人,作家。1934年毕业于湖北省立高中,次年到北京图书馆工作,并开始以“严文井”的名字发表作品。1939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任教。1945——1951年任《东北日报》副总编辑。到北京后历任《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等职。第一部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出版于1941年。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近作》、《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等。1958年出版的中篇童话《“下次开船”港》被译成多种外文介绍到国外。《严文井散文选》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在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被授予荣誉奖。本文选自《严文井散文选》。
作者
《永久的生命》是严文井在1942年写的一篇带有哲理意蕴的散文。文章揭示出个体的生命是卑微柔弱的,但就整个人类来说,生命是永久不朽的,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要感谢生命,并以自己全部热情回报生命。
写作背景




齿
jiù


bēi




耀
xuàn


juàn


zhí


màn


shì
字音
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一个人到了三十岁的边头就会发现自己丢失了一些什么:一颗臼齿,一段盲肠,一些头发,一点点和人开玩笑的兴味,这意味着他已经失去了那大半个青春。有限的岁月只能一度为你所有,它们既然离开,就永不会再返回。智者对此也无能为力!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来洗涤,把它再补好。对那存在过的忧愁,也许你能忘却,但却不能取消它遗留下的迹印。我们都非常可怜!
中心句
从生活细琐之事写起,表现生命易逝,为后面写永久的生命蓄势
对比,突出人生命的短暂,不可重复
无法为逝去的生命做什么
生命是有限的,是容易逝去的,作者为什么要说是“永久的生命呢”?
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我们没有时间悲观。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一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棵棵从土壤里钻出来,欢乐地迎着春天的风,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从未存在。一万年前是这样,一万年以后也是这样!在春天,我们以同样感动的眼光看着山坡上那些小牛犊,它们蹦蹦跳跳,炫耀它们遍身金黄的茸毛。永远的小牛犊,永远的金黄色茸毛!
中心句
指生命现象
以小草和小牛犊为例,论述“永久的生命”的外在表现
拟人,生命的顽强
拟人,生命的欣喜姿态
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的,合起来是永久的。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那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它充满了希望,永远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
中心句
指一个个体
论述“永久的生命”的内部特征:生命的繁殖和蔓延
生命永不休止地繁殖,要乐观积极地对待生命
指永不休止的繁殖和蔓延
我的小伙伴们,我们的心应该感到舒畅。那些暴君们能够杀掉许许多多人,但是他们消灭不了生命。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我们将要以不声不响的爱情来赞美它。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
中心句
议论现实,批判“暴君”,赞美生命。
替换了一种存在的方式,生命延续,生生不息
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指个体生命的逝去
议论“生命永久存在是奇迹”。
指生命现象永存
指“凋谢”和“不朽”两者相差巨大,却都是“永久的生命”
《永久的生命》这篇散文抒写了生命的卑微、柔弱、易逝,但它又是永久的、充满希望的,我们应该赞美生命,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感谢生命,回报生命。
主旨
生命是什么?它是青藏高原上那辽远的天穹,它是峡谷中那激荡的长江水,它是内蒙古高原一望无际的绿色。生命是一次性的筷子,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是徐徐升起的风筝,只能高飞岂能停滞,生命是崎岖不平的山路,只能走下去,尽管你会摔倒…… 我们的生命可以伟大,也可以渺小,但不管怎样我们要挺直生命的脊梁,把生命努力进行到底,善待生活、善待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这大概就是生命的定义吧!
主旨拓展
散文二篇
我为什么而活着
“再也不能这样活,再也不能那样过,生活就得前思后想,想好了你再做。……”是啊,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活呢?我们又该为什么而活着呢?对于这个问题,有人碌碌一生,未及思考就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有人苦思冥想,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玄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为什么而活着》这篇课文,看看罗素是怎样回答这一哲学命题的?
导入
1.了解罗素生平、思想、成就等情况。
2.理清文章的结构,鉴赏隽永的语言。
3.感受罗素博大的胸怀,学习罗素伟大的人格,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学习目标
伯特兰·罗素(1872—1970),出生于英国,2岁丧母,4岁丧父,由他曾出任过两次英国首相的祖父把他抚养成人。他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坚强地生活,后来成为一位集众家于一身的伟人。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他还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20世纪初,取得了现代数学基础研究的重大成果“罗素悖论”及解决这一悖论的“类型论”。在1950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95岁高龄完成《罗素自传》的写作。
作者
罗素一生追求真理,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多次发表声明和演讲。二战期间,还因为反战坐了六个月的牢,但他仍不改初衷。
1955年初罗素、爱因斯坦和各国科学家发起了禁核签名运动。
1961年,89岁高龄的罗素偕夫人到英国国防部门前静坐示威,结果被判两
个月的监禁。
1964年创立罗素和平基金会。
作者
遏制 濒临 深渊
飓风 星辰
俯瞰 嘲讽
è

bīn
kàn
yuān
fěng
字词
遏制:
濒临:
俯瞰:
深渊:
星辰:
井然有致:
深不可测:
制止,控制。
紧接,临近。
俯视。
很深的水。
星星的总称。
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深得无法测量。比喻对事物的情况
捉摸不透。
字词
1、罗素为什么而活着?
2、文章采用了什么结构?
明确:
(爱情、知识、同情心)
(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共分为三部分。)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作者提出自己的三种追求——爱情、知识、同情心。
思考:为什么罗素说这三种激情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他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飓风”形象地说明这三种激情是作者在追求过程中的原动力,而“苦海”和“绝望”则表明这些激情在给他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安和痛苦。人生不可能是完美的,一不可能一帆风顺,当追求过程中遇到挫折,或面对更深的生命奥秘时,人的确只能为自己的渺小感到无奈甚至绝望。)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作者对其人生的三大追求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对爱情的渴望
1、罗素渴望爱情的原因。
明确:(能够给人带来狂喜;能够摆脱孤寂;看到古今圣贤以及诗人们所梦想的天堂的缩影。)
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
爱情是生命的火把。——维斯冠
闪电照耀一瞬间,而爱情却照耀一生。—— 苏霍姆林斯基
梁山伯与祝英台、林黛玉和贾宝玉、崔莺莺与张生、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杨绛和钱钟书
追求爱情
(二)对知识的追求
1、罗素追求哪些方面的知识?
明确:渴望了解人的心灵,知道星星为什么发光,还有毕达哥拉斯的思想。第一个方面的知识,是有关人的;第二个方面,实际上就是说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第三个方面,则是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
心灵中的黑暗必须用知识来驱除。 (卢克莱修)
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 (李大钊)
愚昧从来没有给人类带来幸福,幸福的根源在于知识。(左拉)
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
人如果没有知识,无异于行尸走肉。 (托·因哲伦德)
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宝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要衰竭,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 (高士其)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
知识是万物中的指路明灯。
知识就是飞上天的羽翼。
知识能使你增加一双眼睛。
知识比金子宝贵,因为金子买不到它。
追求知识
(三)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
罗素同情人类苦难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明确:同情人类苦难包括同情饥饿中的孩子;同情被压迫被折磨者;同情无助的老人;同情全球性的孤独、贫穷和痛苦。
被订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滴着鲜血仍眷顾着红尘的苦难的人们; 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阿诺德:“同情,使软弱的人觉得这个世界温柔;使坚强的人觉得这个世界高尚。”
白朗宁:“把爱拿走,世界将变成一座坟墓。”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同情苦难
思考:其中哪一种追求令他最执着,也是最重要的 ?
明确:同情心。
爱情的获得和知识的追求使作者体验到了如在天堂般的幸福,但世界上触目皆是的战争、疾病、贫困和孤独又把他从天堂带回尘世。而且如果没有对人类的同情心没有爱和悲悯,追求爱情可能会产生爱情恐怖主义;追求知识可能会成为灾难的帮凶。
思考:三种追求的顺序能否调换?
明确:不能,这三种追求是按照境界、感情的由浅入深的逻辑顺序排列的。对爱情的追求是人本能的追求,对知识的渴望则进了一层,而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则深化到了博爱的境界。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总结全文,“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它值得活”。
思考:虽然罗素一生的追求常给他在人生苦海上带来绝望,但他仍认为值得活,这体现了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热爱人类、热爱生活,具有博大胸襟和高洁情怀的大思想家。
哪一种激情最能引起你的共鸣呢?
不要以感伤的眼光去看过去,因为过去再也不会回来了,最聪明的办法,就是好好对付你的现在。 现在正握在你的手里,你要以堂堂正正的大丈夫气概去迎接如梦如幻的未来。----郎费罗
作为我们平凡的人们,我们应当怎么活着呢?
有一点不容置疑,那就人活着就一定要努力干好每一次事,只有这样人生才没有白活。命运,我从来都不相信!每个人努力了,都会获得成功的。人不快乐是因为有了太多了欲望,放下一些超重的负担,人生就会有太多的快乐。但是又是这些欲望迫使人奋进的活着吧。至少人活着就要有生亦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决心,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作者认为爱情和知识把人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对于人类苦难的同情让人把目光投向现实世界,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
主旨
表达技巧分析
思路清晰
结构严谨周密
感情真挚
直抒胸臆
语言优美流畅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象+特性,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从而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一个人应当为活着而吃饭,而不是为吃饭而活着。 ——莫里哀
人如果只靠吃饭活着,那饭就不叫饭,叫饲料。 ——佚名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
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的——肖洛霍夫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余华
拓展阅读
生命本没有意义。没有人会替你确定人生的意义,但如果你无法确定人生的意义,你将一辈子活在无意义状态里面。大到每一天,小到每做一件事,你都会感到无名的痛苦,因为你不知道往什么地方走。所以,每个人必须为自己的人生确定意义。这是做人的本分之一,而且确立目标要趁早。
——毕淑敏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