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湖州一中 潘勤芳德清高级中学主楼正门湖州一中开展向沈若凡同学爱心捐款活动爱国爱人程朱
理学陆王
心学陆
九
渊王
阳明程
颐朱
熹程
颢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宋]张载 理学家的“理”主要指:
宇宙的普遍法则,是事物的规律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朱熹理 ?一、问“理” 社会
人—天理 (一)理学创立——北宋五子·二程之“理” “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仁” “孔颜之乐”:境界主要是与天地万物同体之乐以天地自然作为理想境界的标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溢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宋·周敦颐《爱莲说》修身“孔颜之乐”:精神的自足和自由理二、“格理” 理学家的“理”主要指:
宇宙的普遍法则,是事物的规律
体现在社会上就是儒家的道德伦理
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
仁者还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二)理学成熟——朱熹之“理” 二、“格”理 二、“格理” 修养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你思我想(二)理学成熟——朱熹之“理”
修养:文人注重内心修养、重视主观意志、气节、品德… (二)理学成熟——朱熹之“理”
修养:文人注重内心修养、重视主观意志、气节、品德…
世界—“理”(天理)
社会—“仁”(儒家伦理道德)
个人—修养
方法:格物致知知识点拨 理
假设:
“天理”就象天上的月亮。怎样把月亮揽入怀中?
“格月亮而后致知” ——仿朱熹
“吾心即是月亮” 创意
遐想“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心即理”(三)理学发展——陆王心学二、“格”理 二、“格”理 “万物皆出于理” 创意假设:
“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王阳明 ?“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人胸中各有个圣人。”“满街人都是圣人。” 增强自我修养的信心,激励人们奋发立志要重树思想道德标准,自身反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父子关系》 朱子说:“对,父子关系是上天安排的,并且儿子不能有忤逆之念,这就是孝。(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阳明说:“孝顺自己老爸是应该的,人本来就有孝心,但,我们对别人的老爸也要孝,这才是真正的孝。”
(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孝 —— 儒家孝 ,天理 ——理学
基本含义:(P14)
对话书本 把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理学理学天理 三纲五常 宋明理学 (新儒学)
—儒学的新发展理三纲五常心(心即理) “仁” 内心反省
格物致知 致良知、知行合一宋明理学 (新儒学)—儒学的新发展
理学家们都强调修身,注重社会伦理规范,主张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以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明清·顾炎武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粉身碎骨寻常事
但愿牺牲报国家
—清·秋瑾三、说“理” 天下为公! “博爱”
——孙中山 塑造后世中华民族优秀品格 众说纷纭话理学1、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贞洁牌坊的背后是血泪 2 三从四德:“三从”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3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
死于理,其谁怜之?”
——清人戴震三、说“理” 众说纷纭话理学 “存天理,灭人欲”,禁锢人们思想
崇尚道德,重义轻利
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
……
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
“存天理,灭人欲”
……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
批判、继承、改造; 众说纷纭话理学三、说“理”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深情地引用理学大师张载的一段话:“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理学在今天……为社会建立精神价值体系,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
为前圣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 理学在今天…… 文化的新生,
需要向传统致意!深圳一名2009年北大毕业的双硕士基金研究员,因公司计划在2010年春节后实行末位淘汰制而感到压力,一直郁郁寡欢。3月4日,他因试用期末位淘汰被解聘而跳楼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你有什么本事?你一个大学生还不只是一个普通生产工!”就这样一句话,25岁大学毕业生李某认为自己受到了侮辱,竟将自己曾经厂长杀死。
——以上新闻均摘自《湖州晚报》
理学在今天……今天…… 为社会建立精神价值体系,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
为前圣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 ?
10·24湖北长江大学大一学生10余人在长江边手拉手牵起人桥塔救落水儿童,三名大学生牺牲!
真的仁者视他人的生命如自己的生命,真的勇者愿为他人的生命付出自己的生命。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为社会建立精神价值体系,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
为前圣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 上了这一课,我想说…… 我知道了…… 我会……四、“致理” 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西南旱情,“捐一瓶水,献一份爱”
节约一滴水?
熄灯一小时?
草稿纸的正反面使用?
……
为社会建立精神价值体系,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
为前圣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 四、“致”理 陆王
心学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宋]张载四、“致”理 继承、改造、创新中国传统道德中包含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厚德载物的仁爱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见贤思齐的自律精神,以及勤劳俭朴、自力更生、诚实守信等等,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优秀道德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