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背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品读文本,感悟父子情深。
2.学习抓住细节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品读文本,理清作者对父亲情感的变化。重点
2.学习抓住细节刻画人物的方法。重点
3.深入认识、理解父子间“有隔膜的爱”,体悟渐行渐远的背影背后那愈走愈近的父子情。难点
【教学活动】
一、新课导入:
教师:同学们,父亲是一本书,细读这本书,会发现很多难忘的瞬间:也许是一个微笑,也许是一个眼神,又也许是那不断增多的白发和皱纹。下面有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形容一下你的父亲。
预设:
学生1.我的爸爸超有力,他可以带我去好多好多地方,从来都不累。
学生2.我的爸爸超聪明,我想要什么玩具,他都能给我造一个出来。
学生3.我的爸爸超强悍,印象中他好像都没怎么生过病。
学生4.我的爸爸超勇敢,什么困难他都能解决
教师:在作家朱自清心里,父亲最让他刻骨铭心的却是一个背影。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背影》,体会它究竟如何刻骨铭心。
二、回顾知事件
1、课文主要写了父亲做什么事情时的背影?
预设:为子买橘。
2、父亲经历了哪些变故?
预设:父亲差使交卸,祖母去世,给家庭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父亲回变卖典质,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家里的光景很是惨淡。环节一:品读4、5段
问题:大声朗读课文4、5自然段,自主勾画语句并做好批注,体会父子之情。
①:勾画能体现父爱的言和行的词句。
预设:学生1:言: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教师:第4段写父亲“本已说定不送我”,却“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揣摩父亲这一举动背后的心理活动的。
学生2:父亲坚持亲自送“我”,因为他爱子情深,别人去他不放心。表明父亲深沉的爱。
学生3:行:嘱咐茶房、亲自送我、送我上车、
学生4:行:叮嘱儿子、再次嘱咐茶房
学生5:行:照看行李、讲定价钱、拣定座位教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父亲的爱是努力的爱,爱在不厌其烦的叮嘱、操心一些小事情。
②:作为儿子的“我”感受到父爱了吗?找出“我”的做法、想法。
背景穿插:
1.朱自清少年时代,正是旧的封建思想被新文化运动所冲击的时代,朱自清父亲朱鸿钧秉持父道尊严的封建思想来要求朱自清这样一位受新思想熏陶的知识分子就显得格格不入了。
2.1917年作者当时在北大哲学系读书。
预设:
学生1:没有。我的做法: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学生2:我的想法: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教师:那时的“我”对父亲的行为不解。“我”与父亲之间有着深深的隔阂。
环节二:品读第6段
问题一:自由朗读课文第6段,找一找父亲对儿子的爱具体表现在哪些细节上?
(外貌、动作、语言.....)
并试做简单分析,组长及时组织交流,互相借鉴、修正,交流完立即坐正、整理,准备展示。
于细节处品父爱
精彩展示:请同学们看到第6自然段中的这一句话“____”这句话运用了**描写,写出了__________表现了____或这句话中的"****"这几个词/字,写出了__________
预设:
学生1.请同学们看到第6自然段中的这一句话“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这句话运用了外貌描写,生动地写出了父亲衣着的俭朴,体现家中光景的惨淡,与“我”贵重的紫毛大衣形成对照,表现父亲对“我”的关爱。
学生2.请同学们看到第6自然段中的这一句话“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探、攀、缩、倾”等词,生动地写出了父亲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艰难的背影,表现父亲对“我”的关爱。
学生3.请同学们看到第6自然段中的这几句话“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面没人”这句话运用了语言描写,写出了父亲对我的担忧与关心,表现了父亲对我的关爱。
教师:从父亲质朴的语言、艰难的动作、细微的小事、蹒跚的背影中,我们感受到了满满的父爱,就像琼瑶说的一句话:最好的父爱都藏在细节里。
问题二:美读
展示“为子买橘”片段,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自由朗读,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展示。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预设:
学生1:单独朗读教师:请位同学评价一下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读
学生2:这位同学读的有点缺乏感情,但是声音非常洪亮。
教师:那下面请同学们观看“为子买橘”的小视频,你是否有了新的理解和体会了呢?
学生3:单独朗读教师:我们可以看出这位同学读的非常有感情,仿佛自己就是作者,读出了看到父亲为我买橘时内心的感动。
学生4.5:同桌合作
教师: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位同学合作的非常有默契,把红色字体都加重去读,读的非常有感情,我们仿佛看到了父亲买橘时的艰难与努力。
学生6.7:男女分读
教师: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位同学合作的非常棒,把父亲的动作都加重去读,读出了父亲买橘时的艰难和作者内心的感动。
教师:通过学生们不同形式的朗读,我们可以体会到父亲的爱是努力的爱,爱在对“我”的亲力亲为,尽管当时父子之间有一些思想的隔阂,但是并没有妨碍父亲对儿子的关心,表现了父亲深沉的爱。
问题三:再次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的“我”几次落泪?分别为什么?
预设:
学生1:三次,第一次是感动的泪,看到父亲为我买橘时的艰难,但仍然坚持为我买橘,所以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学生2:第二次是伤心的泪,因为这时的我刚刚理解了父爱,接着就面对离别,所以留下了伤心的泪水。
学生3:第三次是思念的泪,因为作者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到父亲了,看到父亲写的信的时候,又再次想起了父亲为我买橘时的背影,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思念。课堂达标观看视频回想自己与父母相处的点点滴滴,其中哪一个细节给你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写下来并分享给大家。
预设:
学生1: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
学生2: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
学生3: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体会到最好的父爱都藏在细节中,请同学们今天回家之后,拥抱一下自己的父亲,也让我们的父亲感受到我们的爱。
课后反思——教然后知困
《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先生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在作者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亲为他爬月台买橘子时的那个背影。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
但现在的孩子,因时代、家庭等等原因,很难融入这篇文章,为此我设计了以情导学的几个环节,让同学们用一句话形容一下自己的父亲。同时,通过回顾知事件,了解背景,有助于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为子买橘”片段的背景,更好的去理解课文表达的父子情深的思想,接着设置了品析语言,从字里行间去感受那力透纸背的父子亲情。让学生学会品味语言,从而体悟情感,并学会运用语言之法。在上课之前,我进行了磨课,力求把课上到最好。磨课之后,多位老师也对我进行了指导,让我收获颇丰。
首先是进入课堂要直入主题,以教学重难点为依据,设计整堂课的教学内容。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各个部分的衔接要自然,有意识的去积累经验,并且提升自己的教态。在语文的教学中,离不开听说读写,特别是要让学生去读,在读中去感受文章的魅力。新课程理念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按初中语文课标的要求:学生在阅读中要有自己独特发现,有自己个性见解,品析感悟语言特点。
因此,整个教学程序的展开都是围绕阅读这一目标进行的,通过学习、体悟文章语言所饱含的父子亲情,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这样,让语文课堂真正变成学生乐学、会学、学会的快乐天堂。调动学生的思维与兴趣,成了本节课重中之重。直入主题后,以文章的思想感情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使他们能从点滴语言中感悟到父对子的牵挂、子对父的思念等情感,使我与孩子们一起回读文本,更加深刻地体味出文字间所蕴含的绵绵不尽之意。在重点环节中,我设计了品味语言,体悟情感这一环节。从品词品句入手,最后要能理解文章中的动词并且把他们精确地运用。
品味人物描写也是初中阶段应掌握的一种方法。让学生品析人物描写,挖掘其内在的感彩。在这个环节中他们极尽能力,品出词语含义,具体再现情感,也融入了文章的情感中。有些学生做的还不错,能动情地描述生活中无痕细节的亲情,将文字化成真正的情感体验,但是在教学环节中也有尚待提升的地方,课堂氛围积极性有待增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