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章 3.1平均数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小明期末语、数、英三科的平均分为92分,她记得语文是88分,英语是95分,把数学成绩忘记了,你知道小明数学多少分吗?( )
A.93分 B.95分 C.92.5分 D.94分
2.如果一组数据3,7,2,a,4,6的平均数是5,则a的值是( )
A.8 B.5 C.4 D.3
3.(2016八下·饶平期末)某同学使用计算器求15个数的平均数时,错将其中一个数据15输入为45,那么由此求得的平均数与实际平均数的差是( )
A.2 B.3 C.﹣2 D.﹣3
4.(2015八上·平罗期末)一组数据:6,0,4,6.这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分别是( )
A.6,6,4 B.4,2,4 C.6,4,2 D.6,5,4
5.(2016八下·青海期末)为了大力宣传节约用电,某小区随机抽查了10户家庭的月用电量情况,统计如下表,关于这10户家庭的月用电量说法正确的是( )
月用电量(度) 25 30 40 50 60
户数 1 2 4 2 1
A.极差是3 B.众数是4
C.中位数40 D.平均数是20.5
6.(2016八下·红桥期中)已知一组数据:1,4,x,2,5,7,若这组数据的众数为2,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分别是( )
A.3.5,2 B.3.5,3 C.4,3 D.3.5,4
7.(2016八下·红桥期中)某射击队从甲、乙、丙、丁四位选手中选拔一人参加市级比赛,在选拔赛中,每人射击10次,计算他们成绩的平均数(环)分别是8.2,8.0,8.2,8.0,方差分别为2.0,1.8,1.5,1.6,则最合适的人选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2018八上·建平期末)已知小华上学期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平均分为92分,他记得语文得了88分,英语得了95分,但他把数学成绩忘记了,你能告诉他应该是以下哪个分数吗?( )
A.93 B.95 C.94 D.96
9.(2015八下·嵊州期中)某居民区的月底统计用电情况如下,其中3户用电45度,5户用电50度,6户用电42度,则平均用电( )度.
A.41 B.42 C.45.5 D.46
10.在一次“爱心互助”捐款活动中,某班第一小组8名同学捐款的金额(单位:元)如下表所示:
金额/元 5 6 7 10
人数 2 3 2 1
这8名同学捐款的平均金额为( )
A.3.5元 B.6元 C.6.5元 D.7元
11.(2016八上·泰山期中)八年级一班与二班的同学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统计情况如下表:
班级 参加人数 中位数 平均数 方差
一 49 84 80 186
二 49 85 80 161
某同学分析后得到如下结论:
①一班与二班学生平均成绩相同;
②二班优生人数多于一班(优生线85分);
③一班学生的成绩相对稳定.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
12.(2017八上·肥城期末)甲、乙两班举行电脑汉字输入比赛,参赛学生每分钟输入汉字的个数统计结果如下表:
班级 参赛人数 中位数 方差 平均数
甲 55 149 191 135
乙 55 151 110 135
某同学分析上表后得出如下结论:
①甲、乙两班学生成绩平均水平相同;
②乙班优秀的人数多于甲班优秀的人数(每分钟输入汉字≥150个为优秀);
③甲班成绩的波动比乙班大,
上述结论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二、填空题
13.(2015八下·萧山期中)某组数据的方差计算公式为S2= [(x1﹣2)2+(x2﹣2)2+…+(x8﹣2)2],则该组数据的样本容量是 ,该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14.(2015八下·嵊州期中)已知数据x1,x2,x3,…,xn的平均数为4,则数据2x1+3,2x2+3,2x3+3,…,2xn+3的平均数为 .
15.(2015八下·嵊州期中)已知数据x1,x2,x3的平均数是10,则数据x1+1,x2+2,x3+3的平均数为 .
16.在学校的卫生检查中,规定各班的教室卫生成绩占30%,环境卫生成绩占40%,个人卫生成绩占30%.八年级一班这三项成绩分别为85分,90分和95分,求该班卫生检查的总成绩 .
17.(2017八上·李沧期末)市运会举行射击比赛,校射击队从甲、乙、丙、丁四人中选拔一人参赛.在选拔赛中,每人射击10次,计算他们10发成绩的平均数(环)及方差如下表.请你根据表中数据选一人参加比赛,最合适的人选是 .
甲 乙 丙 丁
平均数 8.2 8.0 8.0 8.2
方差 2.1 1.8 1.6 1.4
三、解答题
18.(2015八下·萧山期中)在开展“学雷锋社会实践”活动中,某校为了解全校1200名学生参加活动的情况,随机调查了50名学生每人参加活动的次数,并根据数据绘成条形统计图如图.
(Ⅰ)求这50个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Ⅱ)根据样本数据,估算该校1200名学生共参加了多少次活动?
四、综合题
19.(2015八下·杭州期中)某学校抽查了某班级某月5天的用电量,数据如下表(单位:度):
度数 9 10 11
天数 3 1 1
(1)求这5天的用电量的平均数;
(2)求这5天用电量的众数、中位数;
(3)学校共有36个班级,若该月按22天计,试估计该校该月的总用电量.
20.(2015八下·绍兴期中)甲、乙两人在5次打靶测试中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8,8,7,8,9
乙:5,9,7,10,9
(1)填写下表:
平均数 众数 中位数 方差
甲 8 8 0.4
乙 9 3.2
(2)教练根据这5次成绩,选择甲参加射击比赛,教练的理由是什么?
(3)如果乙再射击1次,命中8环,那么乙的射击成绩的方差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1.(2015八下·绍兴期中)A,B,C三名大学生竞选系学生会主席,他们的笔试成绩和口试成绩(单位:分)分别用了两种方式进行了统计,如表和图一:
A B C
笔试 85 95 90
口试 80 85
(1)请将表一和图一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2)竞选的最后一个程序是由本系的300名学生进行投票,三位候选人的得票情况如图二(没有弃权票,每名学生只能推荐一个),请计算每人的得票数.
(3)若每票计1分,系里将笔试、口试、得票三项测试得分按4:3:3的比例确定个人成绩,请计算三位候选人的最后成绩,并根据成绩判断谁能当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设数学成绩为x,
则(88+95+x)÷3=92,
解得x=93;
故本题选A.
【分析】设她的数学分为x分,由题意得,(88+95+X)÷3=92,据此即可解得x的值.
2.【答案】A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数据3,7,2,a,4,6的平均数是5,
∴(3+7+2+a+4+6)÷6=5,
解得:a=8;
故选A.
【分析】根据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得出(3+7+2+a+4+6)÷6=5,再进行求解即可.
3.【答案】A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求15个数的平均数时,错将其中一个数据15输入为45,即使总和增加了30;那么由此求出的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与实际平均数的差是30÷15=2.
故选:A.
【分析】利用平均数的定义可得.将其中一个数据15输入为45,也就是数据的和多了30,其平均数就少了30除以15.
4.【答案】D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在这一组数据中6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故众数是6;
而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0,4,6,6),处于中间位置的两个数的平均数是 ,那么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5;
平均数是 .
故选D.
【分析】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
5.【答案】C
【知识点】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极差
【解析】【解答】解:这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25,30,30,40,40,40,40,50,50,60,
极差为:60﹣25=35,
众数为:40,
中位数为:40,
平均数为: =40.5.
故选C.
【分析】根据极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求解.
6.【答案】B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一组数据:1,4,x,2,5,7的众数为2,
∴x=2,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这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排列是:
1,2,2,4,5,7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故选B.
【分析】根据题目中数据和题意,可以得到x的值,从而可以得到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7.【答案】C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方差
【解析】【解答】解:∵S甲2=2.0,S乙2=1.8,S丙2=1.5,S丁2=1.6,
∴S甲2>S乙2>S丁2>S丙2,
∵甲和丙的平均数大,
∴最合适的人选是丙.
故选C.
【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可作出判断.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
8.【答案】A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设数学成绩为x分,
则(88+95+x)÷3=92,
解得x=93.
故选A.
【分析】设他的数学分为x分,由题意得,(88+95+x)÷3=92,据此即可解得x的值,即为数学成绩。
9.【答案】C
【知识点】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平均用电=(45×3+50×5+42×6)÷(3+5+6)=45.5度.
故选C.
【分析】只要运用加权平均数的公式即可求出,为简单题.
10.【答案】C
【知识点】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用捐款的总钱数除以8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根据题意得:
(5×2+6×3+7×2+10×1)÷8=6.5(元);
故选C
【分析】此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
11.【答案】A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方差
【解析】【解答】解:从表中可知,平均字数都是80,故①正确;
一班的中位数是84,二班的中位数是85,比一班的多,而平均数都要为80,说明二班的优秀人数多于一班的,故②正确;
一班的方差大于二班的,又说明一班的波动情况大,所以③错误.
故选:A.
【分析】平均数相等说明平均成绩相同;优秀人数的判断从中位数不同可以得到;波动大小比较方差的大小.
12.【答案】A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方差
【解析】【解答】解:∵甲= 乙,
∴①正确;
∵乙的中位数为151,甲的中位数为149,
∴乙班优秀的人数多于甲班优秀的人数②正确;
∵S2甲>S2乙,
∴甲班成绩的波动比乙班大,③正确;
故选:A.
【分析】由表即可比较甲乙两班的平均数、中位数和方差.
13.【答案】8;2
【知识点】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平均数及其计算;方差
【解析】【解答】解:由于S2= [(x1﹣2)2+(x2﹣2)2+…+(x8﹣2)2],所以该组数据的样本容量是8,该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
故填8,2.
【分析】样本方差S2= [(x1﹣ )2+(x2﹣ )2+…+(xn﹣ )2],其中n是这个样本的容量, 是样本的平均数.利用此公式直接求解.
14.【答案】11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一组数据x1,x2,x3…xn的平均数是4,有 (x1+x2+x3+…+xn)=4n,
那么另一组数据2x1+3,2x2+3,2x3+3,…,2xn+3的平均数是: [2(x1+x2+x3+…+xn)+3n]= (2×4n+3n)=11.
故答案为11.
【分析】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求出所有数据的和,然后除以数据的总个数.先求数据x1,x2,x3…xn的和,然后再用平均数的定义求新数据的平均数.
15.【答案】12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数x1、x2、x3的平均数为10
∴数x1+x2+x3=3×10=30
∴x1+1、x2+2、x3+3的平均数
=(x1+1+x2+2+x3+3)÷3
=(3×10+6)÷3
=(30+6)÷3
=12.
故答案为12.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性质知,要求x1+1,x2+2,x3+3的平均数,只要把数x1、x2、x3的和表示出即可.
16.【答案】90分
【知识点】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该班卫生检查的总成绩=85×30%+90×40%+95×30%=90(分).
故答案为90分.
【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求解即可.
17.【答案】丁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方差
【解析】【解答】解:∵甲,乙,丙,丁四个人中甲和丁的平均数最大且相等,
甲,乙,丙,丁四个人中丁的方差最小,
说明丁的成绩最稳定,
∴综合平均数和方差两个方面说明丁成绩既高又稳定,
∴丁是最佳人选.
故答案为:丁.
【分析】根据甲,乙,丙,丁四个人中甲和丁的平均数最大且相等,甲,乙,丙,丁四个人中丁的方差最小,说明丁的成绩最稳定,得到丁是最佳人选.
18.【答案】解:(Ⅰ)观察条形统计图,可知这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是: = =3.3次,
则这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是3.3次.
∵在这组样本数据中,4出现了18次,出现的次数最多,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4次.
∵将这组样本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其中处在中间的两个数都是3, =3次,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3次;
(Ⅱ)∵这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是3.3次,
∴估计全校1200人参加活动次数的总体平均数是3.3次,
3.3×1200=3960.
∴该校学生共参加活动约为3960次
【知识点】用样本估计总体;条形统计图;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Ⅰ)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公式可以计算出平均数;根据众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即可求出众数与中位数;(Ⅱ)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用样本中的平均数×1200即可.
19.【答案】(1)解:平均用电量为:(9×3+10×1+11×1)÷5=9.6度
(2)解:9度出现了3次,最多,故众数为9度;
第3天的用电量是9度,故中位数为9度
(3)解:总用电量为22×9.6×36=7603.2度
【知识点】用样本估计总体;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用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平均用电量即可;(2)分别利用众数、中位数及极差的定义求解即可;(3)用班级数乘以日平均用电量乘以天数即可求得总用电量.
20.【答案】(1)8;8;9
(2)解:因为他们的平均数相等,而甲的方差小,发挥比较稳定,所以选择甲参加射击比赛
(3)变小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方差
【解析】【解答】解:(1)甲的众数为8,乙的平均数= ×(5+9+7+10+9)=8,乙的中位数为9;(3)如果乙再射击1次,命中8环,那么乙的射击成绩的方差变小.故答案为:8,8,9;变小.
【分析】(1)根据众数、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定义求解;(2)根据方差的意义求解;(3)根据方差公式求解.
21.【答案】(1)解:A大学生的口试成绩为90;补充后的图如图所示:
A B C
笔试 85 95 90
口试 90 80 85
(2)解:A的票数为300×35%=105(张),
B的票数为300×40%=120(张),
C的票数为300×25%=75(张)
(3)解:A的成绩为 =92.5(分)
B的成绩为 =98(分)
C的成绩为 =84(分)
故B学生成绩最高,能当选学生会主席
【知识点】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结合表一和图一可以看出:A大学生的口试成绩为90分;(2)A的得票为300×35%=105(张),B的得票为300×40%=120(张),C的得票为:300×25%=75(张);(3)分别通过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计算A的成绩,B的成绩,C的成绩,综合三人的得分,则B应当选.
1 / 1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章 3.1平均数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小明期末语、数、英三科的平均分为92分,她记得语文是88分,英语是95分,把数学成绩忘记了,你知道小明数学多少分吗?( )
A.93分 B.95分 C.92.5分 D.94分
【答案】A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设数学成绩为x,
则(88+95+x)÷3=92,
解得x=93;
故本题选A.
【分析】设她的数学分为x分,由题意得,(88+95+X)÷3=92,据此即可解得x的值.
2.如果一组数据3,7,2,a,4,6的平均数是5,则a的值是( )
A.8 B.5 C.4 D.3
【答案】A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数据3,7,2,a,4,6的平均数是5,
∴(3+7+2+a+4+6)÷6=5,
解得:a=8;
故选A.
【分析】根据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得出(3+7+2+a+4+6)÷6=5,再进行求解即可.
3.(2016八下·饶平期末)某同学使用计算器求15个数的平均数时,错将其中一个数据15输入为45,那么由此求得的平均数与实际平均数的差是( )
A.2 B.3 C.﹣2 D.﹣3
【答案】A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求15个数的平均数时,错将其中一个数据15输入为45,即使总和增加了30;那么由此求出的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与实际平均数的差是30÷15=2.
故选:A.
【分析】利用平均数的定义可得.将其中一个数据15输入为45,也就是数据的和多了30,其平均数就少了30除以15.
4.(2015八上·平罗期末)一组数据:6,0,4,6.这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分别是( )
A.6,6,4 B.4,2,4 C.6,4,2 D.6,5,4
【答案】D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在这一组数据中6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故众数是6;
而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0,4,6,6),处于中间位置的两个数的平均数是 ,那么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5;
平均数是 .
故选D.
【分析】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
5.(2016八下·青海期末)为了大力宣传节约用电,某小区随机抽查了10户家庭的月用电量情况,统计如下表,关于这10户家庭的月用电量说法正确的是( )
月用电量(度) 25 30 40 50 60
户数 1 2 4 2 1
A.极差是3 B.众数是4
C.中位数40 D.平均数是20.5
【答案】C
【知识点】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极差
【解析】【解答】解:这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25,30,30,40,40,40,40,50,50,60,
极差为:60﹣25=35,
众数为:40,
中位数为:40,
平均数为: =40.5.
故选C.
【分析】根据极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求解.
6.(2016八下·红桥期中)已知一组数据:1,4,x,2,5,7,若这组数据的众数为2,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分别是( )
A.3.5,2 B.3.5,3 C.4,3 D.3.5,4
【答案】B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一组数据:1,4,x,2,5,7的众数为2,
∴x=2,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这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排列是:
1,2,2,4,5,7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故选B.
【分析】根据题目中数据和题意,可以得到x的值,从而可以得到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7.(2016八下·红桥期中)某射击队从甲、乙、丙、丁四位选手中选拔一人参加市级比赛,在选拔赛中,每人射击10次,计算他们成绩的平均数(环)分别是8.2,8.0,8.2,8.0,方差分别为2.0,1.8,1.5,1.6,则最合适的人选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方差
【解析】【解答】解:∵S甲2=2.0,S乙2=1.8,S丙2=1.5,S丁2=1.6,
∴S甲2>S乙2>S丁2>S丙2,
∵甲和丙的平均数大,
∴最合适的人选是丙.
故选C.
【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可作出判断.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
8.(2018八上·建平期末)已知小华上学期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平均分为92分,他记得语文得了88分,英语得了95分,但他把数学成绩忘记了,你能告诉他应该是以下哪个分数吗?( )
A.93 B.95 C.94 D.96
【答案】A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设数学成绩为x分,
则(88+95+x)÷3=92,
解得x=93.
故选A.
【分析】设他的数学分为x分,由题意得,(88+95+x)÷3=92,据此即可解得x的值,即为数学成绩。
9.(2015八下·嵊州期中)某居民区的月底统计用电情况如下,其中3户用电45度,5户用电50度,6户用电42度,则平均用电( )度.
A.41 B.42 C.45.5 D.46
【答案】C
【知识点】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平均用电=(45×3+50×5+42×6)÷(3+5+6)=45.5度.
故选C.
【分析】只要运用加权平均数的公式即可求出,为简单题.
10.在一次“爱心互助”捐款活动中,某班第一小组8名同学捐款的金额(单位:元)如下表所示:
金额/元 5 6 7 10
人数 2 3 2 1
这8名同学捐款的平均金额为( )
A.3.5元 B.6元 C.6.5元 D.7元
【答案】C
【知识点】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用捐款的总钱数除以8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根据题意得:
(5×2+6×3+7×2+10×1)÷8=6.5(元);
故选C
【分析】此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
11.(2016八上·泰山期中)八年级一班与二班的同学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统计情况如下表:
班级 参加人数 中位数 平均数 方差
一 49 84 80 186
二 49 85 80 161
某同学分析后得到如下结论:
①一班与二班学生平均成绩相同;
②二班优生人数多于一班(优生线85分);
③一班学生的成绩相对稳定.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
【答案】A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方差
【解析】【解答】解:从表中可知,平均字数都是80,故①正确;
一班的中位数是84,二班的中位数是85,比一班的多,而平均数都要为80,说明二班的优秀人数多于一班的,故②正确;
一班的方差大于二班的,又说明一班的波动情况大,所以③错误.
故选:A.
【分析】平均数相等说明平均成绩相同;优秀人数的判断从中位数不同可以得到;波动大小比较方差的大小.
12.(2017八上·肥城期末)甲、乙两班举行电脑汉字输入比赛,参赛学生每分钟输入汉字的个数统计结果如下表:
班级 参赛人数 中位数 方差 平均数
甲 55 149 191 135
乙 55 151 110 135
某同学分析上表后得出如下结论:
①甲、乙两班学生成绩平均水平相同;
②乙班优秀的人数多于甲班优秀的人数(每分钟输入汉字≥150个为优秀);
③甲班成绩的波动比乙班大,
上述结论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答案】A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方差
【解析】【解答】解:∵甲= 乙,
∴①正确;
∵乙的中位数为151,甲的中位数为149,
∴乙班优秀的人数多于甲班优秀的人数②正确;
∵S2甲>S2乙,
∴甲班成绩的波动比乙班大,③正确;
故选:A.
【分析】由表即可比较甲乙两班的平均数、中位数和方差.
二、填空题
13.(2015八下·萧山期中)某组数据的方差计算公式为S2= [(x1﹣2)2+(x2﹣2)2+…+(x8﹣2)2],则该组数据的样本容量是 ,该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答案】8;2
【知识点】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平均数及其计算;方差
【解析】【解答】解:由于S2= [(x1﹣2)2+(x2﹣2)2+…+(x8﹣2)2],所以该组数据的样本容量是8,该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
故填8,2.
【分析】样本方差S2= [(x1﹣ )2+(x2﹣ )2+…+(xn﹣ )2],其中n是这个样本的容量, 是样本的平均数.利用此公式直接求解.
14.(2015八下·嵊州期中)已知数据x1,x2,x3,…,xn的平均数为4,则数据2x1+3,2x2+3,2x3+3,…,2xn+3的平均数为 .
【答案】11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一组数据x1,x2,x3…xn的平均数是4,有 (x1+x2+x3+…+xn)=4n,
那么另一组数据2x1+3,2x2+3,2x3+3,…,2xn+3的平均数是: [2(x1+x2+x3+…+xn)+3n]= (2×4n+3n)=11.
故答案为11.
【分析】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求出所有数据的和,然后除以数据的总个数.先求数据x1,x2,x3…xn的和,然后再用平均数的定义求新数据的平均数.
15.(2015八下·嵊州期中)已知数据x1,x2,x3的平均数是10,则数据x1+1,x2+2,x3+3的平均数为 .
【答案】12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数x1、x2、x3的平均数为10
∴数x1+x2+x3=3×10=30
∴x1+1、x2+2、x3+3的平均数
=(x1+1+x2+2+x3+3)÷3
=(3×10+6)÷3
=(30+6)÷3
=12.
故答案为12.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性质知,要求x1+1,x2+2,x3+3的平均数,只要把数x1、x2、x3的和表示出即可.
16.在学校的卫生检查中,规定各班的教室卫生成绩占30%,环境卫生成绩占40%,个人卫生成绩占30%.八年级一班这三项成绩分别为85分,90分和95分,求该班卫生检查的总成绩 .
【答案】90分
【知识点】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该班卫生检查的总成绩=85×30%+90×40%+95×30%=90(分).
故答案为90分.
【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求解即可.
17.(2017八上·李沧期末)市运会举行射击比赛,校射击队从甲、乙、丙、丁四人中选拔一人参赛.在选拔赛中,每人射击10次,计算他们10发成绩的平均数(环)及方差如下表.请你根据表中数据选一人参加比赛,最合适的人选是 .
甲 乙 丙 丁
平均数 8.2 8.0 8.0 8.2
方差 2.1 1.8 1.6 1.4
【答案】丁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方差
【解析】【解答】解:∵甲,乙,丙,丁四个人中甲和丁的平均数最大且相等,
甲,乙,丙,丁四个人中丁的方差最小,
说明丁的成绩最稳定,
∴综合平均数和方差两个方面说明丁成绩既高又稳定,
∴丁是最佳人选.
故答案为:丁.
【分析】根据甲,乙,丙,丁四个人中甲和丁的平均数最大且相等,甲,乙,丙,丁四个人中丁的方差最小,说明丁的成绩最稳定,得到丁是最佳人选.
三、解答题
18.(2015八下·萧山期中)在开展“学雷锋社会实践”活动中,某校为了解全校1200名学生参加活动的情况,随机调查了50名学生每人参加活动的次数,并根据数据绘成条形统计图如图.
(Ⅰ)求这50个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Ⅱ)根据样本数据,估算该校1200名学生共参加了多少次活动?
【答案】解:(Ⅰ)观察条形统计图,可知这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是: = =3.3次,
则这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是3.3次.
∵在这组样本数据中,4出现了18次,出现的次数最多,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4次.
∵将这组样本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其中处在中间的两个数都是3, =3次,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3次;
(Ⅱ)∵这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是3.3次,
∴估计全校1200人参加活动次数的总体平均数是3.3次,
3.3×1200=3960.
∴该校学生共参加活动约为3960次
【知识点】用样本估计总体;条形统计图;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Ⅰ)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公式可以计算出平均数;根据众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即可求出众数与中位数;(Ⅱ)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用样本中的平均数×1200即可.
四、综合题
19.(2015八下·杭州期中)某学校抽查了某班级某月5天的用电量,数据如下表(单位:度):
度数 9 10 11
天数 3 1 1
(1)求这5天的用电量的平均数;
(2)求这5天用电量的众数、中位数;
(3)学校共有36个班级,若该月按22天计,试估计该校该月的总用电量.
【答案】(1)解:平均用电量为:(9×3+10×1+11×1)÷5=9.6度
(2)解:9度出现了3次,最多,故众数为9度;
第3天的用电量是9度,故中位数为9度
(3)解:总用电量为22×9.6×36=7603.2度
【知识点】用样本估计总体;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用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平均用电量即可;(2)分别利用众数、中位数及极差的定义求解即可;(3)用班级数乘以日平均用电量乘以天数即可求得总用电量.
20.(2015八下·绍兴期中)甲、乙两人在5次打靶测试中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8,8,7,8,9
乙:5,9,7,10,9
(1)填写下表:
平均数 众数 中位数 方差
甲 8 8 0.4
乙 9 3.2
(2)教练根据这5次成绩,选择甲参加射击比赛,教练的理由是什么?
(3)如果乙再射击1次,命中8环,那么乙的射击成绩的方差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8;8;9
(2)解:因为他们的平均数相等,而甲的方差小,发挥比较稳定,所以选择甲参加射击比赛
(3)变小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方差
【解析】【解答】解:(1)甲的众数为8,乙的平均数= ×(5+9+7+10+9)=8,乙的中位数为9;(3)如果乙再射击1次,命中8环,那么乙的射击成绩的方差变小.故答案为:8,8,9;变小.
【分析】(1)根据众数、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定义求解;(2)根据方差的意义求解;(3)根据方差公式求解.
21.(2015八下·绍兴期中)A,B,C三名大学生竞选系学生会主席,他们的笔试成绩和口试成绩(单位:分)分别用了两种方式进行了统计,如表和图一:
A B C
笔试 85 95 90
口试 80 85
(1)请将表一和图一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2)竞选的最后一个程序是由本系的300名学生进行投票,三位候选人的得票情况如图二(没有弃权票,每名学生只能推荐一个),请计算每人的得票数.
(3)若每票计1分,系里将笔试、口试、得票三项测试得分按4:3:3的比例确定个人成绩,请计算三位候选人的最后成绩,并根据成绩判断谁能当选.
【答案】(1)解:A大学生的口试成绩为90;补充后的图如图所示:
A B C
笔试 85 95 90
口试 90 80 85
(2)解:A的票数为300×35%=105(张),
B的票数为300×40%=120(张),
C的票数为300×25%=75(张)
(3)解:A的成绩为 =92.5(分)
B的成绩为 =98(分)
C的成绩为 =84(分)
故B学生成绩最高,能当选学生会主席
【知识点】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结合表一和图一可以看出:A大学生的口试成绩为90分;(2)A的得票为300×35%=105(张),B的得票为300×40%=120(张),C的得票为:300×25%=75(张);(3)分别通过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计算A的成绩,B的成绩,C的成绩,综合三人的得分,则B应当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