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原卷版+答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原卷版+答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03 11:18:1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解析版)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绯红(fēi) 畸形(qí) 佃农(diàn) 妯娌(zhóu)
B.诘责(ji) 不逊(xùn) 匿名(nì) 黝黑(yǒu)
C.甲冑(zhòu) 锃亮(zèng) 盎然(àng) 教诲(huì)
D.窒息(zhì) 炽热(zhì) 滞留(zhì) 禁锢(gù)
C[解析]A.畸( jī; B.诘(jié); D.炽(ch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锐不可挡 杳无消息 正襟危坐 颔首低眉
B.摧枯拉朽 神秘莫侧 油光可鉴 筋疲力尽
C.眼花缭乱 黯然失色 为富不仁 和颜悦色
D.一丝不苟 粗制烂造 诚惶诚恐 无可置疑
C【解析]A.锐不可当;B. 神秘莫测;D.粗制滥造。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如果微信的“圈子”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造成伤害。
B.对于他这种卑劣的行为,大家都深恶痛疾,决定不再跟他打交道。
C.疫情期间,中国许多城市都是万人空巷,人们都自觉地“宅”在家里,没有外出。
D.丹麦人所受的教育是在人群中不要显得鹤立鸡群。
C【解析]C“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多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此处望文生义。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6.
A.电影《金刚川)讲述了志愿军战士们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以血肉之躯修补堪比生命线的木桥的故事。
B.通过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了足够的工作岗位,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
C.一个企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在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以及实现在核心技术上的不断突破。
D.一些孩子玩了“水晶泥”后,手部、眼部出现红肿的症状,是因为这些产品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硼砂的原因。
A[解析]B缺主语,“通过……”介词开头造成主语残缺,可删掉“通过”;C、两面对一面,“能否”是两面,“关键在于”后面只涉及到一面,可在“拥有”和“实现”前面加“是否”:D、句式杂糅,“是因为……的原因"句式杂糅,可删掉“的原因”。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赤子之心是助人实现理想的正能量。__而赤子之心则能赋予我们追求理想的执着。
①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即有大成就的人都有一颗婴儿般的心。
②他们选择职业时,仅看到行业的光鲜和收入的可观,却看不到背后的辛苦和压力。
③这样的人一旦遇到困难就会灰心丧气,停步不前,何谈实现理想
④但是,许多年轻人是从功利的角度确立目标的。
A.④②③① B.①④②③ C.②④①③ D.④②①③
B[解析]通读文段,谈论的中心话题是“赤子之心”。①句紧承文段前句,引用孟子的话解释“赤子之心”的含义,可作首句;④句话题转折,指出许多年轻人从功利角度确立目标;②句紧承④句具体叙述他们在选择职业的标准;③句紧承②句谈论这种人遇到困难的表现,与文段后句语意形成对比,可作尾句。综合以上分析,正确句序应为①④②③、故选B.
6、下列有关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位西方新闻记者。
B.故事发生地延安被当时的西方媒体视为“土匪聚集的地方”。
C.《红星照耀中国》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时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D.这本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句中的“大迁移”是指中国共产党北上抗日。
D【解析]D句中的“大迁移”指的是红军长征。
7.古诗默写填空。(5分)
(1)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庭中有奇树》)
(2)烈士暮年,壮心不已_。(曹操《龟虽寿》)
(3) 剧哉边海民_,寄身于草野。(曹植《梁甫行》)
(4)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其二)]
(5)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
8.向阳中学八年级(2)班开展了以“诚信”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7分)
(1)围绕“诚信”话题,试对出下面对联的上联。(2分)
上联:做人有道唯诚信 下联:处世无奇但善良
(2)参照下面画线句,再续写一句,使其语意连贯。(2分)
因为有诚信,世界才能筑就文明;因为有诚信,世界才能更加和谐美好。诚信,如一叶扁舟,满载文明之风,驶向成功彼岸;诚信,如一朵浪花,翻涌文明之波,涤荡整片海洋;诚信,如一片绿叶,衬托文明之花,泛起无穷绿意。
(3)针对下面的网络报道,写一句简要的跟帖评论。(3分)
目前,我国为了对严重失信人进行信用惩戒,八部委联合印发意见,要求防范部分旅客违法失信行为对铁路运行安全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加大对其他领域严重违法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一定期限内适当限制特定严重失信人乘坐火车。
示例:人无信不立,今天,诚信已成为公民的另一张“身份证”,谁也不该丢,谁也丢不起。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渡荆门送别(4分)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请从颔联“随”和“入”二字中任选一个进行赏析。(2分)
示例一:“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示例二:“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10.尾联诗人不说自己思念家乡,而说家乡之水对他情深意重,恋恋不舍。这样写有何妙处 (2分)
诗人运用拟人修辞手法,赋予家乡之水以人的感情,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
(二)(15分)[甲]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登大雷岸与妹书(节选)
鲍照
西南望庐山,又特惊异。基①压江潮,峰与辰汉相接。上常积云霞,雕锦缛②。若华夕曜③,岩泽气通,传明散彩,赫④似绛天。左右青霭,表里紫霄⑤。从岭而上,气尽金光,半山以下,纯为黛色。信⑥可以神居帝郊⑦,镇控湘、汉者也。
[注释]①基:山脚。②雕锦缛:形容云霞的绮丽绚烂。③若华:若木之花,此指霞光。曜,光芒。④赫:火光红艳。⑤紫霄:庐山高峰名。⑥信:确实。⑦神居帝郊:神仙、天帝的居处。
附译文:转向西南望见庐山,独立雄峙更令人惊异。山脚压着大江的潮水,峰顶与星辰天河相接。上面常常积聚着云霞,犹如雕锦缛采。夕阳的光辉照射,山泽之间灵气相通,传递光辉、散下彩霞,霞光照耀,一片红光,好像天是绛红的。紫霄峰左右萦绕着青色云气,使紫霄峰忽隐忽现。由山岭而上,雾岚散尽的山顶现出一片金光,半山腰以下,纯粹是青苍的黛色,庐山诚然可以凭借神仙天帝的所在,镇守控制湘江、汉水流域。
1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四时俱备 春冬之时 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奇山异水
C.自康乐以来 自三峡七百里中 D.纯为黛色 念无与为乐者
A(A.季节/季节B.奇丽/奇异C.从/在D.是/作为)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晓雾将歇(消散 )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欣赏,领悟)
(3)从岭而上(沿着,随着)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夕日欲颓,沉鳞竟跃。
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
(2)左右青霭,表里紫霄。
两旁升腾的青色云气,环绕在紫霄峰的周围。
14.【甲【乙]两文所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征 请概括。(2分)
甲文景物秀美,多彩;乙文景物奇幻绮丽。
15.【甲【乙]两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4分)
同: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沉醉自然的喜悦之情。异:[甲]文还表达了作者对谢灵运的钦敬与追慕,惋惜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许、期与谢公比肩之意。
(三)老周(11分)
尚书华
①家中洗漱间的水管突然漏了,水“哗哗”地淌了一地。情况严重,必须马上找人修理。来到零工市场,没待我张口,手持维修项目牌子的师傅们立刻拥上推介自己。倒是有一个人,坐在那一直没起身,看上去六十岁左右,面无表情地瞅着我。那神情给我的感觉是:自信,用不着跟别人争抢。我冲他一招手,师傅点下头跟我走了。
②到家后,师傅看了看漏水的地方说:“有点麻烦,管子折在墙里了。”我说:“可不是嘛,若不是折在墙里我自己就修了。没工具。”师傅蹲在地上,仰脸瞅我一眼:“怎么,这活儿你会干 ”“我哪会 就是瞎鼓捣。过日子总不能事事都求人吧。”“哎,这话我爱听。不管哪一行,能学就学点,手艺多了不压人,学在身上谁也抢不走。”
③师傅边聊边从工具兜里翻出工具,凿墙、掐管,没用多长时间,就修理好了。我问:“多少钱 ”师傅张开巴掌:“五十。”我一愣,是不是要得少了点 去年下水道堵了,找人来疏通,收了两百元。师傅见我没吭声,以为要多了。问我:“那你想给多少 ”我说:“八十。”
④这回轮到师傅发愣了,瞪大眼睛反问一句:“多少 八十 ”
⑤我点点头,掏出一张百元钞票递给他。他疑惑地打量我一眼,把钱接过去,不声不响又给我找回一张五十元,说:“谢谢你的好意。我只收五十。我是个手艺人,靠手艺吃饭。今天这点活儿就值五十,不能多收你的钱。”临出门时送我一张名片,告诉我他姓周,让我以后有事直接打电话找他,用不着再跑市场。
⑥我家楼房住得久了,设施难免老化。没过多久,厨房棚顶粘的树脂板开始一块块掉落。我自己鼓捣半天,修不了,只好打电话找老周。
⑦不多时,老周来了,气喘吁吁。进屋水也没喝一口,操起家什就开始干活。我夸他真行,啥活儿都会干。他嘿嘿笑着说:“这都是后来学的一些小手艺。我的老本行是打水桶、炉筒、洗衣盆什么的,那才是我的拿手活儿。退回三四十年,我那手艺很吃香呐!”我笑着答道:“那是真的,当年有你这手艺可不得了,吃香的喝辣的。”他听这话很受用,感叹一句说:“现在老百姓生活好了,没人再用这些老物件,我那手艺用不上喽,淘汰喽。”听他的语气有点感伤,我赶紧说:“你这不挺好嘛,这个年纪身体棒棒的,还能靠劳动、凭手艺赚钱,服务于民,效力社会,多好啊!”
⑧忙完手上的,他扭头跟我说:“手艺被淘汰了,那是社会进步的结果;这人要是被淘汰了,那是不求进取的结果。按理说,我自己有社保,够吃够喝,可以享清福了。可我就是闲不住,愿干活儿,看见活儿手就痒痒。所以,这些年我不断学些新手艺,就是不想被这个时代淘汰,我这个人没念几年书,可脑子不笨,手也算巧,修修补补的小活儿,我看两遍就会。”我听得连连点头。
⑨他哈哈一笑,摆手说:“不唠了,干活。”操起钉枪,啪啪啪,一阵有节奏的声响,很快活儿干利索了。再看那棚顶,树脂板重新粘过,又添上钢钉加固,结实程度自不必说,就连那细密的钉眼都呈现出好看的图案。到底是手艺人!我心中暗自佩服。
⑩活干完后,我又想多给些。他连连摆手:“不用。我挣的都是功夫钱,多要心里不踏实。”这时他电话响了,接完电话,冲我一努嘴:“瞧,又来活儿了,我得赶紧走。”说完,拎上工具兜,推开门走人了。我望着他匆匆下楼的身影,蓦然觉得老周这个人生活得很有幸福感……
(2021年5月1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主要内容。(2分)
老周为“我”维修水管和厨房棚顶。
17.解释选文第⑨段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操起钉枪,啪啪啪,一阵有节奏的声响,很快活儿干利索了。
“利索”本义是利落,文中指老周修好了厨房棚顶。
18.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品析第④段画线句子。(3分)
这回轮到师傅发愣了,瞪大眼睛反问一句:“多少 八十 ”
这一句运用神态、语言描写,生动地写出老周听到“我”要给他八十元钱时震惊、疑惑的心情,表现出老周朴实的性格特点。
19.结合选文内容,简析选文老周的人物性格。(4分)
自尊自信,由老周不像别的维修师傅急着推介自己,说自己“修修补补的小活儿,我看两遍就会”等内容可见;正直朴实,由维修水管后只收五十元,“不用。我挣的都是功夫钱,多要心里不踏实”等内容可见;热心体贴,由老周送“我”名片,让“我"不必再跑市场可见;热爱劳动、积极进取,由“可我就是闲不住,愿干活儿,看见活儿手就痒痒。所以,这些年我不断学些新手艺,就是不想被这个时代淘汰”可见;聪明、手巧,由“脑子不笨,手也算巧,修修补补的小活儿,我看两遍就会”“再看那棚顶,树脂板重新粘过,又添上钢钉加固,结实程度自不必说,就连那细密的钉眼都呈现出好看的图案”等内容可见。
(四)井冈山会师(15分)
①在同一个金秋十月,由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一部也辗转进入了江西。这支队伍在激战三河坝之后,一无供给,二无援兵,连打带跑,处境艰难。
②“朱军长,”行进在树林里的队伍有人喊,“我们怎么办呀 ”
③穿着一身破烂军装的朱德站住了。林间厚厚的枯叶在他的磨烂的鞋底下嚓嚓作响。他看见了许多眼睛。这些目光都带着思想的饥渴。朱德一路上说了许多话,做了许多工作,但是他知道他还必须说更多的话。
④人群围拢过来。遮天蔽日的树林子哗哗哗响。“下一步我们怎么办 这当然是个大问题。怎么办呢 好办,打游击呀!江西这一带有大革命时期的农民基础,只要我们跟农民运动结合起来,找个地方站住脚,然后就能发展!”朱德站上一块土坡,对聚集在树林里的疲惫的部队大声说:“同志们,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大革命,是失败了;我们的起义军,也失败了。但是,大家要把革命的前途看清楚。1927年的中国革命,好比1905年的俄国革命。俄国的1905年革命失败之后,革命者没有退却,所以他们在1917年就把革命干成功了!我们中国,也会有胜利的1917年的!我们一定不要气馁,我们要坚持到最后胜利!”
⑤朱德说得很实在,树林里的许多心都被他打动了。林子里响起了一片悲壮的回音:“我们不走,我们要革命!”声音轰轰响,惊得一大群鸟飞了起来。鸟飞走之后,忽然又一阵树叶响,那是王尔琢惊喜万分跑来了。王尔琢是原国民革命军第三军二十六团的参谋长,奔跑起来像只山鹿。“朱军长!”他喘着大气报告,“毛泽东的秋收起义部队,已经进入罗霄山脉了!”
⑥“哦!”朱德一惊,“什么地方 ”
⑦“地方叫井冈山。周遭的几个县都红了,分田分地,忙啊!毛泽东的部队,人也越来越多,经常打胜仗!”
⑧……
⑨江西宁冈砻市的龙山书院,在1928年的4月24日,也成了一本大书中的一页。这一天,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终于到达井冈山砻市,与毛泽东会师。朱德在陈毅、王尔琢的陪同下,大步走向迎面而来的毛泽东。两人脸上都是阳光与笑容。两双手紧紧相握。
⑩“八七会议”前后,中国共产党人在全国发动的武装起义多达百次。其中有黄麻起义、平江起义、桑植起义、渭华起义、百色起义,规模最大的起义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虽然都未成功,但是这些起义所点燃的烈火,一直没有熄灭。井冈山就是一盏硕大的灯笼,里面一直亮着火种。这火种后来就燎原了。二十年后,全国燃成了一片红色。毛泽东和朱德在并肩检阅着这片望不到边的沸腾的红色的时候,他们的双手握着的是北京天安门城楼的光滑的扶栏。
而此刻,这两双手却相握在井冈山。两双手都有些粗糙,掌心有枪械的机油味。毛泽东与朱德就这样手拉着手,走到山坡上。阳光满山。朱德说:“好山啊!”
毛泽东指着山峦说:“朱军长,你看,这里方圆足足五百五十里,虽说人口不足两千,产谷不满万担,然而地势险要,风起云生,进宜攻,退宜守,实在是龙藏虎卧之地。从今之后,蒋介石心中最大的石头,就将是这座山了。”
“想我朱德,这四十年,也就是这样爬山爬过来的啊。”山风很大,朱德的半个月没有洗的头发飘了起来。朱德后来这样说:“润之啊,山路再崎岖,我们打紧绑腿,一步一步走,终也能走通它的!”
④“听朱军长这番话,我就知道你我同心了!”
两双大手如山峦相连一样,又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中国革命现在走进了山里。若干年后,待它呼啸出山之时,整个东半球都感觉到了隆隆作响的岩浆。
(节选自黄亚洲《日出东方》,有删改)
20.请用简要的语句概括第①一⑨段的主要内容。(3分)
危急关头,朱德决定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秋收起义部队会师。
21.请简要概括第⑩段插叙的内容。(3分)
“八七会议”前后,中国共产党人在全国发动多达百次武装起义,虽然未成功,但点燃了烈火。(意思对即可)
22.结合语境,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怎么办呢 好办,打游击呀!
采用设问手法,短句的形式简洁明快,有力地表明朱德处事的坚决果断。
(2)江西宁冈砻市的龙山书院,在1928年的4月24日,也成了一本大书中的一页。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中国革命历程比喻成一部“大书”,把起义军会师的龙山书院比喻成“大书中的一页”,形象地表现了龙山书院(井冈山)在中国革命历程中的厚重内涵和历史意义。(意思对即可)
23.文章中朱德“破烂军装”“磨烂的鞋底”“半个月没有洗的头发”,这些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3分)
点明革命的艰苦,突出了朱德坚定的革命理想和坚韧的革命精神。(意思对即可)
24.文章多次写到朱德和毛泽东“双手紧握”,请结合全文分析“双手紧握”的寓意。(2分)
朱德和毛泽东的红军部队会师;朱德和毛泽东志同道合、共担使命;革命队伍力量更加壮大。(意思对即可)
三、写作(50 分)
25.朱德的母亲虽出身贫寒,却用一双手幸福了家庭,成就了儿子;朱丽华虽双目失明,却靠一双手璀璨了人生,感动了中国;疫情防控者虽身处险境,却用一双双手构筑了一道坚实的防疫长城……这一双双奋斗的手,改变命运,成就自己,造福社会,美丽世界。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过一双手,给过你温暖与触动。就此,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卷面整洁,书写规范。③不得出现与自身有关的真实人名、校名和地名等信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原卷版)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绯红(fēi) 畸形(qí) 佃农(diàn) 妯娌(zhóu)
B.诘责(ji) 不逊(xùn) 匿名(nì) 黝黑(yǒu)
C.甲冑(zhòu) 锃亮(zèng) 盎然(àng) 教诲(huì)
D.窒息(zhì) 炽热(zhì) 滞留(zhì) 禁锢(g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锐不可挡 杳无消息 正襟危坐 颔首低眉
B.摧枯拉朽 神秘莫侧 油光可鉴 筋疲力尽
C.眼花缭乱 黯然失色 为富不仁 和颜悦色
D.一丝不苟 粗制烂造 诚惶诚恐 无可置疑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如果微信的“圈子”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造成伤害。
B.对于他这种卑劣的行为,大家都深恶痛疾,决定不再跟他打交道。
C.疫情期间,中国许多城市都是万人空巷,人们都自觉地“宅”在家里,没有外出。
D.丹麦人所受的教育是在人群中不要显得鹤立鸡群。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6.
A.电影《金刚川)讲述了志愿军战士们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以血肉之躯修补堪比生命线的木桥的故事。
B.通过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了足够的工作岗位,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
C.一个企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在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以及实现在核心技术上的不断突破。
D.一些孩子玩了“水晶泥”后,手部、眼部出现红肿的症状,是因为这些产品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硼砂的原因。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赤子之心是助人实现理想的正能量。__而赤子之心则能赋予我们追求理想的执着。
①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即有大成就的人都有一颗婴儿般的心。
②他们选择职业时,仅看到行业的光鲜和收入的可观,却看不到背后的辛苦和压力。
③这样的人一旦遇到困难就会灰心丧气,停步不前,何谈实现理想
④但是,许多年轻人是从功利的角度确立目标的。
A.④②③① B.①④②③ C.②④①③ D.④②①③
6.下列有关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位西方新闻记者。
B.故事发生地延安被当时的西方媒体视为“土匪聚集的地方”。
C.《红星照耀中国》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时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D.这本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句中的“大迁移”是指中国共产党北上抗日。
7.古诗默写填空。(5分)
(1)庭中有奇树,________________。(《庭中有奇树》)
(2)烈士暮年,________________。(曹操《龟虽寿》)
(3)________________,寄身于草野。(曹植《梁甫行》)
(4)岂不罹凝寒 ________________。[刘桢《赠从弟》(其二)]
(5)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8.向阳中学八年级(2)班开展了以“诚信”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7分)
(1)围绕“诚信”话题,试对出下面对联的上联。(2分)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处世无奇但善良
(2)参照下面画线句,再续写一句,使其语意连贯。(2分)
因为有诚信,世界才能筑就文明;因为有诚信,世界才能更加和谐美好。诚信,如一叶扁舟,满载文明之风,驶向成功彼岸;诚信,如一朵浪花,翻涌文明之波,涤荡整片海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下面的网络报道,写一句简要的跟帖评论。(3分)
目前,我国为了对严重失信人进行信用惩戒,八部委联合印发意见,要求防范部分旅客违法失信行为对铁路运行安全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加大对其他领域严重违法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一定期限内适当限制特定严重失信人乘坐火车。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渡荆门送别(4分)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请从颔联“随”和“入”二字中任选一个进行赏析。(2分)
10.尾联诗人不说自己思念家乡,而说家乡之水对他情深意重,恋恋不舍。这样写有何妙处 (2分)
(二)(15分)[甲]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登大雷岸与妹书(节选)
鲍照
西南望庐山,又特惊异。基①压江潮,峰与辰汉相接。上常积云霞,雕锦缛②。若华夕曜③,岩泽气通,传明散彩,赫④似绛天。左右青霭,表里紫霄⑤。从岭而上,气尽金光,半山以下,纯为黛色。信⑥可以神居帝郊⑦,镇控湘、汉者也。
[注释]①基:山脚。②雕锦缛:形容云霞的绮丽绚烂。③若华:若木之花,此指霞光。曜,光芒。④赫:火光红艳。⑤紫霄:庐山高峰名。⑥信:确实。⑦神居帝郊:神仙、天帝的居处。
1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四时俱备 春冬之时 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奇山异水
C.自康乐以来 自三峡七百里中 D.纯为黛色 念无与为乐者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晓雾将歇( )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3)从岭而上(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夕日欲颓,沉鳞竟跃。
(2)左右青霭,表里紫霄。
14.【甲【乙]两文所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征 请概括。(2分)
15.【甲【乙]两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4分)
(三)老周(11分)
尚书华
①家中洗漱间的水管突然漏了,水“哗哗”地淌了一地。情况严重,必须马上找人修理。来到零工市场,没待我张口,手持维修项目牌子的师傅们立刻拥上推介自己。倒是有一个人,坐在那一直没起身,看上去六十岁左右,面无表情地瞅着我。那神情给我的感觉是:自信,用不着跟别人争抢。我冲他一招手,师傅点下头跟我走了。
②到家后,师傅看了看漏水的地方说:“有点麻烦,管子折在墙里了。”我说:“可不是嘛,若不是折在墙里我自己就修了。没工具。”师傅蹲在地上,仰脸瞅我一眼:“怎么,这活儿你会干 ”“我哪会 就是瞎鼓捣。过日子总不能事事都求人吧。”“哎,这话我爱听。不管哪一行,能学就学点,手艺多了不压人,学在身上谁也抢不走。”
③师傅边聊边从工具兜里翻出工具,凿墙、掐管,没用多长时间,就修理好了。我问:“多少钱 ”师傅张开巴掌:“五十。”我一愣,是不是要得少了点 去年下水道堵了,找人来疏通,收了两百元。师傅见我没吭声,以为要多了。问我:“那你想给多少 ”我说:“八十。”
④这回轮到师傅发愣了,瞪大眼睛反问一句:“多少 八十 ”
⑤我点点头,掏出一张百元钞票递给他。他疑惑地打量我一眼,把钱接过去,不声不响又给我找回一张五十元,说:“谢谢你的好意。我只收五十。我是个手艺人,靠手艺吃饭。今天这点活儿就值五十,不能多收你的钱。”临出门时送我一张名片,告诉我他姓周,让我以后有事直接打电话找他,用不着再跑市场。
⑥我家楼房住得久了,设施难免老化。没过多久,厨房棚顶粘的树脂板开始一块块掉落。我自己鼓捣半天,修不了,只好打电话找老周。
⑦不多时,老周来了,气喘吁吁。进屋水也没喝一口,操起家什就开始干活。我夸他真行,啥活儿都会干。他嘿嘿笑着说:“这都是后来学的一些小手艺。我的老本行是打水桶、炉筒、洗衣盆什么的,那才是我的拿手活儿。退回三四十年,我那手艺很吃香呐!”我笑着答道:“那是真的,当年有你这手艺可不得了,吃香的喝辣的。”他听这话很受用,感叹一句说:“现在老百姓生活好了,没人再用这些老物件,我那手艺用不上喽,淘汰喽。”听他的语气有点感伤,我赶紧说:“你这不挺好嘛,这个年纪身体棒棒的,还能靠劳动、凭手艺赚钱,服务于民,效力社会,多好啊!”
⑧忙完手上的,他扭头跟我说:“手艺被淘汰了,那是社会进步的结果;这人要是被淘汰了,那是不求进取的结果。按理说,我自己有社保,够吃够喝,可以享清福了。可我就是闲不住,愿干活儿,看见活儿手就痒痒。所以,这些年我不断学些新手艺,就是不想被这个时代淘汰,我这个人没念几年书,可脑子不笨,手也算巧,修修补补的小活儿,我看两遍就会。”我听得连连点头。
⑨他哈哈一笑,摆手说:“不唠了,干活。”操起钉枪,啪啪啪,一阵有节奏的声响,很快活儿干利索了。再看那棚顶,树脂板重新粘过,又添上钢钉加固,结实程度自不必说,就连那细密的钉眼都呈现出好看的图案。到底是手艺人!我心中暗自佩服。
⑩活干完后,我又想多给些。他连连摆手:“不用。我挣的都是功夫钱,多要心里不踏实。”这时他电话响了,接完电话,冲我一努嘴:“瞧,又来活儿了,我得赶紧走。”说完,拎上工具兜,推开门走人了。我望着他匆匆下楼的身影,蓦然觉得老周这个人生活得很有幸福感……
(2021年5月1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主要内容。(2分)
17.解释选文第⑨段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操起钉枪,啪啪啪,一阵有节奏的声响,很快活儿干利索了。
18.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品析第④段画线句子。(3分)
这回轮到师傅发愣了,瞪大眼睛反问一句:“多少 八十 ”
19.结合选文内容,简析选文老周的人物性格。(4分)
(四)井冈山会师(15分)
①在同一个金秋十月,由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一部也辗转进入了江西。这支队伍在激战三河坝之后,一无供给,二无援兵,连打带跑,处境艰难。
②“朱军长,”行进在树林里的队伍有人喊,“我们怎么办呀 ”
③穿着一身破烂军装的朱德站住了。林间厚厚的枯叶在他的磨烂的鞋底下嚓嚓作响。他看见了许多眼睛。这些目光都带着思想的饥渴。朱德一路上说了许多话,做了许多工作,但是他知道他还必须说更多的话。
④人群围拢过来。遮天蔽日的树林子哗哗哗响。“下一步我们怎么办 这当然是个大问题。怎么办呢 好办,打游击呀!江西这一带有大革命时期的农民基础,只要我们跟农民运动结合起来,找个地方站住脚,然后就能发展!”朱德站上一块土坡,对聚集在树林里的疲惫的部队大声说:“同志们,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大革命,是失败了;我们的起义军,也失败了。但是,大家要把革命的前途看清楚。1927年的中国革命,好比1905年的俄国革命。俄国的1905年革命失败之后,革命者没有退却,所以他们在1917年就把革命干成功了!我们中国,也会有胜利的1917年的!我们一定不要气馁,我们要坚持到最后胜利!”
⑤朱德说得很实在,树林里的许多心都被他打动了。林子里响起了一片悲壮的回音:“我们不走,我们要革命!”声音轰轰响,惊得一大群鸟飞了起来。鸟飞走之后,忽然又一阵树叶响,那是王尔琢惊喜万分跑来了。王尔琢是原国民革命军第三军二十六团的参谋长,奔跑起来像只山鹿。“朱军长!”他喘着大气报告,“毛泽东的秋收起义部队,已经进入罗霄山脉了!”
⑥“哦!”朱德一惊,“什么地方 ”
⑦“地方叫井冈山。周遭的几个县都红了,分田分地,忙啊!毛泽东的部队,人也越来越多,经常打胜仗!”
⑧……
⑨江西宁冈砻市的龙山书院,在1928年的4月24日,也成了一本大书中的一页。这一天,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终于到达井冈山砻市,与毛泽东会师。朱德在陈毅、王尔琢的陪同下,大步走向迎面而来的毛泽东。两人脸上都是阳光与笑容。两双手紧紧相握。
⑩“八七会议”前后,中国共产党人在全国发动的武装起义多达百次。其中有黄麻起义、平江起义、桑植起义、渭华起义、百色起义,规模最大的起义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虽然都未成功,但是这些起义所点燃的烈火,一直没有熄灭。井冈山就是一盏硕大的灯笼,里面一直亮着火种。这火种后来就燎原了。二十年后,全国燃成了一片红色。毛泽东和朱德在并肩检阅着这片望不到边的沸腾的红色的时候,他们的双手握着的是北京天安门城楼的光滑的扶栏。
而此刻,这两双手却相握在井冈山。两双手都有些粗糙,掌心有枪械的机油味。毛泽东与朱德就这样手拉着手,走到山坡上。阳光满山。朱德说:“好山啊!”
毛泽东指着山峦说:“朱军长,你看,这里方圆足足五百五十里,虽说人口不足两千,产谷不满万担,然而地势险要,风起云生,进宜攻,退宜守,实在是龙藏虎卧之地。从今之后,蒋介石心中最大的石头,就将是这座山了。”
“想我朱德,这四十年,也就是这样爬山爬过来的啊。”山风很大,朱德的半个月没有洗的头发飘了起来。朱德后来这样说:“润之啊,山路再崎岖,我们打紧绑腿,一步一步走,终也能走通它的!”
④“听朱军长这番话,我就知道你我同心了!”
两双大手如山峦相连一样,又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中国革命现在走进了山里。若干年后,待它呼啸出山之时,整个东半球都感觉到了隆隆作响的岩浆。
(节选自黄亚洲《日出东方》,有删改)
20.请用简要的语句概括第①一⑨段的主要内容。(3分)
21.请简要概括第⑩段插叙的内容。(3分)
22.结合语境,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怎么办呢 好办,打游击呀!
(2)江西宁冈砻市的龙山书院,在1928年的4月24日,也成了一本大书中的一页。
23.文章中朱德“破烂军装”“磨烂的鞋底”“半个月没有洗的头发”,这些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3分)
24.文章多次写到朱德和毛泽东“双手紧握”,请结合全文分析“双手紧握”的寓意。(2分)
三、写作(50 分)
25.朱德的母亲虽出身贫寒,却用一双手幸福了家庭,成就了儿子;朱丽华虽双目失明,却靠一双手璀璨了人生,感动了中国;疫情防控者虽身处险境,却用一双双手构筑了一道坚实的防疫长城……这一双双奋斗的手,改变命运,成就自己,造福社会,美丽世界。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过一双手,给过你温暖与触动。就此,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卷面整洁,书写规范。③不得出现与自身有关的真实人名、校名和地名等信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