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第六章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2第六章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共3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3-16 10:5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北极熊昔日的美丽家园,如今正面临全球变暖,冰川融化,北极熊在融化的冰盖上艰难求生。是谁夺去了这些与世无争的极地生灵的家园? 北极熊家归何处? 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
我们生于斯、长于斯
保护它、珍惜它
我们责无旁贷
只要我们愿意
只要我们有心
一个举手之劳
可以为濒危的地球带来重生
可以为燃烧的地球带来希望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依赖与崇拜平衡1、采集渔猎时代崇拜太阳神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农业文明时代人类_______自然与环境_____增强,
生态遭到______,未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
协调,但有了__________利用改造对抗性破坏科学的萌芽弋射、收获2、农业文明时代玛雅古观象台遗址农业文明——人类改造自然——人地关系紧张—— 。生态破坏案例1 玛雅文明的消失征服恶化严重3、工业革命时期矿山开采高峡出平湖现代都市以下三种人类活动隐藏着什么环境问题?矿山开采对土地、植被的破坏;矿石堆积对地表、地下水的污染。水坝改变河流的水文特征,对地质、地貌、海岸及生物都有影响。城市对环境改变最大;城市化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产生环境问题。
苦难的母亲新技术革命时期谋求人地和谐环境趋于缓和4、新技术革命时期人类社会与环境相关模式图人类社会环境A表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从环境中获取 物质 和 能量 ;B表示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又要排放到环境中去C表示人类作用于环境;D表示环境也会反作用于人类——反馈作用;二、直面环境问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用一定的空间人类与环境之间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图6.7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图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二、直面环境问题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二、直面环境问题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环境污染二、直面环境问题二、直面环境问题资源短缺:
主要表现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等短缺判断以下现象各属于哪种环境问题?物种的灭绝 由于人类由活动的强烈干扰,近代物种的丧失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比形成速度快100万倍,物种的丧失速度由大致每天一个种加快到每小时一个种。二、直面环境问题生态破坏:
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污染:
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环境污染的发生,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城市上空的大气污染乡村地区的土地退化二、直面环境问题城市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环境污染。乡村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生态破坏。二、直面环境问题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环境问题更为严重。发达国家过分消耗资源,环境污染为主;
发展中国家具有人口和发展双重问题,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都很严重。二、直面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全球化读图说出哪些环境问题可能影响到其他地区,甚至全球欧洲:河道改造的影响,湿地正遭受破坏东欧和北亚:工业污染和核污染造成附近土地荒芜,危害健康北海和地中海:受工业和生活废物的严重污染非洲:树林破坏、过度放牧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沙化严重印度洋:全球增温是海平面太升,威胁低地中国:工业发展加重了环境污染加利福尼亚:全球烟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澳洲:化学肥料、欧洲的耕作方式以及硬蹄类动物引起土地退化南美洲:热带森林破坏,野生动物受到威胁南太平洋:过度捕捞及全球增温导致海面上升,威胁低地和岛屿全球化环境问题:酸雨、大气、海洋污染、国际河流污染、臭氧层空洞、土地荒漠化、气候异常(全球变暖)等。地球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拯救地球是我们地球村每一个村民的责任!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1、概念: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一)环境问题的实质——发展问题(二)可持续发展2、内涵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人的管理调控3、三个基本原则(1)公平性原则公平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3、三个基本原则(2)持续性原则处理好关系合理开发和利用保持适度规模——自然资源————人口——经济与环境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3、三个基本原则(3)共同性原则 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 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比较判断下列语句所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动物的生存。
——公平性原则
“涸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
——持续性原则
一个地球,一个家庭。
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共同性原则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谋求人地和谐采猎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新技术革命人地基本协调
局部生态破坏
人地矛盾激化
可持续发展小结二、直面环境问题(一)人地关系:人类 环境利用反馈(二)环境问题:片面追求
经济增长资源索取>再生资源短缺(水、土地、矿产、能源)生态破坏(水土流失……)排放废弃物>环境自净能力→环境污染2、分布1、产生及表现全球性: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等国家城市→环境污染地区地域性乡村→生态破坏发展中→多→破坏/污染发达→少→污染小结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一)环境问题的实质——发展的问题(二)可持续发展生态——基础——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条件——清洁生产、文明消费2、内涵1、概念公平性原则——纵向(前后代)、横向(物种间)3、基本原则小结社会——目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持续性原则——资源永续利用共同性原则——共享资源与环境,共担责任全球气温升高和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据此回答1.2题。1.就全球气温升高对今后100年内地球环境的潜在后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山地00C等温线将上移150~500米
B.森林带将向两极推移
C.全球将普遍变得干旱
D.海平面将上升10~95厘米C2.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多种原因中,难以人为改变的是( )
A.高消费、高浪费、大排放的生活方式
B.对资源、能源的掠夺性开发
C.生产工艺水平低
D.自然资源的有限承载力D3.1952年12月4日,英国首都伦敦发生了著名的“伦敦烟雾事件”。发生“烟雾事件”时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A.低温、高湿的阴天,且风速很小
B.高温、高湿的阴天,且风速很大
C.高温、低湿的晴天,且风速很小
D.低温、低湿的晴天,且风速很大
4.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灌溉、排水不合理,会导致农田( )
A.遭受水蚀 B.沙漠化
C.盐渍化 D.受到污染AC下图是google网站在 2007 年 4 月 22 日“世界地球日”的网站标示设计图,回答 5~6题。5.图中以冰山和海洋为设计元素,所反映当今世界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是( )
A .生物多样性 B .臭氧层空洞
C .全球变暖 D .石油危机
C6.正确反映该环境问题产生后果的是( )
A .物种灭绝
B .使皮肤癌和角膜炎患者增多,破坏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带来新的环境污染——光化学污染
C .冰川退缩和雪线升高、极地冰雪加速消融、海平面上升
D .能源危机、资源短缺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