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他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列宁)
他是十九世纪俄国的巨人。(鲁迅)
他是空前绝后的艺术大师。(陀思妥耶夫斯基)
他观察着世态的变化,但讲述的却是人间的真理。(马克·吐温)
列夫·托尔斯泰
托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
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
1
2
3
4
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
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1847 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托
尔
斯
泰
茨威格
斯蒂芬·茨威格
出生于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2日去世。斯蒂芬·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诗人,剧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比如骄傲、虚荣、妒忌、仇恨等朴素情感著称,煽情功力十足。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代表作品 包括《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伟大的悲剧》《异端的权利》等。
01
02
03
04
1928年茨威格访问俄国,正值列夫·托尔斯泰100周年诞辰。
感受到了托尔斯泰的伟大,回国后,他写成了传记《三作家》列夫·托尔斯秦是十九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
他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托尔斯泰的故居和坟墓,称其坟墓为“世间最美的坟墓”。
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复活》使托尔斯泰达到了艺术高峰,是他实践了“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标志”。
写作背景
日积月累
生字词
词语积累
词语解释
【器宇】气概,风度。
【禁锢】束缚,克制。
【滞留】停留不动。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文中用的是它的本意。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突出。
【正襟危坐】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的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谦卑恭顺的样子。
【诚惶诚恐】形容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
传记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也是早期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
无论如何,传记所记载的都是真实的而并不是虚构。
传记即记载一个人的一生曾经发生过的事。
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
什么是传记
从表达方式上看
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记叙与评论各半,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
从创作方法上看
有的传记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用语比较平实,称为“历史性传记”;有的传记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称为“传记文学”。
阅读1-5自然段,简述一下,1-5自然段写了托尔斯泰面部的哪些特征?
托尔斯泰须发特点——浓密
托尔斯泰面部轮廓——平庸
托尔斯泰面部表情——阴沉
托尔斯泰长相特点——平常
托尔斯泰的外貌与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形成巨大反差。
须发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比喻、夸张:再次突出托尔斯泰胡须浓密的特点。
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刻画他的外貌?
天才的灵魂自甘寓居低矮的陋屋……而不是由古希腊的能工巧匠建造起来的。
比喻
用粗制滥造的小屋比喻脸部轮廓,生动地描写出托尔斯泰脸孔的粗劣。
面部轮廓
犀利的目光
眼睛里蕴藏着丰富的感情
眼睛的威力巨大
第6-9自然段,说说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
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
比喻、夸张: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
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托尔斯泰目光犀利,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比喻:把托尔斯泰的眼睛比作有魔力、有磁性的珠宝,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揭示了托尔斯泰的作品来自于对社会人间百态的观察、研究,同时还准确地表现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把晚年托尔斯泰的面部表情比作“悲凉之地解冻”,揭示了其内心世界的巨大改变。托尔斯泰到晚年实现了他世界观的转变,坚决地站到农民的立场上来,对富裕而腐朽的阶级生活及其基础——土地私有制表示强烈的否定,对国家和教会进行猛烈的抨击。他反对暴力革命,宣扬基督教的博爱和自我修身,主张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这段肖像描写是对应托尔斯泰晚年的这一变化而写的。
如何理解“直到年纪大了以后……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这几句话的含义?
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引用了高尔基的话,干脆有力,含蓄隽永,很好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眼睛的观察力、敏锐性和丰富性。同时引用的句子又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托尔斯泰的眼睛具有人类面部最丰富的情感,可以观察世相,抒发各种各样的情感。
如何理解作者极力写出自己心中伟人的平庸、粗鄙、丑陋的一面?
作者写托尔斯泰外貌平庸、普通的一面,不仅是对托尔斯泰肖像真实的刻画,同时也揭示了他是俄国人民大众中的一员;写他面容粗鄙、丑陋的一面,实际上是反衬了他眼睛的无比精美。托尔斯泰就是这么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如果进一步探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写他外貌的矛盾统一,实质上也是写他的人生追求、人生态度与自己的阶级和身份的矛盾统一,连他本身的思想也是矛盾统一的。列宁就说过,他既是伟大的,又是可笑的。同时,作者写托尔斯泰平庸、粗鄙、丑陋的一面是为了引出下文突出写他的眼睛的洞察力,这是本文的重点。作者通过写眼睛来写他的敏锐、深刻,写他作为伟大作家的杰出才能,写他是时代的透视镜和多棱镜。
教师总结
本文作者运用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力透纸背又妙趣横生地描绘了托尔斯泰的肖像,既展示了他独特的外貌特征,又揭示了他深邃的精神世界,还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无限崇敬和赞美之情。
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