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9张PPT。 “顺乎世界之潮流”嘉兴教育学院戴加平
zjsp57@163.com 林则徐 引领思想解放潮流的先驱者 康有为 孙中山 课标: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指导意见:了解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有识之士“开眼看世界”、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感受林则徐等有识之士敢于面对现实、冲破藩篱、放眼全球、探索救国之路的开拓精神和创新勇气;增强爱国意识和现代化意识。09文综考试说明:维新思想 回望历史,谁将成为本节课的主角?据此,本课中的哪一目应当是复习之重点?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林则徐 康有为 孙中山 思想解放的先驱者 阅读教材“维新变法”一目,梳理知识:
除了康有为,本目还涉及哪几位思想家?他们的主要主张是什么? 维新思想家主要主张 《孔子改制考》君主立宪制 变法 君主专制 《天演论》问题一:
“维新思想”,“新”在何处?
它“顺乎世界之潮流”吗? 康、梁的维新思想与林、魏的思想有何明显不同?为什么会有不同? 他们的思想有哪些相同处?这些相同处说明了什么问题?问题二:
回望110年前,康、梁的主张能被哪些人接受?哪些人肯定会反对? 为了争取更多人的支持,康有为采取了什么策略?请结合史实说明。 两个“借用”、一个争取。问题三:
回望一百年前,历史为什么选择了
孙中山的主张而不是选择康、梁的?
(是康、梁的主张错了吗?) 有学者统计,1861-1900年间,意识并深深忧虑于“变局”的人不少于37位,而慷慨激昂反对西学并诉诸文字的士大夫恐怕不止于此的50倍或者100倍。 我民族的历史走进那清末戊戌年
代,已积重难返。我们的国家机器已全
部锈烂,无法修复。我们的社会亦已至
癌症末期;病入膏肓,医药罔效。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问题四:
回首一百七十年来的中国思想解
放史,今天的历史学家们为什么特别
关注戊戌维新?
(它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有何作用?) 首先,戊戌维新是中国近代第一场“政治现代化运动”,深刻影响了一百多年来的中国历史进程:①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
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
②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
③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其次,戊戌维新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在今天更显现其特殊意义。①中国的改革尚未成功,中华民族正处于
历史的关键之处。 ②戊戌维新对当今执掌国柄的最高决策者
与普通公民均有警示意义。 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不再发生了。
——房龙《<宽容>序言》1898·戊戌政变1898·戊戌政变 本课主要的学习过程
(学习的逻辑)明确学习目标(依据)
↓梳理核心知识(表格)
↓ 重视理解性评价(历史现场、比较) 本课知识结构中国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特点(历史的逻辑):
累 进
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 抵抗派——维新派——革命派——新文化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新变法
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 器物制度民主和科学思想文化 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
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大国崛起》维新变法第一人:康有为( 1858~1927) 近代中国思想家,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曾先后七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维新,以挽救民族危机。领导“百日维新”这一政治改革运动。主张由光绪亲政,实行西方式的君主立宪制,反对用暴力革命。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维新思想主要宣传者:梁启超(1873-1929)
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万民之恨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激进的维新者:谭嗣同(1865-1898)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崇尚自由是西方富强的深层原因,自由是最基本的价值,西方所说的民主是捍卫自由的一种手段。 中国第一启蒙思想家:严复(1854-1921) 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头已经响声彻天地驶入了全新的时代! 19世纪蒸汽机车农耕文明的夕阳和工业文明的朝霞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的原因
⑴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兴起,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⑵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
⑶甲午战败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民族危机深重。【历史现场】
《海国图志》的遭遇 据统计,当时国内有士绅百万余人,有能力读此书的也多达三百多万人,然而却很少有人认真地阅读和领会书中的深刻内涵。相反,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面而来, 更有甚者主张将《海国图志》付之一炬,在他们眼中这无疑成了一本大逆不道的书籍。遭到无端非议的《海国图志》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
——周英杰:《<海国图志>的孤寂与荣光》【历史现场】
《海国图志》的遭遇 1851年,中国一艘商船驶入日本长崎港,照例查检违禁品,翻出3部《海国图志》。这些书最终都被幕府官员和学者买去。此后几年,《海国图志》仍不断偷渡日本,计有15部,有的“被官方征用”,有的流入市场,到1859年,同样一部书价格涨了3倍。而在它的祖国,《海国图志》出版后几乎无人问津。 【历史现场】
梁启超的困境 (1895年)盖当购此图(世界地图)时,曾在京师费一二月之久,遍求而不得,后辗转托人,始从上海购来。图至之后,会(强学会)中人视同拱璧,日出求人来观。偶得一人来观,即欣喜无量。
——梁启超《饮冰室主人自说》
1898年刊行的《孔子改制考》,着重宣传孔子“托古改制”思想,在书中,康有为把孔子尊为“托古改制”的教主,把“六经”说成是孔子“托古改制”范本。这样康有为用以证明自己的变法主张,不但没有违背孔子的遗教,而且是孔子改革思想的真正继承者。
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康有为 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旗号? 孔子是旧中国的思想中心。抓住了孔子,思想之战就成功了。皇帝是旧中国的政治中心,所以康有为的实际政治工作是从抓住皇帝下手。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历史现场 】 谭嗣同的“求死”
(维新变法失败后)日本使馆派人表示可以为他提供保护,他毅然回绝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历史现场 】康广仁的临刑之言
我辈为义赴死,中国自强之基
在此矣。 出书、演说、办报刊、学会、学堂等等 吾辈今日得稍有世界知识,其源泉乃康、梁二先生之赐。是二先生维新觉世之功。
【历史现场 】
陈独秀的感慨 余秋雨的感慨 我读五四以后那些值得我们注意的文化大师传记的时候,发现几乎没有一个人不说自己曾经在年轻的时候,受到过梁启超深深的影响。……除了知识分子队伍之外,梁启超还影响了一般的民众,只要是粗通文墨的人,在那个时代,很少有人没有受到过梁任公他的思想的影响。所以中国尽管没有出现一个象法国或者欧洲其他国家一样的启蒙运动,但是已经有了启蒙宣传家,那就是梁启超。 经济——市场经济:
产权明晰、价格调节和对外开放 过去三十年间,中国年均经济增长率高达9.7%,到2007年,中国的GDP已从1978年的世界第十三位上升到第四位。 改革尚未成功
——中国改革三十年回眸之一 政治——民主与法治 我们已经非常重视民主与法治。 我们应当依赖民主与法治。过去三十年,中国始终在路上,现在还是在路上…… 改革尚未成功
——中国改革三十年回眸之二 改革尚未成功 现代文明的演进常常要以数百年为时间单位。法国革命播下的自由、平等与博爱的种子,经过整整两百年才成为普世价值。
以此为历史标尺,如果以鸦片战争作为中国向现代文明艰难转型的起点,那么当下中国正处于完成向现代文明转型进程中的最后三十年。这将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至为关键的三十年! 戊戌维新对最高统治者有警示意义 戊戌维新的失败,远不止是康、梁的失败,也不是光绪帝的失败!
戊戌维新的失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灾难,是清王朝的灾难,更是中华民族的灾难! 戊戌维新对当代国人有警示意义 要“告别革命”,就必须主动顺应世界潮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从国家的最高决策者到普通公民都有责任为完成中国社会的政治现代化——建成公民社会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