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05 17:1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本试卷共 19 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30 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 分)
(1) ,徙倚欲何依。(王绩《野望》)
(2)黄鹤一去不复返, 。(崔颢《黄鹤楼》)
(3)征蓬出汉塞, 。(王维《使至塞上》)
(4) ,来从楚国游。(李白《渡荆门送别》)
(5)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 ,终为土灰。(曹操《龟虽寿》)
(7) ,瑟瑟谷中风。(刘桢《赠从弟(其二)》)
(8) ,千里殊风雨。(曹植《梁甫行》)
(9)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10)请默写出三句有关“雨”的诗句,如“无边丝雨细如愁”。
① ② ③
2.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凛冽 liè 要塞 sài 屏息敛 liǎn 声 翘 qiáo 首
B.轻盈 yínɡ 颁 bān 发 凌 líng 波 镌 juān 刻
C.仲 zhòng 裁 履 lǚ行 督 dū 战 一丝不苟.gδu
D.悄 qiǎo 然 锐不可 当 dāng 湛 zán 蓝 摧枯拉朽 xiǔ
3.根据提示,从括号中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6 分)
①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 (A.溃退 B.溃败 C.溃逃),毫 无斗志。
②我军前锋,业已 ( A.打断 B.切断 C.中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③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 ( A.态度 B.大度 C.风度 )优雅,白 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
④ ( A.壮阔 B.开 阔 C.辽阔)的海面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 浪向前。
⑤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 A.锐不可当 B.勇往直前 C.势如破 竹 );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⑥如梦初醒的观众用( A.震耳欲聋 B.惊天动地 C.声如洪钟 )的掌声和欢呼 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澎湃的激情。
4. 下列不属于新闻结构的一项是( )(3 分)
A.标题 B.导语 C.背景 D.人物
八上第一单元第1页(共 4 页)
5. 下列课文属于通讯的一项是( )(3 分)
A.《一着惊海天》 B.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C.《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D.《“飞天 ”凌空》
6.请为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最准确的一项是( )(3 分)
7 月 2 日,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海南博鳌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对大会的召开 表示热烈祝贺。习近平指出,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新能源汽车产 业正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不仅为各国经济增长注入强劲新动能,也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 排放,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改善全球生态环境。希望各位嘉宾深入交流、凝聚共识,深化新 能源汽车产业交流合作,让创新科技发展成果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A. 习近平向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致贺信
B. 7 月 2 日,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召开
C. 习近平向汽车大会致贺信
D. 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召开
二、阅读(5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11 题。(22 分)
一着惊海天(节选)
——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渤海某海域,海风呼啸,海浪澎湃。辽阔的海面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浪向 前。舰岛的主桅杆上,艳红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
2012 年 11 月 23 日上午 8 时,顶着凛冽的寒风,身着不同颜色马甲的甲板工作人员在战位 就位。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一丝不苟地对阻拦索作最后一次检查。备受外界关注的 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进入最关键时刻。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浩瀚的大海可以作
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 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 多 世纪。
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性难题。在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
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 在海上起伏行进,飞机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据 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 80%的事故发生在着舰过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海军已 经坠毁了 1000 多架飞机,700 多名飞行员丧生,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
飞行塔台内的广播响了:“歼-15 飞机 552 号已于××××起飞,预计××××临空!”
着舰指挥员从容地走上甲板指挥平台。 “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 一把汗。
塔台内,时钟指针的每一次跳动,都在揪着人心。
“航向××,航速××节…… ”口令声中,辽宁舰官兵娴熟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艉留下一 道宽阔笔直的航迹。
×时××分,远方的天空中传来舰载机的低吼声。循声望去,记者看到,湛蓝的天幕上, 一 架歼-15 舰载机正向辽宁舰飞来。
飞行塔台内, 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监视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参数和曲线,密切跟踪 正在空中调整飞行姿态的舰载机。
塔台起降指挥监控台,不时传来着舰指挥员和飞行员的对话声——
飞行员: “请示下降高度! ”
着舰指挥员:“可以下降高度至×××! ”
着舰指挥员:“航向××,航速××…… ”
飞行员: “ 明白! ”
7.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题目“一着惊海天 ”的“着 ”是指飞机起飞,题目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B.为了保密,文章中的一些字眼用“××”来代替,体现了作者报道新闻时的严谨。
八上第一单元第2页(共 4 页)
C.本文记叙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展示了我国军人的壮举。
八上第一单元第3页(共 4 页)
D.作者是带着浓厚的感情来写报道的,如“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 ”体现了自豪感。
8.文章第一段写了“海风 ”“海浪 ”,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 分)
9.文章为什么要写塔台内时钟的跳动?请简要分析。(3 分)
10.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6 分)
(1) “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 ” 句子中,加点词体现了新闻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 分)
(2) “某大国海军已经坠毁了 1000 多架飞机,700 多名飞行员丧生,其中绝大部分事 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从新闻选材角度看,列举的数字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3 分)
11.文章多处运用语言描写,为什么这些话语都很简短?请简要分析。(6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6 题。(23 分)
山西兴县蹚出生态扶贫路——绿树栽起来 口袋鼓起来
老人们常说: “ 吕梁山呐,夏天才像个山。 ”
绿意爬满山坡,秋冬时长满灰黑色灌木的荒凉山头,摇身一变成为绿色的海洋。 一棵棵树, 将这绵延千里的吕梁山装饰得更加雄奇。
吕梁山区,也是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一部《吕梁英雄传》, 让全国人民都记住了这片老 区。兴县位于吕梁山中,曾是晋绥边区首府所在地,境内存留抗日和平医院、明通沟战斗遗址、 蔡 家崖防空洞等 60 余处革命旧址。
一段时期内,这里的贫困和生态恶化互成因果。可现在,树栽起来了,口袋也鼓起来了,万 千吕梁儿女又谱写出一部新时代的“ 吕梁英雄传 ”。
一个战场 两场硬仗
王贵堂所在的孟家坪村,今天正好有个集会。
不大的街道上水泄不通,两侧日用杂货摆得密密麻麻,周边乡镇的人都过来赶集。村委会院 子里,老人们搬着小板凳,顶着大太阳看戏。
“平时村里人少,这几天红火红火。 ”54 岁的王贵堂有些兴奋。说到家里几年前的光景,
王贵堂的声音有些低沉, “4 个女儿,老大在读医,说是要考研;老二上大学,还有两个上高中。
一年怎么也得 7 万多元,光靠种地 2 万多元的收入根本不够。老伴吵着让我去打工,可我还得看地、 照顾爹娘,走不了啊! ”
如何在一个战场上打赢造林绿化和精准脱贫两场硬仗?
吕梁儿女想了不少办法, 终于蹚出了生态扶贫路: 绿化方式,不再通过招投标选择绿化公司 实 施,改为由 60%以上的贫困户组成的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通过“议标”方式实施。
生态扶贫开始后,兴县造林任务激增,仅 2017 年就完成造林 27 万亩,到 2018 年这个数字 成了 40 万亩。孟家坪村的绿之源合作社这两年承接 8600 亩绿化任务,项目金额 800 万元左右。
合作造林 更多实惠
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在山西各地密集成立起来。仅在兴县,就有 343 个合作社,涉及贫 困人口 4833 人。
2017 年开始,王贵堂忙完地里的活,就到绿之源合作社去,扛着铁锹满山跑, “周围山上 的树,长得不高,都是我们这两年栽下的。 ”放眼望去, 一棵棵油松、刺槐、桑树,精神抖擞。
本以为种树没啥难度,经过培训指导,王贵堂才发现大有学问。树种如何搭配?阔叶树如何 保证用水?如何保证成活率?难题一个接一个。
绿之源合作社负责人孙磊说,去年打算给村旁白草沟绿化,去了才发现, “陡到连人都站不 住 ”。他们请来专家,学着打“水平阶 ”,硬是在陡坡上凿出一个个水平面。
兜里的收入多了起来。光去年,王贵堂两口子就有 6 万多元进账。
…………
八上第一单元第4页(共 4 页)
日头上来了,舍不得离开的王贵堂躲到树下,眯着眼睛看着戏。如今,家里那口子也不再吵 他 了,他嘿嘿一笑: “毕竟‘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啊! ”
(摘编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山西兴县,属于吕梁山区,曾是晋绥边区首府所在地、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B. 因为树栽起来了,贫困和生态恶化得到了改善,这里的老百姓口袋也鼓起来了。
C.王贵堂是山西兴县千千万万贫困群众的一份子,也是脱贫致富的领导者、带头人。
D.这篇新闻报道,采用小标题的结构,文章条理清晰,脱贫致富的主题十分突出。
13. 从新闻写作角度看,文章开头引用老人们常说的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 分)
14.文章写孙磊给村旁白草沟绿化这一新闻事例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4 分)
15.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6 分) (1) “ 吕梁儿女想了不少办法,终于蹚出了生态扶贫路。 ” (赏析加点词)(3 分)
(2) “放眼望去,一棵棵油松、刺槐、桑树,精神抖擞。 ” (赏析句子)(3 分)
16.文章结尾“毕竟‘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啊!”一句有什么含义?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著阅读,完成 17—18 题。(5 分)
17. 判断题(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3 分)
(1)《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 的事迹, 2019 年是红军长征胜利 81 周年。(《红星照耀中国》) ( )
(2)“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 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 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是指九一八事变。(《红星照耀中国》) ()
(3)《红星照耀中国》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该书不断地再版 和重印,教育了千百万读者和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红星照耀中国》) ( )
18.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2 分)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 这次大迁移 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 (《红星照耀中国》)
文中的“大迁移 ”是指什么事?这件事的主要影响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三、写作(20 分)
1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20 分)
阳光中学初二年(1)班,决定今年国庆节期间,到泉州清源山开展一次关于走进道教文 化的研学之旅,深入了解清源山的道教文化,假设你是“朝夕新闻”的记者小芳,要对该活动 的组织者初二年(1)班班主任小严进行采访,请你拟一份新闻采访提纲。
要求: 1.包含采访的时间、地点、对象、目的、方式和主要采访内容。 2.采访过程中, 尊 重采访对象,言行得体。
八上第一单元第5页(共 4 页)
质量检测·第一单元
一、积累与运用(30 分)
1.(12 分)(1)东皋薄暮望(2)白云千载空悠悠(3)归雁入胡天(4)渡远荆门外(5) 水面初平云脚低(6)腾蛇乘雾(7)亭亭山上松(8)八方各异气(9)绿叶发华滋 (10)
如:好雨知时节;山雨欲来风满楼;沾衣欲湿杏花雨。
2.(3 分)D( “湛蓝 zhànlán”。) 3.(6 分)
①A ②B ③C ④C ⑤ A ⑥ A
4.(3 分)D
5.(3 分) A
6.(3 分)A
二、阅读(50 分)
(一)(22 分)
7.(3 分)A(“着 ”是指飞机降落,题目用了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8.(4 分)运用了环境描写。描写了一幅壮美的海天图画,突出气象条件复杂,为下文 写战斗机着舰不易做铺垫。
9.(3 分)这是细节描写,通过写时钟的跳动表现了人们紧张激动的心理,从侧面表现 着舰的危险。
八上第一单元第6页(共 4 页)
10.(6 分)
(1) “近 ”“多 ”表示概数,因为不能具体准确到哪一年,所以用概数,体现了新 闻用事实说话的基本特点,也体现新闻报道的准确性的特点。
(2) 列举具体真实的数字,不仅突出新闻事实准确的特点,也写出了舰载战斗机着 舰过程所面临的巨大危险,表现了海军战士英勇无畏的精神。
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11.(6 分)答案要点:①更好地再现着舰这一事件的真实性。②体现了当时紧张、 严肃、庄重的气氛。③展现了军人良好的素质和过硬的作风。
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二)(23 分)
12.(3 分)C(也是脱贫致富的受益者、见证者。)
13.(4 分)引用老人的话,真实地反映了吕梁山生存条件恶劣的特点,既突出新闻用事 实说话的特征,也为下文写村民脱贫致富做铺垫。
14.(4 分)体现了新闻采访选材真实性、典型性的要求,有力地突出山西兴县生态扶 贫路已经深入人心。
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15.(6 分) (1)“终于 ”是到底、最终的意思,写出了吕梁山的人们寻找致富之 路的时间漫长,突出了吕梁儿女勤劳智慧的特点。
(2)该句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树人格化,生动形象写出油松、刺槐、桑树生机勃勃 的景象,表达了对王贵堂勤劳精神的赞美。
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16.(6 分)答案要点:①王贵堂对摆脱贫穷缠绕的感慨。②吕梁人民走上致富之路的自 豪。③党的扶贫富民政策在贫困地区生根发芽的真实写照。
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三)(5 分)17.(3 分)(1) ×(83 周年) (2) × (指西安事变) (3) √ 18.
(2 分)答题要点: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1 分);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1 分)。
三、写作(20 分)
19.参考示例:(20 分)
序号 项目 内容
1 时间、地点 9 月 12 日下午 3:00 阳光中学
2 采访对象 阳光中学初二年 1 班班主任
3 采访目的 此次研学之旅的意义
4 采访方式 拍摄、录音
5 采访器材 纸、笔、相机、手机
6 采访问题 1.请问为什么要开展此次研学之旅? 2.此次研学主题是怎样确定的? 3.学生对参与此次活动兴趣高吗? 4.此次研学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帮助? 5.此次研学对成长有什么意义? 6.学校对此次活动有什么照顾或支持吗?
……
八上第一单元第7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