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上册2.1.4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章节同步练习(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上册2.1.4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章节同步练习(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1-06 21:0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4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共20题)
一、选择题(共15题)
(2022·北京西城区·期中)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氧生物学”的研究,细胞中利用氧气的结构是
A.细胞膜 B.叶绿体 C.线粒体 D.细胞核
(2022·北京西城区·期中)在探究植物不同器官呼吸作用强度差异的实验中,选择不同材料各 置于密闭容器中, 小时后测定容器中氧气含量,记录数据并绘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植物器官呼吸作用强弱不同,消耗的氧气量不同
B.所有容器应统一放在光下进行实验,避免无关变量的干扰
C.种子消耗氧气最多,说明种子中可能存在水分,导致种子萌发
D.本实验说明植物的各个器官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2021·北京西城区·模拟)下列措施能够促进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A.作物播种前先松土 B.将葡萄晒成葡萄干
C.用保鲜袋储存蔬菜 D.将果蔬置于冰箱中
(2021·北京西城区·模拟)研究发现,线粒体“发挥作用”时温度会比细胞内其他结构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是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
B.使线粒体温度升高的能量来自有机物的分解
C.线粒体“发挥作用”时会产生氧气
D.能量需求较高的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较多
(2021·单元测试)比较人体和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正确的是
A.人体吸入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吸入氧气
B.人体吸入氧气,绿色植物吸入二氧化碳
C.都需要吸入二氧化碳
D.都需要吸入氧气
(2019·北京东城区·期末)人类下列各项活动中,有利于增强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A.收获的粮食晒干后贮藏
B.农业生产中及时耕松土壤
C.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
D.向贮存水果的仓库中充加二氧化碳
(2020·北京顺义区·模拟)小美的奶奶特别爱吃凉拌杨树叶。五一放假期间,小美到自家种树的地里采摘了一塑料袋的杨树叶。回到家准备清洗的时候,发现袋内很热。这主要是因为
A.杨树叶蒸腾作用释放了热量
B.杨树叶光合作用产生了热量
C.杨树叶呼吸作用释放了热量
D.杨树叶中释放了温室气体二氧化硫
(2020·四川自贡市·真题)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同一生物不同细胞呼吸作用强弱一定相同
B.植物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也能进行呼吸作用
C.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D.贮藏水果时应该保持干燥,提高氧气浓度
(2021·北京·单元测试)如图装置可以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 是为了去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B.若装置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C.若装置 中换成煮熟的种子,则装置 中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浑浊
D.若装置 中改用新鲜的豆苗,则该装置一定要放在光照环境下
(2021·同步练习)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A.只在叶中 B.只在萌发的种子中
C.只在根系中 D.在所有的活细胞中
(2021·同步练习)夜晚,若在卧室内放置较多盆栽植物,会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是
A.卧室内温度增加 B.卧室温度降低
C.卧室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D.卧室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加
(2021·同步练习)人体细胞在代谢活动中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 等物质,这些物质都是代谢废物。
A.二氧化碳、水、葡萄糖、脂肪 B.二氧化碳、水、尿素、无机盐
C.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 D.二氧化碳、尿素、水、维生素
(2021·同步练习)下列各种现象不能表明植物进行呼吸的是
A.腐烂的植物体散发出霉味
B.储藏水果的仓库蜡烛燃烧不旺盛
C.储存大量蔬菜的地窖比空地窖温度高
D.萌发的种子释放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021·同步练习)“烟台苹果莱阳梨,不及潍坊的萝卜皮”,潍坊萝卜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 。关于萝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萝卜的可食用部分是它的根
B.一般萝卜的根部的所有细胞既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也可以进行呼吸作用
C.若在夜间适当降低种植萝卜的大棚内温度,可以提高萝卜产量
D.萝卜在低温低氧的环境下贮存,可以保持其口感
(2021·同步练习)下列叙述中,属于将呼吸作用原理应用于生产实践的是
①给植物松土 ②冰箱保鲜果蔬 ③种子晒干后保存 ④白天蔬菜大棚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⑤延长农作物的光照时长 ⑥夜间降低大棚内的温度
A.②③⑤ B.①②③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
二、综合题(共5题)
(2021·同步练习)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年,我国海域发生 次赤潮,累计发生面积约 ; 年,我国海域发生 次赤潮,虽然数量比 年减少了 次,但赤潮累计发生面积较 年增加了 ; 年,我国海域发生 次赤潮,累计发生面积约 。
(1) 请用直方图表示 年我国海域发生赤潮的面积。
(2) “赤潮”是由海水中 植物大量繁殖引起的。这类植物在生物圈中最重要的作用是 。
(3) 近几年来,我国某海域常有赤潮发生,导致水质恶化,鱼、虾、贝类等海洋生物大量死亡。请分析赤潮造成海洋生物大量死亡的原因。
(4) 频繁发生的赤潮与人类的哪些活动有关?
(2021·同步练习)为了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原料和产物,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如下:
()如图准备好甲、乙两个实验装置(甲装置的 瓶中装煮熟的种子,乙装置的 瓶中装萌发的种子)。
()关闭阀门①,打开阀门②③,将 锥形瓶注满水。
()关闭阀门③,打开阀门①②,向 锥形瓶中通入空气,此时 锥形瓶内的水会进入上面的长颈漏斗中,当大部分种子露出水面后,关闭阀门①②。
() 小时后,打开阀门③,检测从 排出的气体成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瓶内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掉空气中的 。步骤() 的目的是排出 锥形瓶中的 。
(2) 如果要检测从 排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应将该气体通入检测液 中,使该检测液变浑浊的是 装置排出的气体,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
(3) 如果将从 排出的气体通入装有正在燃烧的蜡烛的广口瓶中,甲装置看到的现象是蜡烛 ,乙装置看到的现象是蜡烛 。此操作要探究的问题是: ?
(2021·同步练习)如图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反应式,请分析回答:
(1) 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实质是:细胞利用 ,将 分解成 和水的同时,将 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上述过程主要是在细胞的动力车间—— 内进行的。
(2) 如果用菠菜叶证明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 ,应在 条件下进行实验。为使实验严谨,应设计对照实验,一组用新鲜的菠菜叶,另一组用等量的 。检验两组实验材料是否消耗 的方法是 。
(3) 为了验证种子在呼吸过程中释放出热量,我们测量了 种不同的种子在 后的温度,最高的可能是 (填序号)。
A.干种子
B.潮湿的种子
C.煮熟的种子
(4) 从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角度分析:不能天天花浇水的原因是 。将蔬菜和水果放在冰箱中保存的原因是 。
(5) 请结合生活经验,说出两种减弱呼吸作用的方法: 。
(2021·专项)如图为小明同学探究植物某些生理活动的示意图,装置中 、 均为透明的。请据图回答:
(1) 小明想利用图甲装置验证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产物,他应在 瓶中注入澄清的 ,同时将 瓶置入 环境中。观察 瓶,发现其内壁有水珠产生,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作用。
(2) 小明把 瓶中的植物从瓶内取出,置于室外培养,测得该植物释放和吸收二氧化碳含量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图乙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曲线上的 点。
(3) 图丙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是植物细胞内的两种 转换器。其中①②代表的生理过程是 。当植物进行此生理过程时,对应图乙中的时间段是 。
(4) 当外界温度降低时,图乙中的 点会向 (上/下)移动。
(2021·专项)生物科学是实验科学,广阔的自然界是生物学习的天然“实验室”。兴趣小组走进大自然,利用天竺葵开展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1) 探究一: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同学们用天竺葵设计了如图 所示的三组密闭装置(提示: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碳酸氢钠溶液能使瓶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将三组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小时后,分别摘下甲、乙、丙装置中天竺葵的叶片,经酒精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若 组叶片蓝色最深, 组叶片蓝色较浅, 组叶片不变蓝,则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 探究二:探究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强度。
同学们设计了图 所示装置来探究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强度。实验时应对装置进行 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将向 (填“左”或“右”)移动。
答案
一、选择题(共15题)
1. 【答案】C
【知识点】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
2. 【答案】B
【知识点】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
3. 【答案】A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4. 【答案】C
【知识点】呼吸作用的产物、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5. 【答案】D
【解析】人和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都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知识点】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实质、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6. 【答案】B
【解析】晒干的种子,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可以延长了种子的储存时间,A错误;
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大雨过后,土壤板结,土壤中的氧气减少,不利于根的呼吸;中耕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促进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B正确;
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在生产实践上贮藏蔬菜和水果时应该适当降低温度,使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可延长保鲜时间,C错误;
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对呼吸作用有明显的抑制效应,这可以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得到解释。据此原理,在贮藏水果时,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降低水果的呼吸作用,延长储存时间,D错误;
故选择B选项。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7. 【答案】C
【解析】活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刚采摘的杨树叶呼吸作用旺盛,呼吸作用释放热量,因此会发现袋内很热。故选C。
【知识点】呼吸作用的产物
8. 【答案】B
【解析】A. 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弱是不同的,如幼嫩叶的细胞比衰老叶的细胞呼吸作用强,错误。
B. 植物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有光无光都进行呼吸作用,正确。
C. 呼吸作用把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等,并把有机物的能量释放出来,因此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错误。
D. 贮藏水果时,要低温低氧,是抑制呼吸,保证品质新鲜,错误。
故选B。
【知识点】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9. 【答案】D
【解析】A、装置 中的氢氧化钠的作用是为了去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保证进入 中的气体没有二氧化碳,确保实验的准确性,正确;
B、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装置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正确;
C、煮熟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若装置 中换成煮熟的种子,由于不能进行呼吸作用,不能产生二氧化碳,则装置 中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浑浊,正确;
D、由于新鲜的豆苗在光下会进行光合作用消化二氧化碳,会影响实验现象;因此若装置 中改用新鲜的豆苗,该装置一定要放在黑暗的环境下进行实验,才能确保实验的准确性,错误。
【知识点】呼吸作用的产物
10. 【答案】D
【解析】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供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利用。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所以只要是活的细胞都需要能量,就都要进行呼吸作用,D正确。
故选择D选项。
【知识点】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
11. 【答案】C
【解析】卧室内放置较多盆栽植物,夜间植物主要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
【知识点】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12. 【答案】B
【解析】人体细胞在代谢活动中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水、尿素、无机盐等代谢废物。
【知识点】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呼吸作用的产物
13. 【答案】A
【解析】腐烂的植物体散发出的霉味是由腐生的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导致的,与植物的呼吸作用无关。
【知识点】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14. 【答案】B
【解析】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因此植物只有含有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萝卜根部的细胞没有叶绿体,只能进行呼吸作用。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条件、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15. 【答案】B
【解析】①植物的根的呼吸作用利用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②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作用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用冰箱储存蔬菜和水果,低温可抑制细胞的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从而延长保鲜时间。③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而种子内的有机物必须先溶解在水里才能被种子利用,因此种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晒干的种子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将种子晒干后保存可以延长种子的储存时间。④白天增加蔬菜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可以增强光合作用。⑤延长农作物的光照时长,可以增强光合作用。⑥夜间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可以降低作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可见属于将呼吸作用原理应用于生产实践的是①②③⑥。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二、综合题(共5题)
16. 【答案】
(1) 略
(2) 藻类;维持碳氧平衡
(3) 赤潮发生时大量藻类植物集聚于鱼类的鳃部,使鱼类因缺氧而死亡;藻类植物死亡后,在分解过程中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鱼类及其他海洋生物因缺氧而死亡。
(4) 工业生产中废水的排放、生活中含磷洗涤剂的使用等。
【知识点】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实质、绿色植物在碳-氧平衡中的作用、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17. 【答案】
(1) 二氧化碳;加入清水;空气
(2) 澄清石灰水;乙;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3) 燃烧;熄灭;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吗
【解析】
(1) 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步骤()加入清水的目的是排出 锥形瓶中的空气。
(2) 乙装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 煮熟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如果将 排出的气体通入装有正在燃烧的蜡烛的广口瓶中,甲装置看到的现象是蜡烛燃烧,乙装置看到的现象是蜡烛熄灭。所以此操作要探究的问题是: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吗?
【知识点】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18. 【答案】
(1) 氧气;有机物;二氧化碳;线粒体
(2) 黑暗;被开水烫过的菠菜叶;将点燃的蜡放入装置内,看其是否熄灭
(3) B
(4) 浇水过多,根会因缺氧无法呼吸而死亡,进而导致植株死亡;低温能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
(5) 菜农要适当降低蔬菜大棚内的温度;保存粮食之前要晒干(合理即可)
【解析】
(1) 细胞利用 氧气将 有机物分解,转化成 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一过程称为呼吸作用,其主要是在细胞的动力车间——线粒体内进行的。
(2) 在光下,光合作用较强,时呼吸作用产生的大部分二氧化碳在植物体内就被光合作用作为原料消耗掉了,因而释放到大气的二氧化碳很少,故用菠菜叶来检验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应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实验。为使实验严谨,应设计对照实验,一组用新鲜的菠菜叶,另一组用等量的被开水烫过的菠菜叶。检验两组实验材料是否消耗 氧气的方法是将点燃的蜡烛放入装置内,看其是否熄灭。
(3) 一定范围内,种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
(4) 从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角度分析,不能天天给花浇水的原因是:浇水过多,根会因缺氧无法呼吸而死亡,进而导致植株死亡。将蔬菜和水果放在冰箱中保存的原因是:低温能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
(5) 实际生活中减弱呼吸作用的方法:菜农要适当降低蔬菜大棚内的的温度;保存粮食前,要将粮食晒干才能送入仓库等。
【知识点】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19. 【答案】
(1) 石灰水;黑暗;蒸腾
(2)
(3) 能量;光合作用;
(4) 下
【解析】
(1) 将装置 用黑纸包裹或置于黑暗环境中,可以排除光合作用的干扰,植物在黑暗中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可以使 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瓶内壁上的水珠主要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
(2) 在图乙中的 段植物的光滑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积累有机物,故在 点时,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体内积累的有机物总量最多。
(3) 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中能量转换器,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图中①②表示光合作用。在图乙中 段植物进行着光合作用。
(4) 植物呼吸作用的强弱主要受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即温度越高呼吸作用越强,温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因此当外界温度降低时,图乙中的 点会向下移动。
【知识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呼吸作用的产物、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
20. 【答案】
(1) 乙;丙;甲
(2) 遮光(暗);左
【解析】
(1) 图 中,甲装置里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天竺葵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乙装置里的碳酸氢钠溶液能使瓶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天竺葵能进行较长时间的光合作用,产生较多的淀粉;丙装置里是清水,天竺葵能进行较短时间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比乙装置中的少。所以将三组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小时后,分别摘下甲、乙、丙装置中天竺葵的叶片,经酒精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若乙组叶片蓝色最深,丙组叶片蓝色较浅,甲组叶片不变蓝,则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 用图 所示装置来深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实验时应对装置进行遮光(暗)处理,避免光合作用的干扰。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将向左移动,原因是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导致装置内气体减少,气压下降。
【知识点】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