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上册2.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章节同步练习(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上册2.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章节同步练习(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13.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1-21 14:00: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共35题)
一、选择题(共26题)
(2022·同步练习)下列不属于被子植物的是
A.竹 B.雪松 C.白玉兰 D.菊花
(2021·同步练习)下列植物中,具有根、茎、叶的分化的是
A.海带 B.水绵 C.葫芦藓 D.凤尾蕨
(2021·同步练习)海带和铁线蕨的共同特征是
A.生活在水中 B.有茎、叶的分化
C.用孢子繁殖后代 D.没有真正的根
(2021·同步练习)为了观察水绵,小林去池塘边采集水绵。他将一团活的水绵装入盛水的玻璃瓶中,放到黑色的背包中带回来。然后取出一部分观察,其余的放回瓶中,并把玻璃瓶随手放在黑暗的储藏室里。一个月后他发现剩余的水绵
A.全部死亡 B.处于休眠状态 C.正常生长 D.生长得更好
(2021·同步练习)下列有关藻类植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植株矮小,茎和叶内没有输导组织 B.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C.有根、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 D.多细胞生物,水生生活
(2021·同步练习)一架横渡太平洋的客机不幸中途失事,部分乘客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寸草不生的孤岛上,但最终得以生还。在等待救援期间,他们只能从浅海中捞取植物充饥。下列植物中,你认为他们最可能捞到的是
A.水绵和衣藻 B.水绵和葫芦藓 C.海带和石莼 D.满江红和水绵
(2021·单元测试)研究人员对三种不同绿化类型的地表温度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对图示的分析错误的是
A.乔木、灌木和草都能够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
B.该实验中水泥地起对照作用
C.植被越高、密度越大,降温作用越明显
D.温度的降低主要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系
(2021·单元测试)有关植物的蒸腾作用,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进行
B.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C.蒸腾作用可拉动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D.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生命活动,少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中
(2021·单元测试)下列有关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阴天移栽植物,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
B.随着温度不断升高,蒸腾作用持续增强
C.蒸腾作用促进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D.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叶片面积的大小有关,叶片面积越小,蒸腾作用越旺盛
(2021·同步练习)关于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和生物圈的作用,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增加大气中氧气含量 B.增加周围环境湿度
C.促进水和无机盐运输 D.降低叶片表面温度
(2021·同步练习)从同一株植物上剪下两根长势相近的枝条,进行如图处理。将装置放在适宜条件下,数小时后发现甲装置塑料袋壁上的水珠比乙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装置的不同之处是有无叶片 B.油层可以防止量筒内水分蒸发
C.数小时后乙装置液面比甲低 D.实验说明水分可通过叶片散失
(2019·北京通州区·期末)“阳台水培菜”以其绿色环保的特点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在水培蔬菜的过程中,植物的根能够从水中获得的物质不包括
A.氧气 B.无机盐 C.淀粉 D.水
(2021·同步练习)显微镜观察水绵细胞时,滴加碘液后,细胞内的螺旋形结构会被染成蓝色。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实验前对水绵进行黑暗环境处理 B.光下,水绵细胞会消耗水中的氧气
C.被碘液染成蓝色的结构是叶绿体 D.水绵不能够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
(2021·单元测试)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中,哪项与光合作用原理有关
A.适时施用农家肥 B.及时中耕松土
C.适时播种 D.合理密植
(2021·单元测试)如图分别表示某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不同二氧化碳浓度和不同温度下测量的光合作用效率。下列给出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A.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光合作用效率越高
B.一定光照强度内,增加光照强度能提升光合效率
C.一定二氧化碳浓度范围内,增加二氧化碳浓度能提升光合效率
D.夏天最热的午后,气温最高,光照最强,光合作用的效率最高
(2021·单元测试)下面是“人体的呼吸”的相关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长跑时,体育老师建议我们用鼻吸气、用嘴呼气,必要时可以用嘴辅助吸气
B.吸气时,呼吸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
C.在相同时间内,打篮球比慢跑耗氧量大
D.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2021·同步练习)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
A.二氧化碳和酒精 B.二氧化碳和水
C.水和酒精 D.氧气和水
(2021·单元测试)下表是某同学在一次活动中相同时间内测试的数据,结合下表分析下列列说法正确的是
A.慢跑的耗氧量大是因为一直在运动过程中
B.慢跑所耗的氧由呼吸过程源源不断提供,耗氧量就大
C.打篮球是激烈运动,耗氧量应大,该表测试数据错误
D.打篮球需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同提供能量,耗氧量应大
(2019·北京西城区·期末)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氧生物学”的研究,细胞中利用氧气的结构是
A.细胞膜 B.叶绿体 C.线粒体 D.细胞核
(2021·同步练习)对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起重要作用的是
A.植物的蒸腾作用 B.植物的呼吸作用
C.燃料的燃烧 D.植物的光合作用
(2021·同步练习)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燃料的燃烧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却相对稳定,调节这种碳—氧平衡的是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动物的呼吸作用
C.细菌和真菌的分解作用 D.植物的呼吸作用
(2021·同步练习) 年 月 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秘书处在日内瓦宣布了 年联合国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的主题——“森林与生计:维护人类和地球”。森林和林地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亿万人民提供了基本需要。以下关于森林与生物圈中碳—氧平衡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森林的大量砍伐不利于碳—氧平衡
B.退耕还林有利于维持碳—氧平衡
C.森林中树木的呼吸作用与碳—氧平衡有关
D.森林中树木的光合作用加剧了温室效应
(2018·北京海淀区·期中)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比较稳定,这是
A.光合作用的结果
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C.大气中含氧量多的结果
D.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少的结果
(2018·昆明市官渡区·模拟)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不包括
A.提高环境的温度 B.维持大气碳一氧平衡
C.提供食物和能量 D.调节气候,保持水土
(2018·广东广州市·期中)自然界中二氧化碳和水进入到生命系统,主要是通过
A.动物 B.植物 C.草食动物 D.肉食动物
(2018·广东深圳市·真题)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有机物制造者,是因为能进行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二、综合题(共10题)
(2021·同步练习)请将下图中的植物与文字描述进行合理搭配,在表格内填相应的字母与序号。
(2021·同步练习)下图表示叶横切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在图中的方框内填写有关结构的名称。
(2) 气体出入叶片的门户是[ ] ,它是由 细胞控制的。
(3) 叶片的 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但 细胞中却有着丰富的叶绿体。
(4) 据图分析,叶片正面颜色深、背面颜色浅的主要原因是靠近叶上表皮的 组织细胞中含有大量 。
(5) 光合作用需要的水分、无机盐到达[②] 是通过①中的 管运输的。
(2021·深圳市光明区·期末)下图是某植物叶片的气孔开闭示意图。
请回答相关问题:
(1) 气孔是植物 作用的“门户”,也是 交换的“窗口”。
(2) 据图可知,如果 吸水,气孔就慢慢 。
(3) 如果将该植物叶片放入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气孔的开闭情况将符合图 。
(2021·同步练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清晨,不少市民到绿树成荫的公园散步、晨跑。最近,有报道称清晨到林间锻炼身体对健康不利。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产生了兴趣,进行探究实验(图一),并绘制了一天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曲线图(图二)。
(1) 图一中,此实验在光下进行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使气体通入烧杯,装置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 图一实验中,塑料袋内壁出现的水珠是植物体通过叶片上的 (填结构名称)散失的。
(3) 图二中 点曲线变化的原因是光合作用的强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4) 从图二可以推理出,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少的时间约是 点。
(5) 从图二可以推理出,一天中 点左右,林间氧气浓度最高,这是适宜到林间锻炼的时间之一。
(2021·同步练习)为探究“叶在植物蒸腾作用中的作用”,研究者设计了 、 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实验的结论是: 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判断依据是 。
(2) 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组①处应滴加等量的 (填“油滴”或“清水”)。
(3) 要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可选用 组实验装置,但要先将其放在 处一昼夜,使叶片中原来贮存的淀粉转运和消耗掉。
(2021·专项)“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绿色植物使山川大地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没有绿色植物就没有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 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图一为在一定二氧化碳浓度适宜温度和氧气等条件下,测定某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图二 表示叶绿体和线粒体吸收或释放气体的过程。
i 图一中 点时植物的叶片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
ii 图一中 点时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对应的是图二中的 (填序号)。
iii 图一中 段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是受 外界因素的影响。
iv 写出图二中进行 、 这一生理活动的反应式: 。
(2) 测定氧气释放速率——叶圆片上浮法(叶圆片制作方法:取生长旺盛的绿叶,用直径为 的打孔器打出小圆片若干)。
实验原理:叶片内含有气体,放入水中, 充满细胞间隙,叶片上浮。
实验装置:如图三所示( 溶液能提供二氧化碳)。
实验分析:
i 该实验的变量是 ,可通过 来调节光照强度的大小。
ii 为保持单一变量,中间盛水的玻璃柱的作用是吸收灯光的热量,避免光照对烧杯内的 产生影响。
iii 光合作用强度的大小,可通过观测烧杯中单位时间内被抽去气体的小圆形叶片上浮的 来衡量光合作用的强弱。
(2021·同步练习)如图表示叶肉细胞内进行的部分生理活动。①和②代表生理活动, 和 代表气体。请据图回答:
(1) ①的场所是叶肉细胞的 。①维持了生物圈的 平衡。
(2) ②代表 ,它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 能量。
(3) ①和②之间联系紧密,如: 代表 ,它既是①的原料,也是②的产物。
(4) 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能进行①和②过程,比如深埋地下的根部细胞只能进行[ ](填序号)。
(2020·泰安市泰山区·期末)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下图是与此相关的绿色植物某项生理活动表达式。请据图回答:
(1) 上图所示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 。通过该生理活动制造的[ ] ,不仅满足绿色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通过 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2) 绿色植物通过该生理活动,能不断消耗大气中的[ ] ,释放的[ ] 超过了自身的需要时,其余的排放到大气中,这样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释放的 为生物圈绝大多数生物进行 提供了原料。
(3) 绿色植物进行该生理活动时, 将 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 中。
(2018·石家庄市新乐市·期末)根据下式回答:
(1) 过程 和 分别表示植物的 和 。
(2) 、 两个过程, 过程对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3) 当 过程大于 过程时,植物体内的物质得以 ,并使植物体表现出 的现象。
(4) 温带落叶树木过冬时,仍持续进行 过程。它所分解的物质则是通过 过程合成并储存在植物体内的。
答案
一、选择题(共26题)
1. 【答案】B
【知识点】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 【答案】D
【知识点】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3. 【答案】C
【知识点】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4. 【答案】A
【知识点】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藻类的生活环境
5. 【答案】B
【知识点】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6. 【答案】C
【知识点】苔藓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7. 【答案】D
【解析】温度的降低主要与植物蒸腾作用有关。
【知识点】蒸腾作用的意义
8. 【答案】D
【解析】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D错误。
【知识点】蒸腾作用的概念、蒸腾作用的意义
9. 【答案】A
【解析】在自然环境中,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当温度过高时,部分气孔关闭,蒸腾作用会减弱;蒸腾作用能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以及植物对水分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叶片面积的大小有关,叶片面积越小,蒸腾作用越弱。
【知识点】蒸腾作用的意义、蒸腾作用的概念
10. 【答案】A
【解析】蒸腾作用是散失水分的过程,与大气中氧气含量无关,增加大气中的氧气含量是靠光合作用完成的。
【知识点】蒸腾作用的意义
11. 【答案】B
【解析】甲装置中的枝条上有叶片,乙装置中的枝条上没有叶片,而叶片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所以甲装置中的枝条蒸腾作用较强,散失的水分较多,因此数小时后甲装置的液面比乙低。
【知识点】蒸腾作用的概念
12. 【答案】C
【解析】A选项:根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故A正确;
B选项,D选项:根尖成熟区含有大量的根毛,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故BD正确;
C选项:根不能吸收淀粉,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物是淀粉,故C错误;
故选C。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13. 【答案】C
【解析】水绵是多细胞檠类,具有带状螺旋形的叶绿体;在光下,水绵能够在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等有机物并释放氧气;淀粉遇碘变蓝。
【知识点】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14. 【答案】D
【解析】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光照,与光合作用原理有关。适时施用农家肥,能够满足植物对无机盐的需求,及时中耕松土有利于植物的呼吸,适时播种能够满足种子萌发需要的温度条件。
【知识点】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15. 【答案】D
【解析】夏天最热的午后,气温最高,光照最强,但此时为了防止体内水分散失过多,植物大部分气孔都会关闭,因此此时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不是最高的。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16. 【答案】C
【解析】慢跑没有打篮球激烈,所消耗的氧可由呼吸过程源源不断地提供。而打篮球较为激烈,供不上的能量,要靠肌肉细胞的无氧呼吸提供能量补偿,总耗氧量就较少。所以慢跑比打篮球耗氧量大。
【知识点】呼吸作用的意义
17. 【答案】A
【知识点】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实质、呼吸作用的产物
18. 【答案】B
【知识点】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19. 【答案】C
【解析】线粒体是有氧呼吸进行的主要场所,能释放细胞中有机物储存的化学能,为细胞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细胞中利用氧气的结构是线粒体,故C正确;
故选C。
【知识点】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
20. 【答案】D
【解析】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对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起重要作用。
【知识点】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21. 【答案】A
【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知识点】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22. 【答案】D
【解析】森林中树木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会减缓温室效应。
【知识点】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23. 【答案】B
【解析】呼吸作用主要是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气都以气体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一氧平衡,所以,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比较稳定,这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故选择B选项。
【知识点】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24. 【答案】A
【知识点】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25. 【答案】B
【解析】动物、草食动物、肉食动物都属于动物,动物的呼吸作用能把有机物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等返回无机环境。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和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进入有机(生物)环境。
故选B。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意义
26. 【答案】A
【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所以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有机物制造者,是因为能进行光合作用。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意义
二、综合题(共10题)
27. 【答案】
【知识点】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28. 【答案】
(1) 叶脉;叶肉(或叶肉细胞或海绵组织);气孔;液泡;细胞膜
(2) ③;气孔;保卫
(3) 表皮;叶肉
(4) 栅栏;叶绿体
(5) 叶肉细胞(或叶肉);导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叶片的结构、植物水分和无机盐运输的途径、气孔的结构、功能及开闭
29. 【答案】
(1) 蒸腾;气体
(2) 保卫细胞;张开
(3) 乙
【知识点】气孔的结构、功能及开闭
30. 【答案】
(1) 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
(2) 气孔
(3) 大于
(4)
(5)
【解析】
(1) 图一中,此实验在光下进行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使气体通入烧杯,装置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因为装置 内的叶片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了装置中的二氧化碳。
(2) 气孔是气体交换的窗口,也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门户,图一实验中,塑料袋内壁出现的水珠是植物体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散失的。
(3)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图二中 点曲线变化的原因是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
(4) 大约 点时二氧化碳浓度最高,表明呼吸作用进行的时间最长,消耗的有机物最多,而且 点,植物几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一天当中有机物积累最少的时间约是 点。
(5) 从图二可以推理出,一天中 点左右,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林间氧气浓度最高,这是适宜到林间锻炼的时间之一。
【知识点】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蒸腾作用的概念
31. 【答案】
(1) 叶; 装置塑料袋内壁上无水珠, 装置塑料袋内壁上有水珠
(2) 油滴
(3) 黑暗
【解析】
(1) 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判断依据是 装置塑料袋内壁上无水珠, 装置塑料袋内壁上有水珠。
(2) 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组①处应滴加等量的油滴。
(3) 要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可选用 组实验装置,但要先将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使叶片中原来贮存的淀粉转运和消耗掉。
【知识点】新情境下的探究实验、单一变量原则、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32. 【答案】
(1) i 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ii 、
iii 温度、二氧化碳浓度
iv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能量
(2) i 光照强度;调节与台灯之间的距离
ii 温度
iii 数量
【解析】
(1) i 点在纵坐标轴上,表示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ii 点在横坐标轴上,代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量与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等,此时对应图二中的 、 。
iii 段随光照强度的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量不再增加,说明光合作用受到了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如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
iv 、 表示进行呼吸作用,其反应式见答案。
(2) i 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强度,可通过调节与台灯之间的距离来调节光照强度的大小。
ii 叶片与台灯之间的距离不同,光照强度和温度不同,距离越近,光照越强,温度也越高,为保持单一变量,玻璃柱可吸收灯光的热量,避免光照对烧杯内的温度产生影响。
iii 单位时间内被抽去气体的小圆形叶片上浮的数量越多,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越多,光合作用越强。
【知识点】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单一变量原则、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呼吸作用的反应式、蒸腾作用的概念
33. 【答案】
(1) 叶绿体;碳—氧
(2) 呼吸作用;释放
(3) 二氧化碳
(4) ②
【解析】
(1) 题图中①是光合作用,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进行。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2) ②是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 ①光合作用和②呼吸作用之间联系紧密,如: 代表二氧化碳,它既是①光合作用的原料,也是②呼吸作用的产物。
(4) 根部细胞没有叶绿体,只能进行②呼吸作用。
【知识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实质、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34. 【答案】
(1) 光合作用;有机物;食物链、食物网
(2) 二氧化碳;氧气;呼吸作用
(3) 叶绿体;光能
【解析】
(1) 图中 为二氧化碳, 为水,条件是光照,场所是光合作用, 是有机物, 是氧气,故可知图示植物的生理活动是光合作用;通过该生理活动制造的 是有机物,通过食物链、食物网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3)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意义
35. 【答案】
(1)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2)
(3) 积累;生长
(4) ;
【解析】
(1)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光粉),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可用表达式表示:二氧化碳 水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 氧气。
光合作用进行的部位是:叶绿体,必须在光下才能正常进行;物质的变化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合成物质,贮存能量。
呼吸作用是所有活细胞,利用氧气,将线粒体内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利用的过程。可用表达式表示:有机物(贮存能量) 氧 二氧化碳 水 能量。
故过程 表示光合作用,过程 表示呼吸作用。
(2)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仅能满足自身的需要还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消耗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碳 氧平衡。
(3) 呼吸作用是所有活细胞内,利用氧气,将线粒体内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利用的过程。当光合作用过程大于呼吸作用过程时,植物体内的物质得以储存,并使植物体表现出生长现象。当 过程大于 过程时,植物体内有机物得以积累,使植物表现出生长现象。
(4) 冬天北方大部分的树叶落了,由于没有叶子,植物的光合作用大大降低,但植物的呼吸作用照样进行,所以有机物得以减少。
【知识点】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实质、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