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6张PPT)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济南版生物学
第三节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有机物)
有机物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有机物是构成生物的主要成分
动物通常以植物或动物为食来获取有机物
白鹭捕食地鼠
兔子吃草
光合作用是植物获取有机物的主要方式
植物的生长需要有机物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需要有机物
光合作用:
1.概念
2.反应式
验证光合产物:
1.验证有机物
实验步骤:
①暗处理
②部分遮光
③酒精脱色
④漂洗并染色
⑤冲洗观察
→实验结论
2.验证氧气
01
什么是光合作用?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
植物利用光能,通过叶绿体,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部位:植物绿色的部分
条件:
原料:
产物:
光 叶绿体
二氧化碳 水
有机物 氧气
光合作用:
1.概念
2.反应式
验证光合产物:
1.验证有机物
实验步骤:
①暗处理
②部分遮光
③酒精脱色
④漂洗并染色
⑤冲洗观察
→实验结论
2.验证氧气
二、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光合作用:
1.概念
2.反应式
验证光合产物:
1.验证有机物
实验步骤:
①暗处理
②部分遮光
③酒精脱色
④漂洗并染色
⑤冲洗观察
→实验结论
2.验证氧气
进入森林,会感到空气十分清新
从光合作用的角度解释以下现象产生的原因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质量不断的增加,并形成了营养丰富的果实。
3.海尔蒙特的简易实验 验证水
4.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8
学习目标:
1.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有机物)
2.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1.明确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2.明确实验操作的目的
3.明确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水
光能
叶绿体
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要求:
02
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
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
1.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2.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10
解析实验:
实验一: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有机物)
实验简介
实验原理:
1.利用淀粉遇到碘液变蓝,来验证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有机物)
2.叶片具有表皮的保护,及自身的颜色,无法用碘液直接染色。
光合作用:
1.概念
2.反应式
验证光合产物:
1.验证有机物
实验步骤:
①暗处理
②部分遮光
③酒精脱色
④漂洗并染色
⑤冲洗观察
→实验结论
2.验证氧气
① 暗处理
(1)暗处理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免叶片内残余的有机物干扰实验结果。
将叶片中的有机物运走耗尽
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有机物)
光合作用:
1.概念
2.反应式
验证光合产物:
1.验证有机物
实验步骤:
①暗处理
②部分遮光
③酒精脱色
④漂洗并染色
⑤冲洗观察
→实验结论
2.验证氧气
②部分遮光
叶片的一部分上下叶片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可起到____________作用。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
对照
光照
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有机物)
光合作用:
1.概念
2.反应式
验证光合产物:
1.验证有机物
实验步骤:
①暗处理
②部分遮光
③酒精脱色
④漂洗并染色
⑤冲洗观察
→实验结论
2.验证氧气
要_____加热,小烧杯_____,大烧杯_____。
脱色:用_____脱色:,脱去的是_____,(溶于酒精);直至叶片变成_____。
隔水
③酒精脱色
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有机物)
讨论交流
1、绿色的叶片可以直接被碘液染色吗。为什么要用酒精加热叶片 ?
2、酒精为什么要隔水加热?
隔水加热预防酒精燃烧,避免出现危险
脱去叶内的叶绿素,排除绿色对观察的干扰,
酒精
叶绿素
黄白色
光合作用:
1.概念
2.反应式
验证光合产物:
1.验证有机物
实验步骤:
①暗处理
②部分遮光
③酒精脱色
④漂洗并染色
⑤冲洗观察
→实验结论
2.验证氧气
酒精
清水
④漂洗并滴加碘液
取出叶片并用清水漂洗,洗去酒精,然后平铺在培养皿中,滴加碘液。
讨论交流
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什么?
淀粉遇碘液变蓝色,
用来验证是否形成淀粉。
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有机物)
光合作用:
1.概念
2.反应式
验证光合产物:
1.验证有机物
实验步骤:
①暗处理
②部分遮光
③酒精脱色
④漂洗并染色
⑤冲洗观察
→实验结论
2.验证氧气
⑤冲洗并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叶片见光部分_______;叶片遮光部分_______
结论:1、 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2、 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变蓝
不变蓝
淀粉(有机物)
光
未遮光
遮光
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有机物)
光合作用:
1.概念
2.反应式
验证光合产物:
1.验证有机物
实验步骤:
①暗处理
②部分遮光
③酒精脱色
④漂洗并染色
⑤冲洗观察
→实验结论
2.验证氧气
暗处理: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
遮光对比:对照实验
↓
脱色:以便淀粉遇碘变蓝的观察
↓
漂洗:防止酒精的干扰
↓
加碘液:淀粉遇碘变成蓝色
↓
观察:见光部分变蓝色,未见光部分不变蓝
实验步骤归纳:
结论:①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②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
1.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2.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19
解析实验:
实验二: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实验简介
实验原理:
1.利用气体不溶于水及密度小于水的性质,检测气体的生成。
2.利用氧气能助燃的性质,验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观察金鱼藻在光下的现象
光合作用:
1.概念
2.反应式
验证光合产物:
1.验证有机物
实验步骤:
①暗处理
②部分遮光
③酒精脱色
④漂洗并染色
⑤冲洗观察
→实验结论
2.验证氧气
实验结论: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氧气。
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回答问题:
1.试管中有什么的产生?
2.快熄灭的细木条(卫生香)放入试管后有什么反应?
3.说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了什么气体?
复燃: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玻璃管内,快要熄灭的细木条复燃。
阳光照射时有气泡产生,气泡进入玻璃管底部;
光合作用:
1.概念
2.反应式
验证光合产物:
1.验证有机物
实验步骤:
①暗处理
②部分遮光
③酒精脱色
④漂洗并染色
⑤冲洗观察
→实验结论
2.验证氧气
氧气的特性——
无色、无味,常温下呈气体状态,难溶于水,因而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不能燃烧但能助燃(检验方法:能使快熄灭的细木条恢复燃烧),根据木条等的燃烧情况判断氧气的存在。
当堂达标
1.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先将天竺葵放在黑暗一昼夜,其目的是( )
A.使叶片内原有的淀粉消耗掉
B.使叶内的淀粉储存在叶绿体中
C.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储存在叶肉细胞中
D.储备养料,准备进行光合作用
2.把叶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 )
A.溶解叶片中的淀粉,避免将叶片烫死
B.将淀粉煮熟,避免将叶片烫死
C.溶解叶片中的叶绿体,避免酒精燃烧
D.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避免酒精燃烧
A
D
3.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是( )
A.整个植物体 B.绿色的叶片
C.所有绿色的部分 D.只有茎和叶
4.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动物和人类提供能量 B.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C.为植物体自己制造有机物 D.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5.人们常在清晨和下午到草地或树林中锻炼身体。你认为在哪一个环境中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更多( )
A.清晨的草地 B.下午的草地
C.清晨的树林 D.下午的树林
6.脱色后的叶片,滴加碘液变蓝可以确定叶片中含有( )
A.葡萄糖 B.淀粉 C.蛋白质 D.脂肪
C
B
D
B
7.下列表示“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部分实验步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先后顺序是①③④②⑤
B.叶绿素能够溶解在图④小烧杯内的酒精里
C.叶片的遮光部分不变蓝,未遮光部分变蓝
D.此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
3.海尔蒙特的简易实验 验证水
4.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7
学习目标:
1.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有机物)
2.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1.明确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2.明确实验操作的原因
3.明确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水
光能
叶绿体
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要求:
03
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
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
1.海尔蒙特的简易实验
2.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9
解析实验:
实验三:海尔蒙特的简易实验
实验简介
实验原理:
1.根只有吸收水分的功能,不能吸收有机物,并在吸水过程中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
2.植物质量增加本质上是有机物积累。
验证光合原料:
1.验证 水
(补充实验)
2.验证二氧化碳
(补充实验)
3.验证叶绿体
光合作用:
1.影响因素
2.实质
①物质变化
②能量变化
③实质
3.意义及应用
思考问题:
1.植物重量的增加是根吸收自土壤还是植物本身产生的?
2.根据材料猜测,本实验中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来源可能有哪些?其中最主要的来源应该是?
结论:水是绿色植物合成有机物的原料
来源于植物本身的光合作用
可能来自于纯净的雨水或土壤。
最主要来源是纯净的雨水
海尔蒙特的简易实验
验证光合原料:
1.验证 水
(补充实验)
2.验证二氧化碳
(补充实验)
3.验证叶绿体
光合作用:
1.影响因素
2.实质
①物质变化
②能量变化
③实质
3.意义及应用
某生物小组将叶片中间切断,试分析对AB部位的影响
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水。
实验现象:
染色后A处变蓝说明:有__________产生,即发生了__________。
B处不变蓝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实验:切叶脉实验
淀粉
光合作用
没有淀粉产生,即没有光合作用
验证光合原料:
1.验证 水
(补充实验)
2.验证二氧化碳
(补充实验)
3.验证叶绿体
光合作用:
1.影响因素
2.实质
①物质变化
②能量变化
③实质
3.意义及应用
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
1.海尔蒙特的简易实验
2.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3
解析实验:
实验四: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实验简介
实验原理:
1.传感器能实时检测相应数据的变化。
2.电脑能收集传感器的数据,并在电脑上生成相应数据的变化曲线图。
二氧化碳传感器
验证光合原料:
1.验证 水
(补充实验)
2.验证二氧化碳
(补充实验)
3.验证叶绿体
光合作用:
1.影响因素
2.实质
①物质变化
②能量变化
③实质
3.意义及应用
气体环境传感器
时间
二氧化碳浓度
实验现象:
随着时间增长,二氧化碳的浓度_______。
结论: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下降
二氧化碳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验证光合原料:
1.验证 水
(补充实验)
2.验证二氧化碳
(补充实验)
3.验证叶绿体
光合作用:
1.影响因素
2.实质
①物质变化
②能量变化
③实质
3.意义及应用
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
1.首先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__;甲中有氢氧化钠溶液,说明甲中_____(有/无)二氧化碳,乙装置中放置清水,说明乙中_____(有/无)二氧化碳。
2.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_______装置中的叶片。
3.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_____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将原有淀粉运走、耗尽
无
拓展实验:利用氢氧化钠探究二氧化碳
甲
乙
有
乙
二氧化碳
验证光合原料:
1.验证 水
(补充实验)
2.验证二氧化碳
(补充实验)
3.验证叶绿体
光合作用:
1.影响因素
2.实质
①物质变化
②能量变化
③实质
3.意义及应用
04
验证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绿色部分
非绿色部分
小明在实验中选用了银边天竺葵,经过染色后观察发现,叶片绿色的部分能变蓝,非绿色的部分不能变蓝,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银边天竺葵
实验结论: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阅读思考
验证光合原料:
1.验证 水
(补充实验)
2.验证二氧化碳
(补充实验)
3.验证叶绿体
光合作用:
1.影响因素
2.实质
①物质变化
②能量变化
③实质
3.意义及应用
3.海尔蒙特的简易实验 验证水
4.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9
实验小结:
1.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有机物)
2.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二氧化碳+水
光能
叶绿体
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5.验证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05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时间
二氧化碳浓度
连续阴雨天导致庄稼的收成下降
大棚中的蔬菜长得比农田的好
一段时间后二氧化碳浓度不再变化
光照强度
温度
二氧化碳浓度
验证光合原料:
1.验证 水
(补充实验)
2.验证二氧化碳
(补充实验)
3.验证叶绿体
光合作用:
1.影响因素
2.实质
①物质变化
②能量变化
③实质
3.意义及应用
06
光合作用中物质与能量的变化
物质根据组成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
无机物指的是一些结构简单的纯净物、或简单的碳化合物。
(如水、如氧气, 水,食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无机盐等)
有机物是指含结构复杂的一些化合物,由许多元素构成。
(如氨基酸,蛋白质,糖,淀粉,脂肪,塑料,维生素,石油,天然气等)
光合作用中物质的变化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转化为了有机物
物质转换 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机物
有机物
验证光合原料:
1.验证 水
(补充实验)
2.验证二氧化碳
(补充实验)
3.验证叶绿体
光合作用:
1.影响因素
2.实质
①物质变化
②能量变化
③实质
3.意义及应用
能量的概念
热能
光能
电能
化学能
(储存起来的能量)
一切物体都具有能量,能量是无处不在的,只是他们的形式不同。
光合作用中能量的变化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储存在了有机物中
能量转换 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能
化学能
验证光合原料:
1.验证 水
(补充实验)
2.验证二氧化碳
(补充实验)
3.验证叶绿体
光合作用:
1.影响因素
2.实质
①物质变化
②能量变化
③实质
3.意义及应用
光合作用的实质
光合作用实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能量转换 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能
化学能
物质转换 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机物
有机物
验证光合原料:
1.验证 水
(补充实验)
2.验证二氧化碳
(补充实验)
3.验证叶绿体
光合作用:
1.影响因素
2.实质
①物质变化
②能量变化
③实质
3.意义及应用
07
光合作用对于生物圈的意义
1棵树木的叶片的总面积约为53.5平方米,相当于一个教室的大小。据计算,一棵树一天可释放出3.65kg的氧气,可供两个人呼吸一整天。而根据科学家估算,地球上大约有三万亿棵树。
作用1:
光合作用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碳-氧平衡)
验证光合原料:
1.验证 水
(补充实验)
2.验证二氧化碳
(补充实验)
3.验证叶绿体
光合作用:
1.影响因素
2.实质
①物质变化
②能量变化
③实质
3.意义及应用
作用2:给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有哪些利用光合作用原理或影响因素,给农作物增产的措施?
②白天适当升高温度
④增加植物的光照面积,充分利用光照。
间作套种
合理密植
①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③提高光照强度或延长光照时间
验证光合原料:
1.验证 水
(补充实验)
2.验证二氧化碳
(补充实验)
3.验证叶绿体
光合作用:
1.影响因素
2.实质
①物质变化
②能量变化
③实质
3.意义及应用
作用3:
为生物圈中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氧气,能量来源
食草动物通过进食植物获得能量。
验证光合原料:
1.验证 水
(补充实验)
2.验证二氧化碳
(补充实验)
3.验证叶绿体
光合作用:
1.影响因素
2.实质
①物质变化
②能量变化
③实质
3.意义及应用
08
总结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2、光合作用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光合作用的原料:__________, _______。
光合作用的产物:__________,________。
光合作用的场所:__________。
光合作用的条件:_________。
光合作用的实质:1)物质转换 _____________。
2)能量转换 _____________。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
并且释放氧气
二氧化碳+水
光能
叶绿体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二氧化碳
水
有机物
氧气
叶绿体
光能
无机物
光能
有机物
化学能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考点3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场所:叶绿体(厂房)
2)条件:太阳光(动力)
3)原料:二氧化碳、水
4)产物:有机物(淀粉)、氧气
5)公式:
6)物质转变:无机物转为有机物
7)能量转变: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8)实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9)影响因素:光照强度、时间,环境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
10)应用:农业增产要提高光合作用的方法:
①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②白天适当升高温度③提高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等
考点3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④增加植物的光照面积,充分利用光照:间作套种,合理密植
Thank you
Speaker name and title
www.islide.cc
O5
Adjust the spacing to adapt to Chinese typesetting,
use the reference line in PPT.
LOGO HERE
Supporting text here.
PowerPoint
预习任务:阅读课本p60-61页内容及实验: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
回答6个问题:
1.呼吸作用的概念是什么?
2.为什么将大豆装入保温杯中,而不是普通的杯子?
3.实验是如何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了能量?
4.实验如何验证了呼吸作用吸收氧气?
5.第四步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生了什么物质?(二氧化碳能使石灰石变浑浊)
6.发散思维:如果让你设计步骤5来验证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可以怎样进行设计
课后:阅读群中的思维导图,理解植物三大生理作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