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 与朱元思书》2023年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经纶(lún) 嘤嘤(yīnɡ) 轩邈(miǎo) 桐庐(tónɡ)
B.窥谷(kuī) 横柯(kē) 故鄣(zhuānɡ) 无碍(ài)
C.缥碧(piǎo) 急湍(tuān) 泠泠(línɡ) 鸢飞(yuān)
D.飘荡(dànɡ) 疏条(shū) 俱净(jù) 戾天(lì)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
B.猛浪若奔/虽乘奔御风
C.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D.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猿则百叫无绝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B.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4.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C.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
A.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二、基础知识
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风烟俱净 (2)天山共色 (3)从流飘荡
(4)任意东西 (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6)负势竞上
(7)互相轩邈 (8)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9)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0)疏条交映
7.古诗词默写。
(1)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3)不畏浮云遮望眼, 。 (王安石《登飞来峰》)
(4)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吴均《与朱元思书》)
(6)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将现实与梦境巧妙结合,表达其爱国情感的句子是: , 。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表现作者送别友人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 , 。
三、综合读写
8.综合性学习。
(1)“名校游”近几年来受到热烈追捧。班委准备出一期黑板报,介绍火爆的“名校游”,供同学们假期出游时参考。宣传委员请你分析以下材料
在清华大学,成团成组的旅游者川流不息,每天团体游客为5000人至7000人。许多游客是身穿各色文化衫的中小学生及其家长。游客们在各种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前、在“水木清华”的湖光亭影间流连。每年樱花烂漫时节,这里更是一天“挤进”20万人。武大的老图书馆以民国时期的建筑特点吸引着游人。夕阳西下时,透过老图书馆宽大窗户的红光映在一个个俯首苦读的学生身上
主要信息:
(2)“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然山水总给予人们无限的情思,吴均面对富春山水发出“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面对自然山水
四、阅读
9.比较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吴均)
【乙】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②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③;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⑤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⑥.山谷所资,于斯已办⑦.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与顾章书》)吴均)
【注】:①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薜萝,都是植物名。屈原《楚辞》: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②梅溪:山名,状如小麦。隐士所食之物。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互相轩邈
②窥谷忘反
③蝉吟鹤唳
④岂徒语哉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3)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请找出语句并加以简要分析。
(4)这两篇山水小品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①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②,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③.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④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⑤,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⑥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去我万里,瞥然⑦尘念,此际暂生。
(节选自白居易《与元微之书》⑧)
【注释】①东西二林:指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②墙援:篱笆墙。③动弥旬日:常常满十天。④泰:安适。⑤忧望:挂念,盼望。⑥微之即元微之,唐代诗人(今江西九江市)时期。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猛浪若奔
②窥谷忘反
③流水周于舍下
④或坐或睡
(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胜绝第一 猿则百叫无绝
B.自富阳至桐庐 自非亭午夜分
C.封题之时 山川之美
D.负势竞上 横柯上蔽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②大抵若是,不能殚记。
(4)甲、乙两文都是情景交融的美文,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作具体分析。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吴均想撰写齐史,向梁武帝求借齐帝的《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帝说:“齐民故事,布在流俗,可自搜访。”吴均就开始撰写《齐春秋》,他不顾忌讳,成稿30卷。武帝以“其书不实”为由,派人责问,并免去吴均的官职。
材料二:
吴均在南朝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尤以“吴均体”为后人所熟知。吴均诗中“清拔有古气”者,多在五言,北地之苦寒,报国之志气,与好友重逢,还是思念友人,俊丽清爽,一洗南朝绮艳之诗歌风调
(1)吴均好学有俊才,人称“古之狂者”。下面是有关“狂”字的解释,请你结合材料一、二,并说说具体表现。
①精神失常;疯狂。
②猛烈;声势大。
③纵情地、无拘束地(多指欢乐)。
④狂妄。
(2)请依据材料二,试判定下面哪一句诗不属于“吴均体”,并说明理由。
A.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B.泣听离夕歌,悲衔别时酒。
C.对君不乐泪沾缨,辟窗开幌弄秦筝。
D.风急雁毛断,冰坚马蹄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 与朱元思书》2023年同步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解答】A.正确;
B.“故鄣(zhuānɡ)”读作“zhāng”;
C.正确;
D.正确。
故选:B。
2.【解答】A.不同,天下独绝。绝:绝妙,译句:猿猴持续地啼叫着。
B.相同,猛浪若奔。奔:飞奔的马,译句:即使骑着骏马。奔:飞奔的马。
C.不同,游鱼细石,译句: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毫无障碍。争高直指,译句:群山竞争着高耸,直插云天。直:笔直。
D.不同,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百:数量词,译句:猿猴持续地啼叫着,表示多。
故选:B。
3.【解答】A.正确。
B.正确。
C.有误,看到(这幽美的)山谷。故停顿应为:经纶世务/者。
D.正确。
故选:C。
4.【解答】骈句,是一种讲求对仗的艺术,重视声韵的和谐、内容相关、字数相等的两句话。
ACD.都是骈句;
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不是骈句。
故选:B。
5.【解答】A.句子表现水清;
B.“猛浪若奔”运用比喻,又形成对偶;
C.没有运用修辞;
D.前后两个句子句式,内容相关;
故选:C。
二、基础知识
6.【解答】(1)句意为:烟雾也都消散干净。俱,全,都。净,消散尽净。
(2)句意为:天空和群山是一样的颜色。共色:一样的颜色。
(3)句意为: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荡。从,跟,随。
(4)句意为: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东西:方向,向东漂流。
(5)句意为: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像飞奔的骏马。甚,超过,文中指飞奔的骏马。
(6)句意为: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负,凭借。竞。轩,向高处伸展。邈。
(7)句意为: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邈、远处伸展。
(8)句意为: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戾,至。息,使……平息。
(9)句意为: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经纶、治理,政务。反,返回。
(10)句意为: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露出阳光,互相遮掩。
答案:
(1)俱,全,都。净,消散尽净。
(2)一样的颜色。
(3)跟,随
(4)方向,在此做动词,向西漂流。
(5)甚,胜过。奔:动词活用作名词。
(6)负,凭借。竞。轩,向高处伸展。邈。
(7)轩邈,向高处。
(8)戾,至。息,使……平息。
(9)经纶,筹划。世务。反,通“返”。
(10)互相遮掩。
7.【解答】答案:
(1)海内存知己
(2)老骥伏枥 (注意“骥”的书写)
(3)自缘身在最高层
(4)似曾相识燕归来
(5)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注意“窥”“反”的书写)
(6)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注意“阑”的书写)
(7)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三、综合读写
8.【解答】答案:
(1)近几年来,“名校游”游客量逐年攀升;游客们喜爱名校优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2)示例:自然是人类的导师、朋友,热爱它。
四、阅读
9.【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词类活用;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轩”词类活用;“反”是通假字,返回;“岂”指难道。
(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虚词,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意译为辅,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①句话,要注意“奔”是词类活用,飞奔的马,凶猛的波浪好像马在奔跑。
②句话,要注意“斯”指这;故翻译为: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
(3)本题考查“化静为动”的写作手法。“化静为动”指将本来是静止的景物加以刻画。阅读甲文,找出运用“化静为动”的句子是:负势竞上;争高直指;然后分析作用即可,山之秀”等方面回答,了解内容,孤峰限日,深溪蓄翠,从“山之高。
(4)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情感。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原文内容和材料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归纳即可,了解内容,望峰息心,窥谷忘反”中可知,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淡泊名利;阅读乙文,从“仁智之乐,表达了作者对挚友微之的怀念和知足常乐。
答案:(1)①向高处伸展;②通“返”;③叫。
(2)①湍急的流水好像射出的箭一样快,凶猛的波浪好像马在奔跑
②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
(3)甲文: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千百成峰
作用:活灵活现地写出了树之奇,山之秀
乙文:森壁争霞,孤峰限日③;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
作用: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山之高,水之绿
(4)甲文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和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淡泊名利;乙文表达了作者对挚友微之的怀念和知足常乐。
10.【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
①句意为: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②句意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返回。
③句意为:流水环绕在茅舍之下。周:环绕。
④句意为:有的坐着,有的睡着。
(2)本题考查文言字词的把握,注意结合语境理解一词多义。
A.绝妙/断;
B.在/如果;
C.结构之词,的;
D.向上/在上面。
故选:C
(3)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直译为主。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的重点词有:鸢飞戾天者,指代那热衷于名利;戾,到;息,平息,那些极力攀高的人。
②句中的重点词有:大抵,大致;若,像;是;殚,详尽,不能详尽记述。
(4)本题考查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题干要求结合原文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根据作者所描绘的景色,望峰息心,窥谷忘反”,以及自己对自然山川的热爱!”“平生故人,瞥然尘念,可以看出主要表现作者对朋友微之的思念之情。
答案:
(1)①飞奔的马;②同“返”;③环绕
(2)C
(3)①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②大致像这样(如此),不能详尽记述。
(4)甲文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和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淡泊名利;乙文表达了作者对挚友微之的怀念(知足常乐。
11.【解答】(1)答题时,首先根据材料一二的内容,为文。材料一结合“他不顾忌讳、梁间历史,写《齐春秋》不惧梁武帝;材料二结合“吴均体无论是赠答送别好友,还是思念友人,俊丽清爽,又有古诗的温丽悲远”可知。据此可知“狂”的含义为:纵情地。
故选③。
(2)答题时,需要结合材料二的内容,再分析所给出的诗歌。由材料二“吴均诗中‘清拔有古气’者,而尤在五言拟古诗,北地之苦寒,皆骨力遒劲”“无论是赠答送别好友,还是思念友人,俊丽清爽”可知,诗歌感情亲切真挚,俊丽清爽,ABD三项符合“吴均体”的特征,是七言诗歌,如“缨”“筝”。故不属于“吴均体”。
答案:
(1)③吴均作为史学家,写《齐春秋》不惧梁武帝;作为文学家,被称为“吴均体”。
(2)C 理由:ABD三项,①都是五言,如“出”“衔”“落”。符合“吴均体”的特征,是七言诗歌,如“缨”“筝”。故不属于“吴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