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4课 背影》2023年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差使(chāi) 寻觅(mì) 懦弱(nuò) 随声附和(hè)
B.蹒跚(pán) 不屑(xiào) 热忱(zhén) 惟妙惟肖(xiào)
C.阔绰(zhuò) 魁梧(kuí) 粗犷(kuàng) 相形见绌(chù)
D.酝酿(niàng) 簌簌(shù) 修颀(qí) 祸不单行(dān)
2.下列各项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他在三嘱付茶房,甚是仔细。
B.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赔我同去。
C.我最不能妄记的是他的背影。
D.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废事些。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杳无音信了。
B.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C.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不合坐一条板凳。
D.农妇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4.课文中的“我”面对父亲穿过铁道时的“背影”“泪很快地流下来”,“我”流泪的原因是什么?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对父亲的感激和思念。
B.对父亲艰难生活的同情和对父亲未来生活的忧虑。
C.对自己误解乃至责怪父亲的深深忏悔。
D.“我”舍不得离开父亲。
二、基础知识
5.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人物描写手法。
(1)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
(2)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
(3)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
6.文学常识填空。
《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字 ,著名散文家、 、 、民主战士。散文代表作品有 、 《踪迹》等。
三、语言运用
7.仿写句。
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母爱是一泓清泉
父爱是 ,让你的 ;父爱是 ,让你的 。
8.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均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
阳光明媚,正是踏青时,我们一家人来到柳树湾跨进大门,便嗅到阵阵花香和孩童清脆的笑声。循声望去,广场上有一群孩子正在放风筝。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手握风筝线,②一只只风筝随风五颜六色地在空中飘荡。
四、综合读写
9.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1)选文画线句子中有一个错别字,应将“ ”改为“ ”。
(2)“颓唐”一词在语段中的含义是
A.衰颓败落
B.精神萎靡
C.表情严肃
D.心情悲痛
(3)语段中的“我”指的是谁?
A.鲁迅
B.老舍
C.朱自清
D.茅盾
10.学习了《背影》一课后,班级拟开展“读《背影》,悟亲情”的语文活动
(1)书法小组书写了“父爱如山”四幅书法作品,其中属于楷书的一项是
(2)表演小组要演出如下一幕,请结合《背影》一文,给该幕拟一个标题
(3)写作小组搜集了一段礼赞父爱的话,请你仿照画线句子,再补写一句。
父爱是一盏明灯,让你的脚步即使在黑暗的夜里也能够勇往直前;父爱是一首歌曲;父爱 , 。
五、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④我赶紧拭干了泪。⑤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⑥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⑦过铁道时,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⑧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⑨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⑩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过一会说,到那边来信!” 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的眼泪又来了。
(1)文中写父亲背影的是
A.①③⑥
B.⑥⑦
C.①③
D.①⑥
(2)能表明上文所写事情内容小标题是
A.父子情
B.父亲的背影
C.惜别
D.买橘送别
(3)文中具体写出父亲“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的词语是
A.用两手攀 两脚缩 身子微倾
B.蹒跚地走 慢慢探身 穿过铁道
C.抱了桔子 慢慢爬下 再抱起桔子
D.蹒跚地走 探身 爬上爬下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都表现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爱,具体说说这两句话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理活动。
(5)“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怎样理解这句话?
(6)在描写方法上,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哪几种描方法?
(7)读完《背影》一文,你最想对你的父亲说些什么呢?请写出你最想说的话。(50字左右)
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梅干菜烧肉
陈世旭
①母亲是广东潮州人,会烧菜,能把豆腐和白菜帮子烧出红烧肉的色香味。但她很少有时间做饭。全家五口全靠她一个人在一间废品加工厂做工养活。她每天天亮前出门,很简单:半锅水,两把米,用到处捡来的刨花、锯屑、烂木片煮熟……
②好歹念完了初中,赣北一个农场来招工,说是去了就是工人,便瞒着母亲报了名、直到出发前一天我才告诉母亲,她半夜回家措手不及,就是小半年。
③半年后我回家过年,母亲上工的那个废品加工厂也放假。她便整天在家里忙,忙一天两顿饭,给我们几个做一身棉袄棉裤……之前我们都是单衣单裤过冬。
④除了忙活这些,母亲还有些事做得很秘密,总是在我们几个都睡熟以后才做。我动身返回农场的那天早上,还能有什么。
⑤回农场那天,母亲送我上火车。我们早早赶到公交车站,却好长时间见不到车来。好不容易上了一趟车,人几乎要疯。谢天谢地,终于到了火车站。下了公交车,母亲就飞快地跑起来。她在前,我在后,母亲的步子就乱了,一个趔趄接一个趔趄,干吗给我这么多东西?母亲喘气说,你一个人在外面,发现还要翻过一个高高的天桥。我那趟车的汽笛忽然响了,母亲就缩成一团往天桥的台阶上爬。
⑥还剩几个台阶就下天桥了,已经看得清正在吹哨子、摇动小红旗的列车员的脸了,母亲忽然腿一软
⑦我扯起竹篓,拖到车门边,列车员一面发脾气,在第一个车窗的小桌板上俯下去,顾不得背后的叫骂和拍打
⑧母亲已经站起,抱着月台上的站牌柱,她任凭列车刮起的风,吹散花白稀疏的头发,失神地站在那里。
⑨当天傍晚到农场,打开竹篓,居然有那么多的瓶瓶罐罐:炒糖、猪油……其中还有那么大的一罐梅于菜烧肉!
⑩我想起我们一家寒碜的年夜饭,那时姐姐偷偷给我解释说,自从你去农场之后
不幸的是,那些瓶瓶罐罐在母亲跌倒时都已摔碎。好在竹篓包得严严实实,连汤汁都没有漏出来。当夜一帮弟兄大呼小叫,风卷残云,扫荡了个精光。给母亲去信时,我怕母亲的心会跟着破碎。
再次回家过年,我才知道,一年前送我那次跌倒,在家里只躺了三天就一瘸一拐地去那个废品加工厂上工了一一她怕丢了那份工。而在这一年我收到的家信里,有关她受伤的事只字不见。她不许姐姐透半个字给我。她怕我的心会跟着撕裂。
难怪母亲当时抱着月台的站牌柱!
写这篇短文时,我想起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那是散文的范本,抱着站牌柱的母亲对我一生的影响要大得多。在那之后,不管走到哪里,不管是陆地、海上、天空、旅途上都会有一个母亲跌倒的月台,都会有一个母亲抱着的站牌柱
(选自《新民晚报》略有改动)
(1)散文——理主要事件。
文中“我”与母亲之间的深情,体现在一个“瞒”字上。请你阅读全文,补全下面的图表。
“我”瞒母亲 ①
“我”怕母亲难过,没有说出她精心为“我”节省出来的东西摔碎的事。
母亲瞒“我” 母亲怕“我”不肯接受,在“我们”熟睡后秘密地为“我”准备了许多吃的。
②
(2)散文——明句子之意。
请结合全文,理解第 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不管走到哪里,不管是陆地、海上、天空、旅途上都会有一个母亲跌倒的月台,都会有一个母亲抱着的站牌柱
(3)散文—品语言之味。
请结合语境,赏析语言。
①我那趟车的汽笛忽然响了,母亲就缩成一团往天桥的台阶上爬。(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②她任凭列车刮起的风,吹散花白稀疏的头发,失神地站在那里。(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4)散文——感情感之真。
品读文章第 段,将“我”此时的心理描写出来。
(5)散文——析构思之妙。
本文是如何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4课 背影》2023年同步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解答】A.正确。
B.有误,“不屑”的“屑”应读作“xiè”。
C.有误,“阔绰”的“绰”应读作“chuò”。
D.有误,“簌簌”的“簌”应读作“sù”。
故选:A。
2.【解答】A.有两个错别字,“在三”的“在”应为“再”。
B.有一个错别字,“赔”应为“陪”。
C.有一个错别字,“妄记”的“妄”应为“忘”。
D.有一个错别字,“废事”的“废”应为“费”。
故选:A。
3.【解答】A.一点消息消息也没有。用在这里是搭配不当。
B.正确。
C.正确。
D.正确。
故选:A。
4.【解答】结合课文内容可知,“我”流泪的原因是对父亲艰难生活的同情和对父亲未来生活的忧虑,一下子引发“我”的联想,父亲的这种艰难还得延续支撑。
故选:B。
二、基础知识
5.【解答】(1)这句话描写父亲犹豫的心理,属于心理描写。
(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描写父亲的语言。
(3)这句话描写父亲爬月台的动作,属于动作描写。
答案:
(1)心理描写
(2)语言描写
(3)动作描写
6.【解答】答案:
佩弦 诗人
三、语言运用
7.【解答】本题考查学生仿写的能力。作答仿写类题目时,分析例句表现的主题,例句的修辞,格式相同。据此可仿写为:父爱是一棵白杨。
答案:例一:一棵白杨,心灵即使在炎热的沙漠也能感到阵阵清凉,情感即使经受旅途的风雪依然历久弥新。
8.【解答】①句子搭配不当,“笑声”不可“嗅到”,便嗅到阵阵花香。
②句子语序不当,可修改为:一只只五颜六色的风筝在空中随风飘荡。
答案:
①跨进大门,便嗅到阵阵花香。
②一只只五颜六色的风筝在空中随风飘荡。
四、综合读写
9.【解答】答案:
(1)“己”改为“已”。
(2)A
(3)C
10.【解答】答案:
(1)D
(2)示例:望父买橘。在演员安排上;在服装安排上,一件黑布大马褂。
(3)示例:父爱是冬天的暖阳,让你即使在严寒的冬季也能感受到温情,让你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能带来清凉的慰藉。
五、现代文阅读
11.【解答】(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此题要从语段中筛选描写父亲背影的句子,穿着黑布大马褂,蹒跚地走到铁道边,尚不大难”,两脚再向上缩,显出努力的样子,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再找不着了,我的眼泪又来了”。
故选:C。
(2)本题考查拟小标题的能力。本段主要写父亲为“我”买橘子并告别,ABC三项均不能体现本段事件的主要内容。
故选:D。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故选:A。
(4)本题考查体会人物心理。“我赶紧拭干了泪”首先要知道流泪的原因是“怕他看见,可知心理怕父亲看见自己流泪后不放心,我赶紧去搀他”“搀”是怕父亲摔倒,从而表现了对父亲的爱。
(5)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心里很轻松似的;“很轻松”是因为给儿子买了橘子。从这两个词可以看出、深沉的爱。
(6)本题考查辨析人物描写的方法。从文中“戴着黑布小帽,深青布棉袍”可知是外貌描写,慢慢探身下去”“穿过铁道,就不容易了,两脚再向上缩;从“‘进去吧,到那边来信’”可知运用了语言描写。
(7)本题考查思维拓展。把读完《背影》。注意语言要通顺。
答案:
(1)C;
(2)D;
(3)A;
(4)第4句:怕父亲看见自己流泪后不放心(或“伤心、忧虑;第8句:见父亲行动不便。体帖、感激父亲。
(5)因为尽到了父亲关怀照顾儿子的心意,表现出了父亲含蓄深沉的爱子之情。
(6)外貌描写、动作描写;
(7)爸爸,感谢您这么多年的养育之恩,不能体会您的一片苦心,我已经长大了,头发也白了!
12.【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结合“我知道母亲无论如何不肯让我去吃那份苦的。直到出发前一天我才告诉母亲,一边流泪一边帮我收拾了一个简单到寒酸的小包”,偷偷报名去当工人并在出发前一天才告诉她,我才知道,母亲胫骨韧带撕裂。而在这一年我收到的家信里。她不许姐姐透半个字给我,②概括为:母亲怕“我”伤心。
(2)本题考查句子理解赏析。联系“不管是陆地、天空;都会有一个母亲抱着的站牌柱,“我”都铭记着这段记忆、强撑着站起来,它让我心疼,对“我”的人生产生了深远影响。
(3)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①联系“我那趟车的汽笛忽然响了,母亲就缩成一团往天桥的台阶上爬”可知、努力。
②根据语句中“破旧的衣服”“花白的稀疏的头发”可知,此句运用了外貌描写,此句运用了神态描写,此句运用了动作描写,母亲忽然腿一软,瘫坐在地上”“我冲到前面扯起竹篓,在第一个车窗的小桌板上俯下去。抱着月台上的站牌柱,破旧的衣服体现了家庭的贫苦,此时“我”坐上火车要离开了,满含母亲对孩子的不舍;表现了“我”因看到母亲月台摔倒而心急、担忧与关爱。
(4)本题考查人物心理揣摩。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结合语境。如:母亲竟然摔得这么严重!还要带着伤病坚持上工,真不知道那段时间她是怎么撑过来的,我真不是一个好儿子。
(5)本题考查文章材料详略安排分析。本文略写了“我”招工去农场工作以及两次回家过年的内容。抓住最具表现力的片段进行详写,也更能表现车站送别给“我”的深刻印象和对“我”人生的深远影响,交代清楚文章的来龙去脉。
答案:
(1)①“我”怕母亲舍不得“我”吃苦,偷偷报名去当工人并在出发前一天才告诉她,不让姐姐告诉“我”她摔伤还坚持上班的事。
(2)无论在哪里,“我”都铭记着母亲为送“我”而摔倒,饱含着母亲对“我”的爱,留给“我”深刻的印象和对“我”人生的深远影响。
(3)①“缩成一团”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母亲抬着竹篓爬天桥的艰难,也表现了母亲听到火车汽笛响了之后的急切心情。
②运用了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母亲外形憔悴、沧桑以及对“我”的不舍、牵挂。
(4)示例:母亲竟然摔得这么严重,原来她抱着站牌柱时忍受着那么巨大的疼痛、挣那份可怜的工资。我却从来没有写信询问她的伤势。
(5)文章略写了“我”招工去农场工作以及两次回家过年的内容,详写了母亲抬着竹篓去车站送“我”的内容,详略得当,也更能表现车站送别给“我”的深刻印象和对“我”人生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