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 教学设计
课题 《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以说明事物为主的说明文。有介绍中国建筑、园林和绘画艺术的,也有介绍动物的。阅读这样的文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人民在这些方面的卓越成就,感受前人的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大自然的奥秘,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老师要有效引导,培养其自主学习的习惯,注重学习策略的传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有助于学生个体的长远发展。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通过学习文章,体会建筑之美。 语言运用:体会说明文语言,并学会运用。 思维能力: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学习说明方法的分析。
审美创造: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知语言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
教学目标 1.读法指导,把握题材特点。 2.了解科普作品的艺术手法。 3.体会科普作品蕴含的科学思维、科学理念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读法指导,把握题材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科普作品蕴含的科学思维、科学理念和科学精神。
教学方法 朗读法、资料助读法、研读品味法、拓展演练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师:有这样一本书,名家推崇备至,请看: 课件出示: 在这些天才式的观察中,融合热情与毅力,简直就是艺术品的杰作,令人感动不已。 ——罗曼·罗兰(法国思想家、文学家、音乐评论家) 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想,美术家一般地看,文学家一般地感受而且抒写。 ——埃德蒙·罗斯丹(法国剧作家) 《昆虫记》熔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取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巴金(中国作家、翻译家) 法布尔的书中所讲的是昆虫的生活,但我们读了却觉得比看那些无聊的小说戏剧更有趣味,更有意义。他不去做解剖和分类的工夫(普通的昆虫学里已经说得够多了),却用了观察与试验的方法,实地地记录昆虫的生活现象、本能和习性之不可思议的神妙与愚蒙。 ——周作人(中国散文家、翻译家) 这是一部怎样的书?同学们是不是早已急不可耐地想知道?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昆虫记》,去了解这部作品为什么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去探寻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 学生思考体会 《昆虫记》是一部外国作品,且是科普作品,学生对之了解甚少。通过了解名家评论,感知《昆虫记》获得的声誉,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更好地进入学习和阅读状态。
讲授新课 一、基础知识 1.作者简介 2.书本介绍 3.名家赏析 二、阅读指导 (一)借助前言、后记或附录中有关作家作品的介绍,了解作家的生平事迹、科学成就和全书的大致内容,为阅读整本书做些准备。 (二)在阅读中,遇到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概念、术语,要查找工具书或相关资料,把握其含义;要运用自己在课内外学到的知识加强理解,深化认识;如果科普作品的内容是你非常感兴趣或比较熟悉的,也可以质疑问难,拓展延伸,把阅读引向更深层次。 (三)体会科普作品蕴含的科学思维、科学理念和科学精神,扩大我们的知识领域,锻炼我们的思维,在阅读中汲取人生智慧,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 (四)关注科普作品的艺术趣味。科普作品,都或多或少地运用了文学手段来介绍科学知识,一般都是结构严密,语言幽默,兼有理趣和情趣的。 三、主要内容 四、昆虫选美大赛 森林里来了许多小昆虫,请同学们运用积累的知识,帮助昆虫们制作它们的选美小档案吧! 1.蝉 2.螳螂 3.蟋蟀 4.蜣螂 5.大孔雀蝶 6.萤火虫 7.豌豆象 8.绿蝈蝈 9.候补选手 五、精彩片段 ①但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接下来,这个残暴的恶魔鬼胜利者便开始咀嚼它的战利品了。它肯定是会感到十分得意的。就这样,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娜永不改变的信条。 ②如在金属笼子里,椎头螳螂的幼虫停在一个地方后姿势始终如一,毫不改变。它用四只后爪的爪尖钩住网子,后背朝下,纹丝不动,高高挂在笼顶,四个悬点承受着整个身体的重量。倒挂栖驻姿势是如此艰难,然而苍蝇的倒挂姿势却截然不同。苍蝇虽然也抓挂在天花板上,但是它总要抽出时间松弛一下,随便飞一飞,操起正常姿势走一走,肚皮贴地,肢体舒展开晒晒太阳。 ③有时候它也会利用极小的贝壳七拼八凑地拼成一个小鞘,就好像一件小小的百纳衣;有时候,它也用米粒堆积起来。布置成一个象牙塔似的窝,这算是它最华丽的住宅了。 ④野蛮的水甲虫还在继续凶狠地撕扯着小鞘,直到知道早已失去了想要的食物,受了石蚕的骗,这才显出懊恼沮丧的神情,无限留恋又无可奈何地把空鞘丢下,去别处觅食了。 六、合作探究 1.“科学精神”的内涵和意义。 2.好书推荐(推荐词) 学生课下预习,回答问题 学生思考体会 小组合作,制作档案,进行分享 学生思考问题,分析语句,进行交流 小组合作,体会精神,学写推荐词 了解作家作品,做到知人论世,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文学作品比较,科普作品枯燥、专业性强,通过教师激趣,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的期待性,带领他们走入文学鉴赏的大门。 通过阅读指导进一步体会科普作品,学习阅读方法,为进一步阅读打下基础 这一板块的设计是让学生展示自己对作品的整体把握,有利于学生从宏观的角度感知作品内容,整体构建知识体系。 本环节通过片段赏析的形式,揭示了阅读《昆虫记》的三个重点,让学生由书本走进生活,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提升自身人文素养。 本环节,意在引领学生体会科普作品中蕴含的科学思维、科学理念和科学精神,扩大知识领域,锻炼思维,在阅读中汲取人生智慧,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
课堂小结 同学们,人们常说文学需要激情,科学需要冷静。但法布尔却用自己的一生和他的《昆虫记》告诉我们,文学和科学并不是泾渭分明的,激情和冷静这两者是都需要的。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1.昆虫记共有( ) A.八卷 B.九卷 C.十卷 D.十一卷 2.法布尔被誉为( ) A.昆虫界的荷马 B.昆虫界的圣人 C.昆虫至圣 D.昆虫界的托尔斯泰 3.昆虫记是一部( ) A.文学巨著、科学百科 B.文学巨著 C.科学百科 D.优秀小说 4.法布尔为写昆虫记( ) A.调查了许多资料 B.翻阅了许多百科全书 C.养了许多虫子 D.一生都在观察虫子 5.法布尔的昆虫记曾获得( ) A.普利策奖 B.诺贝尔奖提名 C.安徒生奖 D.诺贝尔奖 6.《昆虫记》是( )国昆虫学家( )的杰作,记录了他对昆虫的观察和回忆。 A.法国 法布尔 B.法国 儒勒.凡尔纳 C.英国 笛福 D.丹麦 安徒生
课后反思 亮点:结构明确,思路清晰 不足之处:内容略多 课堂教学建议:可适当删减,详略得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