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0 15:39: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用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重点)
2.品味鲁迅语言的特点,感受叙事特点,学习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难点)
3.体会本文基于伟大人格构建的师生真情,基于文化背景下的真诚友谊。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的核心词是“伟大”,以此为纵线贯穿全课。结合新课标,在创设的核心情境任务下设置三个分级任务:
任务一、平常事,见“伟大”;
任务二、品语言,悟“伟大”;
任务三、谈感受,说“伟大”。
在学习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同时,借助资料感悟伟大的人物,高尚的灵魂。

【教学设计】
一、导入
他是中国文学革命主将,他以冷峻犀利的语言划破时代黑夜,指明中国文学前进的方向,他是?(鲁迅)
二、温故知新——通过作者简介,作品知识的回顾,走近课文!
鲁迅(1881—1936)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回忆性散文集《 朝花夕拾》,散文诗集《 野草》,杂文集《华盖集 》《坟 》《 且介亭杂文集》等。

预习检测
字词:
(1)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 ),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2)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三、创设核心情境任务:
鲁迅诞辰142周年,学校举办了“读经典,品经典,悟经典”读书活动,你所在的班级承担了经典散文“师恩篇”手抄报的任务,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

四、任务一 平常事,见伟大
活动一:整体感知
1.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回忆了什么内容?
活动二:聚焦伟大:感师恩
出示37自然段,助学引读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问题设置:思考哪个词最能体现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最高评价?(伟大)

活动三:读11-23段,作者和藤野先生交往的哪几件事可以看出藤野先生的伟大?请结合词句分析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
示例:从11-15段添改讲义事中看出藤野先生伟大,从“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语句 可以看出藤野先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小结:小事情,见伟大,典型事例写人物形象。

五、任务二 品语言,悟伟大
活动一: 读语言,悟感情
1.速读11-23段,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藤野先生的伟大?
示例:“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能”字体现藤野先生亲切,关切。
2.试一试将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敬重”换成“迷信”或“害怕”情感有何变化?
小结:通过课文,12、13、14、17、22、23段语言描写来体会,字字句句中蕴含的藤野先生的伟大人格和对鲁迅的关切!

活动二:合作,探究
1.出示助读资料:通过助读资料引导学生,深切体会资料中作者遇到的情况,是否鲁迅也遭遇到过?
小时候,父亲在军阀部队里几年没回来,于是很多孩子就说:“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罗!”作者真好像父亲死了似的那么悲伤。这时候蔡老师批评了那些孩子,还写了一封信劝慰作者,说作者是“心清如水”的学生。于是作者感激地说蔡老师“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啊!”魏巍【我的老师】

2.读24-31段中写的两件事,找出作者感受的词句,分析情感,作者求学之路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跟写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四人小组合作探究,选一人分享)
小结:通过匿名信事件和幻灯片事件,感受鲁迅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周围大部分日本学生对鲁迅的看法,反衬藤野先生伟大人格同时,引导学生总结鲁迅从民族意识觉醒到爱国意志的坚定,从学医“医病之志”到启蒙民智的“医国之志”的思想转变。

六、任务三 谈感受,说伟大
1.通过助读资料,引导学生完成课文情感品析,跨越时空带代鲁迅写一两句感恩的话!
(1)出示文字:怀念恩师——给予勇气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点拨:历经二十年,在最困难时候,还能想起了藤野先生,因为藤野给予他勇气和力量!

(2)助读资料:怀念恩师——互相尊敬
之所以如此善待留学生鲁迅,藤野先生曾对人说过,“尽管日清战争过去多年,还有很多日本人辱骂中国人为‘辫子和尚’,说中国人坏话。仙台医专也有一伙人白眼看周君,把他当成异己。我在少年时代……学习过汉文,对中国的先贤甚为尊敬,所以要爱惜来自这个国家的人。这就是我对周君感到特别亲切、特别感激的缘故” ——藤野严九郎《谨忆周树人君》
点拨:作者怀念藤野先生,藤野先生爱护学生因为他尊敬中国先贤,尊重是相互的,都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仁者爱人,以礼待人。

(3)助读资料:怀念恩师——文化有力量
藤野先生的正义信念反映在他在战争期间的态度上。1937 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全面侵华。由于军购药品激增,药价暴涨。藤野先生在乡下的诊所有不少存药,但面对药商的高价求购,却推说这些药是为满足当地村民需要所存,一点都没有卖给对方。他对儿子们说,“你们要记着,中国是将文化教给日本的先生”。
藤野严九郎就是以这样力所能及的方式抵制了不义的侵华战争。但他却没有活到自己的祖国与他所敬重的国家握手那一天。藤野先生的长子藤野恒弥被迫从军,1945 年 1 月病死在广岛。时年71岁的藤野先生,强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回到诊所重操旧业维持生活。8月11日,在战争结束前四天他因积劳成疾不幸离世。
点拨:文化蕴涵思想,文化蕴涵力量,不义之战争不支持。

(4)助读资料:怀念恩师——文化在传承
2009年,在鲁迅写下《藤野先生》的厦门大学,鲁迅的长孙周令飞与藤野严九郎的孙子藤野幸弥的手也紧紧握在了一起。
小结:伟大的师生情,基双方伟大的人格,基于对文化共同的认知,怀念师生情,细品君子之交。

七、作业设计
1.基础作业
整课堂笔记完成课后习题二,三、四题。
2.提升作业
跨越山海,跨越时空,伟大的师生情徜徉在鲁迅散文的字里行间,再现于伟大的人格中,请完成手抄报。(核心任务)
3.拓展作业
课外阅读《关于章太炎先生二三事》,回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将寿镜吾、章太炎、藤野先生加以比较,写一段话来,看看他们各有什么不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