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愚公移山 分层练习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愚公移山 分层练习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1 17:0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愚公移山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万仞(rèn) 冀州(jì) 豫南(yù) 山北之塞(sè)
B.魁父(kuí) 垣曲(yuán) 叩石(kòu) 孀妻弱子(shuāng)
C.穷匮(kuì) 始龀(chǐ) 箕畚(běn) 一厝朔东(cuò)
D.陇断(lǒng) 智叟(sǒu) 荷担(hè) 出入之迂(yū)
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当的一项是( )
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B.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3.下面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愚公有远大的抱负,从“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以看出,他移山是为了造福千千万万的人和子孙后代。
B.本文采用神话的方式结尾,目的是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伟大抱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战胜自然的愿望,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C.愚公年近九十还亲自上山“扣石垦壤”,说明他对移山很有信心,这主要来自他对人和自然关系问题的正确认识。
D.愚公跟智叟的对比,揭示了故事的寓意。愚公眼光长远却命名为“愚”,智叟鼠目寸光却命名为“智”,这样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彩,而且具有讽刺效果。
4.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虽我之死”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
A.本在冀州之南
B.汝之不惠
C.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D.告之于帝
二、综合性学习
5.你所在的班级将举行“‘愚公移山’之我见”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激发大家的参与热情。(不少于60字)
(2)下面是同学们在学习《愚公移山》中“你说我说”环节的不同观点,请你也说说你的不同观点。
观点一:学习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愚公的做法不可取。从环保的角度来讲,这是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不值得提倡。
观点二:愚公的行为是为了改变全村人的命运,他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相信人定胜天,是我们的榜样。
三、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6.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
A.①年且九十 且:将近 ②且焉置土石 且:况且
B.①聚室而谋曰 而:表示修饰 ②杂然相许 然:……的样子
C.①汝之不惠 之:结构助词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之:结构助词 译为“的”
D.①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逃跑 ②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负:背负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8.本文选自《列子》,《列子》中有许多寓言故事,请从“造父学御”、“九方皋相马”中任选一个,写出其寓意。
四、对比阅读
【甲】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原谷谏父
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选自《太平御览》)
【注释】舆:手推的小车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惩山北之塞( ) ②何苦而不平( )
③谷父母厌憎,欲捐之( ) ④是负义也(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GDP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请问现在的我们还需要发扬“愚公精神”吗?为什么?
11.翻译下面两句话。
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②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12.谈谈乙文给你的启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B
4.B
5.(1)示例:同学们,大家好!《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的一篇优秀的寓言,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受到愚公精神的鼓舞。读了这则寓言,你有怎样的感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篇寓言的精神内涵,希望大家踊跃发言!
(2)示例:愚公不愚,智叟不智,愚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他目光远大,看到移山乃造福子孙的大事,智叟只是静止地看问题,目光短浅实乃愚也。
6.D 7.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8.①造父学御:特别强调了训练基本功的重要,基本功扎实,提高就快;
②九方皋相马:看问题要抓住事物本质,不能为表面现象所迷惑。
9. 惩:苦于 苦:以……为苦或把……当作苦或者担心 捐:抛弃 负:违背、背弃 10.时代仍需愚公精神。愚公精神的实质是不怕吃苦,不惧困难,“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们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不怕困难的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11.①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和小孩子都比不上。②父亲感到很惭愧,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于是去把爷爷奶奶接回来赡养了。 12.例:老人养育子女很不容易,子女不能因为他们老了而抛弃他们。例:父母是儿女的榜样,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