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周亚夫军细柳 分层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5.周亚夫军细柳 分层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1 17:0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5.周亚夫军细柳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军霸上(驻军) 彀弓弩(张开)
B.天子且至(将要) 匈奴大入边(侵入)
C.居无何(经过) 开壁门(营垒)
D.将军约(条约) 诏将军(下诏)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军霸上 上自劳军
B.介胄之士不拜 不闻天子之诏
C.上自劳军 劳其筋骨
D.居无何 居天下之广居
3.下列语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改容式车 B.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C.军士吏被甲 D.困于心,衡于虑
4.下列有关课文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第一段先点明背景——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这样就将守边将领周亚夫置于矛盾冲突之中,更有利于表现人物性格。
B.本文重在刻画汉文帝这个人物形象。
C.周亚夫是课文的主人公,可课文并没有过多地描写他,而是通过对比和衬托来突出他的性格特点。
D.本文通过记叙汉文帝巡视、慰劳细柳军的经过,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谨、忠于职守的“真将军”特点。
二、综合性学习
5.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礼仪,班级拟开展以“见面有礼”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现在请你参加并解决后面的问题。
(1)阅读下面材料,说出中国古代礼仪的两个特点。(每个特点限用四字回答)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记录礼仪制度的书籍。书中这样说:“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这句话的意思是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不必亲自打猎,但分配猎物时要得到优厚的一份。古籍《养蒙便读》也说:“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叫。”《礼记》中还记载:“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这就是说交往要对等,只有单方面的行为,就不算有礼,所以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好意;同时,古人认为,往来之礼应适度,要通过适合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特点:① ②
(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说说马龙·白兰度为什么行拱手礼。
【材料一】
马龙·白兰度是美国的影坛巨星,被称为20世纪世界最伟大、最具影响力的演员之一。1998年,葛优在美国拍摄电影,通过介绍,他见到了这位德高望重的前辈。葛优回忆说,当时马龙·白兰度已经是74岁高龄的老人了,我们一见面,他就用中国的礼仪,对我抱拳作揖,这让我吃了一惊。
【材料二】
拱手礼也叫作揖礼,是同辈人见面时采用的礼节。行礼时,左手在前,右手握拳在后,两手合抱于胸前,有节奏地晃动两三下,并微笑着说出问候。这种礼仪,以自谦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敬意。拱手礼在西周时就开始使用,距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它不仅散发着典雅的气息,也符合现代卫生的要求。很多礼学专家认为,拱手礼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最具中国特色的见面礼节。近年来,在一些正式场合,我国国家领导人也喜欢行拱手礼。
原因:
(3)下列关于礼貌用语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初次见面称“久仰”,好久不见称“久违”。
B.求人原谅称“包涵”,求人方便称“借光”。
C.受人之礼称“笑纳”,赠人书画题“惠存”。
D.客人到家称“光临”,归还原物说“奉还”。
三、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这则古文,完成下面小题。
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
①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③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6.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军士吏/被甲 B.此/真将军矣
C.已而之/细柳军 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 军:驻军
B.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谢:感谢
C.彀弓弩,持满 持:拉弓
D.军士吏被甲,锐兵刃 锐:使……锋利
8.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介绍边境形势紧张以及三军驻扎的情况。
B.第二段先写文帝在霸上和棘门遇到的情况是为了从正面表现细柳军军纪严明。
C.本文用正侧结合的手法凸显了周亚夫“真将军”的形象。
D.汉文帝深明大义,最后赞扬了周亚夫治军严明。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2)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10.汉文帝为什么称周亚夫为“真将军”?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四、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富贵不能淫》)
【乙】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节选自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
1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2)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1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3.在孟子的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1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请各举一例并进行简要分析。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B
3.B
4.B
5. 答案(1)(示例)①尊敬老人 ②礼尚往来(交往对等,往来适度) (2)①拱手礼是同辈人见面时用的礼仪,马龙·白兰度用这种自谦的形式表示对葛优的敬意。②拱手礼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礼仪,马龙·白兰度以此来表达对中国的尊重和敬仰。 (3)C
6.C 7.B 8.B 9.(1)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
(2)穿戴着盔甲的将领不行跪拜之礼,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 10.①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戒备森严,军纪严明。②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治军有方,令行禁止。③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恪尽职守,刚正不阿。
11.(1)真正,确实 (2)铠甲和头盔,这里用作动词,指披甲戴盔。 12.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13.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要符合三个标准:①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②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③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施加的因素都不能使之迷乱、动摇、屈服。(意对即可) 14.【甲】文中景春认为公孙衍等人是威震一方的大丈夫,孟子则认为公孙衍他们遵循的不过是“妾妇之道”,其本质是在权力面前无原则;二人的观点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孟子的“大丈夫”观点。【乙】文中文帝到前两处军营时“直驰入”,而在细柳营却“不得驱驰”“按辔徐行”,通过对比突出周亚夫治军有方、细柳营军纪严明。(或:天子到前两处军营“将以下骑送迎”,而至细柳营周亚夫则“请以军礼见”,对比突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直不阿的性格。)(意对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