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诗词五首——春望》课件(共24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6课《诗词五首——春望》课件(共24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4 08:01: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春望
唐----杜甫
新课导入
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顶峰
时期,名家辈出,佳作迭现。今天就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唐诗的魅力。
作家介绍
杜甫-唐代最伟大现实主义的诗人。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 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 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 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
他的诗多沉郁顿挫。
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故被誉为“诗史”。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
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
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
夏),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
家属安顿在鄜(fu)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
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
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唐肃宗至德二年(756)春,
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
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写作背景
感受格律之美
反复诵读这首诗,体会这首诗的韵律之美体现
在什么地方
这是一首律诗,从韵律方面说,这首诗的首联、
颔联、颈联的韵脚分别是“深”“心”“金”,押 “in”韵;尾联上下两句的韵脚分别是
“短”“簪”,押 “an” 韵。另外,首联、颔联、
颈联的上下联对仗,形成对偶句,使诗句音节匀称,
富于音乐美。
理解重点字语的意思
城: 指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
感时: 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恨别:悲恨离别。
烽火: 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借指战事。
浑: 简直。
欲: 将要,就要。
不胜簪: 插不住簪子。胜,能够承受、禁得起。
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意思。
诗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
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家纷乱的局面,看到盛开的花朵触景生情就 会落泪,悲恨战争使我与亲友离别,鸟叫声都能惊扰(我)那颗烦 乱的心。
理解重点字语的意思
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意思。
诗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
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家纷乱的局面,看到盛开的花朵触景生情就 会落泪,悲恨战争使我与亲友离别,鸟叫声都能惊扰(我)那颗烦 乱的心。
理解重点字语的意思
理解重点字语的意思
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意思。
诗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 一封抵得上万两
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 簪了。
浑( hún) 胜 ( sh
簪 (z d n
溅 ( jiàn
搔 ( sao )
1、 自由吟读,读准字音
抵 ( dǐ )
吟读感知音韵美
2、教师范读,读准节奏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吟读感知音韵美
@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3、 视频朗读,注意重音
4、抽生朗读,读出情感
5、全班齐读,读出诗味
吟读感知音韵美

4、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白头:白头发, 搔 : 抓 短 :
稀疏浑:简直 胜:禁不住 (“胜”在古代读作shēng )
2、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
惊心。
感:感叹
溅泪:落泪
恨:悲伤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
金。
烽火:战火
连:连续
三——复数,几个月
抵:值,相当
木深。
国、城:国都指长安
破——形容国都沦陷,
城池残破
深——形容荒草丛生,
满目凄凉
赏读探寻意境美
1、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
悟读,品诗情感美
(1)那么,诗人在长安街头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诗人看到此情此景,又会有什么感受呢
①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和平年代繁华的国都是一番什么景象
(人山人海、熙熙攘攘,街上是比肩接踵,集市上是人声喧嘩, 一派繁榮的
而今,叛军占领的长安城只见草木不见人,人到哪去了
(被抓、被杀、逃难)
对比——抓的抓,死的死,逃的逃,放眼望去长安街上空无一人,滿目凄凉,杂草
悟读,品诗情感美
提问:面对人烟稀少、杂草丛生的长安城,诗人
的心情如何 哪句诗最能表达诗人此时的心情 —
一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②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提问:花香鸟语是最美好的事物,能够给人带来愉快的心情,但
诗人却为何对花落泪、闻鸟惊心呢
时——为动乱时局而感伤
别——为生离死别而激愤
因为作者此时心情感伤、激愤,再美好的事物也不能给作
看到这繁花似锦的美景,诗人却落
泪了,诗人流下的是什么泪呢
伤感之泪,与家人分别之泪,痛苦
之泪,愤怒之泪,叹息的眼泪 …
想到原来的长安城是那么的繁华
昌盛,可是今日, 一夜之间,长安城变得 这样破败不堪,草木丛生,他流下了伤心 的、痛苦的、激愤的泪水。
悟读,品诗情感美
悟读,品诗情感美
提问:在这样动荡的年代,在这样“恨别鸟惊心”的年
代,诗人最盼望的是什么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③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在这样动荡的年代,在这样“恨别鸟惊心”的年代,
诗人最盼望的是什么 请男同学把后面四句读一读。
质疑:为什么这样一封薄薄的家书却抵得上“万两
黄金”呢
亲人的平安,亲人的健康比万两黄金还珍贵。
悟读,品诗情感美
提問:诗人盼啊盼,他多么希望战乱早日平复,他
多么希望得到一封报平安的家书啊。他盼到了什么程度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④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人盼啊盼,他多么希望战乱早日平复,他多么希望能够得到
一封报平安的家书啊。他盼望到了什么程度呢
明确:杜甫当时只有45岁,人到壮年,为国家而担忧,为亲人
的离别而忧愁白了头。这首诗写诗人在长安街头看到的春天景象,
写了他的所见、所感、所思、所忧,充分地表了作者忧国思家的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朗读,投入自己的感情朗读,
也把诗人的思想感情读出来,行不行 (配上
音乐,生自由大声地练读全诗。)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 欲 / 不 胜 簪
悟读品诗情感美

9
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诗歌答题。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题是《春望》,那么诗人“望”到了哪些春景
中考链接
5、 对“国玻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两句诗写春望所见。 一个“破”字,视野从城到山河,触目惊心; 一个“深”字,视野从
满城到花鸟,满目凄然。诗人的感情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
B. 这两句诗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变化。 “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 “国破”的残
垣断壁同富有生机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
C. 诗意变化的又一例为“国破”与“山河在”。前写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后写山河依旧,意
思相反; “城春”与“草木深”前写明媚春景,后叙荒芜之状,前后相悖,这种诗意的变化,突出 了山河破败的景象。
D. 这两句诗以写景为主。句中的“国”、 “山河”、 “城”、 “草木”都是诗人亲眼所见的景
物。
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春望》
春望
望中所——山河在、草木深国
望中所感——花泪、惊心
望中所思——烽火、家思家
望中所想——白、不簪
板书设计
感时
悲己
春望—----唐.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