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 课件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 课件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3-30 08:0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及区位特征。
2.培养学生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和把获得的有用信息、结论加以表达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地图或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分析城市的地域形态、地域空间结构特点,以及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增强学生对城市发展规划的参与意识。
四、教学重点
1.城市的地域形态。
2.城市地域结构特点。
3.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五、教学难点
1.城市地域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自制图表等。
七、课时安排
建议用时1课时。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教学建议] 建议教师展示著名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和工业区等景观图片,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们探究城市主要功能区的特点,然后导入新课。【教学过程】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情境导入]
曼哈顿是纽约的市中心,纽约的主要
商业、贸易、金融、保险公司均分布
于曼哈顿。由于曼哈顿从事金融、保
险业的人很多,在曼哈顿有一条长仅
1.54千米,面积不足1平方千米的华
尔街金融区,就集中了几十家大银行、保险公司、交易所以及上百家大公司总部和几十万就业人口,是世界的金融中心。帝国大厦、克莱斯勒大厦、洛克菲勒中心等一些著名的建筑都坐落在这个地区,商店、服务业等也聚集在周围,这样就使曼哈顿岛的CBD更加具有吸引力。
【思考】 CBD是指城市的哪种功能区?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1.识记:城市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和城市主要功能区。
2.理解:城市主要功能区的成因及特点,理解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形成的影响。
3.应用:学会城市等地租线图的判读;学会城市空间结构图的判读。目标定位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土地利用类型:商业用地、____________用地、政府机关用地、____________用地、休憩及____________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
2.城市功能分区
(1)形成:相同类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在城市空间上的______。
(2)特点:①无明确界线;②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工业住宅绿化集聚(3)主要城市功能区最为广泛市中心点状或条状河流、铁路、公路[图表导读]
1.读教材图2.1北京市的不同功能区举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所示的功能区分别以哪种功能为主,请分别给它们取个名字。
提示:左下为住宅区。住宅区是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和居住的场所,往往也是一天当中居民活动时间最长的场所,因此,住宅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右上为商业区。商业区主要是人们进行商业活动的场所,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条状分布。在有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还会形成一个特殊的商业区——中心商务区,它不但是商业活动的中心,而且还是服务中心。右下为工业区。工业区是由城市内部工业相互聚集而形成的,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它为城市提供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众多的就业机会。
左上为文化和高科技区。文化和高科技区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城市文化教育发达的地区,是城市人口文化素质最高的地区。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概念: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____________,也叫做城
市地域结构。
(2)典型模式:____________模式、扇形模式、____________
模式。组合同心圆多核心3.形成和变化:随着_______________而逐渐形成和变化。交通便捷收入城市的发展[图表导读]
2.读教材图2.7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分析地租水平的高低与距市中心距离的关系如何?
(2)由图分析商业、住宅和工业活动的付租能力有什么不同?OA最有可能成为哪一类功能区?AB和BC呢?
(3)由图分析商业用地的地租变化特点如何?为什么距市中心的远近对商业的影响最大?
(4)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除距离市中心的距离外,还有什么因素?是如何影响的?提示:(1)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
(2)三种活动的付租能力是不同的,在市中心附近商业付租能力最高,工业付租能力最低,住宅付租能力介于二者之间。随着距市中心越远商业支付的地租水平下降最快,其次是住
宅,工业最慢。OA为商业区,AB为住宅区,BC为工业区。
(3)商业用地的地租从市中心到边缘的变化很大。商业区靠近市中心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商业企业愿意付出很高的租金,而一旦远离市中心,就只愿意付出很低的租金。
(4)交通通达度。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者租金就越高。一般城市中心通达度最好,租金最高;从市中心延伸出来的公路两旁和公路交会处,租金也较昂贵。城市功能分区教学建议:此处建议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典型城市功能区的图片,引导学生探究,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整合。
城市三大功能区的形态、特征及位置呈点状或条状占地面积小,人员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利用集约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原因:①流动人口多;②交通便捷,便于商品流通集聚性强,成片分布专业化程度高,协作性强,工业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运输需求,导致集聚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原因:①减轻对市区的污染;②交通便利,降低运输成本呈片状、团状、点状分布占地面积大,建筑质量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背向发展中高级住宅区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
原因:①环境优美;②文化氛围浓低级住宅区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
原因:①便于工人上下班;②收入低[融会贯通]
1.城市三大功能区中,住宅用地比重最大,商业用地比重最小。
2.工业区在城市中的布局有两大趋向:一是向城市外缘迁移,二是沿交通线分布。【典例1】 (2013·高考山东卷)下图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  )
A.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
B.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
C.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
D.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
(2)该城市(  )
A.老城区地租最高
B.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
C.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
D.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商务区DC[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图时要注意图例和注记,然后
按照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原则进行判断。第(1)题,③位于河流
下游,在城市的最外围,靠近铁路,运输便利,适合布局工
业区;②位于工业区之间,适合布局绿化区,以减轻污染;
①位于交通便捷的郊外,环境优美,远离老城区和工业区,
适合布局别墅区,故D项正确。第(2)题,地租最高的应是商
业区而非老城区,故A项错误;老城区在西侧,由图可知城
市沿着主要交通线向东发展,说明城市中心向东移动,故B
项错误;图中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等功能区多沿着交通
线分布,说明城市空间形态受交通影响,故C项正确;图中
仓储式购物中心位于交通便利的城市外围,不在城市中心,
故D项错误。活动点拨
一、教材P21活动
1.(1)商业区集中分布于中环和尖沙咀及维多利亚湾两岸。外围是混合土地利用带。
(2)不相邻。高级住宅区布局在城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如半山区及山顶就位于高城。高级住宅区与工业区不相邻。因为高级住宅区居民对环境质量要求比较高。
(3)略。
2.结合自己所在的城市进行分析回答。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教学建议:此处建议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类与地租相关的图表,分析地租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归纳有关地租图的判读方法。
1.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
(1)距离市中心远近
城市地价随离市中心的距离增大而递减,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地租的高低。商业用地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最大,距离市中心远近对商业区影响最大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较小,距离市中心远近对住宅影响较小工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的递减最小,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工业的影响最小接近最大消费人群,商业付租最高既利于工人上下班,又方便购物工业生产占空间较大,地租成本比例高,该区域内工业付租最高商业区市中心靠近市中心处远离市中心处住宅区工业区(2)交通通达度
交通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交通通达度越差,
土地价格或地租越低。具体如下图所示:
①市中心(O处):因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最高,故地租最
高,形成地租最高峰。②从市中心延伸出来的主要公路(如OA、OB、OC、OD、
OE、OF)两旁、公路交会处(如图中A、B、C、D、E、F):通达度高,地租高,形成地租次高峰。
③城市外环路及公路干线两侧(如图中G点):通达度较高,地租较高。
④远离公路或城市外缘(如图中M处):通达度较低,地租较低。
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两方面因素,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地租次高的道路相交处形成了商业区;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了住宅区;在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则形成了工业区。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因素分析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主要有三种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下所示:[融会贯通] 交通通达度不同,地租差异明显
市中心是交通干线的会合处,通达度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一般为中心商务区用地;城市外缘干线与环线会合处,通达度次之,形成地租次高峰,多为大型批发商业用地。【典例2】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用地选择方案,该城市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图中河流以北和以西地区是生态保护用地,以东是城市用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B、C、D四地块中,最适宜规划为居住区的是_____;
适宜规划为化学工业园区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城市空间布局现状中,影响居民生活的最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该问题的主要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保护老城,在城市规划中应如何处理新老城关系?
保护老城,发展新城;制定法律或法规;分类分区保护;尽量不改变老城原貌等。 造成城市南北联系不便;产生噪音DA处于城市下风方向和河流下游;与主要居住区保持一定距离;与原有工业仓储区相连铁路穿城而过[解析] 正确阅读城市空间结构图并明确城市各功能区的布
局原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B地有仓储区,不适宜建设居
住区;C位于河流以北,是生态保护用地;D与居住区相邻,
交通便利,且位于河流的上游,适合发展新的居住区。A区
位于河流的下游,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东北风是主导风向),
适合规划化学工业园区。(2)铁路因为噪音大,并且对城市内
部的联系有分割作用,所以一般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本市有
铁路穿城而过,这是极不合理的。(3)问句中隐含着回答的方
向,就是“保护老城”“处理新老城关系”。活动点拨
二、教材P24活动
方案二较为合理。方案一居住用地集中在城市中心,四周被工业用地包围。这种城市地域结构居住密度较大,居住环境不易改善,条件差,职工在上下班时交通拥挤;其次,我国北方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居住用地四周被工业用地包围,工业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会对位于城市中心的居住用地产生影响和污染等。方案二分散了居住用地,降低了居住密度,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较好;分散居住可以缓解交通压力;外围的居住用地与工业区之间可建立卫生防护带,减轻工业用地对居住用地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等。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