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分布。
2.通过学习大牧场放牧业,学会分析农业区位因素,训练读图分析能力。
3.掌握大牧场放牧业在经营方式、商品化、专业化、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特点。
4.了解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学会归纳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2.把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作比
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自然条件是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条件,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天人合一。
2.人文条件也越来越大地影响到农业的区位选择,事物是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待问题。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四、教学重点
1.理解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两类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
2.利用图表资料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能力。
五、教学难点
西欧乳畜业与阿根廷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的比较。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及课件。
七、课时安排
建议用时1课时。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教学建议] 建议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有关草原的景观和乳牛场的景观,让学生对两种畜牧业有一个直观的了解,然后设置相关思考题,导入新课。【教学过程】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情境导入]
牛的“天堂” 牛的“地狱”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面积约76万平方千米,东临大西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7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上)。这里的草类生长茂盛,质量好,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一年四季都可放牧,不需建防寒防冻的圈棚。阿根廷每年牛的存栏数为5 550万头,从这个意义上说,潘帕斯草原是牛的“天
堂”。阿根廷每年要宰杀1 000万头牛,除供国内食用外,还大量冷藏出口,阿根廷牛肉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这里似乎又是牛的“地狱”。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思考】 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为何成为牛的“天堂”?西欧的地形和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为什么西欧不发展大牧场放牧业,而乳畜业发达?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1.识记: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的分布和特点。
2.理解: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的区位条件。
3.应用:学会分析不同地区畜牧业发展的条件。目标定位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一、大牧场放牧业
1.特点:是一种____________的农业地域类型。
2.分布地区:美国、____________、阿根廷、南非等国。
3.自然条件:有大面积的____________、半干旱气候区。
4.生产特点:生产____________、专业化程度高。面向市场澳大利亚干旱规模大5.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
(1)区位优势: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②地广人稀,而且____________低,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可能;③距___________近的区位优势,促进了牧场的商品性经营。
(2)发展措施:____________,种植饲料,开辟水源,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土地租金海港培育良种牛[图表导读]
1.读教材图3.16潘帕斯草原牧牛业的分布,据图回答下列问
题。
(1)由图中潘帕斯草原的位置分析,这里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如何?
(2)结合世界自然带的分布,分析潘帕斯草原的牧牛带属于什么自然带?为什么说这里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牧场?
(3)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在促进牧牛业的发展方面,除了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外,阿根廷人还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提示:(1)由图看出这里位于南半球的亚热带地区大陆东岸,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水量由东向西递减,降水四季分配较均匀。
(2)温带草原带。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3)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二、乳畜业
1.概念: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面向城市市场的________、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
2.生产对象及产品:生产对象主要是____________,产品是牛奶及其制品。
3.分布:北美洲____________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4.制约因素:牛奶及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所以大多紧邻____________分布。商品化奶牛五大湖消费市场5.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
(1)地形:以____________为主,地势平坦,土层深厚。
(2)气候:____________,多雨多雾,日照少,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3)市场: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人们有消费__________的习惯。
(4)机械化:机械化程度较高,缓解了_________短缺的问题。平原温凉、潮湿乳制品劳动力[图表导读]
2.读教材图3.20西欧地形分布、图3.21西欧气候类型分布,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欧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2)西欧主要以什么气候为主?气候有何特征?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3)影响乳畜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提示:(1)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
(2)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量较多,降水季节分配均匀。不利于谷物生长,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3)市场因素,饲料因素。大牧场放牧业教学建议:此处建议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潘帕斯草原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探究该处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存在问题及发展措施。1.大牧场放牧业的成因和特点2.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
(1)区位优势气候温和,适于草类和牲畜的生长与发育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有利于大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距海港近,铁路的贯通和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便于牛肉出口,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2)借鉴意义合理利用草场,使草场不退化保护草场,开辟水源,建立配套的人工草场,提高草场载畜量发展交通运输事业,研究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扩大市场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牲畜,提高畜牧业的产出[知识拓展] 大牧场放牧业和游牧业的异同投入多少密集农业粗放农业产品用途商品农业自给农业经营规模大小技术水平高低主要分布区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地区,如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南非等国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北非、东非、中亚、中东的国家和地区都属于畜牧业,都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地区【典例1】 读阿根廷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阿根廷地势西高东低,气候北热南冷,中部温和,大部分地区土壤肥沃,素有“世界粮仓和肉库”之称。潘帕斯草原是世界著名牧区,畜牧业现代化程度高。阿根廷交通运输发达,以首都为中心形成了放射状的交通网络。
结合上图,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潘帕斯草原成为世界著名牧区的有利条件。[解析] 自然方面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等;人文方面包括科技、交通、管理、市场等。从自然方面分析:潘帕斯草原位于东部平原,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适于草类和牲畜的生长与发育。从人文方面分析: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距海港近,铁路的贯通和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便于牛肉出口,促进了牧场的商品化经营;采取了围栏放牧、划区轮牧,开辟水源,种植饲料,培育良种牛等措施。
[答案] 自然方面:位于东部平原,地势平坦;气候温暖;降水适宜;土壤肥沃;牧草茂盛。
人文方面:畜牧业专业化、商品化程度高,经营规模大;草场管理现代化,围栏放牧;重视牧业科学研究,培育优良畜种;铁路与港口的交通条件便利,便于畜产品的运输;市场广阔,畜产品远销国外。活动点拨
一、教材P52活动(上)
1.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质优良;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廉,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距海港近,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
2.经营方式:集约农业、生产规模大。
商品化、科技应用方面:如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划区轮牧等。
3.我国内蒙古、新疆地区地广人稀、草场质量好,如果能够加强科技应用,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完全可以采用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乳畜业教学建议:此处建议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西欧西部的地形、气候及人文地理的图文资料,引导学生探究西欧乳畜业发达的原因。
1.乳畜业的区位要求及特点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其生产对象主要是奶牛,产品是牛奶及其制品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由于牛奶及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故乳畜业的分布地区大多紧邻消费市场多分布于大城市的郊区2.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地形西欧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利于牧草和饲料作物的生长气候西欧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不利于谷物的成熟,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西欧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食物结构中乳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知识拓展] 乳畜业与大牧场放牧业的差异对比
乳畜业与大牧场放牧业虽然均为密集的商品化畜牧业,但其分布地区、区位因素等也有明显不同,具体如下所示: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南非等国家的地广人稀地区北美洲五大湖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大城市周围干旱、半干旱气候气候多样,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以天然草场为主以人工草场为主地广人稀的地区城市、人口密集地区肉、皮、毛为主牛奶及其制品为主较高高以天然牧草为主,交通运输便利优质的多汁牧草、饲料作物种植、广阔的市场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效益好以外地市场为主以本地市场为主[融会贯通] 判别农业地域类型的方法
掌握不同农业地域类型之间的差异,建立“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型”的思维模式。如下表所示: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型自给小农经营水稻种植业面向市场大牧场大牧场放牧业面向市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谷物农业面向市场规模较大、机械化水平较高混合农业面向国际市场大规模的密集型农场、生产设施齐全种植园农业【典例2】 读某地农业要素统计表,据此完成(1)~(2)题。
(1)此区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乳畜业D(2)关于该地区农业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B.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C.最大限制性因素是土壤盐碱化
D.最大障碍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矛盾突出
[解析] 第(1)题,根据气温和降水可判断该气候类型属温带海洋性气候,乳畜业是其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第(2)题,该地为西欧平原,属温带海洋性气候,该地降水量多,热量、光照相对不足,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机械化水平高,农产品的商品率高。B活动点拨
二、教材P52~54活动
1.(1)西欧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适宜发展奶牛饲养
业,形成了欧洲人以肉奶等高脂肪、高热量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2)随着经济发展,欧洲的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居民的奶类消费需求大。此外,牛奶及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乳畜业就更需要近市场分布。
2.西欧乳畜业商品率、机械化程度高。大城市周边以生产牛奶为主,离城市较远的地区以生产乳制品为主。3.与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相比,西欧的乳畜业接近市场。气候条件不同,草场质量不同,欧洲以奶牛为主,潘帕斯草原大牧场则以肉牛为主。后者远离市场,对交通条件依赖较大。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