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 课件 4.2工业地域的形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 课件 4.2工业地域的形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3-30 08:2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工业联系的形成和原因,初步学会分析工业集聚和分散的利与弊。
2.掌握工业地域的形成、发展。尝试对某一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核心工业部门以及各工业部门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实例学会分析工业地域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一个工业区的发展规模、主要发展方向形成的内在原因,提高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去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由工业地域的形成认识我国大力发展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大意义。
四、教学重点
工业联系、工业分散。
五、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让学生能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及发展特
点。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及课件。
七、课时安排
建议用时1课时。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教学建议] 建议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类型的工业联系和工业地域,让学生有直观地了解工业联系的类型,然后设置相关问题,导入新课。【教学过程】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情境导入]
【思考】 上面两图中体现了工业生产的哪两类联系?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1.识记:工业联系的类型;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的优点及原
因;不同工业地域类型的特点。
2.理解:工业联系,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的关系。
3.应用:学会分析我国和世界主要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目标定位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
(1)工序上的联系:一家工厂生产的产品是另一家工厂的原料。
(2)空间利用上的联系
①共同利用工业区的____________以及其他生产、生活服务设施。
②共同利用当地________________。基础设施廉价的劳动力2.工业集聚
(1)形成:具有___________的工厂往往近距离地聚集起来。
(2)意义
①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
利润,取得____________。
②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____________投资。工业联系规模效益生产建设3.工业地域
(1)概念: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
(2)分类
①按形成过程分类生产工序规划建设②按发育程度分类生产规模[图表导读]
1.读教材图4.7惠州某音响的零件生产厂家地域分布,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音响生产的工业集聚涉及哪些不同类型的工业联系?
(2)音响生产的工业集聚有哪些优势?
(3)根据惠州音响零件来源的百分比,说明惠州音响零件供应厂家的地域分布有什么规律?提示:(1)音响生产通常需要成百上千个零件,这些零件全部由音响生产厂家自己生产是不可能的,整机厂家往往需要从众多的专业厂家购买零件。这样生产零件的专业厂家与整机生产厂之间就形成了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如右图所示。
同时,其中的一些工厂可能同
时布局于某一工业区内,共同利
用其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形
成了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2)音响生产的工业集聚不仅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而且还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3)距离递减规律,距离惠州音响整机组装厂越近的地区,零件来源所占比例越高。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1.工业分散
(1)原因: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
(2)表现
①体积小、重量轻、价格昂贵的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与电子产品组装工厂之间的分散。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生
产,其各种零部件生产厂家分布在许多地方。
(3)结果:引发工业的地域联系。产品结构复杂2.工业的地域联系
(1)条件:现代化的________________,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
手段。
(2)意义:促进地域之间人员、物质和信息等的流动。交通运输方式[图表导读]
2.读教材图4.8福特汽车的全球化生产网络,据图回答下列
问题。
(1)本图表示了福特汽车生产在地域分布上的什么现象?
(2)福特汽车零部件生产厂为什么遍布世界各地?
(3)导致这些生产厂分散世界各地的条件是什么?
提示:(1)工业分散。
(2)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3)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教学建议:此处建议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工业地域的类型及形
成。
1.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称为工业地域。工业地域的形成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以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而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二是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其内容如下表所示:以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而自发地在地理空间上相互靠近把生产工序上联系密切的工厂布局在一起而形成的工业地域在规划的工业用地上,先建成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密切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密切空间和信息共同利用的工业联系多为传统工业,结构较单一,改造困难经济、环境效益较高经济、环境效益较高传统工业区一般为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上海金山卫石化工业区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2.工业地域的类型
不同的工业部门,因其对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需求不同,以及自身的工业生产特点,会形成不同类型的工业地域。钢铁工业、石化工业、机械工业等生产过程复杂,其内部的工业联系比较复杂,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发育程度高一些地区主要依靠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农产品,发展初级加工工业,这样形成的工业地域,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发育程度低规模大,发育程度高,往往由于工业地域的扩展形成工业城市规模小,发育程度低,发展潜力小,往往形成工业点钢城、汽车城面粉厂、糕点厂、糖果厂[融会贯通] 工业联系、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的关系
工业联系会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它们之间的联系如下图所示:【典例1】 某地区森林、铁矿和水能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地区工业体系。读“该地区工业与资源联系示意图”,根据上述信息并应用有关地理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随着对当地资源的开发,该地区建立:A.机械工业,B.铁矿开采工业,C.钢铁工业,D.水电站,E.木材加工工业,请将工业所代表字母与图中序号对应。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2)在图中的一系列工业部门中起主导作用的工业部门是____________。
(3)下面四种工业中,与该地主导工业部门联系最密切的是
(  )
A.机床厂和氮肥厂     B.制糖厂和纺织厂
C.造船厂和精密仪表厂 D.机械厂和造船厂DACBE钢铁工业D(4)一些工厂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有的是由于生产上的联系,有的则是为了共同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______________现象,从而形成__________。这样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图可知,①是在丰富水能的基础上发展的,为水电站;④利用铁矿,为铁矿开采工业,依据④与③②的关系,可知③为钢铁工业,②为机械工业;⑤依靠森林,为木材加工工业。钢铁工业为该地的主导工业,机械厂和造船厂需要大量钢铁,运输量较大,与钢铁厂联系密切。廉价劳动力交通枢纽资源能源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节约运费、减少能源消耗,共同利用基础设施,降低生产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的联系教学建议:此处建议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工业分散的案例,让学生探究工业分散的目的。
工业分散的形成、表现及优势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一些有相互协作关系的工厂之间并不要求工业集聚,有些生产企业所需要的零部件也不可能在同一地区生产,这就形成了工业分散现象体积小、重量轻、价格昂贵的零部件生产企业与产品组装工厂之间可以相距较远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其各种零部件生产厂家也可以分布在许多地方,甚至形成跨地区、跨国的网络企业充分利用各地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引发了工业的地域联系,促进了地域之间人员、物质和信息等的流动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以及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融会贯通] 工业分散的类型工业企业过度饱和,地价、工资上涨,资源紧张,污染严重产品轻、薄、短、小且价格昂贵,适宜空运现代工业的标准化生产和运输技术的新发展利用廉价土地、原材料,占领市场,寻求最优区位,利于环境保护不少企业由美国东北向西部、南部迁移硅谷企业在东南亚、墨西哥设分厂福特汽车制造、飞机制造【典例2】 (2014·天水高一检测)下图为某电脑公司产品产业链图。读图,回答(1)~(2)题。(1)该公司的产业链跨越国界,在全球寻找最优区位的主要目
的是(  )
A.拓展营销渠道,实现经营的全球化
B.充分利用各地原料,降低运费
C.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加市场占有率
D.获取廉价劳动力,扩大生产规模
(2)中国大陆在此产业链中承担分工,有利于 (  )
A.提升国产品牌的知名度
B.获取电脑生产核心技术
C.促进我国工业的发展
D.实现产业结构快速升级CC[解析] 第(1)题,跨国公司的产业链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其主要目的是利用世界各地的优势条件发展生产,这样可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加市场占有率,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第(2)题,中国大陆在跨国公司的产业链中承担分工,有利于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促进我国工业的发展,但我国目前尚处于工业发展水平较低阶段,在国际产业链中承担的大多是产品加工环节,这类工业对技术的要求不高,所以对提升我国国产品牌的知名度、获取电脑生产核心技术、实现产业结构快速升级的作用不是太大。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