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8张PPT。1997年3月12日,联合国的一次活动。邓小平8次登上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封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程标准 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二)邓小平理论的发展(三)邓小平理论的成熟(四)邓小平理论的确立(一)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1976年10月人民欢庆文革的结束1、新理论的宣言书提出的背景“两个凡是”的实质是
A.坚持毛泽东思想
B.彻底批判“四人帮”
C.违背毛泽东思想
D.文革中左倾错误的继续D.文革中左倾错误的继续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联合社论(经华国锋批准)新理论的宣言书的背景
(1)“文革”结束,人民期待摆脱困境;
(2)“两个凡是”的禁锢;
(3)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2.伟大宣言书的提出(1)提出(2)内容(3)意义 1978年12月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报告。 阐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性;提出改革经济体制的任务。 这是“文革”结束后,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宣言书,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
前看》,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手迹“实事求是”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时间地点:1978年12月,北京。(2)主要内容:(3)意义:实现了重要的历史性转折,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标志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邓小平与陈云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主席台上(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二)邓小平理论的发展(三)邓小平理论的成熟(四)邓小平理论的确立(二)邓小平理论的发展1.中共十二大的召开(1)时间:(2)内容:1982年邓小平明确提出了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中共十三大的召开1987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内容:(1)时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我国从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100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共十三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通常概括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共十三大(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二)邓小平理论的发展(三)邓小平理论的成熟(四)邓小平理论的确立(三)邓小平理论的成熟1、邓小平的南方谈话(1992年初)(1)背景:1990年
阿尔巴尼亚动乱1991年
苏联“8?19”事件 国际: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低潮。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对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企业进行租赁、承包、联合、兼并以及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试点,常常遇到一些思想障碍,甚至误认为寻找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搞私有化,走资本主义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理论问题学习纲要材料说明改革遇到什么阻力?国内: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不清。(1)“南方谈话”的背景 ①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低潮。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对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②国际局势的复杂状况,使一部分人对社会主义前途出现了疑惑,而另一方面,一些人对改革开放提出了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
1992年,邓小平参观顺德一家企业时讲话 。《南方日报》发表邓小平南方视察讲话的主要内容。(2)“南方谈话”的内容本质、计划、市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南方谈话邓小平在南方考察(3)“南方谈话”的思想精髓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4)“南方谈话”的意义 深刻地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两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指 ___和___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南方谈话”2、中共十四大(1992年10月)(三)邓小平理论的成熟 (1)内容: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三)邓小平理论的成熟2、中共十四大(1992年10月)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标志着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体系。(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二)邓小平理论的发展(三)邓小平理论的成熟(四)邓小平理论的确立1、中共十五大(1997年9月)(四)邓小平理论的确立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上作报告 1、中共十五大(1997年9月)内容: 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 会议指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实践经验与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邓小平理论成为指引中国共产党继续前进的旗帜小结1:概括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①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
②1982年:中共十二大
③1987年:中共十三大
④1992年春:“南方谈话”
⑤1992年:中共十四大
⑥1997年:中共十五大(最早提出理论)(第一次系统概括)(理论成熟并形成完整体系)(成为指导思想)(开端)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根本任务:解放发展生产力
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
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战略步骤:三步走战略
党的领导:坚持中共的领导核心
依靠力量:必须依靠广大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祖国统一:一国两制
发展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结2:邓小平理论的具体内容“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们”小平语录摘选“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实现四化,永不称霸(中国的四个现代化是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四个方面全面的现代化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小结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抓住了根本问题,提高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是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实践证明,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旗帜。
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000年春,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创立背景(1)国际: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2)国内:A、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
B、新党员大量增加,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二)形成过程: 2001年七一讲话全面而科学地阐述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2002年十六大报告对其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作了更加深入的阐述。(2)形成:(3)成熟:(1)创立:2000年2月 ,明确提出(三)重要思想内涵1.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根本问题(核心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问题。
它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与又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
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四)历史意义中共几代领导核心平稳过渡中共十六大上胡锦涛当选为总书记本课小结:中国革命和建设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进一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向小康社会迈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专题总结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20
世
纪
以
来
中
国
重
大
思
想
理
论
成
果醒站富强总结: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探索民族发展之路的模式孙中山:
走欧美式的道路
毛泽东:
从走俄国式道路到走自己的路
邓小平: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共同道路:
救国、建国、强国之路,
振兴中华民族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