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17 昆明的雨
汪曾祺
欣赏
宣传片
1.提问:如果让你画一幅能体现昆明特点的画,你会选择画什么呢?(链接https://haokan./v pd=wisenatural&vid=10494469387145417654)
……
2.汪曾祺先生也给朋友画了一幅有昆明特点的画,我们一起来朗读下面这段话,看看王老先生画了什么。
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幅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题了几行字:
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货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找出能帮助你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词、句。
2.提示: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我们要学会借助课文的阅读提示或旁批来帮助自己找到解读文本的方法。请大家认真地默读课后的“阅读提示”,找到解读《昆明的雨》的密码。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记忆中昆明雨季的景、物、事。
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
昆明的美。
小结:
“昆明四季的景、物、事”是对象,“美”是特征,“喜爱与想念”是情感。
解读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要抓好三个要素——
01 对象
02 特征
03 情感
再读课文,把握内容
1. 文章的开篇就说“我想念昆明的雨”,汪曾祺先生只是想念雨吗?还有什么?请同学们用这样一个句式来说说看:“我想念昆明的雨,还想念……”
我想念昆明的雨,还想念
我想念昆明的雨,还想念
我想念昆明的雨,还想念
我想念昆明的雨,还想念
我想念昆明的雨,还想念
倒挂的开花的仙人掌。
叫卖杨梅的苗族女孩。
带着雨珠的缅桂花。
青头菌、牛肝菌等各种美味的菌子。
雨中和我相聚的友人。
2. 文章的题目是“昆明的雨”,这些跟“雨”有关系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有关系,因为有雨,草木的枝叶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所以仙人掌是浓绿的。
1
2
3
4
5
有关系,因为有雨,菌子很多,味极鲜腴。
有关系,因为有雨,昆明的杨梅又大又好吃。
有关系,因为有雨,缅桂花很香,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坏人,不是思乡。
有关系,因为有雨,作者和友人在小酒店才一直坐到午后,直至四十年后仍忘不了那天的情味。
3. 这体现了汪曾祺先生怎样的散文特点吗?请大家再一次阅读课文后边的“阅读提示”,说说是什么特点。
小结:
汪曾祺先生的散文特征之一是从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中取材。
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往往撷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赏读课文,体会美感
1.再读课文,在文章的空白处批注一下:你读到文章的字里行间渗出了怎样的美?
有特色的穿着打扮,加上“娇娇的”吆喝声,这样的外貌描写与语言描写,生动地写出了苗族女孩子的娇美。
这样一个画面,表达出一个美好的愿望,作者娓娓道来,再现了昆明当地的风俗美。
这一段写的是干巴菌,先总说“中吃不中看”,乍看甚至让人怀疑是否能吃;然后写“不中看”,颜色不好,外形不美,还掺和在乱七八糟的东西之间;最后写如果细心烹饪就会感受到它的美。这一段运用了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突出了干巴菌的味道鲜美。
就在这样的雨季,作者感受到了热情善良的房东送花的情意,这是一种人情美。
小酒店的外面是大雨滂沱,里面是友人小酌,在这潮湿的空气里,有繁茂的绿叶,有飘香的花朵。美好的氛围增进着朋友之间的友情。
本文正是这样一篇充满美感和诗意的作品,其中有景物的美、滋味的美、人情的美、氛围的美。
品读语言,体会韵味
1. 在文章中勾画出你认为平淡自然却饶有趣味的语句或段落,分享给小组的同学,。
“分开来读,句子是平淡无味的,凑在一起来读,就变得很有味道了。”
有如大白话一般,没有任何秀丽华彩之处,但是直白平淡之中有一种拉家常的风格,让人感到亲切,这正是一种返璞归真的语言风格。
一字一顿,突出了牛肝菌的味道好,表现出作者对牛肝菌的喜爱。
“乱七八糟”中所蕴含的感情强烈,强化了干巴菌的不堪直视;“张目结舌”从侧面写出了干巴菌的味道之好;“这东西这么好吃”这样的直接议论,照应了上文,突出了干巴菌“中吃不中看”。
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
——汪曾祺
小结:
汪曾祺先生的散文特征之二是平淡自然,却饶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