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诗词五首 饮酒(其五)(课件)【2023秋统编八上语文高效实用备课】(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6 诗词五首 饮酒(其五)(课件)【2023秋统编八上语文高效实用备课】(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5 17:50:2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8张PPT)
人教八上语文同步精品课件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饮酒(其五)
26 诗词五首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直到现在,人们对于诗酒田园的生活仍然坚持追求着,但梦想丰满,现实骨感,生活和理想碰撞,不少人一生都在二者之间摇摆。
在古代也有这样一位诗人,四次做官,不断在出仕与辞官中选择,直到人生最后才选择躬耕田园。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诗人,走进他的“田园”。
学习目标
1
知识必备
2
整体感知
3
细读感悟
4
思考探究
5
课堂小结
6
积累拓展
7
1.通过诵读感受古体诗歌韵律特点。
2.结合诗人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情感。
3.初步学习品析诗歌中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
学习目标
陶渊明 (约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
作者简介
知识必备
文学常识
知识必备
古体诗
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古体诗格律自由,不要求对仗、平仄,押韵较自由,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等形式,也说古风、古诗。有“歌”“行”“吟”三种载体。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这二十首诗借酒为题,以饱含忧愤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对现实、对生活的感想和看法,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充分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组诗以酒寄意,诗酒结合,使作者自然地袒露出生命深层的本然状态,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
创作背景
知识必备
整体感知
大家先朗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和字典解决生僻字,扫清阅读障碍,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朗读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与韵律;初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点我
朗读课文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xuān

huán
划分朗读节奏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建造房屋。
喧嚣扰攘的尘世。
达官贵人的高车骏马。
如此,这样。
闲适淡泊的样子。
傍晚。
山间的云气。
理解诗词大意
建造房舍于喧嚣扰攘的尘世,却感觉不到车马往来的喧嚣。问我为什么能够这样?内心超凡脱俗,自然就会觉得所处的地方僻静。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闲适淡泊中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间的云气与傍晚的景致都十分美好,还有飞鸟结伴归来。这情景中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
细读感悟
1.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融情入景
2.哪些句子是写景的?
作者归隐后,过着怎样的田园生活?从诗中哪里可以看出来?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功名利禄。
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后,过着悠然自得,纵情山水,似闲云野鹤,无拘无束的生活。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转换叙事角度,将抒情主体客体化,仿佛在以第三者的好奇心追问下去,颇富情趣。
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自问自答揭开了谜底,次句以极为精练的语言回答了“而无车马喧”的原因,即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就自然会偏僻安静。
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诗人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这句实属千古名句,历来为人称颂?它好在哪?
这两句是本诗的诗眼,以景物衬托出诗人悠闲自得、物我两忘的境界。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前句承上启下,紧承上句点明南山的暮景,引出下句飞鸟结伴归林。以飞鸟自喻,借飞鸟结伴飞返山林,表达出诗人弃官归隐后的自在心境。
3.诗人笔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悠闲地采撷菊花,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篱笆、菊、山、云、日、鸟,由近及远,构成了一幅质朴率真、自由恬淡,令人神往的田园风光的图景,表现了诗人回归自然后悠闲自得的心境。
4.诗人笔下的“真意”是指什么?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指自然之趣,既表现为山水田园的具体“自然”,也是诗人精神的主观“自然”,即能够悠闲自在地生活,不在世俗中迷失自我的自然志趣和人生真谛。
再次朗读,体会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本诗是陶渊明的言志之作,通过它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悠然自得,喜爱田园生活的,有着超脱世俗的高雅追求的一位恬淡高雅的隐士形象。
思考探究
“心远地自偏”一句中的“心远”意指远离世俗生活。依据这首诗的内容,你认为诗人理想的生活场景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描述。
在南山的草屋下隐居,悠闲地漫步在庭院中的菊花丛里,随意采摘几朵,偶然间抬起头来,看那夕阳西下。雾气在山峰间缭绕,让人心旷神怡;鸟儿结伴归巢穴,使人倍感温馨。
文章主旨
课堂小结
这首诗融情入景,通过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超脱世俗的高雅追求。
饮酒(其五)
境无车马喧——生活宁静
心远地自偏——内心恬淡
采菊见南山——热爱自然
日夕飞鸟还——人生真谛
悠然自得
积累拓展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这首诗的情感与《饮酒(其五)》有哪些相同之处?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