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5张PPT。第一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弯向光源不生长不弯曲直立弯向光源某刺激刺激对侧生长不弯曲物质下部吲哚乙酸不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分布和作用
1.产生: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 、叶
和 ,由 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
而成。
3.分布:各器官均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地分布于
的部分;老根(叶) 幼根(叶);
分生区 伸长区;顶芽 侧芽(填>、=、<)。2.运
输胚芽鞘、芽、幼叶、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
运输到 ,而不能反过来
运输,此称为 ,是细胞的
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
行 运输幼嫩的芽发育的种子色氨酸形态学上端下端极性运输主动运输非极性生长旺盛<<<4.作用
(1)两重性
①低浓度 生长,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
依次为 ,幼嫩细胞敏感性 衰老细胞。
②高浓度 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2)顶端优势
①现象:顶芽优先生长, 受到抑制。
②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 运输,侧芽附
近生长素浓度 ,发育受到抑制。
③解除: 。
(3)生长素类似物
①概念:具有与 相似的生理效应的化学
物质。
②应用:a.促进 ;b.促进扦插枝条 ;
c.获得 。促进根>芽>茎>侧芽向下去掉顶芽生长素结实无子果实抑制高生根三、其他植物激素细胞分裂组织分化促进
和各个部位植物体的果实成熟促进四、植物生长调节剂
1.概念: 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 作
用的化学物质。
2.优点: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
3.应用实例
(1)用乙烯利催熟凤梨。
(2)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芦苇,使其
纤维长度增加50%左右。
乙烯、生长素都是激素,只能在植物体
内合成,但乙烯利、萘乙酸以及2,4—D等是激
素类似物,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注意人工调节
(1)实例1——根的向地性
①起因:地心引力→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近地侧浓度高→
茎对生长素敏感性差→茎的负向重力性
根对生长素敏感性强→根的向重力性五、补充——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
②图示
(2)实例2——顶端优势
①原因: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顶芽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侧芽处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
②应用:果树的剪枝、茶树摘心、棉花打顶等都能增加分枝,提高产量。
(3)实例3——除双子叶杂草
除草剂,其中2,4—D就是利用双子叶植物适应浓度较低,而单子叶植物适应浓度较高而制成的,故可在单子叶作物中除去双子叶杂草。细胞
内液细胞
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体
液(占2/3)(占1/3)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的概念:
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体液血浆组织液淋巴血细胞组织细胞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内环境
的成分1、营养物质:水、o2 、无机盐、葡萄糖、
氨基酸、甘油、脂肪酸2、代谢废物:co2、尿素3、其他物质:激素、抗体、组织胺、
递质、纤维蛋白原注意:人的呼吸道、消化道、泪腺、尿道中的液体可由孔道与外界相通,不能称为体液,而称为外界溶液,当然也不能叫内环境。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D由于血红蛋白、载体、H2O2酶、呼吸酶、
转氨酶、转录酶、与翻译有关的酶均位于
细胞内,属于细胞内液的成分, 所以不
属于内环境的成分。2.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 B.葡萄糖
C.二氧化碳和氧 D.氨基酸练习: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渗透压:浓度越大,渗透压越大,吸水越强。血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酸碱度:人体血浆的PH值为7.35—7.45,血浆酸碱度的稳定与缓冲物质有关。
(HCO3-/HPO42- )
温 度:人体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内环境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外界环境中的物质 体 内 细 胞食 物
消化系统 O2
呼吸系统皮肤、泌尿系统
尿素等内环境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机体内的系统和器官如何协调一致呢?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法国贝尔纳:神经系统美国坎农: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五、稳态调节的机制课件24张PPT。知识回顾:
向光性中生长素的产生部位?作用部位?
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探究性练习:光①②③④⑤⑥ 下面六个图的胚芽鞘都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请说出其生长、弯曲情况请阅读教材48页,思考:生长素的产生部位:生长素的分布:运输特点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______可转化成生长素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从植物体形态学______向形态学____运输 色氨酸如胚芽鞘、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的种子和果实非极性运输极性运输横向运输从胚芽鞘尖端_____一侧向_____一侧运输成熟组织中(主动运输)向光背光上端下端三、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问题探讨1、曲线AB段表示: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BC段表示: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C点以后表示: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B点表示的生长素浓度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
5、D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芽的生长效应是_______
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茎生长 的促进作用加强。促进茎生长的最适浓度。抑制生长; 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茎生长的促进作用减弱。 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茎生长的抑制作用加强。促进生长。D问题探讨3、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根最敏感,芽次之,茎最不敏感)。2、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分别为10-10mol/l、 10-8 mol/l、 10-4mol/l;1、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结论:一、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浓度: 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细胞成熟情况: 幼嫩细胞敏感;衰老细胞迟钝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根>芽>茎)例1:顶端优势顶端优势:
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形成原因: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地积累在侧芽部位,侧芽对生长素浓度又比较敏感,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顶端优势解除顶端优势例2:茎的背地性和根的向地性产生的原因:由于重力作用:
生长素浓度:近地侧>远地侧,
由于茎对生长素相对不敏感,
生长速度:近地侧>远地侧
故茎表现背地生长;
根对生长素敏感,近地侧生长受到抑制
生长速度:近地侧<远地侧
故根表现向地生长。 放置一株水平方向的幼苗在太空的宇宙飞船中,
培养一段时间后,根、茎生长的方向如何? 生长素(IAA)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提取困难,且易分解,在生产上较少应用。
什么是生长素类似物?
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生理作用与生长素类似,但不容易被降解,因此效果稳定,在生产上有广泛的应用。如α-萘乙酸(NAA)、 2,4-二氯苯氧乙酸(2,4-D)等。
1、 防止落花落果二、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无子蕃茄)2、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二、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花冠为什么子房能发育成果实?答:发育中的种子能合成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
成果实。 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向雌蕊的柱头上涂抹生长素,使它没有受精(授粉)就发育果实,即无子果实。无子果实的形成:实例:
无籽番茄、无籽辣椒、无籽黄瓜方法:花蕾期去雄,套袋,雌蕊柱头上涂抹或喷洒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3、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扦插前,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插枝下端二、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A B C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如何设计实验?
要设置哪些浓度?
如何才能得出准确的最适浓度?
设计表格记录结果,转换成图1、取8个生长状况相似的插条,分成8组。
2、分别将每组插条的基部浸泡在盛有等量浓度为0.5、1.0、1.5、2.0、2.5、3.0、3.5、4.0mg/ml溶液的矿泉水瓶中,处理几小时至一天。
3、在相同且适宜的外界条件下,分别培养处理过的插条,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步骤实验结果
测定根和茎的生长素浓度及其与生长的关系,得到乙图。思考乙图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甲图中的位置是哪一点?为什么?甲乙d练习题练习1:右图为白杨树的主干上端。A、B、C、D分别为其上生长的侧芽。请分析:1这些侧芽发育成枝的顺序是( )2生长素主要由 ( ) 处产生,以 ( ) 的方式积累在侧芽处。3如剪去顶芽,A将发育成枝条,原因是 ( ) 。此时 ( ) 芽处生长素浓度最高, ( ) 芽处生长素浓度最低。4上述现象称为( ) 它证明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特征是( ) DCBA 顶芽主动运输 破坏了顶端优势BA 顶端优势 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练习2:
(1)若某幼苗已表示出向光性,测得其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上图中m,则其背光面生长素浓度范围为____
(2)若水平放置的幼苗表现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测得茎的近地侧浓度为2m,则茎的远地侧浓度____
(m,2m)小于mm2mpq浓度 0促进生长抑制生长作 业创新+活页:3-2课件21张PPT。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第三章 第3节 其他植物激素一、其他植物激素的主要种类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乙烯1、赤霉素合成部位
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生长旺盛部分)。
分布状况
广泛分布于被子、裸子、蕨类植物、褐藻、绿藻、真菌和细菌中,多存在于生长旺盛部分,如茎端、嫩叶、根尖和果实种子。
促进麦芽糖的转化(诱导α—淀粉酶形成)
促进营养生长(显著促进茎叶的生长)
防止器官脱落和打破休眠。
加速细胞的伸长(赤霉素可以提高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含量,而生长素直接调节细胞的伸长)
——协同作用
对细胞的分裂也有促进作用
除此之外,赤霉素还有着抑制成熟,使侧芽休眠,衰老,块茎形成的生理作用 作用机理主要作用及应用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应用:
提高无籽葡萄产量,打破马铃薯休眠;在酿造啤酒时,用GA3来促进制备麦芽糖用的大麦种子的萌发;当晚稻遇阴雨低温而抽穗迟缓时,用赤霉素处理能促进抽穗;或在杂交水稻制种中调节花期以使父母本花期相遇等。毒性?由于赤霉素可刺激叶和芽的生长,因此,在啤酒的主要原料麦芽的生产中,赤霉素被用于提高麦芽出芽率。尚无任何证据证明赤霉素对人体健康有影响,但欧美等国已经对啤酒中的赤霉素含量做了相关规定。以美国为例,规定每升啤酒中的赤霉素含量不得超过2毫克。中国并无相关规定。2、细胞分裂素细胞分裂素是从玉米或其他植物中分离或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是一类促进细胞分裂的物质的总称,促进多种组织的分化和生长。与生长素有协同作用。
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
常用的细胞分裂素主要有6-苄氨基嘌呤、激动素、玉米素等。作用机理1、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也可以使细胞体积扩大。但和生长素不同的是,细胞分裂素是通过细胞横向扩大增粗,而不是促进细胞纵向伸长来增大细胞体积的,它对细胞的伸长有一定的抑制效应。
2、延缓植物衰老。
3、诱导组织和器官的分化。
4、消除顶端优势:生长素是导致植物顶端优势的主要原因,而细胞分裂素则能消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的迅速生长。
——拮抗作用?应用细胞分裂素可用于蔬菜保鲜,在组织培养工作中细胞分裂素是分化培养基中不可缺少的附加激素。细胞分裂素还可用于果树和蔬菜上,能直接被植物根、茎、叶吸收,主要作用用于促进细胞扩大,提高开花坐果率,延缓叶片衰老,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达到增产、增值的目的,对番茄、茄子、辣椒、黄瓜均有明显的增产、增值效果。
豆芽?有危害吗?赤霉素和最常用的细胞分裂素6-苄基腺嘌呤都被认为对人体毒性极低。特别是用途广泛的赤霉素,小鼠按每千克体重25000毫克口服也没有出现中毒反应。只要不是把这些东西当饭吃,很难中招。
特别要注意的是,植物可比我们敏感得多,如果施用量过大会反而会影响植物生长。
北京市地方标准《豆芽安全卫生要求》中规定每公斤豆芽的2,4-D的残留量要在0.1毫克以下,赤霉素的残留量要在0.5毫克以下,6-苄基腺嘌呤的残留量要在0.2毫克以下。3、脱落酸脱落酸,一种抑制生长的
植物激素,因能促使叶子脱
落而得名。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除促使叶子脱落外还可使芽进入休眠状态、促使马铃薯形成块茎等,对细胞的延长也有抑制作用。
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分布: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
主要作用: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作用机理使种子和芽休眠,提高植物耐旱性(抑制种子发育)
气孔关闭,减少水分的蒸散作用
脱落酸会抑制植物的成长,通常会拮抗生长素的作用,抑制细胞分裂素合成、调节减少光合作用所需的酶等植物生理作用有关。
脱落酸在植物体内既有拮抗赤霉素的作用,也有拮抗细胞分裂素的作用,但是这些拮抗作用非常复杂。
脱落酸可以刺激乙烯的产生应用抑制种子发芽,用于种子储藏
促进种子、果实的贮藏物质,特别是贮藏蛋白和糖份的积累,提高粮食作物和果树产量
增强植物抗寒抗冻抗旱抗倒伏和耐盐的能力(抗逆性)
脱落酸由于价格昂贵,在国内农业生产上应用的实验还极少。
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全市的百万盆鲜花,均有施加脱落酸,以保证花盛开的状态。4、乙烯。。。这个不用我定义了吧。。。
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
主要作用:促进果实成熟
作用机理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叶片衰老
诱导不定根和根毛发生
打破植物种子和芽的休眠
抑制许多植物开花(但能诱导、促进菠萝及其同属植物开花)
在雌雄异花同株植物中可以在花发育早期改变花的性别分化方向等。应用应用于果实催熟、棉花采收前脱叶和促进棉铃开裂吐絮、刺激橡胶乳汁分泌、水稻矮化、增加瓜类雌花及促进菠萝开花等。
主要就是催熟。。。
乙烯是气体,难于在田间应用,直到开发出乙烯利,才为农业提供可实用的乙烯类植物生长调节剂。
说到乙烯利,现在问题来了。。。对比记忆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种子、幼根、幼芽合成
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根尖合成(分生区)
脱落酸→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与脱落(-)→
根冠、萎蔫叶片合成→将脱落的组织和器官
乙烯→促进果实成熟(+)→植物体各个部位
相互作用 相互调节
拓展阅读:油菜素油菜素,又称芸薹素。这是一类以甾醇为骨架的植物内源甾体类生理活性物质。1970年美国农学家米契尔等从油菜花粉中提取获得一种显著促进豆苗生长的物质,定名为油菜素。
油菜素内酯对菜豆幼苗有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的双重作用,可促进整株生长,包括株高、株重和荚重等;对桦、榆等树苗不仅促进茎生长,还能使叶和侧芽数增加;在低温下降低水稻细胞内离子的外渗,表明其对细胞膜有保护作用,能提高作物耐冷性。二、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与植物激素具有相似生理和生物学效应的物质。
现已发现具有调控植物生长和发育功能物质有胺鲜酯(DA-6),氯吡脲,复硝酚钠,生长素、赤霉素、乙烯、细胞分裂素、脱落酸、油菜素内酯、水杨酸、茉莉酸、多效唑和多胺等。
谢谢大家!时间交给徐远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