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浙教版九下科学1.3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 (课件 31张PPT+视频+教案+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浙教版九下科学1.3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 (课件 31张PPT+视频+教案+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2-13 15:20:2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九下科学§1.3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诞生教学设计
课题 1.3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诞生 单元 一 学科 科学 年级 九下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基于《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之后开展的教学内容,是对前面知识的补充和拓展,也为后续《生物的进化》作铺垫。本节内容主要地球诞生到现在的演化过程,通过米勒实验等介绍解答生命起源的过程。学生对太阳系起源的“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有了一个较为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初步形成了科学宇宙观,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对“地球的初始是怎样的”“生命是怎样来的”“恐龙是如何消失的”等等问题存在较多的疑问,此时,学生的求知欲已是十分强烈,有利于开展本节内容的互动教学。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能够描述地球形成初期的形态特点;能够根据演化的规律解释25亿年前至今地壳的演变;能够分析巴斯德的“肉汤实验”;了解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假说和其他假说;科学思维:通过读图等方式,增强获取有用信息和知识的能力; 探究实践:通过大量的图片,了解地球初始的模样以及在25亿年前至今地球发生的变化。态度责任:学会尝试批判的接受生命诞生的化学进化历程,树立自然界是在不断演化发展的观念。
重点 地球及地球上生命演化的历程
难点 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回顾:“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的主要内容 ;引入:我们已知知道了太阳系起源于星云,作为太阳系的地球又是怎样诞生的?地球刚诞生时,它的模样和现在一样吗?地球上的生命是怎样产生的演化的? 关于这些问题,自古以来就有过多种臆测和假说,因此,有关地球演化和生命起源的争论也一直没有间断过。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地球的演化 1、地球的年龄: 地球的年龄约为46 亿年。 太阳系在大约50 亿年前诞生后,大约经过了5 亿年,地球开始形成。 讨论交流:根据太阳系形成的过程,想象地球诞生时的“模样”。 [如温度很高、到处都是炽热的岩浆等。]视频:原始地球的形成2、地球的形成: 地球是由原始的太阳星云坍缩、凝聚而形成的。 ①由于陨石的轰击、地球不断收缩等原因,温度逐渐升高,地球内部出现熔融现象。 ②在地球自转、重力作用下,发生了物质分异现象,外部密度较大的物质和元素向内部逐渐下沉,内部较轻的物质逐渐上升,最后地球就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地壳、地幔和地核等结构。 3、地球初期的演化: (1)地球刚诞生时是一个高温炽热的熔岩球。 (2)原始地球形成的三个重要阶段: ①原始地壳的形成:岩浆的收缩冷却凝固。 ②原始大气的形成:高温岩浆不断喷发而释放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③原始海洋的形成:岩浆不断喷发而释放的水蒸气降温凝结成水滴降到地表,汇流成海洋。 (3)地球原始生命的出现: 科学家推测,距今约 38 亿年前,在海洋中诞生了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体。 ①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中; ②最初出现的生命是海洋中的藻类; ③藻类的出现,使地球大气中出现氧气并逐渐积累、增多; ④地球大气的增多,为其他植物和动物的出现提供了基础条件。 (4)原始地球发生演化: (5)高等植物和动物的出现: 距今0.65亿年前至今的新生代,地球在第三纪经历了大规模的造山运动,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等许多世界上的高大山脉,奠定了现代地球地貌的基础;鸟类、哺乳类动物和被子植物出现。4、地球起源的其他学说: (1)彗星碰撞说:1749年,法国生物学家布封认为,很久以前,一颗彗星进入太阳系,从太阳上面打下了包括地球在内的内个不同的行星; (2)双星说:除太阳以外,曾经有第二颗恒星,行星都是由这颗恒星产生的。 (3)行星平面说:认为所有的行星都在一个平面上绕太阳转,因而太阳系由原始的星云盘产生。 二、生命的起源 早期的地球没有任何生命的踪迹,有化石记录的生命史可以追溯到35亿年前。由于原始生命的诞生没有直接的证据来证明,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争论不休,只能通过模拟、实验和推测等研究方法,提出各种假说来解释生命的诞生。 1、各种假说: a.自然发生说 b.神创论 c.外来胚种说 d.化学进化说 其中,化学进化学说认为,最初的原始生命是由原始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质通过化学作用,逐步由简单到复杂,经过一个极漫长的自然演化过程而形成。 2、各种模拟实验: A、巴斯德实验: 1862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设计了曲颈瓶做实验:证明1:空气中的微生物使汤腐败的,而不是汤腐败产生了微生物。证明2:细菌等微生物的繁衍需要有母体细菌的存在,新的生命不可能自发地从非生物物质中产生。B、米勒的模拟实验:①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大气中的闪电。②冷凝器让反应后的产物和水蒸气冷却形成液体,模拟降雨。③烧瓶中的水溶液模拟原始海洋。④瓶中的甲烷、氨气、氢气和水蒸气等气体模拟原始大气. ⑤沸水模拟高温条件下的原始海洋,并提供水蒸气。结果:在模拟模拟原始地球的环境条件下,合成了一些氨基酸、有机酸和尿素等。说明:在原始地球环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物质可以转化为有机小分子物质。视频:米勒的实模拟验3、生命起源的猜想: 讨论交流:根据化学进化学说,生命来源于非生命物质,那么,在现今地球条件下,非生命物质能不能再演化为原始生命?[参考:生命在地球上的出现是原始地球条件和各种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现今的地球条件下,作为生命起源的基本条件已不存在了。现代大气不再是生命起源所必需的还原性大气。现今地球的大气层中有臭氧层阻挡了大部分的紫外线,没有了强烈的太阳辐射,也没有频繁的闪电,地球的温度也降低了,把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必需的自然界的高能作用已不复存在。 另外,也不再有含丰富有机物、含盐量极少的原始海洋那样的环境。所以,现今地球条件下不能出现原始生命。] 由太阳系的形成到地球的年龄,引发猜想:地球怎样演化成现在的模样的?理解地球的演化,也就为生命的出现提供了基础;原始生命的出现与当时原始地球大气成分及环境条件有关;生命出现后会不断地演化,为后续“生物的进化”奠定基础其他学说,拓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多维度思考对实验的分析与思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米勒的模拟实验为学生提供一些思考的空间;体验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求知欲和探索令人欲;
课堂练习 1、真正的生物圈形成的标志是( D ) A.蓝菌的出现 B.多细胞生物的出现 C.动物的出现 D.高等植物的出现2、下列过程是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的是(D  ) A.有机物→有机小分子物质 B.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 C.有机大分子物质→相对独立的体系 D.相对独立的体系→具有原始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功能3、原始生命出现之后,下列最符合生物进化实际情况的是( A ) A.厌氧呼吸→光合作用→有氧呼吸 B.厌氧呼吸→有氧呼吸→光合作用 C.有氧呼吸→光合作用→厌氧呼吸 D.光合作用→厌氧呼吸→有氧呼吸4、有关地球现在是否还在发生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现在地球上化学进化过程仍时刻进行着B.现在地球上缺乏原始地球的条件,生命起源不再发生C.现在地球上条件恶劣,化学进化过程减慢D.现在地球上条件优越,化学进化过程加快5、科学考察队员在野外考察时挖掘到两个不同物种A和B,并把挖掘它们时的地层用图描绘下来,如图所示。若A、B均为所在地层中最高等生物,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A物种比B物种结构简单 B.在下层地层中也可能会有A物种 C.在上层地层中不可能会有B物种 D.B物种比A物种结构简单 6、下图是用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一实验装置是美国青年学者   设计的。 (2)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   ,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不含氧气。正负电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的   。 (3)B装置里的液体相当于   ,实验后可检验到其中含有   等有机小分子物质。 (4)此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从   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 [参考答案:(1)米勒(2)原始大气层;闪电(3)原始海洋;氨基酸(4)小分子无机物]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
课堂小结 1、地球形成了约46 亿年前; 2、原始生命体在距今约38 亿年前的海洋中诞生; 3、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的有机物质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后形成的; 4、化学进化假说普遍被人们接受,认为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独立体系→原始生命。 5、地球上的生命由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演化着。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九下§1.3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诞生 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形成初期的形态特点;
2、能根据演化规律解释25亿前至今地壳演化;
3、能分析马斯德的“肉汤实验”;
4、了解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假说和其他假说。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地球的演化
1、太阳系在大约 年前诞生后,大约经过了 年,地球开始形成。地球的年龄约为 年。
2、地球是由原始的 坍缩、凝聚而形成的。由于陨石的轰击、地球不断 等原因,温度逐渐 ,地球内部出现熔融现象。同时又在地球 、 作用下,发生了物质分异现象,外部密度较大的物质和元素向内部逐渐下沉,内部较轻的物质逐渐上升,最后地球就逐渐形成了现在的 等结构。
3、地球在形成之初是一个由 构成的炽热的球。随着地球温度的不断下降,固态的 逐渐形成。由高温岩浆不断喷发而释放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构成了非常稀薄的 。高温岩浆不断喷发而释放的大量水蒸气,随着温度的下降,凝结成水滴降到地表,汇流成 ,地球进入了海洋时代。
知识点2、生命的起源
1、科学家推测,距今约 年前,在海洋中诞生了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体。
2、早期的地球没有任何生命的踪迹, 的生命史可以追溯到35亿年前。
3、由于原始生命的诞生没有直接的证据来证明,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争论不休,只能通过 等研究方法,提出各种假说来解释生命的诞生。
4、1862年,法国微生物学家 实验证明了 “腐肉生蛆”是错误的,是空气中的微生物使汤腐败的,而不是汤腐败产生了微生物。米勒等科学家也用实验证明,所有构成生物体的20种 均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经多种途径产生。人们开始意识到,原始生命物质可以在没有生命的自然条件下产生出来,并推论生命是在此基础上 而来的。一些现代科学家则相信生命起源的 假说。当然也有科学家提出假说,认为原始生命物质也有可能来自 。
二、例题讲解
例题1、人体血液的无机盐质量分数约为0.9%,研究表明,30亿年前原始海洋的无机盐质量分数也约为0.9%。下列观点不可取的是(  )
A.人体血液仍然带有原始海洋的某些印痕
B.人体血液和原始海洋之间存在着某些尚未被认识的关系
C.人体血液和原始海水的无机盐的质量分数相同无任何关系
D.人类的祖先可能是从原始海洋中的原始生命逐渐进化而来的
例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爆炸宇宙论是经过科学证实的结论
B.米勒模拟实验证明了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会演变成原始生命
C.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D.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发生碰撞和张裂
例题3、下列有关生物圈演化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但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B.大气中氧气增多与蓝藻等藻类植物大量繁殖有关
C.大气中臭氧层的出现,使生物有了向陆地发展的可能
D.生物圈的演化是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例题4、下列有关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
B.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C.自然选择学说观点认为生物的变异是定向的,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
D.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例题5、下列证据与“生命起源于外星球”的推测缺乏严密逻辑关系的是(  )
A.陨石中发现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
B.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
C.最近发现火星除两极有少量冰以外,深处还埋有水
D.美国青年学者米勒在实验室模拟原始大气和闪电,人工合成了多种氨基酸
三、随堂练习:
1、中国古代流传着“开天辟地”的神话,下列对该神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一个科学假设
B.它能科学地解释宇宙起源
C.它采用了宇宙膨胀的观点
D.它既是神话,也反映了人类对宇宙起源进行探究的思想
2、人们推测原始大气的成分最接近于(  )
A.现代大气成分 B.月球上的大气成分
C.无氧呼吸产生的气体成分 D.火山喷发出的气体成分
3、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米勒的模拟实验证明了有机小分子可生成无机小分子
B.生物之间有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
C.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
D.达尔文用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生物进化
4、如图所示为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利用甲烷、氨、氧气等气体模拟原始大气
B.实验中通过火花放电模拟原始大气的雷电条件
C.实验后可以在装置中检测到多种有机小分子物质
D.实验证明了在原始地球条件下从无机小分子转化为有机小分子的可能性
5、对于地球上生命起源的解释,有种理论叫做“宇宙胚种论”,它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宇宙中的其他天体。近年来,科学家在分析陨石成分时,发现其他天体上存在构成生命物质的各种有机物,如氨基酸等;对某些彗星成分的分析也表明一些彗星中存在简单的有机物。由此,你认为“宇宙胚种论”的观点是(  )
A.正确的,应当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宇宙
B.错误的,因为教材告诉我们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质
C.一种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猜想,没有任何科学价值
D.一种假设,事实根据很少,至今还不能被证实
6、为生物圈的形成创造了首要条件的是(  )
A.原始地球 B.原始生命 C.多细胞生物 D.氧气
7、真正的生物圈形成的标志是(  )
A.蓝菌的出现 B.多细胞生物的出现
C.动物的出现 D.高等植物的出现
8、如图是以海洋化学起源说为依据,结合地质学研究成果绘制的时间轴简图。
(1)米勒实验模拟的地球时期是   (填字母)。
(2)请推测最初形成的生命是   (填“需氧型”或 “不需氧型")。
(3)根据时间轴上植物类群出现的顺序,仅从结构特点推测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   。
四、课后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体是在海洋中诞生的
B.地球上出现裸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大气中的氧气含量才逐渐增多
C.现代出土的两栖类动物的化石形成年代早于恐龙的化石形成年代
D.以上说法均错误
2、地球的历史和生物的出现排序正确的是(  )
①大气中氧气的出现和增加 ②哺乳动物的出现 ③原始海洋形成 ④恐龙生活的时期
⑤鱼类的出现和繁盛 ⑥原始大气形成 ⑦原始生命在海洋中诞生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⑥③⑦①⑤④②
C.③⑥⑦⑤②④① D.⑥③⑦⑤①②④
3、科学家认为原始大气中并没有氧气,后随地球的演化逐渐增加。早期地球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  )
A.原始海洋蒸发出的水蒸气分解 B.原始海洋中藻类的光合作用
C.原始森林中植物的光合作用 D.火山喷发
4、有关地球现在是否还在发生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现在地球上化学进化过程仍时刻进行着
B.现在地球上条件优越,化学进化过程加快
C.现在地球上条件恶劣,化学进化过程减慢
D.现在地球上缺乏原始地球的条件,生命起源不再发生
5、有科学家将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类等物质放在特殊的溶液中,发现这些物质能够浓缩聚集为一个个球状小滴,小滴周围还有类似于膜的边界,并能从外界吸收某些物质,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反应产物也能排出。这个实验模拟生命起源过程中的(  )
A.形成单细胞生物的过程 B.形成氨基酸等小分子有机物的过程
C.形成原始生命的过程 D.由蛋白质等大分子有机物形成多分子体系的过程
6、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说法中,不确切的是(  )
A.米勒实验说明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形成有机物是可能的
B.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已经得到了实验证实
C.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可能是相同的,环境的变化导致了差异
D.生物化石为生物的进化学说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利的证据
7、在学习了“生命起源”后,几位同学针对我国著名思想家老子的话“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展开辩论,其中没有道理的观点是(  )
A.A B.B C.C D.D
8、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问题吸引了许多科学家探究的目光。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亿万年进化的结果
C.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间接证据
D.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9、下列关于地球演化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固态的地壳一形成便奠定了现代地球地貌的基础
B.科学家是通过对世界历史的长期研究来了解地球的演化史的
C.地球形成之初是一个由岩浆构成的炽热的球体
D.“婴儿期”的地球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氧气和氮气
10、始海洋比现代海洋有利于生命的诞生,这是因为原始海洋(  )
A.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游离态的氧 B.含有丰富的有机物,不含游离态的氧
C.含有丰富的无机物和游离态的氧 D.含有丰富的无机物,不含游离态的氧
11、请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科学家研究表明,地球经常受到陨石撞击。
材料2 1969发现陨落在澳大利亚启逊镇陨石中含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
材料3 1983年科学家用新分析技术对法国南部奥罗艾埃陨石进行分析,发现陨石中含有6%的有机物,20%的水。有机物中含有核酸等物质。
(1)陨石是天外来客,其中含有水、有机物,说明宇宙中存在着   的条件。
(2)从材料2陨石含有的有机物来看,其阶段相当于原始生命形成的   阶段。
(3)从材料3陨石含有的有机物来看,其阶段相当于原始生命形成的   阶段。
(4)因为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所以有人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从外星球来的。如果是这样,你能用类似教科书中“过程示意图”方式表示过程吗?   
12、如图是用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   ,与现在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A装置里气体中不含有   。正负电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里的   ,为实验提供能量;
(2)沸水主要是为了产生   ,B装置里的液体相当于   ,实验后可检验到其中含有   等有机小分子物质;
(3)这一实验装置是美国学者   设计的.此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从   到   的转变是完全可能的。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
1、50亿 5亿 46亿
2、太阳星云 收缩 升高 自转 重力 地壳、地幔和地核
3、岩浆 地壳 原始大气 海洋
知识点2、
1、38亿
2、有化石记录
3、模拟、实验和推测
4、巴斯德 氨基酸进化 化学进化 外星球
二、例题讲解:
例题1、C
解析: 人体血液的无机盐质量分数约为0.9%,研究表明,30亿年前原始海洋的无机盐质量分数也约为0.9%。 根据这个数据进行分析判断;A.说明人体血液仍然带有原始海洋的某些印痕,正确;B. 说明人体血液和原始海洋之间存在着某些尚未被认识的关系 ,正确;C.从进化的角度分析,人体血液和原始海水的无机盐的质量分数相同是有关系的,错误; D. 人类的祖先可能是从原始海洋中的原始生命逐渐进化而来的,正确。
例题2、D
解析:A. 大爆炸宇宙论、大陆的板块构造学说、星云说等都没有得到科学证实的结论,A错误;B.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是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但是该实验不能证明了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会演变成原始生命 ,B错误; C. 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总星系分为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所以C错误;D.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发生碰撞和张裂,正确。
例题3、D
解析: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A. 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但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正确;B. 大气中氧气增多与蓝藻等藻类植物大量繁殖有关,藻类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正确;C. 大气中臭氧层的出现,使生物有了向陆地发展的可能 ,臭氧层能够吸收紫外线,对地球上的生物起保护作用;正确;D. 生物圈的演化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共同作用的结果,D错误。
例题4、C
解析:A: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正确。B: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正确。C:自然选择学说观点认为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错误。D: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正确。
例题5、D
解析:在众多的生命起源的观点中,就有一种观是“生命起源于外星球”的观点。“生命起源于外星球”的推测虽然缺乏严密的逻辑关系,但是也有了一些证据.如陨石中发现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最近发现火星除两极有少量冰以外,深处还埋有水等,都能够证明“生命起源于外星球”的观点。美国青年学者米勒在实验室模拟原始大气和闪电,人工合成了多种氨基酸,所能证明的是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而不是“生命起源于外星球”的观点,D符合题意。
三、随堂练习:
1、D 2、D 3、A 4、A 5、D 6、B 7、D
8、(1)A (2)不需氧型 (3)从简单到复杂
四、课后练习:
1、A 2、B 3、B 4、D 5、B 6、B 7、D 8、C
9、C 10、B
11、(1)形成原始生命 (2)第一 (3)第二
(4)陨石坠落地球—原始有机小分子(陨石中)—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原始单细胞生物
12、(1)原始大气;氧气;闪电 (2)水蒸气;原始海洋;氨基酸
(3)米勒;无机物;有机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共31张PPT)
第一章 演化的自然
浙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3节 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诞生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能够描述地球形成初期的形态特点;能够根据演化的规律解释25亿年前至今地壳的演变;能够分析巴斯德的“肉汤实验”;了解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假说和其他假说;
科学思维:通过读图等方式,增强获取有用信息和知识的能力;
探究实践:通过大量的图片,了解地球初始的模样以及在25亿
年前至今地球发生的变化。
态度责任:学会尝试批判的接受生命诞生的化学进化历程,树立自然
界是在不断演化发展的观念。
回顾:
“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的主要内容:

太阳及太阳系中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是来自宇宙中的同一星云,经过漫长时间的演化而逐渐形成的。星云不停地旋转,使中心部分聚焦收缩,成为原始太阳。星云周围的气体尘埃物质逐渐聚焦成太阳稍顷中的大大小小的行星等。
新知导入
我们已知知道了太阳系起源于星云,作为太阳系的地球又是怎样诞生的?地球刚诞生时,它的模样和现在一样吗?地球上的生命是怎样产生的演化的?
关于这些问题,自古以来就有过多种臆测和假说,因此,有关地球演化和生命起源的争论也一直没有间断过。
新知讲解
一、地球的演化
1、地球的年龄:
地球的年龄约为46 亿年。
太阳系在大约50 亿年前诞生后,大约经过了5 亿年,地球开始形成。
讨论交流
根据太阳系形成的过程,想象地球诞生时的“模样”。
参考:
如温度很高、到处都是炽热的岩浆等。
视频:
原始的地球
(点击图片可播放)
新知讲解
2、地球的形成:
地球是由原始的太阳星云坍缩、凝聚而形成的。
①由于陨石的轰击、地球不断收缩等原因,温度逐渐升高,地球内部出现熔融现象。
②在地球自转、重力作用下,发生了物质分异现象,外部密度较大的物质和元素向内部逐渐下沉,内部较轻的物质逐渐上升,最后地球就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地壳、地幔和地核等结构。
新知讲解
3、地球初期的演化:
(1)地球刚诞生时是一个高温炽热的熔岩球。
新知讲解
(2)原始地球形成的三个重要阶段:
①原始地壳的形成:岩浆的收缩冷却凝固。
②原始大气的形成:高温岩浆不断喷发而释放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③原始海洋的形成:岩浆不断喷发而释放的水蒸气降温凝结成水滴降到地表,汇流成海洋。
加拿大魁北克发现最古老的岩石,形成于42.8亿年前。
(3)地球原始生命的出现:
科学家推测,距今约 38 亿年前,在海洋中诞生了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体。
①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中;
②最初出现的生命是海洋中的藻类;
③藻类的出现,使地球大气中出现氧气
并逐渐积累、增多;
④地球大气的增多,为其他植物和动物
的出现提供了基础条件。
(4)原始地球发生演化:




(5)高等植物和动物的出现:
距今0.65亿年前至今的新生代,地球在第三纪经历了大规模的造山运动,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等许多世界上的高大山脉,奠定了现代地球地貌的基础;鸟类、哺乳类动物和被子植物出现。
4、地球起源的其他学说:
(1)彗星碰撞说:1749年,法国生物学家布封认为,很久以前,一颗彗星进入太阳系,从太阳上面打下了包括地球在内的内个不同的行星;
(2)双星说:除太阳以外,曾经有第二颗恒星,行星都是由这颗恒星产生的。
(3)行星平面说:认为所有的行星都在一个平面上绕太阳转,因而太阳系由原始的星云盘产生。
新知讲解
二、生命的起源
早期的地球没有任何生命的踪迹,有化石记录的生命史可以追溯到35亿年前。由于原始生命的诞生没有直接的证据来证明,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争论不休,只能通过模拟、实验和推测等研究方法,提出各种假说来解释生命的诞生。
1、各种假说:
a.自然发生说 b.神创论 c.外来胚种说 d.化学进化说
其中,化学进化学说认为,最初的原始生命是由原始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质通过化学作用,逐步由简单到复杂,经过一个极漫长的自然演化过程而形成。
2、各种模拟实验:
A、巴斯德实验:
1862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设计了曲颈瓶做实验:
证明1:空气中的微生物使汤腐败的,而不是汤腐败产生了微生物。
证明2:细菌等微生物的繁衍需要有母体细菌的存在,新的生命不可能自发地从非生物物质中产生。
B、米勒的模拟实验:
结果:在模拟模拟原始地球的环境条件下,合成了一些氨基酸、有机酸和尿素等。
说明:在原始地球环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物质可以转化为有机小分子物质。
①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大气中的闪电。
②冷凝器让反应后的产物和水蒸气冷却形成液体,模拟降雨。
③烧瓶中的水溶液模拟原始海洋。
④瓶中的甲烷、氨气、氢气和水蒸气等气体模拟原始大气.
⑤沸水模拟高温条件下的原始海洋,并提供水蒸气。
视频:
米勒实验
(点击图片播放)
3、生命起源的猜想:
无机物
紫外线、闪电、高温
有机小分子物质
有机大分子物质
(氨基酸、核苷酸等)
(蛋白质、核酸等)
独立体系
外包
原始界膜
不断完善
原始生命
原始大气
讨论交流
根据化学进化学说,生命来源于非生命物质,那么,在现今地球条件下,非生命物质能不能再演化为原始生命?
生命在地球上的出现是原始地球条件和各种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现今的地球条件下,作为生命起源的基本条件已不存在了。现代大气不再是生命起源所必需的还原性大气。
现今地球的大气层中有臭氧层阻挡了大部
分的紫外线,没有了强烈的太阳辐射,也没有
频繁的闪电,地球的温度也降低了,把无机物
合成为有机物必需的自然界的高能作用已不复
存在。另外,也不再有含丰富有机物、含盐量极
少的原始海洋那样的环境。
所以,现今地球条件下不能产生原始生命。
随堂练习
1、真正的生物圈形成的标志是(  )
A.蓝菌的出现 B.多细胞生物的出现
C.动物的出现 D.高等植物的出现
D
随堂练习
2、下列过程是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的是(  )
A.有机物→有机小分子物质
B.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
C.有机大分子物质→相对独立的体系
D.相对独立的体系→具有原始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功能
D
随堂练习
3、原始生命出现之后,下列最符合生物进化实际情况的是(  )
A.厌氧呼吸→光合作用→有氧呼吸
B.厌氧呼吸→有氧呼吸→光合作用
C.有氧呼吸→光合作用→厌氧呼吸
D.光合作用→厌氧呼吸→有氧呼吸
A
随堂练习
4、有关地球现在是否还在发生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现在地球上化学进化过程仍时刻进行着
B.现在地球上缺乏原始地球的条件,生命起源不再发生
C.现在地球上条件恶劣,化学进化过程减慢
D.现在地球上条件优越,化学进化过程加快
B
随堂练习
5、科学考察队员在野外考察时挖掘到两个不同物种A和B,并把挖掘它们时的地层用图描绘下来,如图所示。若A、B均为所在地层中最高等生物,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物种比B物种结构简单
B.在下层地层中也可能会有A物种
C.在上层地层中不可能会有B物种
D.B物种比A物种结构简单
D
随堂练习
6、下图是用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
(1)这一实验装置是美国青年学者   设计的。
(2)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   ,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不含氧气。正负电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的   。
(3)B装置里的液体相当于   ,
实验后可检验到其中含有   等有机
小分子物质。
(4)此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
过程中,从   生成有机小
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
米勒
原始大气层
闪电
原始海洋
氨基酸
小分子无机物
课堂总结
1、地球形成了约46 亿年前;
2、原始生命体在距今约38 亿年前的海洋中诞生;
3、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的有机物质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后形成的;
4、化学进化假说普遍被人们接受,认为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独立体系→原始生命。
5、地球上的生命由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演化着。
板书设计
1.3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诞生
1、原始地球形成:约46 亿年前,并演化至今
2、原始生命诞生:约38 亿年前的海洋中诞生;
由非生命的有机物质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后形成的;
3、化学进化假说: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独立体系→原始生命。
4、地球上的生命由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演化。
作业布置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
2、完成学案中的“课后练习”;
3、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
4、预习下一课时主要内容。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