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中国石拱桥 (2课时)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8 中国石拱桥 (2课时)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7 08:45:28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茅以昇
18 中国石拱桥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提问: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今天我们来做个试验。
种类
颜色
形状
……
二、探究分析
1. 课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点?请在课文中圈画出来,并与同桌交流一下,看谁找得准确。
打比方
列数字
作比较
作诠释
摹状貌
举例子
引用
打比方
列数字
作比较
作诠释
摹状貌
引用
打比方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
举例子
打比方
列数字
作比较
作诠释
摹状貌
引用
列数字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 米,中部略窄,宽9米”
“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举例子
打比方
列数字
作比较
作诠释
摹状貌
引用
作比较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举例子
打比方
列数字
作比较
作诠释
摹状貌
引用
作诠释
“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
举例子
打比方
列数字
作比较
作诠释
摹状貌
引用
摹状貌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
举例子
打比方
列数字
作比较
作诠释
摹状貌
引用
引用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唐朝的张鹰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举例子
举例子
打比方
列数字
作比较
作诠释
摹状貌
引用
举例子
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列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个例子。
二、探究分析
2.采用这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举例子
打比方
列数字
作比较
作诠释
摹状貌
引用
把……比做……,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通过列举准确的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让读者留下具体清晰的印象。
把……同……进行比较,突出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让读者留下具体清晰的印象。
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作些解释,使读者在阅读时对抽象的事物能够更加理解。
说明……(说明对象)的……特点,对……(说明对象的某一特点)的描写更形象、生动、具体,让读者印象更深刻。
通过引用……资料,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通过列举……的事例,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让读者留下具体清晰的印象。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700多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200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两千年来,我国修建了无数的石拱桥。解放后,全国大规模兴建起各种形式的公路桥与铁路桥,其中就有不少石拱桥。1961年,云南省建成了一座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名叫“长虹大桥”,石拱长达112.5米。在传统的石拱桥的基础上,我们还造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其中“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是世界上所仅有的。近几年来,全国造了总长20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其中最大的一孔,长达150米。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三、精读研析
我们一起朗诵课文最后两段,大家思考中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具有独特创造和高度设计水平的原因是什么 它未来的发展将会怎样
提问:各位同学,老师有没有漏读什么词语?去掉这些词语,句子的意思有没有发生变化?
四、品味语言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1.教师朗读第3自然段。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有记载的”表明作者的判断依据,可能还有更早的没有记载下来的。
“大约”“可能”表示“估计,不确定”的意思,因为这是文献上的记录,作者不可能亲自看见“旅人桥”的建成,只能根据记录,但文献上的记录是否属实,作者不得而知。
“几乎”是表示范围广,但不排除有地方没有。
四、品味语言
2. 迅速浏览文章,找出类似的限制性词语,和同桌交流一下,看看是否能够说出文章是如何体现语言的准确、严谨的。
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在当时”是时间上的限定,“可算是”是程度上的限定。这样表述符合实际情况,说明赵州桥大拱的长度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很多石拱桥的拱长都超过了赵州桥的大拱长度。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到……”表示数量范围,是实事求是的做法。用“约”限制,表示估计,说明这座桥大致的宽度,避免了绝对化。“几乎”表示程度,强调桥面与河面并非完全平行,这体现了说明的准确性。
四、品味语言
3.积累限制性词语。
“经常、常常、屡次、总是、有时、往往、通常”等。
表时间
表程度
“已经、早已、一直、渐渐、当时”等。
“最、比较、几乎、相当、很、尤其、稍微、更加”等。
表范围
“一切、部分、全部、都、大多数、少数、总共”等。
表数量
“多、有余、很少”等。
表估计
“大约、可能、左右”等。
表频率
四、品味语言
说明文的语言有准确、严密的特点。从文中可以看出,本文使用的数字是准确的没办法使用准确数字的,就用表示估计的数字对暂时还无法肯定的意思,就用表示推测的语言进行表达。恰当地使用限制性词语,可使表达的意思趋于准确。
因此,我们学习说明文的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准确”这一特点。
4.总结。
五、总结归纳
说明文既要抓住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说明,更要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用准确、严谨的语言去进行说明。这样才能让读者对文中说明的内容有比较清晰的了解。
我们阅读说明文,也应抓住这几点去进行阅读。
六、拓展延伸
为了更深入学习本课文,课后请完成“思考探究”练习中的第一题、“积累拓展”中的第五题。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桥梁的知识,还可以观看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超级工程Ⅱ》第二集——《中国桥梁》,如果对港珠澳大桥的建造过程和故事感兴趣,可以观看2019年上映的纪录片《港珠澳大桥》。(共22张PPT)
茅以昇
18 中国石拱桥
(第一课时)
港珠澳大桥
“中国结”
“白海豚”
“风帆”
大家知道这是哪种类型的桥梁吗?它令你印象深刻的最主要特点是什么?
一、导入新课
大桥的隧道是世界上最长的沉管隧道,是我国自主研发的。
全长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有“中国结”“白海豚”“风帆”三座形式各异的漂亮主桥。
……
茅以昇
18 中国石拱桥
从文章的标题上看,港珠澳大桥是和文章中的桥梁是一样的吗?
二、整体感知
1. 检查预习中“读读写写”的情况,简介作者茅以异。
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字唐臣,江苏镇江人,中国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九三学社成员。
茅以升曾任国立河海工科大学校长、交通部唐山大学校长(今西南交通大学)、北洋工学院院长、江苏省水利厅厅长、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处长、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代院长、院长、中国桥梁公司总经理、北洋大学校长、中国/北方交通大学(时含今西南交通大学和今北京交通大学)校长、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等职。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茅以升主持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多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曾主持修建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新中国成立后,他参与设计武汉长江大桥。1989年11月12日,病逝于北京,享年93岁。
茅以昇
2. 限时4分钟默读全文,标上段落序号,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二、整体感知
(1)石拱桥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请在文章中圈画出来。
(2)第3自然段内容是否和第1、2自然段的内容重复?
(3)文章重点介绍了哪两座桥梁?还介绍了其他哪些桥梁?
(4)文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4

(1)石拱桥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请在文章中圈画出来。
(1)在第1、2自然段可以找到石拱桥的共同特点:
①出现得比较早(历史悠久);
②桥洞成弧形,形式优美;
③结构坚固。
(2)第3自然段内容是否和第1、2自然段的内容重复?
(2)第1、2自然段说的是石拱桥的特点,第3自然段说的是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相同的地方,所以不重复。
(3)文章重点介绍了哪两座桥梁?还介绍了其他哪些桥梁?
(3)文章着重介绍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还介绍了旅人桥、江东桥、长虹大桥、双曲拱桥等。
(4)文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4)先总体概说石拱桥的外形、结构和功用,然后指出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点,再分别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说明它们的独特构造和高度的艺术性,再说明中国石拱桥成就辉煌的原因,最后综述我国桥梁事业,尤其是拱桥的新发展。
1. 集体朗读文章第4、5自然段,然后思考右边的问题。
三、精读研析
(1)赵州桥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2)赵州桥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你能根据这个特点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并在相应的位置上标出数据吗?
(3)大家觉得28道拱圈是怎么排列的?
(4)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赵州桥的?
(1)赵州桥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历史悠久——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形式优美——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结构坚固——历经1300多年仍保持原有雄姿。
(2)赵州桥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你能根据这个特点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并在相应的位置上标出数据吗?
突出特点是,全桥只有一个拱,长37.4米,桥洞像一张弓,大拱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
(3)大家觉得28道拱圈是怎么排列的?
是一个大拱由28个拱形瓦片状拱圈连接在一起。
是拱圈上下层叠,一层层累叠,共计28层。
一道拱圈就是全桥的一道大拱,28道拱圈并列排放。
(4)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赵州桥的?
作者是按照地理位置、修建时间、结构特征这一顺序来介绍的,在逻辑上即是按先总述,后分述,由概括到具体的顺序来介绍的。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 300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约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02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2.集体朗读文章第6-8自然段,然后思考右边的问题。
三、精读研析
(1)卢沟桥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2)赵州桥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你能根据这个特点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并在相应的位置上标出数据吗?
(3)赵州桥和卢沟桥有什么共同特点既然有共同点,只写一座赵州桥行不行?
(4)为什么选这两座桥代表中国的石拱桥?
(1)卢沟桥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历史悠久——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
形式优美——以“卢沟晓月”著称,两旁石柱上有不同姿态的狮子;
结构坚固——两岸河堤常被冲毁,可卢沟桥从未出事。
(2)卢沟桥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请根据文段简要概述。
由11个半圆形石拱组成,每个石拱之间长度不一桥宽8米,桥面平坦每两个石拱间有石砌桥墩,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而且卢沟桥的艺术特点也非常突出。如“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3)赵州桥和卢沟桥有什么共同特点既然有共同点,只写一座赵州桥行不行?
两桥的共同点是都是石拱桥,都具备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但是只写一座桥是不可以的,因为赵州桥为独拱石桥,卢沟桥为联拱石桥,两例并举,可起到互相对照和补充的作用。
(4)为什么选这两座桥代表中国的石拱桥?
选赵州桥是因为它是世界上著名的石拱桥,也是建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拱桥。
选卢沟桥是因为抗日战争在这里爆发,具有历史价值。
四、归纳总结
从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说明事物要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要想抓住特征就要找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点,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展开说明。在说明文的阅读与写作中,我们都要牢牢记住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