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后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后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7 20:4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课后练习
1.选出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
A. 乍看(zhà) 篱笆(lí) 辟邪(xié) 逛市场(guàng)
B. 旺盛(shèng) 菌子(jūn) 鲜腴(yú) 密匝匝(zhā)
C. 扳尖(bān) 苔痕(tái) 鸡枞(cóng) 蟹腿肉(xiè)
D. 绿釉(yòu) 炽红(zhì) 择净(zhái) 缅桂花(miǎ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推祟 蔓延 嶙峋 络绎不绝 B. 序幕 雕镂 翰林 无暇一顾
C. 车辙 锁屑 遏制 春寒料峭 D. 喧嚣 篱笆 隧道 长途拔涉
3.汪曾祺散文的特点是( )
A. 平淡质朴 B. 富丽精工 C. 清新缠绵 D. 精致灵动
4.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鲜腴:新鲜肥美。
B. 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格调:指不同作家或不同作品的艺术特点的综合体现。
C. 密匝匝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密匝匝:非常浓密的样子。
D. 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吃惊的样子。
5.下面文段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黄与绿__________着,无边无垠,__________,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__________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__________。
A. 主宰 周道如砥 唤醒 行驶 B. 支配 坦荡如砥 提醒 行动
C. 主宰 坦荡如砥 提醒 行驶 D. 支配 周道如砥 唤醒 行动
6.下列对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
(2)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3)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4)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
A. 拟人 比喻 比喻 设问 B. 比喻 拟人 比喻 反问
C. 比喻 拟人 拟人 设问 D. 比喻 排比 拟人 反问
7.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正因为圣人像水那样与物无争,所以才彰显伟大。
②处世要像水那样安心低下,办事要像水那样灵活变通,行动要像水那样相机而行。
③水乐意使万物滋长而不与它们竞争,它甘心居于众人不愿处的下位,所以最接近于道。
④读国学经典,发现古人喜欢把一些枯涩难懂的道理以水作比喻。
⑤比如《老子》,“上善若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
A. ④⑤③②① B. ②①④⑤③ C. ②③⑤④① D. ④①②⑤③
8.班上开展“父爱如山”主题班会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 【信息提取】阅读下面的材料,请为材料拟写一个标题。(10字以内) 材料 2020年6月15日,父亲节即将到来。丽江市森林消防支队古城中队消防员王杰又提起笔给父亲写信了。王杰是个不善言谈的人,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他一直与父亲保持着书信沟通。他说:“父亲是个工人,含辛茹苦把我和姐姐养大,我们都深爱父亲,但有时有些话电话打通后开不了口,视频接通后更是不知从何说起。所以用笔写下来更显得自然。”通过书信来往,加深了他与父亲的感情,每一封信,都流露出浓浓的父子情。
(2) 【故事链接】“父爱沉默无言”。下图与教材内容有关,请简要复述该故事的主要内容。字数在60字以内。

(3) 【撰写对联】请根据这次活动的主题内容,续写下联。
上联:母爱似水水不断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
9.语言表达。
(1) 请根据下面的母子对话,在横线处填上一句话,达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
儿子:妈妈,我要和同学一起去看新上映的电影。
妈妈:你是在通知我,还是在向我征求意见?
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你的好友小南,有着比较明显的拖延症。很多事情都拖到最后才匆忙完成,到校或是集合的时候也大多是最后一个到。为此他(她)自己很苦恼,但也一直拖延着改变不了自己。请你写一段劝告的赠言,夹在送给他(她)的《林徽因诗文集》里。
10.仿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你要像一棵松树,大风将树枝吹折,然而巨大的树干,却永远挺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要像一束鲜花,岁月将美丽夺走,然而恬静的本性,却永世长存。
11.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某校七(1)班开展以“网络时代里的我们”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 观察上面的图表,从图表中概括两条主要信息。
(2) 本班孙雯同学沉迷网络游戏,为了玩网络游戏经常熬夜,给学习、生活、健康等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班委会现委托你对其进行规劝,你打算如何劝说?
12.说说你的理解
(1) 本文标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的画呢?(提示:从铺垫、兴趣等角度思考)
(2) 作者在文末满怀深情地说“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那天有什么“情味”让作者“忘不了”呢?
(3) 文章结尾只有一句“我想念昆明的雨”,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提示: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烟雨荷花
①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还说:烟雨荷花甲桂林。
②我们一行人冒着淅淅沥沥的雨,漫步在七溪山公园的小径上,来观赏桂林的荷花。
③我看见过电视画面上灿若仙子的美荷,端详过太原迎泽公园的略显憔悴的小荷,却从没观赏过桂林这样的烟雨鲜荷。桂林的荷花真多啊,微风吹来,万头攒动,多得让你数也数不过来;桂林的荷花真秀啊,秀得仿佛那是一群身着粉红上衣和绿色长裙的娇俏的小姑娘,姿态各异,仪态万方;桂林的荷花真净啊,净得让人不忍轻触,一碰就会玷污了她的纯洁;桂林的荷花真嫩啊,嫩得仿佛吹弹可破,可以溢出水来,如果能咬一口尝尝鲜,那是多么的美呀。
④我们沿着小径,缓缓而行,围着荷塘转了一圈又一圈,实在不忍挪开脚步,实在不忍错开眼球,实在不忍放下手中的相机,实在不忍和如此娇艳的雨荷告别!
⑤我要细细欣赏她们的点点滴滴的美,好好品味她们的方方面面的独特。
⑥你瞧,满塘的荷花,年龄各不相同,风采也各异。年龄最大的已经结出了小巧丰满的莲蓬,淡雅,轻绿,低调,富足,悠闲,自在,感觉她们在享受夕阳下的暮年;年龄较大的亦不是残荷,她们犹如风情万种的少妇,只是头发被风吹乱了一点,却更显其迷人风姿 ;年龄偏小的,羞涩地紧紧包裹着自己曼妙的身材,却也已经露出了美荷的底蕴和实力,也已经充满了勃勃生机与活力,只等绽放的那一刻的到来。确实,未来的光彩属于她们,未来的世界更属于她们;然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风华正茂的青年荷。她们是荷的世界的佼佼者,荷的世界的主宰者,荷的世界的女王!如若不信,你来看,她们的衣裙是由中国最巧的仙女用最好的杭州丝绸神工织就的,光滑平整,纹理细密,颜色巧夺天工,荷瓣大小均匀,大自然的造化成就了独领风骚的丰姿绰约的青年荷。
⑦你再看,满塘的荷叶,大小不同,风格迥异,神韵非同一般,他们就像一个个忠实的护花使者,义无反顾地紧紧跟随着或娇或嫩的朵朵荷花,却不抢一丝风光;在那些青翠碧绿的荷叶上,挂满了一颗颗透明的露珠,抑或是雨珠,他们就是荷叶托在手心里的宝;也正是那些珍珠一样的露珠,抑或是雨珠,给了荷叶更加活跃的生命和灵气,也才显出了荷的万千神韵。正所谓,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奉献的真英雄!
⑧爱荷,就请赏荷吧!最好最美的荷花在这里:烟雨荷花,美不胜收!
⑨过去,唐伯虎曾说:“赏花赏月赏秋香”;今天,我想说:“赏山赏水赏荷花。但愿花长久,千人共徘徊。”
(1) 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 第⑥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写了哪个阶段的荷花的哪些特点?对你有什么启发?
(3) 品味第⑥段中的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4) 第⑦段描写了荷叶、露珠抑或雨珠,你从中读出怎样的做人品格?
(5) 关于选文的写法及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第③段提到电视画面和迎泽公园的荷花,引出了作者对桂林烟雨鲜荷的描写。
B. 第④段中的几个“实在不忍”,表达了作者对烟雨荷花的极度喜爱。
C. 本文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能像烟雨荷花一样活出风采、甘于奉献的想法。
D. 第⑧段间接抒情,委婉地抒发作者的爱荷之情,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14.作文。
米兰·昆德拉说:“生活是棵长满可能的树。”青春芳华的你,希望这棵树是什么样子的,为此你打算怎么做。
请根据上述文字写一篇想象文,题目自拟。
要求:①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②文章立意自定,字数600-8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B.“菌”应读jùn,“匝”应读zā。
C.“枞”应读zōng。
D.“炽”应读chì。
2.【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还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同音字和形近字;同时还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解答】
选项A有误,“推祟”的“祟”应为“崇”。
选项B正确。
选项C有误,“锁屑”的“锁”应为“琐”。
选项D有误,“长途拔涉”的“拔”应为“跋”。
故选B。
3.【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解答】
A.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所以它的散文特点是平淡质朴。
故选A。
4.【答案】B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词语的含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将词语置于句子中,进行分析。分析词语的本意,及词语的语境意思。
【解答】
ACD正确。
B有误。格调原指不同作家或不同作品的艺术特点的综合体现。句子的意思是其味道比牛肝菌鲜美。
故选B。
5.【答案】C
6.【答案】B
【解析】(1)将黄土高原比喻成“一条大毯子”;(2)由“不折不挠”“对抗”可以看出,这里运用了拟人手法;(3)将树比喻成“伟丈夫”;(4)这里用的是反问。
故选B。
7.【答案】A
8.【答案】【小题1】书信传递父子情
【小题2】作者回家奔丧结束后,离开南京去北京上学,父亲来车站送他,照料他上车,并为他买橘子。从父亲的背影中,他感受到了深切的父爱。
【小题3】示例:父爱如山山永恒
9.【答案】【小题1】示例一:我是在请您帮我网上订票。
示例二:我是在向您发出邀请。
示例三:我是在请您开车送我去。
【小题2】小南,看着你为拖延症而苦恼,我也很着急,想帮助你一起改掉这个毛病。小南,你一定要明白拖延症的害处,时间不等人,拖延症只会让我们浪费更多时间,失去更多资源。想要让自己不拖延,首先我建议你给自己制定一个严格的时间表,规定哪个时间段做什么,而且必须完成,如果没有完成要对自己采取一些处罚措施,当然这个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慢慢克服。作为你的好朋友,我会监督你的,一起加油!
【解析】1. 略。
2. 略
10.【答案】(示例)你要像一团烈火,凉水将火焰浇灭,然而点点的火星,却终会燎原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能力。答题时,可以围绕某种事物,发掘其内在精神,再仿照句式写句子,使句式统一,构成排比句。
11.【答案】【小题1】①城市中学生下载安装手机软件比例比农村中学生高。②城乡中学生均对即时通信软件的需求大(城乡中学生下载安装即时通信软件的人数较多)
【小题2】示例:孙雯,你这样沉迷网络游戏不仅会影响视力和日常作息,而且成绩也会出现下滑,如果再继续下去,真是“百害而无一利”啊!请你不要再沉迷网络游戏了,好吗?
【解析】1.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观察“城乡中学生下载安装手机软件情况对比图”可知,城市中学生下载安装各种手机软件的比例均高于农村中学生。其中“即时通信软件”占比最高,城市中学生占比99%,农村中学生占比91%,由此可知,乡中学生均对即时通信软件的需求大(城乡中学生下载安装即时通信软件的人数较多)据此回答即可。
2.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劝说时,围绕“网络游戏的危害”来组织语言,如危害有:影响视力、辐射危害、饮食无规律、抵抗力差、注意力分散、荒废学业等,注意语言要得体,易于对方接受。
12.【答案】【小题1】①所画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物产;②为下文作铺垫,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③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小题2】雨引起的乡愁,雨中令人陶醉的美景,幽静、恬淡的氛围。
【小题3】内容:深化主题,表达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结构:照应第三段内容,收末全文,使结构显得完整。
【解析】1.
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文章段落的作用:结构方面的作用:①总结上文。②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③照应题目、照应开头、前文。内容方面的作用:1.画龙点睛、点明事件的意义,点明中心。2.深化文章中心,抒发作者什么感悟或者情感。3.写出了人物怎样的品质、精神或性格。4.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的空间,增强感染力。5.引起读者的注意、思考。《昆明的雨》开篇描述给宁坤的画,所画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通过描写昆明的仙人掌,青头菌、牛肝菌等各类菌子,杨梅,缅桂花等,表现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深切怀念和喜爱的之情。
2.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此题要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注意关键性的语句。“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那天的情味”包含乡愁;作者详细写了雨中莲花池和酒店院子的景色,景色具有安静、恬淡的特点,也是“那天的情味”之一。
3.本题考查语段的作用。同样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来答。结尾段通常在内容上点明或深化主旨,在结构上总结全文、首尾照应等。本文的最后一段,在内容上,表达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从而深化了主题;结构上,照应前文,又收束了全文,结构严谨,使文章浑然一体。
13.【答案】【小题1】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桂林荷花的外在特点,突出了荷花的多、秀、净、嫩的特点,抒发了作者对桂林荷花的喜爱和赞叹之情,语言优美,富于感染力。
【小题2】中年荷花:成熟、迷人、有味道(韵味);启发:人到中年,应多修养身心,陶冶性情,过惬意而又不乏韵致的生活,活出迷人的风姿。
【小题3】 “羞涩地”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年龄偏小的荷花青春年少、充满活力和努力沉淀自己,增加自身的底蕴,努力向上生长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小荷花的喜爱之情。
【小题4】 人有时在舞台之上,有时要退居幕后,要甘为人梯、默默奉献,幕后英雄也有自己的价值。
【小题5】D
【解析】1.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画线句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结合句子内容分析即可。
2. 本题考查散文的内容和对散文内容的品读。第⑥段写的是中年荷花,结合句子内容进行总结即可。
3. 本题考查品读散文语言。第⑥段“羞涩地”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年龄偏小的荷花青春年少、充满活力和努力沉淀自己,增加自身的底蕴,努力向上生长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小荷花的喜爱之情。
4. 本题考查散文品读。作者写荷叶、露珠、雨珠,是想借此说出人有时在舞台之上,有时要退居幕后,要甘为人梯、默默奉献,幕后英雄也有自己的价值。
5. 【分析】
本题考查散文内容品读。
【解答】
D项是直接抒情,作者直接表达出对荷花的爱。
14.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作文。
分析材料:材料由一句名言引起,“希望这棵树是什么样子的,为此你打算怎么做”交代了作文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写一篇想象类作文。
分析写作思路:根据引导语可知,应以“自己想要成长为什么样的人,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打算怎样做?”为主要写作内容。将来你可能想成为一名老师,三尺讲台,教书育人,那么就需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自己积累丰富的知识储备;将来你可能想成为一句科学家,为提升祖国的科技实力做贡献,那就同样需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与科学精神;将来你可能想成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为人民的生活幸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那么现在就需要强健自己的体魄……写作时,一定要注意立意的积极向上,向读者传达正能量。想成为富豪,想成为网红等立意是要绝对禁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