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优化设计-赢在课堂】(人教)2015高中地理选修6【同步精品课件+练习题】3-3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志鸿优化设计-赢在课堂】(人教)2015高中地理选修6【同步精品课件+练习题】3-3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4-05 09:30:01

文档简介

课时训练9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读某地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表,完成第1~2题。
月份
1
2
3
4
5
6
月平均
气温/℃
-7.3
-2.5
5.3
11.7
16.7
20.5
月平均降
水量/mm
0.5
0.6
2.5
6.0
13. 0
11.0
月份
7
8
9
10
11
12
月平均
气温/℃
22.4
21.0
15.9
9.4
1.6
-5.7
月平均降
水量/mm
19.8
28.5
17.0
9.0
1.6
0.5
1 表中数据反映了该地水资源具有的特点是(  )。
A.空间分布不均   B.季节分配不均
C.蒸发微弱 D.气候干旱
2.为改善该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当(  )。
A.禁止耗水产业的发展
B.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
C.建造大型人工湖以改善小气候
D.大量开采地下水以弥补地表水的不足
解析:第1题,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地降水集中在7~9月份,反映了该地水资源具有季节分配不均的特点;气候干旱不属于水资源的特点。第2题,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可以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答案:1.B 2.B
3.读图,完成第3~4题。
全球不同程度退化土地的分布情况
3 有关全球各地土地退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亚洲土地退化以土地盐碱化和土地沙漠化为主
B.非洲土地退化严重主要跟沙尘暴频发相关
C.欧洲降水丰富,水土流失最为严重
D.南美洲严重退化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超过北美洲
4.目前在我国农牧过渡地区,防治土地退化的主要对策为(  )。
A.加强湿地管理,维护其生态功能
B.禁樵禁牧,保护基本农田
C.合理利用土地,退耕还草
D.有机质还田,提高土壤肥力
解析:第3题,亚洲土地退化主要以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为主;非洲土地退化也是以人为破坏植被为主因;欧洲水土流失远没有亚洲等地严重;南美洲和北美洲土地退化面积相当,但北美洲面积远大于南美洲,所以南美洲严重土地退化面积比重超过北美洲。第4题,农牧过渡地区土地退化主要是过度放牧或过度农垦造成的土地荒漠化,因此合理利用土地是主要措施之一,在部分地区实行退耕还草,有利于生态的恢复;禁樵禁牧不利于地方经济持续发展,应该适度放牧,防止乱砍滥伐;有机质还田有利于防止土地退化,但不是主要措施。
答案:3.D 4.C
5.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今中国最珍贵的是土地,最不被人珍惜的也是土地。分析下表完成第5~6题。
我国耕地减少构成情况统计表
单位:万公顷
  构成
年份  
建设用地
生态退耕
结构调整
灾毁
1987
19.2
16.4
4.7
5.9
1997
17.6
16.5
16.5
7.0
2007
20.5
39.5
13.5
10.7
5 生态退耕较多的两个省区是(  )。
①甘肃 ②内蒙古 ③辽宁 ④江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专家警示,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必须保持1.2亿公顷的耕地底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A.大面积围垦沿海湿地
B.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禁止建设用地
C.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减少灾毁耕地
D.禁止大型工程建设实施
解析:第5题,干旱、半干旱区由于过度开垦,生态破坏严重,四个备选项中甘肃、内蒙古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退耕面积较多。第6题,考查保护耕地的措施,遵循保护耕地、经济建设以及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
答案:5.A 6.C
7.读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完成第7~8题。
7 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  )。
A.西南区 B.西北区
C.南方区 D.北方区
8.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
A.北方区和南方区 B.北方区和西南区
C.西北区和西南区 D.西北区和南方区
解析:第7题,由图可知,南方区人口数量、GDP占全国的比重均最大,故选C项。第8题,由图可知,北方区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比重明显偏小,人口、耕地、GDP占全国的比重与水资源相比都明显偏大。西南区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比重明显偏大,人口、耕地、GDP占全国的比重与水资源相比都明显偏小。故选B项。
答案:7.C 8.B
9.地球表面约71%的地区被水所覆盖。水既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诸多便利,同时又给人类带来了许多困扰,在我国中部地区的六省就面临着这样的矛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表1 2005年中部六省水资源总量及人均水资源量
水资源总量/108m3
人均水资源量/m3
全国总计
27 078
2 145
中部六省地区
5 577
1 556
山西
90
251
河南
479
883
安徽
707
767
湖北
976
1 636
湖南
1 847
3 876
江西
1 478
2 467
表2 我国中部地区主要城市与北半球纬度
近似区域年降水量的比较表
地点
南昌
长沙
武汉
瓜马
斯(墨
西哥)
开罗
(埃及)
巴格
达(伊
拉克)
纬度
28°40'
28°12'
30°35'
28°
30°
33°22'
年降水
量/mm
1 682
1 377.4
1 206.7
157.0
32.0
156.0
(1)读图和表1资料,并利用所学知识,说出该地区水资源数量特征及时空分布特征。
(2)读表2,比较说明我国中部地区主要城市与北半球相近纬度城市降水量的差异,并简述其原因。
(3)依托图中①②两处水利枢纽,我国建设了两个重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分别简述这两个工程对资源调入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的意义。
解析:第(1)题,水资源的数量特征应从表格中得出并用适当的语言进行概括,时空分布特征应包含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内容。第(2)题,考查了我国东部季风区与相近纬度区域年降水量方面存在差异的原因,我国东部地区受季风影响显著,降水较多。第(3)题,两个水利枢纽分别是丹江口水库和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它们是南水北调的中线供水区,同时三峡水电站也是西电东送的主要供电站。
答案:(1)数量特征:水资源总量适中(较丰富或约占全国总量的1/5);人均占有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答案中必须涉及水资源总量和人均量两方面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南多北少;时间分布特征:夏秋多,冬春少,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
(2)差异:我国中部地区城市年降水量均大于北半球纬度近似区域城市。原因:我国中部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充沛;北半球纬度近似区域城市常年多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干燥少雨。
(3)南水北调:缓解华北地区生产、生活用水供需矛盾;缓解过度开采地下水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西电东送:缓解华中、华东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调整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
课件35张PPT。目标导航预习引导目标导航预习引导目标导航预习引导目标导航预习引导目标导航预习引导问题导学当堂检测问题导学当堂检测问题导学当堂检测问题导学当堂检测问题导学当堂检测问题导学当堂检测问题导学当堂检测问题导学当堂检测问题导学当堂检测问题导学当堂检测问题导学当堂检测问题导学当堂检测问题导学当堂检测问题导学当堂检测问题导学当堂检测问题导学当堂检测问题导学当堂检测问题导学当堂检测问题导学当堂检测问题导学当堂检测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6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6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6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6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6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6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6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6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