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优化设计-赢在课堂】(人教)2015高中地理选修6【同步精品课件+练习题】4-3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志鸿优化设计-赢在课堂】(人教)2015高中地理选修6【同步精品课件+练习题】4-3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4-05 10:02:49

文档简介

课时训练12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1.2011年2月2日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与森林”,口号是“森林关乎水与湿地”。完成第1~2题。
1 健康湿地的生态功能包括(  )。
①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 ②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 ③调节区域气候 ④防风固沙,涵养水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和重要国际湿地,但近年来面积不断萎缩,其主要原因包括(  )。
A.全球变暖导致湖水蒸发量急剧增加
B.围湖造田造成湖泊面积减小
C.大面积引入湖河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少
D.跨流域调水造成湖泊面积减小
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湿地的功能及湿地破坏的原因。湿地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等功能,而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是森林的生态功能。青海湖是内陆湖,湖水为咸水,不可能围湖造田,也没有调水工程,其面积缩小主要为入湖水量减少所致。
答案:1.A 2.C
3.结合下图,完成第3~4题。
19世纪初洞庭湖水系图
20世纪中期洞庭湖水系图
3 该图反映出来的环境问题为(  )。
A.资源短缺 B.生态破坏
C.环境污染 D.全球环境变化
4.引起洞庭湖水系变化的人为原因是(  )。
A.人口增多,人类大规模围湖造田
B.荆江河段大量的裁弯取直工程
C.环境污染导致内部富营养化加剧
D.长江上游水库修建导致水量减少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洞庭湖的水系(湿地)面积在减小,这体现出生态破坏。第4题,洞庭湖变小,是由长江上游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入湖泥沙增多,加上湖区大规模围湖造田而造成的。
答案:3.B 4.A
5.根据下表内容,完成第5~8题。
中国湿地的现状
现状
面积
中国现有湿地面积约26万平方千米,占世界湿地的10%左右,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特点
类型多、绝对数量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


东北湿地
东北三江平原沼泽面积8 640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之一
青藏高
原湿地
青藏高原上有着世界海拔最高的湿地,是几条大河的源头,如长江、黄河、恒河、湄公河和印度河等
长江中下
游湿地
长江中下游河湖密布,是我国淡水湖泊最集中的地区
5 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湿地的分布特点是(  )。
A.分布集中
B.分布广
C.集中在第二级阶梯上
D.三个阶梯均匀分布
6.三江平原沼泽面积大的原因是(  )。
①东北地区寒冷的气候和冻土的发育,使土壤中的水分不易排干 ②降水较少,但洼地积水 ③地势低平,雨水较多,每当夏季,水洼连片 ④荒地多,人为影响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下列湿地被污染后,可能产生跨国纠纷的是(  )
①长江 ②恒河 ③黑龙江 ④湄公河 ⑤青海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
8.纳木错湿地在表中的哪个分布区?(  )
A.青藏高原区 B.长江中下游区
C.东北平原区 D.珠江流域区
解析:第5题,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湿地分布具有类型多、数量大、分布广等特点,区域差异显著。第6题,三江平原沼泽面积大的原因应从气候、土壤发育、地势等方面分析。第7题,恒河、黑龙江、湄公河为国际性河流,其被污染易产生跨国纠纷。第8题,纳木错分布在青藏高原区。
答案:5.B 6.C 7.D 8.A
9.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状分布。下表中的数据反映该区域湿地的变化。
年份
湿地斑块数目/块
湿地总面积/hm2
湿地比率/%
1976
2 251
88 893
42.99
1986
3 721
39 639
19.17
2005
1 973
19 230
9.30
阅读资料,分析该区域不同时段湿地变化的特点,说明湿地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解析:根据表中数据不难看出该地区湿地的变化特点。在分析时要注意从湿地斑块数目、湿地总面积、湿地比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对于湿地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需要结合湿地的环境效益进行综合分析。
答案:变化特点:1976~1986年,湿地斑块数量显著增加,湿地破碎,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1986~2005年,湿地斑块数量和面积明显减少,湿地萎缩。 不利影响: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小气候变差;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壤侵蚀加剧;生态平衡破坏;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种类(数量)减少等。
10.分析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京报》2010年1月11日报道,近日,《新水浒》剧组因未经审批进入有“郑州之肺”之称的黄河湿地拍摄,并对环境造成破坏,被相关部门责令停拍,剧组也招致舆论声讨。
材料二:以往郑州市治理河流水系除了疏挖河道,就是对堤岸河底进行硬化,非常不利于水生植物和动物的生长生活。郑州市即将着力恢复水系的自然生态,按照规划要求,郑州市将对河道进行多样化改造。
(1)湿地除了风景优美、可以进行适度的旅游开发之外,还有哪些价值?
(2)结合材料二,分析图中的水利工程可能会对该湿地产生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
解析:第(1)题,湿地可以发展水产养殖业,具有经济价值。此外湿地还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水质、保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第(2)题,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湿地的有利影响主要表现在来水量的增加,对湿地的不利影响主要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不注重环境保护会引起湿地面积的减少等。
答案:(1)经济价值:发展渔业、利用水源;生态价值: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保持生物多样性等。(2)有利:南水北调工程为湿地引入大量水源,利于湿地的生态保持;若水库调蓄得当,可改善湿地枯水期的水量、水质。不利:人工渠道裁弯取直,不利于湿地水源的涵养;河岸河底硬化处理,不利于地表水下渗;上游水库若过度拦水用水,不利于下游湿地的水量保持。
课件24张PPT。目标导航预习引导目标导航预习引导目标导航预习引导目标导航预习引导目标导航预习引导目标导航预习引导问题导学当堂检测问题导学当堂检测问题导学当堂检测问题导学当堂检测问题导学当堂检测问题导学当堂检测问题导学当堂检测问题导学当堂检测问题导学当堂检测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