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4章 第4节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
问题探讨
某同学在流感开始大规模流行前接种了流感疫苗,可是没过一两个月,她患流感了;而她听说接种过一次麻疹疫苗,终生就不会得麻疹了。她对此很困惑: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讨论:为什么注射的流感疫苗没起到预防作用呢?
流感病毒极易发生变异,该同学注射的流感疫苗所预防的流感与她所患的流感可能不是同一个类型的,所以没有起到预防作用。
在人类的历史上,传染病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而免疫学正是在人类与传染病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天花病毒是一种DNA类病毒,传染途径主要为飞沫传播。
患者三至五天后开始出疹,并引发肺炎、全身器官衰竭。
古代中国皇帝立太子时,候选人有没有出过天花(患天花后痊愈,获得了免疫力),曾经是一项重要的参考。清朝入关后十位皇帝中,顺治、同治直接死于天花。
疫苗
中国人很早就发明了种痘方法,最早起源于明朝隆庆年间。
一般是把天花患者的痘痂取下磨成细末,植入种痘者鼻中。人痘接种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拯救了数以千万计的生命。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免疫的方法预防传染病的国家。
疫苗
1.概念: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2.机理: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从而对特定的传染病具有抵抗力。
3.疫苗的发展:
① 天花疫苗的发明和使用,根除了天花这种传染病。
② 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和麻疹疫苗等的研制。
③ 2006年,世界上第一个预防癌症的疫苗——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获得美国的批准。
④2018年5月,我国首个人和动物的DNA疫苗获得新兽药证书,用于预防某个亚型的禽流感,这是新型的基因工程疫苗。
疫苗
4.疫苗的特点:特异性,记忆性
5.接种疫苗时遇到的问题:
(1)为什么接种疫苗可能会有轻微的反应?
有些接种疫苗之后,机体会产生特异性免疫,可能会出现轻微发热或其他症状。
(2)接种多种疫苗很麻烦,设计一种用来预防多种疾病的疫苗,可行吗
可行。将不同抗原联合制成一种疫苗,可预防相应的多种疾病。如:四联疫苗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及由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脑膜炎、肺炎、心包炎等。
(3)为什么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才会起作用?
疫苗作为抗原进入人体后,要经过处理、传递、识别以及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后才能产生抗体。因此,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人体才具有免疫力。
疫苗思考①疫苗必须包含一个完整的病原体吗 为什么 不是,只要具有抗原特性即可②免疫缺陷病患者能否接种疫苗 为什么 不能,免疫缺陷病患者特异性免疫功能缺失,而疫苗是通过刺激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而起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疫苗判断 器官移植
1.概念:用正常的器官 丧失 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
置换
功能
2.原理: 每个人的细胞表面都带有一组与别人不同的蛋白质——组织相容性抗原,也叫人类白细胞抗原,简称HLA。它们是标明细胞身份的标签物质,每个人的白细胞都认识这些物质,因此正常情况下不会攻击自身的细胞。如果将别人的器官或组织移植过来,白细胞就能识别出HLA不同而发起攻击。
器官移植
思考与讨论
1.最初进行的器官移植,为什么总是不成功呢?
主要是没有考虑免疫排斥问题。
器官移植
2.在进行器官移植或骨髓移植时,为什么都要先进行配型,即检查供体和受体之间的组织相容性呢?
白细胞能够识别HLA以区分自己和非己,对非己发起攻击。
如果配型不合适,发生排斥的可能性就大,就不适合移植。
成败的关键:取决于供者与受者的HLA是否一致或相近。
只要供者与受者的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就可以进行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
3.移植的关键:主要取决于供者与受者的HLA是否一致或相近。只要供者与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就可以进行器官移植。
免疫排斥问题: 应用免疫抑制剂
免疫抑制剂:
是对机体的免疫反应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能抑制与免疫反应有关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的增殖和功能。降低机体免疫反应。
器官移植
4. 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及希望:
(1)问题:
(2)希望:
阅读课本资料1~4,思考并概括:
免疫排斥、供体器官短缺等。
自体干细胞培养的组织器官的移植,使用免疫抑制剂可提高成活率等。
器官移植
1954年,第一例成功的肾移植手术由美国医生约瑟夫·默里进行。迄今为止,全世界仅心、肝、肾人体三大器官的移植已经达到50万例。
我国器官移植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虽然开展比较晚,但进展却很快。
全球首例新冠肺炎肺移植成功者崔志强
器官移植
利用自体干细胞培养组织、器官:
和自身的组织相容性抗原一致,不会出现排斥反应。
同济大学团队首次在临床试验中利用自体肺部干细胞移植技术成功再生了患者的损伤肺部组织。
器官移植思考①器官移植常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是属于哪种免疫反应?细胞免疫②有些药物可以使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受阻,这些药物的应用对于器官移植起到什么作用?抑制细胞免疫,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免疫学在临床实践上的应用
免疫学的应用:免疫预防,免疫诊断,免疫治疗
2.免疫诊断( 诊断措施 ):
根据抗原和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
1.免疫预防:
接种疫苗
如抗原、抗体间发生了特异性结合,则可观察到凝集、沉淀等反应现象。
(检测病原体、肿瘤标志物)
3.免疫治疗(患病后的措施)
①免疫增强疗法:对免疫功能低下者, 如输入抗体、细胞因子等免疫活性物质。
②免疫抑制疗法: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免疫学在临床实践上的应用
狂犬病疫苗保护人体的机制
当被咬伤并非严重时,疫苗能赶在病原体侵袭神经系统前帮助免疫系统产生大量狂犬病毒抗体。
当咬伤严重,怀疑大量病毒侵入体内时,
需要立即注射含狂犬病毒抗体的血清来中和病毒。
判断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