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红星照耀中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纪实作品的基本特点,把握阅读纪实作品的方法,学会用客观、理性的态度阅读纪实作品。
2.整体感知作品重要内容,了解创作历史。
过程与方法:
1.制订阅读任务和目标。
2.梳理历史事件,初步了解作品所写事实及人物形象。
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经典纪实作品中人物的成长历程、信仰追求、精神品质,感悟其中蕴含的精神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感。
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外国人,他冲破国民党严密的封锁线,经过4个月的实地考察,写了14本密密麻麻的笔记本,拍了30卷胶卷,第一个向世界报道红军长征的消息;有这样一本书,使中国万千青年走上革命之路,使加拿大的白求恩医生毅然奔赴抗日前线。这个外国人就是埃德加·斯诺,这本书便是《红星照耀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红星照耀中国》,去了解这部作品为什么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去探寻阅读纪实作品的方法。
第
一
部
分
整体认知
——了解作者、背景、文体知识
走近作者
埃德加·斯诺(1905—1972),美国著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到1935年,斯诺在燕京大学新闻系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北,写了大量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创作背景
在1936年10月,红军即已完成了举世闻名的“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然而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种种不实的谣言,千方百计地严密封锁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一切消息,所以中国革命的真相,对世界各国人民来说,也完全是一个难以猜测的“谜”。为了搞清陕北苏区这个“未知之地”的真实情况,揭开这个举世之“谜”,斯诺决心秘密前往苏区。在得到纽约《太阳报》和伦敦《每日先驱报》两家报纸的赞同支持后,经宋庆龄和华北地下党组织的具体帮助和安排,斯诺于1936年6月满怀喜悦之情,带着一封用隐显墨水写的致毛主席的介绍信,加上“两只照相机,二十四个胶卷,还有足够的笔记本。”极为秘密地从西安出发,开始了影响他一生的“陕北之行”。
1937年10月,《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在伦敦出版。后来又将书名改为《西行漫记》在国内出版,不到几个月就轰动了国内外华侨,一个月内,重印发行十万册以上。
文体特点
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其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这类作品,或是记录历史,或是叙写现实,其内容必须是真实的,不能凭空虚构。《红星照耀中国》记录的是斯诺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得来的“事实”,是当时“红色中国”正在发生着的“现实”,而在今天读者看来则是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这是一部“用事实说话”的杰出作品。
如何阅读纪实作品?
首先,利用序言、目录等,迅速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
其次,边读边注意梳理作品中事实的前因后果、发展线索。
再次,把握作品中的“事实”之后,还要读明白作者想用事实说什么“话”。比如,斯诺带着疑虑出发,采访结束之后,他又有怎样的观点。
最后,阅读纪实作品,并从中获得启迪,以指导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了解目录
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 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
第三篇在保安 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第五篇长征 第六篇红星在西北
第七篇去前线的路上 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
第九篇同红军在一起(续) 第十篇战争与和平
第十一篇回到保安 第十二篇又是白色
思考以下问题
1.作品写了什么人?他们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做些什么?重点突出了什么内容?
2.中国共产党及红军是如何绝处求生的,其生存、发展靠的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的成长历程是怎样的?他们的信仰和他们对中国命运的思考是什么?
第
二
部
分
阅读规划
任务一:对全书内容进行重新整理。从人物形象、红军的方针政策、作者的采访经历和感受这三个方面做分类整理,分别标注不同的符号,以便对全书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
任务二:在阅读全书的基础上,按照以下专题完成探究任务。
专题一:情节梳理 专题二:人物小传
专题三:关于长征 专题四:致敬斯诺
1.明确阅读任务
《红星照耀中国》共十二章,建议用三周完成阅读,第四周进行阅读总结和交流。
第一周:阅读第一章至第四章。
第二周:阅读第五章至第八章。
第三周:阅读第九章至第十二章。
第四周:整体阅读,准备“读书汇报会”专题内容,完成阅读交流分享。
2.制订阅读规划
拓展延伸
长征精神
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表现出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和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不怕牺牲,敢于奋斗的无产阶级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顾全大局,坚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格,谱写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1.通过长征确立了毛主席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确立了毛主席思想的指导地位。
2.红军长征胜利实现了我党北上抗日总方针。
3.红军长征的胜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的胜利。
4.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
长征精神的意义
第
三
部
分
做精题,知重点
——以练促学,掌握重点
精题练兵
1.“我决定抓住这个机会,设法打破这一已经持续九年的新闻封锁”中“这一机会”指的是【 】
A.红军试图穿过山西北上抗日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东北军与红军私下达成协议
【答案】D。
精题练兵
2.“几个月以前,我曾经站在那弹痕累累的内城墙下,看到上万名学生在那里集合。”当时“我”所在的城市是【 】
A.西安
B.保定
C.北京
D.南京
【答案】C。
精题练兵
3.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是【 】
A.上海;
B.广州;
C.武汉;
D.莫斯科。
【答案】D。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作业设置
1.整本书规划阅读:按照阅读规划,完成《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必做)
跨媒介欣赏:电视剧红星照耀中国、长征(选做)
主题阅读:王树增《长征》(选做)
2.思维导图绘制:用思维导图形式画出斯诺的采访行程(B层)
主要人物归类:用表格形式从外貌形象、职务、性格特点等方面归纳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贺龙、彭德怀、徐海工。(A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