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6张PPT。过华清宫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想一想:唐玄宗那么宠爱杨贵
妃,为什么不把荔枝移到华清宫呢?1.农业: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
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1.农业按生产对象分类:农(种植)、林、牧、副、渔 2.农业按投入分类:粗放农业、密集农业
(注释:如果投入的生产资料或劳动力较多,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法来增加农业的产出,这样的农业称为密集农业。反之则称为粗放农业。)
3.农业按产品用途分类:自给农业、商品农业
(注释: 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的农畜产品不是直接为满足市场的需要和交换,而是为满足本国或本地区的需要,以自给性生产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农业。反之则称为商品农业。)2.农业的分类:农业区位1.农业生产的地理位置;
2.农业与周围地理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环境)各因素的相互关系。
Where?Why??二、影响农业的区位选择的因素二、影响农业的区位选择的因素二、影响农业的区位选择的因素探究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探究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和田特级御枣气候因素包括:热量、光照、降水、昼夜温差“楼兰蜜语---和田特级御枣”产自神奇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和田,它采用万年冰
川雪水浇灌,每天15小时充足阳光照射,
昼夜温差达20多度。涉及到气候的哪些方面?光照、昼夜温差探究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气候因素包括:热量、光照、昼夜温差、降水热带水果亚热带水果温带水果影响三种水果分布的地区差异的因素是热量不同的地形区,适宜发展不同的农业类型。探究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东耕西牧我国杭州的“明前龙井”茶闻名世界,日本茶道研究者曾经把茶种带到日本栽培,但效果始终不好,请问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探究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农作物的种类和产量的高低土壤的种类和肥力高低南方的丘陵区红壤上适宜种茶树
(茶树生长需要酸性的土壤环境)
东北的黑土土壤肥沃
南方的水稻土土壤肥沃
沙质土壤适宜种花生、棉花
(土质疏松,透水透气)
……探究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探究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影响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探究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2010年大蒜、生姜、绿豆等大幅涨价,被戏称为
最终决定农业类型和规模市场结果,第二年,大蒜等种植面积大增。 荷兰的鲜花出口占全球市场的60%,在24小时之内,荷兰的鲜花可以空运到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可以这样自豪地说,荷兰的鲜花装点了整个世界。园艺、乳畜业等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探究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以色列的无土栽培科技探究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农业的区位条件分析探究2:农业区位条件的分析方法(1)四季青作为北京市
蔬菜生产基地的主导因素市场探究2:农业区位条件的分析方法 山东省寿光市地处黄河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蔬菜之乡”。
这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地下水源丰富,土质肥沃,蔬菜生产有
着悠久的历史。寿光市交通发达: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青羊
铁路纵贯南北,羊口港可直达日本、韩国、香港以及东南亚等国家
和地区。
20世纪80年代,寿光市率先解决了用冬暖大棚生产夏季蔬
菜的技术难题,推动了全国越冬菜生产技术革命。随着农业技术的
发展,寿光市引种了美国微型黄瓜、荷兰甘蓝、日本大叶菠菜和以
色列西葫芦等新品种。近年来,寿光市投巨资筹建寿光蔬菜电子商
务平台和信息网络系统,使其由全国性的蔬菜集散地向国际性蔬菜
产地市场迈进。(2) 根据材料二分析寿光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的区位优势。材料二自然条件:气候适宜、地势平坦、水源丰富、土壤肥沃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交通发达、农业技术水平提高、
引进优良品种、当地政府大力支持
1、农业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是不是一成不变呢?2、人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对这些因素加以利用和改造呢?想一想: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2.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温室大棚栽种蔬菜——调节温度、水分等丘陵地形(修建梯田)——发展种植业一般情况下,坡度大于180就不利于
发展种植业;我国政府要求,坡度大
于250的山地不得发展种植业。以色列农田的滴灌技术 改造水分因素 江南丘陵茶园的喷灌——改善水源改良酸性土壤地形说一说,在下列农业生产活动中,人类改造了哪些自然因素?市场需求的变化案例: 吐鲁番地区的葡萄号称世界最甜的葡萄,但这里气候十分干燥。作为世界上最干旱的农业灌溉区之一,目前,正组织科技人员借鉴推广以色列的经验,从事葡萄栽培滴灌试验,这种技术可使亩用水量降低一半。2010年,吐鲁番地区葡萄面积已增至50多万亩,重点发展淑女红等新品种葡萄,同时增加鲜食葡萄的比重……。在许多葡萄园区安装了自动化灌溉,只需用手机发送一条信息,地里的灌溉系统就能自动打开,向葡萄根部灌水。农业区位因素发生了哪些变化,对农业生产有哪些影响?通过发展科技,改善了该地区缺水的状况;培育新品种,有利于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火车头拉动出新疆“红色产业” 火红的“钱景” 其实过去新疆的红色农产品和现在一样,但是如何出疆,如何使这些产品在市场上赢来一席之位呢?现在新疆赶上了好时候。精河枸杞子素有 “红玛瑙”之称,具有粒大饱满、皮薄肉厚、药用价值高等显著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养生保健意识的增强,对于这样的枸杞,需求量猛增。铁路运输的保障,使精河县枸杞产业迅猛发展。目前,该县保持着枸杞种植面积、总产量、出口量的全国第一,被农业部命名为 “中国枸杞之乡”。产品不仅为国内所青睐,而且远销日本、欧美、东南亚和港澳台地区。 火红的十月,乌鲁木齐铁路局运输格外繁忙。精河的枸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西红柿、和田的红石榴、哈密的红枣、博斯腾湖的红辣椒源源不断地装上火车。 “红色产业”已成为新疆农业的支柱产业。农业区位因素发生了哪些变化,对农业生产有哪些影响? 上世纪末,某区引进了以色列温室用于高端花卉和蔬菜的栽培,总投资超600万元。然而由于成本太高,农产品价格又贵,与市场脱节,几年下来,一直亏损运作。2002年,因城市建设的需要,基地土地卖给开发商盖商品房,温室最终被拆除。 市场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四、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2.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小结:探究2:农业区位条件的分析方法(3)海南岛与寿光相比,蔬菜生产
自然条件上的优势?光热充足,降水丰富概念辨析指一区域符合某种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所有因素,
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1)主要因素:
(条件)(2)主导因素:(3)限制因素:指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如果没有 该因素,就不可能有这种农业生产的分布。指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所需的因素。如果该因素得到满足就变成主导因素读“我国北方某城镇周围农业布局图”,在图中A、B、C、D四处发展棉花、水果、蔬菜和乳牛生产,请一一对应并说出理由。活动:读“我国北方某城镇周围农业布局图”回答: (1)该城镇周围要发展乳牛、花卉、水果和小麦四种农业, 请在图中A、B、C、D四处进行合理安排,并说明理由。①A处宜发展______,因为这里地形____,耕地面积___;
②B处宜发展______生产,其自然条件是靠近_____,社会经济条件是接近______;③C处宜发展______生产,既靠近______,交通便捷,又靠近______,为市民提供新鲜产品;④D处宜发展______生产,因为______地形不便耕作。小麦平坦大花卉水源市场乳牛公路市场水果丘陵(2)如果在D处按照等高线修筑梯田,不仅可以扩大____________,也有利于____________。
(3)这里的蔬菜区为了满足城镇居民冬季也能吃到新鲜蔬菜,应根据____________的原理,推广______生产,改善作物生长的________因素,调节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生产反季节蔬菜。耕地面积水土保持温室效应温室温度光照通风湿度再见 由于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 。形成各类农业地域类型的原因:农业地域类型
——是指在不同的地区,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发展
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之间开展商品交
换所形成的农业经营单位或地域单位的组合。它
是农业生产分工在地域上的具体表现。农业地域分工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每个
地区除满足区内的需要之外,还能够向区外提供比较
多的商品性农产品。因此,各地区农业的商品化生产,
是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主要标志。种 植 业混合农业畜 牧 业粗 放 农 业密集农业自给农业商品农业游牧业
大牧场放牧业
乳畜业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种植园农业
水稻种植业
商品谷物农业(一)概况1)世界上最主要的混合农业类型:
——谷物生产和饲养牲畜有机结合小麦、玉米
牧草、饲料牛、猪、羊3)我国的混合农业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2)分布: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一、混合农业混合农业——以澳大利亚为例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1、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在生产结构、经营方式、科
技应用、农业专业化和地域化等方面有哪些特点?
2、在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形成的过程中,有哪些区
位因素在起作用?西南部中国和澳大利亚的比较表项目国家面积(万 km2)总人口数人口密度中国澳大利亚96012.5亿120/km27681600万2/km2澳大利亚既是世界小麦市场的主要供应国,也是世界畜产品的
主要产地之一,还是世界最大的羊毛生产国和出口国。其混合
农业的形成条件是: 降水、温度、水源等自然条件为发展小麦种植业和牧羊业提供
了必要条件;
澳大利亚早期移民传统的生产和生活习惯形成了早期以牧羊业
为主的农业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牧羊业逐渐演化为小麦——牧羊为主的
混合农业。
因此澳大利亚混合农业是当地居民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适应社
会经济条件的变化,逐渐发展形成的结果。自然条件是基础,社会
经济条件的变化起了主导作用。 剪 羊 毛 小
麦
区放牧区休耕地小麦-牧羊农场土地利用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的三个显著优点: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农场内的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此外,种植的饲料饲养绵羊,羊粪可成为麦田的肥料。
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小麦种植活动和牧羊活动在一年内交替进行。
农民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大
分
水
岭达
令
河墨 累 河雨影区降水少需灌溉
——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条件措施——东水西调墨累—达令盆地的限制问题及措施 澳大利亚政府修建了一项“雪山水利计划”的水利工程,即东水西调工程,把大分水岭东部丰富的水资源调入西部的墨累—达令盆地,以满足这里的农业灌溉用水问题,可见,澳大利亚政府的行为措施,对这里的农业生产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大大促进了墨累—达令盆地农牧业的发展。混合农业主要作物:小麦、羊区位特点商品率高,市场适应力强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区位条件温带气候,适宜小麦与绵羊生长地势平坦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种植业和畜牧业混合科技发达主要分布: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