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选择性必修2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第一节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分析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和一般规律。(区域认知)
课程标准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结合实例,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综合思维)
导入新课
问题:
1.影响韩国制鞋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2.为什么韩国制鞋企业会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
3.通过韩国制鞋业出口额的变化,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制鞋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可谓至关重要。劳动力成本的变化,促使全球制鞋业中心逐步转移。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制鞋业由日本向韩国转移,韩国制鞋业迅速壮大。70年代韩国制鞋业以出口为主,产品大举进入国际市场。80年代,由于国内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韩国制鞋业开始萎缩,相当一部分制鞋企业向海外转移,迁入地主要是我国沿海地区。
韩国制鞋业出口额变化过程
年份
目 录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
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2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
Part
1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 产业转移的概念
概念
指某些国家或地区将一部分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是产业在空间上移动的现象。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2. 产业转移的目的
目的
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
最终目的
降低生产成本
获取最
大利润
扩大销售市场
根本原因
原产地生产成本增加,
企业生产利润减少
产品销售市场改变,
扩大市场面临障碍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3.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生产
要素
地理位置
市场
环境
政府
政策
产业配套
基础
设施
受到生产要素、地理位置、市场环境、政府政策、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企业转出地以“推力”为主,企业转入地以“拉力”为主。
核心归纳
产业转移区位因素的分析思路
产业转移的目的是寻找最佳区位,获取最大利润。因此在分析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时,需从转移的产业部门的主导因素入手,对比分析转入地和转出地的区位条件,具体思路是:
√
判断
√
判断
×
判断
(1)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兴办
汽车厂,主要是因为我国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2)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成本。
(3)产业转移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判断
√
判断
√
判断
(4)产业转移有时会扩展到某类产品甚至某类产业。
(5)企业生产的本质是为了追求更高利润。
判断
导练
(2022·山东聊城期中)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激发雄安新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支持雄安新区吸引北京创新型、高成长型科技企业(如机器人产业)疏解转移。创造有利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机制、新模式。严格产业准入标准,建立入区产业项目科学评估论证机制,制定雄安新区限制承接和布局的产业负面清单,对符合新区定位和发展方向的本地传统产业进行现代化改造、提升,有力有序淘汰落后产能。雄安新区可以和北京实现差异化定位。从大方面来讲,北京主要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即自主创新的源头在北京,主要科技成果转化在雄安。完成1~2题。
1.促使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向雄安新区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密度 B.城市职能 C.市场因素 D.内部交易成本
√
导练
2.相比北京地区,雄安新区目前发展机器人产业的主要优势是
A.产业基础好 B.优美的环境
C.生产成本低 D.交通通达度高
√
导练
(2022·山东潍坊阶段练习)上海某公司是一家以设计、开发、生产及销售各类车用传动轴产品为主的公司。该公司在上海、武汉、长春以及重庆等地设立了生产工厂。其中武汉、长春生产线智能化、自动化水平较高,分别为当地多家汽车制造工厂提供其产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使得我国各地交通、物流受到限制,武汉许多工厂短期内无法恢复生产。为了能如期交付产品,该公司用卡车分批次把生产模具从武汉运输到长春,替代生产相关产品。据此完成3~5题。
3.该公司在武汉设厂,主要考虑的区位因素是
A.市场 B.交通 C.技术 D.劳动力
√
导练
4.武汉工厂的生产模具能快速转移,主要是因为
A.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市场对产品的迫切需求
B.便捷的交通
C.我国拥有完整的汽车产业链
D.相关部门的支持
√
导练
5.该公司的工厂多,却选择长春替代生产的原因是
A.长春的研发技术先进
B.长春的生产条件类似
C.转移到长春的成本低
D.长春的工业基础雄厚
√
Part
2
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高附加值产业
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1. 规律
产业转移从早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过渡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由低附加值产业上升到高附加值产业。
低附加值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
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2.全球范围内的三次产业转移
第一次产业转移
时间:20世纪50~60年代
原因:产业升级
转出产业: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
方向:美国向欧洲、日本转移
第二次产业转移
时间:20世纪60~80年代
原因:产业升级
转出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方向: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向东亚、拉丁美洲等地转移
第三次产业转移
时间:20世纪80~90年代原因:产业升级
转出产业:劳动密集型及一部分低端制造业
方向:发达国家和地区向东盟及我国东部沿海转移
(1)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转移。
产业转移的规律
(初期) (中期) (后期)
核心归纳
产业转移的规律
核心归纳
(2)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
产业转移的规律
核心归纳
(3)中国的产业转移
问题:
产业转移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答案:
思考题
①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
②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存在差异。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动主要发生在较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有了更高级别的产业形态后,原有比较落后的产业比重就会逐渐降低,欠发达地区往往就成为这些较落后产业的接收地。
下图为20世纪下半叶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对象国(地区)的变化示意图。
1.[区域认知]图中所示的东亚国家或地区,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试解释其原因。
答案 工业化之初,东亚国家或地区劳动力价格较低,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积累资金和培养产业工人。
导 思
2.[综合思维]从经济发展水平角度
解释图中所示的产业转移规律。
答案 劳动密集型产业呈现出按
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向低逐次转移的规律。
3.[综合思维]为什么一个国家或地区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对象国或地区转变成转移国或地区?
答案 一个国家或地区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后,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价格相应提高,使劳动密集型产业继续向劳动力价格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
导 思
4.[地理实践力]近年来,我国环渤海地区在中央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下,成为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大区域之后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极。环渤海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 ①限制高能耗、高消耗、高污染工业的引进(承接产业转移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承接的产业应以资源节约型为主);
②加快承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步伐;
③加大科技投入,创立自主品牌等。
导 思
导练
(2022·江苏泰兴第一高级中学期中)黑色金属冶炼通常指将铁矿石炼成生铁,或将生铁炼成钢坯。压延加工是将钢坯制成钢板或各种型钢对金属施加压力使其延伸成一定形状的加工。当某一时期、某一地区产业从业人员数目占地区工业总从业人员数目的比值上升时,表明该地区该产业以转入为主,反之,意味着以转出为主。如图为“我国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数目占该地区工业总从业人员数目的比值年均增幅空间分布图”(1999~2008年)。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表明我国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向是
A.从沿海向内地 B.从内地向沿海
C.从北方向南方 D.从西南向东北
√
导练
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各环节中,最适合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的是
A.资源开采 B.产品设计
C.基础加工 D.冶炼
√
Part
3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 对产业的影响
有利于新兴产业的扩散,促使朝阳产业逐步取代夕阳产业。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 对转出地、转入地的影响
腾出发展空间,凝聚创新力量,促进产业升级;减少资源消耗,缓解环境压力,改善民生质量;加速高科技和新型产业的开发
有利:
减少传统的劳动就业人口,可能导致产业“空心化”
不利:
对产业转出地: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 对转出地、转入地的影响
推动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改善及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财政税收;扩大就业机会,增强发展活力;有效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有利:
增加资源和能源消耗,加剧环境污染,占用农业用地
不利:
对产业转入地: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 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产业转移能够促进转出地与转入地的分工协作;有利于区域发展各有侧重,扬长补短,形成高效益的产业链、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
问题:
进入21世纪,东部沿海“腾笼换鸟”与中西部“筑巢引凤”两出大戏的帷幕几乎同时拉开,简要说明“腾笼换鸟”“筑巢引凤”的含义。
答案:
思考题
“腾笼换鸟”是指东部地区现有产业接近饱和,新的产业发展空间较小、生产要素无法进入新的产业,把原有产业转移出去,培育新的主导产业;“筑巢引凤”是指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一些地区产业空白,初设条件可以吸引一部分产业转入。
导练
(18分)(2022·江苏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期中)读“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位置示意图”及“苏南某工业园区产值构成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导练
(1)(6分)安徽皖江区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简述该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
答案 毗邻长江三角洲地区,水陆交通便利;产业基础好;资源丰富;协作条件好;政策扶持;地价低廉;劳动力丰富等。
导练
(2)(6分)重庆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也是重要的产业承接转移区。简述该市承接产业转移对当地区域发展的影响。
答案 有利影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区域资源开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利影响:可能会加剧环境污染。
导练
(3)(6分)简述苏南某工业园区产值构成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 特点:传统工业(劳动密集型、重污染企业)比重下降;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上升。原因:产业转移(产品升级换代)。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