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背影》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4.《背影》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20 18:4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Bei Ying
朱自清
学习目标
1.感知父亲形象,体会深沉父爱。
2.把握我的情感,理解情感变化。
3.品味独特语言,分析背影作用
新课导入
有人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父亲,好像从来都是不善表 达的,即使他对你的爱有千斤重,也很难流露于言语之中。如果一位将爱隐忍于心的父亲,遇上了同样深沉的儿子,他们之间会 如何传递爱与关心呢?今天我们就走进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 文,感受他笔下的父子情深。
朱自清
散文家、诗人、学者、民族战士




秋实
著有诗集《雪朝》、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荷塘月色》《欧游杂记》《你我》等,都收录在《朱自清全集》里。
他的创作以散文成就最高。其散文以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极富真情实感著称。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第一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这是一篇纪实散文,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他到清华大学任教不久,接到父亲来信,信中一些话,使他想起父亲在南京为他送行的背影。
故事发生在作者北大读书期间,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俩在浦口车站惜别。想起这些,朱自清不禁泪如泉涌,写下了这篇感情真挚的散文。
一.感知主要内容,划分文章层次。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1)开篇点题,难忘父亲的“背影”。
(2-6)叙述“我”跟父亲回家奔丧的有关情节,望父买橘,刻画背影,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
第一部分
(7)写别后思念,泪光中再现“背影”,抒发对父亲的深切思念之情。
二.感知父亲形象,体会深沉父爱。
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警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 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外貌:壮年时的父亲曾东奔西走,有一番作为,此时的穿戴 却有些寒酸。尽管晚景如此颓唐,心里想的仍然是照顾即将远 行的儿子,担心他路上渴了、饿了。
品读文中的细节,说说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父爱。
动作:父亲胖,“攀”“缩”“微倾”等一系列动词写出了他攀 爬月台的艰难。尽管艰难,却执意要为我买橘子。这是一种艰 难的、倾尽全力的父爱。
父亲的语言。
1.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
自己经历了丧母之悲、失业之痛,却还在安慰“我”, 鼓励“我”振作起来。这是坚强的父爱。
2.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这里写出了父亲去车站送我的缘由,即不放心其他 人照顾我。这是对孩子放心不下的父爱。
3.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嘱咐“来信”,一是希望儿子报个平安,二是希望他去 了北京一切安好,有了来信,才能彻底放心。这是对孩子万分牵挂的父爱。
4.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想要嘱托更多却不知从何说起,但刚走两步又立刻 不放心地回头看我。这是一种纠结、含蓄、隐忍的父爱。
其他琐事。
1.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
在家庭财务亏空的情况下,父亲自己穿着黑布棉衣, 却为我做了件“紫毛”大衣。这是一种对孩子无比疼爱、无比呵护的父爱。
2.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嘱我路上小心, 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这是一种小心翼翼、细致入微的父爱。
父亲不是一个严父,他的形象是慈爱的。父亲对“我”的爱并 不直露在言语间,而是含蓄又细腻地隐藏在一言一行中,需要反复咀嚼方能感受到深沉而又浓郁的爱。那么,“我”一开始能感受到父亲的爱吗? “我”对父亲的感情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呢?
三.把握我的情感,理解情感变化。
“我”对父亲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试结合相关语句做具体分析
(1)
1.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
这时的“我”是不理解父亲的,不但不接受父亲的关爱,还在心里暗笑他“迂”。
2.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聪明”是反语,对当年不理解父亲感到非常后悔,也写出了如今的 “我”对父亲的理解和体谅。
(2)
(3)
3.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 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我”看到父亲为我艰难攀爬月台去买橘子,理解了父亲对我的体贴、关怀。
4.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 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 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 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我”回想起父亲平生的经历,更加理解、体谅到了他的不易。
5.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 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 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我”看到父亲年老的不易,更牵挂父亲,担忧他的健 康,对父亲的思念愈加浓烈。
总结:“我”对父亲的感情经历了从不理解到理解倒体谅、牵挂的变化。
本文语言平淡质朴,多用口语,基本以叙述代描写。例如父亲“拣定椅子”,反复叮嘱,都是极为琐碎的事。
本文语言典雅,书面语特点明显,还使用接近文言文的句式等。例如“外出谋生、独立支持、如此颓唐、触目伤怀、典质、亏空等”。
1.《背影》语言特色
本文语言简净细致,多用白描,笔法简净,却细致传神的描画出了父亲的形象。
B
A
C
——朴素又典雅,简净又细致
四.品味独特语言,分析背影作用。
父亲
真挚地怜爱
爱的表达和期待
儿子
深切地怀念
爱的理解和延续
2.文章以“背影”为题,“背影”在全文有何作用?
从内容来看,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是全文最能体现父爱的关键内容,我因“背影”而理解父亲,父子之情融合于此,改善于此;
从结构来看,“背影”是全文情感的转折点,也是全文的线索。
由此可见,写人记事应该选择最动情的内容,写最动情的事情,刻画最动情的瞬间。
主旨概括
本文追忆了作者八年前和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时的情景,刻画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慈父形象,表达出真挚深沉的父子之情,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思念之情。
结构梳理


思念父亲——难忘背影
回忆往事——描绘背影
别后思念——再现背影




第(1)段
第(7)段
交代家境 (2、3)
叙写关照 (4、5)
望父买橘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