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版化学必修2(鲁科版)多媒体教学课件:第2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版化学必修2(鲁科版)多媒体教学课件:第2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04-08 13:40:49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第2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1节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第1课时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如图是电解水时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方式的变化情况,据
此回答:
(1)氢原子和氧原子是以何种作用力结合在一起的?
(2)该变化是一个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1. 了解化学键的含义。3. 会判断和区分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2. 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了解化学反应
中物质变化的实质。(重点)1.化学反应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化学反应既伴随有物质变化,又伴随有能量变化。化学反应的应用制备新物质利用
物质
变化提供能源利用
能量
变化【思考与交流】 【提示】化学反应的实质2.结合上述视频,思考水电解时为什么要通电?水分子是如何分解生成氢气与氧气的?提示:破坏水分子中氧原子与氢原子之间的作用力,需要吸收能量,其反应过程可以用下列过程描述:【思考与交流】 相邻 原子间 强 相互作用。直接相邻既有引力又有斥力一、认识化学键1.定义:过于微弱,不属于化学键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的关系点燃点燃H-H O-O H-H Cl-ClH-ClH-ON-N H-HN-H破坏旧化学键形成新化学键从化学键角度认识化学反应,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思考与交流】 提示:2.化学反应的实质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有化学键变化就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吗?提示:不一定,例如食盐(NaCl)熔化,变成自由移动
的Na+和Cl-、HCl溶于水电离成H+和Cl-等,就没有发生化
学变化。【学与用】在元素符号周围用“ · ”或“×”来表示该元素原子
最外层电子的式子。电子式:1.原子的电子式:2.金属阳离子的电子式:3.非金属阴离子的电子式:知识支持: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提示:黄绿色消失燃烧HCl的生成有H、Cl原子存在H2、Cl2要拆成H、Cl原子有新物质生成有热量放出形成新键断裂旧键1.根据以上实验的实验现象,讨论产生下列现象的原因:【思考与交流】 Cl2分子H2 分子分开后,它们为什么不高兴?让我们听听它们说些什么?2.从微观角度来看,氢气和氯气为什么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思考与交流】 我只有一个电子,太少了我也少一个电子e二位好!我有一个好办法。你们每人拿出一个电子共用,就像共同分享快乐一样共同拥有,行吗?
好啊,谢谢!好啊,谢谢!愿意氢原子,你愿意拿出一个电子共用吗?氯原子,你愿意拿出一个电子共用吗?HCl1.共价键:(2)成键实质:(共用电子与原子核间的)静电作用原子(3)成键微粒:(4)成键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1)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键。二、共价键和离子键氯化钠的形成(1)定义: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2.离子键(2)成键实质:阴、阳离子(3)成键微粒:(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4)成键元素: 活泼金属(或NH4+) 与 活泼非金属之间引力与斥力的平衡ⅠA、ⅡAⅥA、ⅦA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三、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 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可能有共价键化合物1.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
2.共价化合物中只含有共价键。
3.酸都是共价化合物,强碱都是离子化合物。
4.绝大多数盐是离子化合物,铵盐都是离子化合物。特别提醒静电作用共用电子对阴、阳离子原子一般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一般同种或不同
种非金属原子间一般通过得失电子通过共用电子对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
形成的化学键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1.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区别与联系归纳总结含离子键的化合物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离子键分子内是共价键强碱、大多数盐、活泼金属的氧化物酸、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的氢化物熔融或水溶液导电熔融时不导电、水溶液部分导电破坏离子键破坏分子间作用力,不破坏共价键2.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区别归纳总结
提示:错,如NH4Cl等铵盐。提示:错,He、Ne等稀有气体。(3)在气态单质分子里一定有共价键。(1)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2)含活泼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提示:错,如AlCl3。 【学与用】2.指出下列化合物的分类,所含化学键的类型。共价键离子键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离子化合物离子键共价键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1.化学反应的实质: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
2.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和共价键。
(1)离子键: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2)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3.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1)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
(2)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原子或多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B.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C.只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 D.大多数的盐、碱和低价金属氧化物中含有离子键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共价化合物中可以存在离子键
C.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单质分子中一定存在化学键A3.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其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
键的是(  )
A.水溶液能导电
B.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构成
C.熔融状态能导电
D.可以溶于水 C4.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A.碘升华
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C.酒精溶于水
D.HCl气体溶于水D 不能把希望叫做白日做梦,也不能把白日之梦叫做希望。课件20张PPT。第2课时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
能量变化如图是“神舟”九号发射时的图片,运载火箭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氧化剂是四氧化二氮,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推动火箭的运行。
【思考】
(1)火箭发射需要很大的能量,能量从何而来?
(2)为什么燃烧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1.了解化学反应中伴随有能量的变化的实质。(重点)
2.了解化学能与其他能量形式之间的转化。
3.理论联系实际,使同学认识到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大意义。1. 讨论发生化学反应的时候,除了发生物质的变化,还有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提示:化学变化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变化。【思考与交流】 2.化学反应都伴随有能量变化,这些能量都是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吗?你能举出哪些例子? 提示:不是。利用化学反应发电,化学能转化成电
能;利用镁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做信号弹,这个过程中化学能转化成光能……(1)分类标准放热反应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放出热能的化学反应1.吸热反应、放热反应(2)类型吸热反应吸收热能的化学反应按能量变化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3)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①可燃物的燃烧反应
②金属与酸的反应
③酸碱中和反应
④铝热反应吸热反应①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固体的反应
②C和CO2的反应
③某些加热分解反应氢气和氯气的反应1.从化学键角度分析此反应为什么会有能量的变化?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形成吸收能量释放能量【思考与交流】 提示:2.为什么有的化学反应放热,有的化学反应吸热?若吸收能量 < 放出能量,反应放热;
若吸收能量 >放出能量,反应吸热。【思考与交流】 提示:2.从化学键角度认识能量变化反应吸收能量反应释放能量释放能量E2旧化学键断裂
吸收能量E1E1 < E2E1 > E2新化学键形成根据下列信息判断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时的能量变化。 H2O形成1 mol H2O的共价键释放930 kJ能量提示: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时,为放热反应OH2 O22Hmol O2的共价键断裂吸收249 kJ能量 1 mol H2的共价键断裂吸收436 kJ能量【学与用】3.从能量角度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反应物总能量 > 生成物总能量放热反应
能量的释放
(1)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吸热反应
能量的储存
(2)吸热反应吸热反应反应物能量低于产物能量反应
类型与化学键
的关系断键能量大于成键能量吸热反应断键能量小于成键能量放热反应与物质
能量的
关系反应物能量高于产物能量放热反应吸热反应放热反应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物质燃烧和中和反应均放出热量
C.分解反应肯定是吸热反应
D.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决定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
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C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酸碱中和是放热反应
B.炭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吸热反应
C.化学键的形成需吸收能量
D.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能一定转化成热能A3.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实验室制H2的反应
B.实验室制CO2的反应
C.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的反应
D.石灰石分解的反应D4.对于放热反应的过程来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
A.是储存能量的过程
B.是释放能量的过程
C.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
D.断裂旧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低于形成新化学键放出的能量A不灭的信心是通向成功彼岸的灯塔。课件30张PPT。第2节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上面两幅图分别是炸药爆炸和溶洞中的情景,根据上面两幅图,思考下列问题:
(1)炸药爆炸和溶洞的形成哪个需要的时间长?
(2)化学反应为什么有快有慢,化学反应的快慢和什么有关?
(3)怎样表示不同化学反应的快慢?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学会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
2.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重点)
3.认识可逆反应,并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重点)生活中常见的较快的化学反应生活中常见的较慢的化学反应怎样比较和判断反应的快慢?【提示】 ①冒气泡快慢 ②颜色变化 ③固体质量的变化④出现浑浊的快慢 ⑤温度变化等 那么如何定量地描述化学反应的速率呢?【思考与交流】
mol·L-1·s-1 或 mol·L-1·min-1 描述反应的
快慢程度一、化学反应速率3.单位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1.概念浓度变化均取正值2.计算公式(1)化学反应速率要指明具体物质并取正值;
(2)表示气体或溶液反应速率;
(3)化学反应速率指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特别提醒反应4NH3+5O2 4NO+6H2O 在5 L的密闭容器中反
应30 s后,NO增加了0.3 mol。
1.用NO的浓度变化表示反应的反应速率为多少?2.用O2的浓度变化来表示此反应速率是多少?提示: v(NO)=0.002 mol·L-1·s-1提示: v(O2)=0.002 5 mol·L-1·s-13.各物质的速率之比与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之比有何关系?提示:各物质的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思考与交流】 1.Na、Mg分别与水反应时,钠与水反应更为剧烈;2.带火星的木条能在纯氧中复燃;3.新鲜的水果和食物保存在冰箱里能存放得更久;5.木材劈得小一些烧得更快。4.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时,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反应更快;哪些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速率?【思考与交流】 2.影响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1)温度:升高温度,增大反应速率。1.反应速率的决定因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外因内因(2)浓度: 增大浓度,加快反应速率。对于固体或纯液体反应物,一般情况下
其浓度是常数,因此改变其量的多少,
并不影响其浓度,其反应速率不会改变。(3)催化剂:加入催化剂能改变(增大或减小)反应速率。探究固体表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产生气泡的 速率较快产生气泡的 速率较慢其他条件一定,
固体反应物颗粒越小,表面积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4)接触面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可以增大反应速率。实验探究1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压强变化与体积有什么关系?一定量的气体,体积变小,压强变大(5)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反应物是固体、液体时,改变
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实验探究2实际的化工生产中,是不是只要化学反应的速率快就可以提高产品的产量?要提高产品的产量还要考虑哪些问题?【思考与交流】 三、化学反应的限度(1)概念1.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向正、反两个方向同时进行的反应。①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②可逆反应中:反应物的转化率<100%;③可逆反应结束时,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存。(2)特点提示: 14CO2、14C、14CO提示:不是,两者的反应条件不同,故不是可逆反应。【思考与交流】 对于以上反应,请分析:
(1)当反应刚开始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哪个大?
(2)当反应刚开始时,正反应与逆反应哪个反应速率大?
(3)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如何变化?
(4)随着反应的进行,v(正)与v(逆)怎样变化?在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SO2和1 mol O2发生反应:【思考与交流】 v(正)v(逆)v(正)= v(逆)t1时间(t)0①0~t1段:v(正)>v(逆)②t1时刻及以后:v(正)=v(逆)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图示【思考与交流】 (5)反应会进行到什么时候“停止”?此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如何变化?提示:当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改变。(6)给上述这个状态命名。提示:化学平衡状态。(7)反应真的停止了吗?提示:未停止,处于动态平衡。【思考与交流】 2.化学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
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1)定义不是物质的量(2)特征暂时的平衡状态,外界条件
改变,平衡可能会发生移动研究对象为可逆反应v(正)= v(逆)动态平衡即:v(正)= v(逆) ≠0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保持不变 当条件改变时,原来的化学平衡将被破坏,并在新
的条件下建立起新的化学平衡状态。3.化学平衡的移动(1)定义研究对象是已经达到平衡的反应体系包括温度、压强、浓度,不包括催化剂 原平衡
(v正=v逆)平衡破坏
(v正′≠v逆′)v正′>v逆′ ,平衡 移动
v正′ (v正"=v逆")向正方向向逆方向(2)实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优化化工生产条件的重要依据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反应的快慢影响化学
反应速率
的因素化学平衡的建立化学平衡的移动A.0.24 mol·L-1 B. 0.6 mol·L-1
C. 2.4 mol·L-1 D. 4.2 mol·L-11.某反应2A(g)+B(g) C(g)经10 s 后A的物质的量浓
度为0.2 mol·L-1 ,B的物质的量浓度降低0.02 mol·L-1,
则A物质的起始浓度为( )A2.在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充入N2和H2合成NH3,以下叙述
错误的是( )
A.开始反应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
B.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减小为

C.随着反应的进行,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最后保持恒定
D.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与逆反
应速率相等且都保持恒定B3. 100 mL 6 mol·L-1 H2SO4跟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
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H2
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
A.Na2CO3溶液 B.水
C.KNO3溶液 D.(NH4)2SO4固体B4.对于可逆反应M+N Q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M、N、Q三种物质的浓度一定相等
B.M、N全部变成了Q
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保持不变
D.反应已经停止C 不能因为第一次飞翔遇到了乌云风暴,从此就怀疑没有蓝天彩霞。课件26张PPT。第3节 化学反应的利用
第1课时 利用化学反应制备物质 如图为高吸水树脂,是一种合成高
分子材料。目前,为了更好地满足
人们生活的需要,丰富人们赖以生
存和发展的物质世界,人工合成的
物质已超过3 500万种,且其数量仍在以每年几百万种的速度继续增长着。
【思考】
(1)实验室中如何利用化学反应制备新物质?
(2)工业上如何利用化学反应制备新物质?1.知道人们主要利用化学反应来制备新物质。3.总结常见气体的制备装置及收集方法。2.掌握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原理和尾气处理的方法,了解氯气的制备装置和收集方法。(重点)化 学 反 应物 质 变 化能 量 变 化制 备 新 物 质提 供 能 量1.生活中的化学反应有哪些用途?【思考与交流】 提示:2.生活中的一些新物质是怎么制备出来的?【思考与交流】 制备一种新物质的一般思路:1.寻找可能制备此物质的方法;
2.对比分析各种方法的可操作性;
3.根据反应条件、原料特点,选取制取装置;
4.根据产物特点设计产物的分离提纯、污染物的处理方法。方法导引工业制单质钠氯碱工业实验室制取氯气下列三种制取氯气的方法,哪一种适合在实验室中制备氯气?活动探究1.根据制氯气所使用的原料和反应条件,你会选用什么
样的发生装置呢?固—固 加热型固—液 不加热型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固—液 加热型固体、液体加
热生成气体【思考与交流】 2.根据反应生成的氯气中可能含有的杂质,应该选用
什么样的净化装置?【思考与交流】 3.根据氯气的性质,你会选用什么样的气体收集装置? 【思考与交流】 4.根据氯气的性质,你会选用什么样的尾气处理装置? 【思考与交流】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一、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1.药品:浓盐酸和二氧化锰2.反应原理:氧化剂还原剂离子反应方程式:实验室制备氯气的装置图3.实验装置:发生装置除杂装置尾气处理装置收集装置所含杂质为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四个环节及其装置:(1)气体发生装置(2)气体净化装置(3)气体收集装置(4)尾气吸收装置归纳整理2.仪器组装的一般顺序:先零后整、先主后次、从下到上、从左到右。先塞后定:
先放后加:
先验后点:先塞好塞子,再固定仪器位置。先放固体试剂,再加液体试剂。可燃性气体先验纯,再点燃。归纳整理二氧化锰盐酸逢,隔网热瓶氯气生。
盐水硫酸除杂质,吸收通入火碱中。3.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口诀归纳整理图示装置有哪些用途?提示:1.A口进气,B口排出瓶内气,可收集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例如:O2、Cl2 。2. B口进气,A口排出瓶内气,可收集比空气密
度小的气体。例如:H2、NH3 。3. 从A口进气,B口出气,可作气体净化装置(又叫洗气瓶),4. 在瓶内充满水,B口进气,A口出水,可作排水集气装置。瓶内加入浓硫酸时,可作气体干燥装置。【想一想】二、氯气的工业制法制备原理:其中氧化剂是 H2O ,还原剂是 NaCl物质性质反应原理仪器药品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发生装置收集装置除杂装置尾气处理装置物质制备1.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实验室中( )
A.加热NaHCO3固体制CO2
B.用Cu和稀HNO3反应制NO
C.用NH4Cl与浓NaOH溶液反应制NH3
D.用铜与浓硫酸反应制SO2B2.实验室制取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除去氯化氢气
体最好采用的物质是( )
A.水 B.NaOH溶液
C.饱和食盐水 D.氨水C3.二氧化锰与浓盐酸作用制氯气的反应中,作为还
原剂的HCl和参加反应的HCl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1 B.2∶1
C.1∶2 D.任意比C4.0.15mol MnO2与过量的12mol·L-1的浓盐酸反应与
50mL 12mol·L-1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相比,两
者产生的氯气(其他条件相同) ( )
A.一样多 B.前者较后者多
C.后者较前者多 D.无法比较 B 不能说凡是合理的都是美的,但凡是美的确实都是合理的。课件23张PPT。第2课时 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 中国人实现了在太空行走的梦想,
其中我们国家自行设计的高能电
池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很大
的贡献。电池除了在航天领域的
贡献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思考】
(1)你能说出电池中的能量转化方式吗?
(2)原电池的原理是什么?1.掌握原电池的构成和工作原理。(重点)
2.了解常见的化学电源。
3.了解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以及化学反应的
其他应用。(重点)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电能光能热能化学反应释放能量知识回顾1.“即热饭盒”的原理是什么?能量转化:化学能→热能提示:释放大量热能,生成液态铁,
焊接钢轨。2.“铝热反应”为何能焊接钢轨?能量转化:化学能→热能那么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过程应用到了化学能?【思考与交流】 提示:原电池从微观角度来看反应过程中产生电流的原因。
原电池工作原理锌片上
产生气泡铜片上
无气泡铜与稀硫
酸不反应铜片上
有气泡?锌与稀硫酸反应
Zn+2H+====
Zn2++H2↑Cu稀硫酸【思考与交流】 原电池的电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
较为活泼的电极
电子流出的电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
较为不活泼的电极
电子流入的电极正极知识支持一、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1.定义:2.电极(1)电极材料负极:锌片正极:铜片Zn- 2e- ====Zn2+(2)电极反应2H++2e-====H2↑负极反应:正极反应:3.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电子从活泼金属沿外电路流向不活泼
的金属。电子流向:电流流向:负极:较活泼的金属。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1.原电池的电极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非金属导体)作电极相对于电解质溶液ZnZnZn①②③④FeCCuFeZn稀硫酸稀硫酸稀硫酸稀硫酸实验探究2.电极材料的浸入液电解质溶液CuSO4溶液酒精ZnCuZnCu⑤⑥3.两个电极所处的位置形成闭合回路稀硫酸稀硫酸ZnCuZnCu1.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作电极。
石墨或某些氧化物也可作电极。2.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3.形成闭合回路。二、原电池的形成条件1.干电池(一次电池):日常用的锌锰电池。2.蓄电池(二次电池):手机用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 3.燃料电池:多用于航天、军事领域。三、常见电池  锂是密度最小的金属,用锂作为电池的负极,跟用相同质量的其他金属作负极相比较,使用寿命将大大延长。生活中的电池——锂电池拓展视野 燃料电池不是把还原剂、氧化剂物质全部贮藏在电池内,而是在工作时,不断从外界输入,同时将电极反应产物不断排出电池。生活中的电池——新型燃料电池原电池概念形成条件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判断电极反应常见的化学电源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电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B.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原电池中电流从负极流出,从正极流入
D.原电池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D2.某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Zn+2H+====Zn2+ +H2↑,
符合该反应的原电池组合是( )B3.(2012·福建高考)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下列
判断正确的是 (  )
A.Cu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电子沿Zn→a→b→Cu路径流动
C.片刻后甲池中c(SO42-)增大
D.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b点变红色A不能忍受批评,就无法尝试新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