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章节综合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章节综合测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3.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5-04-09 13:2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章节综合测试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4页,为选择题,20分;
第Ⅱ卷4页,为非选择题,30分;共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第Ⅰ卷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 (选择题 共20分)
1.(2014杭州6)科学家认为原始大气中并没有氧气,后随地球的演化逐渐增加
早期地球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
A.原始海洋蒸发出的水蒸气分解 B.原始海洋中藻类的光合作用
C.原始森林中植物的光合作用 D.火山喷发
(2014娄底22)1953年,在实验室里模拟大气成分,利用火花放电,合成了
氨基酸等简单有机物的科学家是
A.达尔文 B.巴斯德 C.米勒 D.列文·虎克
3.(2014达州21)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非常重要的证据
C.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个体由小到大
4.(2014东营21)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比较不同生物体内同一种蛋白质的分子
结构,可根据其差异程度,来判断生物之间的亲缘
关系。图6为不同生物体内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
列差异比较,下列关于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生物的
判断,正确的是
A.鸡与大袋鼠 B.金枪鱼与链孢霉
C.海龟与火鸡 D.响尾蛇与猴
5.(2014泉州14)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青蛙具有不同的体色。 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这是
A.过度繁殖的结果 B.水体染色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 D.自然选择的结果
6.(2014绵阳36)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致使很多致病细菌具有一定的耐药性。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分析,耐药细菌越来越多的主要原因是
A.细菌繁殖的后代很多,抗生素用量不够
B.抗生素诱导细菌定向发生了耐药性变异
C.抗生素选择了发生耐药变异的个体生存下来
D.耐药细菌繁殖能力比不耐药细菌繁殖能力强
(2014潍坊22)以下是几种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的差别对比表。
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生物名称
黑猩猩
猕猴


响尾蛇
金枪鱼
小麦
酵母菌
氨基酸差别(个)
0
1
11
13
14
21
35
44
A.分子生物学为判断各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提供了依据
B.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黑猩猩
C.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远的动物是金枪鱼
D.各种生物细胞色素C含量不同,说明它们的原始祖先不同
8.(2014益阳21)下列事例不属于自然选择的是
  A.长颈鹿长颈的形成
  B.雷鸟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
  C.同一种鸟可形成不同的喙形
  D.克隆羊的培育过程
(2014潍坊23)右图是四种动物之间亲缘关系的图解,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

A.小熊猫和熊猫的亲缘关系最近
B.熊猫和熊食性差异较大,亲缘关系较远
C.四种“熊”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不同
D.海豚与四种“熊”的生殖发育特点不同
10.(2014十堰5)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错
误的是
A.由简单到复杂 B.由低等到高等
C.由水生到陆生 D.由体积小到体积大
11.(2014临沂21)关于生命的起源与进化,下列说法不确切的是
A.米勒实验说明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形成有机物是可能的
B.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已经得到了实验证实
C.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原始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
D.生物化石为生物的进化学说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
12.(2013聊城22)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全球抗药性杂草生物类型数量呈上
升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
A.气候的变化 B.除草剂的使用
C.化肥的使用 D.耕作措施的变化
13.(2013枣庄34)有人把原产丹麦和德国的三叶草移到瑞典的南部栽培,这里气候比较寒冷。最初三叶草茎叶的单位面积产量很低,但经过若干年后,产量显著增高,人们对这一事实作出以下几点解释,其中错误的
A.不耐寒的个体被自然淘汰 B.耐寒的个体得以生存繁衍
C.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三叶草在生活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新环境
14.(2014淄博14)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A.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了获得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C.生物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
D.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
(2013莱芜8)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重要证据。有化石证明许多生物种
类只存活了短暂的时间就逐渐灭绝了,最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A.外界环境条件变化剧烈 B.繁殖能力太低
C.缺乏能遗传的有利变异 D.人工选择导致
(2013日照29)某同学学习了生物进化的知识后,结合进化树绘制了如图所
示的四种生物进化分支图(a、b、C为不同
性状)。由图可知,它们之间亲缘关系最近
的是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17.(2013衢州4)生物总是从低等向高等进化的。下列植物中最高等的是
(2013杭州11)月球表面有月壤。月壤主要由月球岩石碎屑、粉末、角砾、
撞击熔融玻璃物质组成,其中绝大部分颗粒在30微米到1毫米之间,摸上
去和面粉一样细腻,但不适合植物生长。科学家设想:人类移民月球的时候,
把月壤改造成类似地球上的土壤来栽培植物。改造过程中,不需要提供的是
A.空气 B.水 C.腐殖质 D.矿物质
19.(2014漳州22)有关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的繁殖能力普遍较弱
B.生物产生的变异都有利于适应环境
C.生存斗争不利于生物的进化
D.适应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
20.(2014齐齐哈尔40)在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体趋势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由简单到复杂 B.由水生到陆生
C.由低等到高等 D.由体积大到体积小
第Ⅰ卷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4页,用黑色、蓝色水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21
22
23
24
25
总 分
得分
二、非选择题(30分)
21.(2014威海34)(6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依赖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
与变异以及进化,下面以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为主线,
梳理一下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物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
代,而它们赖以生存的条件是有限的,任何生物
要生存下去,就得进行 。在这
一过程中,必然有一部分生物个体被淘汰。
那么,哪些个体会被淘汰呢?生物的变异是普遍
存在的,但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
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掉。这里所谓的“有利变
异”是指 的变异。在右图所示的模拟长颈鹿取食树叶的
情景中,最后生存下来的长颈鹿应是标号1、2、3、4中的哪一
个? 。
综上所述,生物通过 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续,生生
不息,而生物的 又使得生命不断发展,生物的
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是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
22.(6分)科学研究中经常用模拟实验来解决不能或不便用直接实验法解决的问题,便于提高效率、获取证据。如图是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米勒提出的问题:
作出假设:
实验装置中的气体是模拟 的成分,米勒在模拟装置中采用火花
放电的目的是
(4)米勒在实验中搜集到的证据是( )
A.产生了多种蛋白质等有机大分子 B.产生了多种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
C.产生了氧气 D.产生了核酸等有机大分子
(5)米勒得出的结论是是
23.(5分)对某一害虫成灾区先后使用两种杀虫剂处理,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害虫抗药性越来越强是因为杀虫剂对害虫起来
了________作用。在此过程中,能生存下来的
个体一般具有一些微小的________,即抗药性。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都是_______(定向或不定向的)。
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使用杀虫剂Ⅰ年后的第六年,害虫适应了具有杀虫
剂的环境,这种适应的形成是__________的结果。当第七年使用杀虫剂Ⅱ
时,害虫由于不适应改变了的环境而大量死亡,经过再次积累,新的具有
_________个体重新适应环境。
24.(7分)观察下面的“生物进化树”,回答下面的问题:


原始生命形成后一部分进化成具有叶绿体的原始[1] ,该类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提供了地球上90%的
(2)在生理上,动物类群[12]的繁殖方式最主要的特征是 ;植
物类群[5]在繁殖方式上比植物类群[3]高等的主要表现是 。
(3)[8]与[7]相比较,[ ] 动物更适于陆地生活,原因是该类动
物体表有 ,可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4)从图中可以看出所有生物之间都存在着或远或近的
25.(6分)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蠖和浅色桦尺蠖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尺蠖尽量回收,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21教育网
地区
浅色桦尺蠖
深色桦尺蠖
释放
回收
释放
回收
工业污染区
64
16
154
82
没有污染的
非工业区
393
154
406
19
浅色桦尺蠖和深色桦尺蠖是一对 。桦尺蛾有深浅不同
的颜色,说明生物界中存在着 现象。
在未受工业污染的地区, 不易被鸟类发现属有利变异,这
些个体生存下来。在工业污染的地区易被鸟类捕食逐渐被淘汰。工业污染
之后,桦尺蠖体色变深色对其本身来说是一种保护色 ,体现出生物适应环
境;达尔文把这种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称为 。
桦尺蠖的幼虫对桦树的危害很大,针对桦尺蠖的生活史,消灭桦尺蠖的最
佳时机是在 时期。目前对它的防治主要是以喷洒药剂毒杀为主。
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往往会伤及其他昆虫和它们的天敌。如果能利用鸟
类和细菌等天敌来消灭桦尺蠖,就能够很好的保护环境,这种方法属于
法。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每小题1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C
D
C
D
D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D
C
C
B
D
D
D
D
每空1分,共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