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梳理及中考真题
一、文学常识
孟子:名轲,字子舆,山东省邹人。战国中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有“亚圣”之称。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和孔子的学术成就几乎同高,人们将他们合称为“孔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共同编著《孟子》,共七篇。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是语录体散文集,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关于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方面问题的论争。文章说理透彻,气势磅礴,语言流畅,且富于感彩。《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提倡“仁政”,是孔子思想的发展。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二、重点字词句义
1.通假字:亲戚畔之(同“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①然而不胜者(古义:这样却 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②城非不高也(古义:城墙 今义:城市)
③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 今义:池塘、水池)
3.一词多义:
①利:天时不如地利(有利) 兵革非不坚利(锐利)
②之:三里之城(助词,的) 多助之至(到) 天下顺之(代词,指得道者)
4.其他重点词语解释:
①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②地利不如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三里之城(内城),七里之郭(外城)
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围)
④是天时不如地也(这)
⑤池非不深也(护城河)
⑥兵(兵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非不坚(坚硬)利(锐利)也
⑦委(放弃)而去(离开)之
⑧域(限制)民不以(凭、凭借、靠)封疆之界
⑨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
⑾得道者多助(施行仁政)
⑿寡助之至(极点)
⒀亲戚畔之(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⒁天下顺之(归顺,服从)
⒂故(所以)君子(指上文所说的“得道者”,施行仁政的君主)有(要么)不战
5.重点语句翻译: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锐利。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5)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凭借天下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人;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三、理解性默写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守城一方“委而去之”的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
3.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那句话:“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分析家认为,美国对外武力干涉他国内政的战略已呈“失道者寡助”之势,而中国“和平崛起”的外交战略正呈“得道者多助”之势。(用《<孟子>两章》中两句话填写)
6.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7.“战必胜”的条件是:“得道者多助”。
四、文本理解
(一)问题探究
1.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二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条件及诸多的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亦极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⑴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最后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⑵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三)具体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本文的主旨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文中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 人和 ,从中可反映出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4.作者在文中指出管理百姓、巩固国防、威慑天下三个方面不能只“以封疆之界”、“以山溪之险”和“以兵革之利”。然后揭示争取“人和”的实质在于“得道”。
5.从全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得道”;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天下顺之”。
6.文中“得道者多助”一句中的“道”是指的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间的关系?
“道”指施行“仁政”;“人和”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而只有施行“仁政”,方能得“人和”,得民心,民心所向,作战就会取得胜利。
5.“得道者”的意思是施行仁政的人;文中与它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
6.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为什么说这一观点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具体体现
*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要素中,孟子认为人和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要赢得民心的前提是“得道”,而这个“道”就是他一贯主张的“仁政”。所以孟子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实际上就是在说明他的“仁政”主张。
7.为了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点,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道理论证)。
8.本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呢?
本篇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五、开放性试题
1.根据文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的内容,联系历史或现实,举一个这样的事例。
商汤伐夏桀,夏桀失道寡助,商汤得道多助;周武王姬发伐商纣,商纣王失道寡助;隋末杨广无道,各地农民起义,瓦岗军得道多助;二战期间,德意日三国失道寡助,中美英等抗战国得道多助;解放战争中,解放军得道多助,国民党失道寡助。
2.回忆你学过的文言课文,从中举出一则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史实。
秦王朝施行暴政,使“天下苦秦久矣”,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秦王朝灭亡。或者:长勺之战能以弱胜强的先决条件,就是做到了取信于民。
3.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1)以国家外交部而言,“道”指国家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
(2)以国家内部而言,“道”指爱民,为老百姓着想;
(3)以个人而言,“道”指与人为善,仁义道德。
4.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家和万事兴 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 众人拾柴火焰高
团结就是力量 人心齐,泰山移
六、中考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对课文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文章先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七里”都极言防守地域之大,以致难以攻破,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
②文章接着以守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这里采用“池非不深也”这样双重否定的句式,格外强调守城条件之有利。
③从守城一方的失利我们可以推断:攻城一方尽管没有“地利”,但因“人和”,能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因此无坚不摧。
④文章利用打仗作例子,充分论证了“人和”对夺取一切战争胜利的极端重要性,目的在于启发君主们应如何打好仗,取得战争的胜利。
⑤文章在论证了“人和”对战争的重要性后,又顺势推论出“人和”在治理整个国家中的作用。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②③⑤
2.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 )
A.孟子认为“战必胜”的必要条件是“得道”。
B.“君子”是指文中所说的“得道者”。
C.文章主要论述了弱者可以战胜强者。
D.“得道者多助”的“道”在文中指“施行仁政” 。
3.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式,显得很有气势。
B.第二段设了一个守城的例子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
C.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了“得道”的作用。
D.“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这个句子从反面论证了“人和”的重要。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 B.陈胜者,阳城人也 得道者多助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以天下之所顺 D.寡助之至 天下顺之
5.下列各项中加点的“之”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三里之城 B.夫环而攻之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连百万之军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环而攻之而不胜 腰白玉之环 B.池非不深也 南冥者,天池也
C.委而去之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以钱覆其口
(二)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问题。
1.下列各组加点词句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天时不如地利 自云先是闻秦时乱 B. 地利不如人和 至若春和景明
C. 环而攻之而不胜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D. 池非不深也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翻译。
委而去之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全文对“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
【甲】只要有规定的边疆界线,有限要的山河,有强大的武力,就能使人民安居乐业,巩固国防,威慑天下。
【乙】使人们定居下来保证他们不迁徙,靠划定边界是不行的;巩固国防靠山河的险峻是不行的;威慑天下靠武力强大是不行的。
4.结合上下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说明这段文字共同体现了怎样的思想。(3分)
【链接材料】勾践①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②。”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③矣,请报之。”…… 果行,国人皆劝④。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⑤?”是故败吴于囿⑥,又败之于没⑦,又郊败之。 (选自《国语·勾践灭吴》)
注:①“勾践”春秋时期越国国君。他曾被吴王夫差打败。②“更”改正。③“节”节制。④“劝”勉励。⑤“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谁有我们这么好的国君啊,能不为他拼死作战吗?⑥“囿”古地名。⑦“没”古地名。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政①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②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③,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④之。……故从其四欲⑤,则远者自亲⑥;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故知予之为取⑦者,政之宝也。(节选自《管子·牧民·四顺》)
(注释)①政:政令。②佚乐:使……安乐。③危坠:危亡。④生育:使……生养繁息。⑤欲:欲望,⑥亲:亲近。⑦予之为取:给予就是索取,即予之于民就是取之于民。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环而攻之而不胜 腰白玉之环
B.池非不深也 南冥者,天池也
C.委而去之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D.故从其四欲,则远者自亲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夫环而攻之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以钱覆其口
C.民恶贫贱,我富贵之 前人之述备矣
D.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 不效,则治臣之罪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
4.两文都围绕“民心”展开议论,甲文强调(1)“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比“天时””地利”更重要、乙文认为(2)“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就可以赢得民心。“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启示我们:一切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亲民要有真感情,爱民要有真措施,利民要有真成效。(3)甲文中的________主张与“执政为民”思想是相通的?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夫用兵之法,全国①为上,破国②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③,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己。修橹赖铝④,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⑤,又三月而后己。将不胜其忿而蚊附之回,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注释】①全国:迫使敌人举国降服。②破国:攻破敌国。③伐谋:挫败敌人的计谋。④修槽賴辑fényn):修造用以攻城的盾牌、战车。⑤距堙(yIn):构筑攻城的土山。⑥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将帅控制不住自己的忿怒情绪,而下令缘梯而上,蚊附乱进。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 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 (2) 而城不拔者 拔: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⑵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3.【乙】文阐述的观点与【甲】中述的观点有哪一点是相似的?
(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齐王使使者问赵威王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选自《战国策 齐策》)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七里之郭 (2)委而去之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天下顺之
(5)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6)使者未说
2.用“/”为文中两个画横线的句子标出停顿。(每句标一处)。
(1)天时不如地利
(2)岁亦无恙耶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苟无民,何有君?
4.根据选文【甲】和【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
选文【甲】和【乙】都阐释了①______的治国理想,但语言风格不同,【甲】文大量使用②_______、③________句,语言气势磅礴;【乙】文则大量运用④________句,语气强硬,不容置辩。
(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贞观五年,太宗谓侍臣曰:“治国与养病无异也。病人觉愈,弥①须将护,若有触犯,必至殒命。治国亦然,天下稍安,尤须兢慎②,若便骄逸,必至丧败。今天下安危,系之于朕,故日慎一日,虽休勿休③。然耳目股肱④,寄于卿辈,既义均一体。宜协力同心,事有不安,可极言无隐。倘君臣相疑,不能备尽肝膈⑤,实为国之大害也。”(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弥:更加。②兢慎:兢兢业业,小心谨慎。③虽休勿休:即使做好了也不自夸。④股肱:大腿和胳膊。这里与前面的“耳目”,都是比喻左右辅佐之臣。⑤备尽肝膈:做到推心置腹,坦诚相照。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 域: (2)亲戚畔之 畔:
(3)治国亦然 然: (4)若便骄逸 骄逸: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病人觉愈,弥须将护。
3.两文都是围绕“仁政”展开论述,【甲】文中强调(1)“ ”(用原文词句回答)比“天时”“地利”更重要;【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是怎样体现这一观点的?请简要分析。
(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朕闻周、秦初得天下,其事①不异。然周则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能保八百之基。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罚不过二世而灭。岂非为善者福祚延长,为恶者降年②不永?” (选自《贞观政要·卷三》,有删改)
【注】①其事:治理国家的方法。②降年:天赐予的年龄,寿命,这里指国运。
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
(2)委而去之 委:
(3)朕闻周、秦初得天下 闻: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罚不过/二世而灭
B.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罚不过/二世而灭
C.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罚/不过二世而灭
D.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罚/不过二世而灭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然周则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能保八百之基。
7.甲、乙两文的政治主张有什么相同之处?请分别结合文段相应内容简要分析。
(八)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①意犹不足,征求④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⑥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⑧,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身边的大臣。②京师:京城。③炀帝:即隋炀帝,是隋末皇帝杨广的谥号。④征求:搜刮。⑤黩:读“dú”。⑥夙夜:早晚。⑦孜孜:⑧丰稔(rěn):庄稼丰收。
(1)参照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文中加点字。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亲戚畔之 【语境推断法】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①
穷兵黩武 【查找字典法】A.玷污。B.轻率,轻举妄动。 ②
征求无已 【课内迁移法】惧其不已也 ③
故夙夜孜孜 【参考成语法】孜孜不倦 ④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4)甲文中孟子的治国主张是“以民为本,推行仁政”,乙文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甲】文中,孟子借讨论战争很来论述推行仁政、赢得民心的重要性,全文大量运用了 的句式,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气势充沛,有说服力;【乙】文中,唐太宗借用“树”与“土”的比喻,形象生动地阐述自己的治国思想。
(九)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使毕战①问井地②。
孟子曰:“子之君将行仁政,选择而使之,子必勉之!夫仁政,必自经界③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④,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⑤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夫滕,壤地褊小⑥,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无君子,莫治野人⑦;无野人,莫养君子。请野九一而助⑧,国中什一使自赋。卿以下必有圭田⑨,圭田五十亩;余夫二十五亩。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⑩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娃和睦。” (选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上》)
【注】①毕战:滕国的臣子。②井地:井田。③经界:这里指土地的分界。④钧:同“均”。⑤慢:轻慢。⑥褊(biǎn)小;狭小。⑦野人:老百姓。⑧请野九一而助:在郊外实行九一税。⑨圭田:供祭祀的田地。⑩守望:看守瞭望,这里指防备盗贼及敌人等。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
B.委而去之 相委而去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虽乘弃御风不以疾也。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
2.下列对语句朗读停顿的划分不合理的一项是( )(1分)
A.夫/环而攻之 B.兵革/非不坚利也 C.子之君/将行仁政 D.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4.请结合乙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如何才能实现“人和”。(3分)
答案
(一)1.D 2.C 3.B
4.【答案】C
【解析】A.连词,表转折/表顺承;B.代词,放在主语后面,表判断/代词,……的人;C.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凭借,靠;D.动词,到/代词,代指他(“多助之至”的人)。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解答此类题要在平时积累文言词汇,结合具体语境先弄清句子的意思,在由句子意思辨析推断词语的意思。
A.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小城。之:结构助词,的;B. 夫环而攻之: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之:代词,它;C.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之:结构助词,的;D. 连百万之军:统率百万的大军。之:结构助词,的;故选B。
6.C
【解析】考查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A.环:包围,围绕/环形的玉;B.池:护城河/池塘;
C.委:都是“舍弃”的意思;D.以:介词,凭借/介词,用。故选C。
(二)1.答案:C
【解析】4题中A项“时”意思分别为“时令”和“时间”。B项中分别为“和睦”“和煦”。C项中同为“胜利”。D中分别为“护城河”“池塘”。
2.答案:(守城者)弃城而逃
【解析】此题需要学生注意补充主语是守城者。
3.答案:乙
【解析】题中乙句子的理解符合文章的文意,甲句子句意过于极端且不能体现“得到多助”意思。
4.答案:得道多助
【解析】题中两段文字共同体现的思想是“得道多助”,此题需要学生注意的是“共同”二字的含义。
【材料链接】翻译:勾践对国人说道:'我不知自己的力量不够,与吴国这样的大国作对,导致老百姓流离失所,横尸原野,这是我的罪过。我请求你们允许改变治国政策。'于是埋葬已经死去的人,慰问受伤的人,供养活着的人;谁家有忧就去慰问,谁家有喜事就去祝贺;客人要走,起身相送;有客人要来,亲自迎接……不是自己亲自耕种所得的就不吃,不是他的夫人亲自织的布就不穿。这样连续十年,国家不收赋税,老百姓都存有三年的粮食。越国的父老兄弟都请求说:'从前吴王夫差让我们的国君在各诸侯国面前丢尽了脸;现在越国也已经克制够了,请允许我们为您报仇。……伐吴行动果断开始了,越国的老百姓都互相鼓励。父亲劝勉儿子,兄长勉励弟弟,妇女鼓励丈夫,说:'谁像我们的国君这样体恤百姓呀,难道不可以为他效死吗 '因此在笠泽打败了吴国,又在没(古地名,在苏州附近)再次打败了吴国,又在吴国郊外再次打败它。
(三)1.【答案】C
【解析】考查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A.环:包围,围绕/环形的玉;B.池:护城河/池塘;C.委:都是“舍弃”的意思;D.从:顺从,听从/跟从,跟随;故选C。
2.【答案】D
【解析】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A.而:表顺承,且/表转折,却;B.以:介词,凭借/介词,用;C.之:代词,他们/助词,的;D.则:都是“连词,那么”;故选D。
3.【答案】(1)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2)由此可知,“予之于民就是取之于民”是治国的法宝。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1)句中的“寡(少)、畔(同‘叛’)、顺(顺从)”几个词是重点词语。(2)句中的“故(所以)、予之为取者(予之于民就是取之于民)、宝(法宝)”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4.【答案】人和 从其四欲 施行仁政(“得道")。
【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与概括。
(1)从甲文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知,其所强调的“人和”比“天时”“地利”更重要;
(2)从乙文中的“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故从其四欲”可知,“从其四欲”就可以赢得民心。
(3)甲文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而要做到“人和”,就要实施“仁政”,这也正是孟子的思想。
参考译文:【乙】政令所以能推行,在于顺应民心;政令所以废弛,在于违背民心。人民怕忧劳,我便使他安乐;人民怕贫贱,我便使他富贵;人民怕危难,我便使他安定;人民怕灭绝,我便使他生育繁息。因此,满足上述四种人民的愿望,疏远的自会亲近;强行上述四种人民厌恶的事情,亲近的也会叛离。由此可知,“予之于民就是取之于民”这个原则,是治国的法宝。
(四)1.【答案】(1)围。 (2) 攻克 。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解释文言文实词的能力。作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特点,要根据语境仔细辨析。注意课外文段中的词语在课内出现时的解释。
2.【答案】(1)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2)所以兵力不受太大耗损而获得全部的利益,这就是以谋攻敌的法则。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3.【答案】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解析】阅读两文,疏通文字,读懂内容,由【乙】文内容可知印证了【甲】文“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一观点。
【乙】文 参考译文:
用兵的法则是,能够保全敌“国”而胜是上策,击破敌“国”而胜则次之:能够保全敌“军”而胜是上策,击破敌“军”而胜则次之:能够保全敌“旅”而胜是上策,击破敌“旅”而胜则次之;能够保全敌“卒”而胜是上策,击破敌“卒”而胜则次之;能够保全敌“伍”而胜是上策,击破敌“伍”而胜则次之。所以百战百胜,不能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不经交战就能使敌人屈服,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所以上策是挫败敌人的战略,其次是撞败敌人的外交,再次是击败敌人的军队,下策就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攻域的办法是不得已的。制造攻城的盾牌、战车,准备攻城的器械。需要几个月才能完成:构筑攻城的土山又要几个月才能竣工。将帅控制不住自己忿怒的情绪,驱使士卒像蚂蚁一样去爬梯攻城,结果士卒伤亡了三分之一,而城池依然未能攻克,这就是攻城带来的灾难。所以善于用兵的人,使敌人屈服而不是靠硬打,攻占敌人的城堡而不是靠强攻,毁灭敌人的国家而不是靠久战。必须用全胜的战略争胜于天下,所以兵力不受太大耗损而获得全部的利益,这就是以谋攻敌的法则。
(五)1.【答案】外城; 离开; 限制; 归顺,顺从; 派,派遣; 说,通“悦”,偷快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郭”:外城。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答案】⑴天时/不如地利 (2)岁/亦无恙耶?
【解析】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 ⑴天时/不如地利;(2)岁/亦无恙耶?此题要注意把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划开。
3.【答案】⑴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少。(2)如果没有百姓,哪里还会有国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得道”“寡”“苟”等字词的翻译。
4.【答案】以民为本; 排比;对偶; 问(答“反问”亦可)。
【解析】比较阅读。文言文要点的提取和写法的把握。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两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如甲乙两文阐释的治国理想可概括为“以民为本”。“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为对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为排比。“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都运用问句。
参考译文:
(乙):齐襄王派遣使者问候赵威后,还没有打开书信,赵威后问使者:“今年收成还可以吧 百姓安乐吗 你们大王无恙吧 ”使者有点不高兴,说:“臣奉大王之命向太后问好,您不先问我们大王状况却打听年成、百姓的状况,这有点先卑后尊吧 ”赵威后回答说:“话不能这样说.如果没有年成,百姓凭什么繁衍生息 如果没有百姓,大王又怎能南面称尊 岂有舍本问末的道理 ”
(六)【答案】1.限制 同“叛”,背叛 这样 骄奢怠惰
2.(1)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2)病人觉得快要好了,就须要更加细心的护理。(意思对即可)
3.(1)人和(2)治国应君臣协力同心,直言不讳,肝胆相照,才能避免“国之大害” (意思对即可)
【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句意: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域:限制;(2)句意: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畔:同“叛”,背叛;(3)句意:治理国家也是这样。然:这样;(4)句意:若不这样而是骄奢怠惰。骄逸:骄奢怠惰。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1)固国:巩固国防;以:依靠、凭借;险:险要;威天下:震慑天下。(2)觉愈:觉得快要好了;弥:更加;将护:指细心的护理。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据甲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知,甲文强调“人和”比“天时”“地利”更重要。根据乙文“宜协力同心,事有不安,可极言无隐。倘君臣相疑,不能备尽肝膈,实为国之大害也”可知,治国应君臣协力同心,直言不讳,肝胆相照,不能相互猜忌。
参考译文:【乙】贞观五年,太宗对侍臣说:“治国和养病没有分别。病人觉得快要好了,就须要更加细心的护理,如果稍有触犯,病人就一定会死亡。治理国家也是这样,天下稍微安定的时候,更加须要小心谨慎,若不这样而是骄奢怠惰,一定会丧命失败。现在天下的安危,和我联系在一起,所以一天比一天谨慎(慎重),即使做好了也不自夸,然而我的耳朵、眼睛、手脚,却委托给你们,从道义上你们和我是一体的。所以我们应该同心协力,如果遇到不安定的事可以直言不讳,不应隐瞒。倘使君主和臣子相互猜疑,不能坦诚相对,相互信任,这实在是对治理国家的最大害处呀。”
(七)4.(1)兵器 (2)放弃 (3)听说
5.D
6.(1)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但是周朝只是把行仁政当做要事,积累功德,所以能够将自己的基业保持八百年。
7.都主张施行仁政。甲文孟子认为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了。乙文太宗认为施行仁政可以延长国运。
【解析】4.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翻译。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1)句意: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兵,兵器;(2)句意:弃城而逃。委,放弃;(3)句意:我听说周朝与秦朝刚开始得到天下的时候。闻,听说。
5.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本句句意为:而秦朝怒意妄为,骄奢淫逸,喜欢用刑罚来处理政事,所以只经历了两代就灭亡了。故可断句为: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罚/不过二世而灭。故选D。
6.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路句翻译时就要把省路的成分补充完整。(1)重点词: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2)重点词:然,但是;惟,只;基,基业。
7.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甲文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主张施行仁政,“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说明了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了。“周则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能保八百之基”也是主张施行仁政,太宗通过周朝和秦朝治理国家的方法相同,但是施行仁政的周朝比苛政的秦朝存在的时间更长,因此认为施行仁政可以延长国运。
【参考译文】【乙】贞观六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我听说周朝与秦朝刚开始得到天下的时候,治理国家的方法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周朝只做符合善的事情,积累功德,所以能够将自己的基业保持八百年。而秦朝恣意妄为,骄奢淫逸,喜欢用刑罚来处理政事,所以只经历了两代就灭亡了。这难道不是行善的人能够福禄绵长,作恶的人很快就会自取灭亡吗?”
(八)
(1)①同“叛”,背叛;②B;③停止;④勤勉,不懈怠。
(2)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
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3)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4)要以民为本,让百姓安居乐业 排比
【详解】(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①“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句意为: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畔:同“叛”,背叛。②穷兵黩武:用尽全部兵力,任意发动战争。黩,轻率,轻举妄动。故选B。③“惧其不已也”句意为:怕他不停地干下去。已,停止。④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孜孜,勤勉,不懈怠。
(2)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翻译。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①中重点词语有: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以,凭借。②中重点词语有:者,……的人,此处特指君主;道,正义。
(3)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这个句子的大意是:治理国家就好像栽树,树的根部不摇摆,才能枝叶茂盛。“夫”表示句首发语词,后面跟着的“治国犹如栽树”是句子的主语,故“夫治国犹如栽树”后断;“本根不摇”是“则枝叶茂荣”的前提,故“本根不摇”与“则枝叶茂荣”中间断一处;故据此断句为: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根据乙文“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可知,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是,治国必须以民为本(重视民生),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选文中提到唐太宗“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并且“不兴徭役”,使得人民可以安心从事农业生产并获得丰收,安居乐业。从“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可知,甲文运用排比句式,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气势充沛,有说服力。
参考译文:【乙】在贞观九年,唐太宗对侍卫官说:“以前(隋文帝)刚刚平定京师的时候,宫里面美女古玩,没有一个院子里不满足。(然而)隋炀帝仍然不知足,不断征求,同时东征西讨,滥用兵力武力,百姓不能忍受,于是导致了(隋朝)灭亡。这些都是朕(皇帝自称)亲眼目睹,因此(我)日夜勤勤恳恳,只希望清白英明,使得天下太平无事。于是才能(官吏)不盛行兵役,年年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理国家就好像栽树,树的根部不摇摆,才能枝叶茂盛。君主英明,百姓怎么就不能够安乐呢?”
(九)1.C【2分】
2.D 【1分】
3.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共2分。“至”“畔”各1分,大意对即可】
4.①国君推行仁政;②分清田地的经纬,做到公正平均;③官员、百姓各司其职。④制订合理的税收标准(薄税/轻赋税);⑤每个阶层都有土地,生活有保障;⑥百姓安居乐业,相爱相助(使百姓不离本乡本土)。【共3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亦可】
【译文】滕文公派毕战来问井田制。孟子说:“你的国君准备实行仁政,选中你来问我,你一定要好好干!实行仁政,一定要从划分整理田界开始。田界划分得不正确,井田的大小就不均匀,作为俸禄的田租收入也就不会公平合理,所以暴虐的君王和贪官污吏总是轻视田间界限的划分。田间界限正确了,人民土地的分配,官吏俸禄的厘定,都可以毫不费力地决定了。滕国土地狭小,也有贵族和农民的区分。没有贵族,便没人治理农民;没有农民,也没人养活贵族。我请求:郊野用九分抽一的助法,都城用十分抽一的贡法。公卿以下的官吏一定有圭田,每家五十亩;如有剩余的劳动力,每人再给二十五亩。无论埋葬或搬家,都不离开本乡本土。一井田中的各家,平日出出进进,互相友爱;防御盗贼,互相帮助;罹患疾病,互相照顾。如此一来,百姓便亲爱和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