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7张PPT。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中学学科水稻小麦耕地牧场思考: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那么,在一定地域进行生产时应如何选择呢? 1.通过阅读课本,了解农业生产活动的概念。
2.通过教师讲解 ,理解农业区位的两层含义。
3.通过问题探究,学会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4.通过小组讨论,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5.能对不同农业部门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和评价。3.通过问题探究,学会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4.通过小组讨论,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5.能对不同农业部门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和评价。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农业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什么是农业生产?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以上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类型能否进行调换?为什么?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上就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2.农业区位所谓“区位”,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另一方面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区位=地理位置+地理环境因素(1)区位的含义 。思考:什么是“区位”?问题探究(一) 2.在你选择的这个区域,你会选择什么农作物?为什么?1.在中间这幅图中,如果选择一个区域发展农业生产,你选择那个地方?为什么?(一)小组讨论问题探究(一) 材料一:我国海南以水田为主,一年三熟,能生长椰子、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而河南以旱田为主,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只能生长苹果、梨等温带水果。
材料二:新疆民谣说:“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道出了新疆有名的四个瓜果之乡。近几年,新疆每年增加的瓜果种植面积近7万公顷,已形成了葡萄、哈密瓜、香梨、杏子、石榴、核桃红枣、番茄等优势瓜果产业区。 3.材料一两个地区种植农作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材料二中反映的新疆瓜果特别甜,其原因又是什么?
结论:农业生产要综合考虑的气候因素包括____ 、____、 ____ 、 ____等。
结论:农业生产要综合考虑的气候因素包括光照、热量、降水、温差等。
问题探究(一) (三)小组讨论 5.右上图片中有三种地形,我们应该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问题探究(一) (四)材料分析材料三:锦州市北郊村民张三的几亩土地原来种小麦,现在改种蔬菜。问题探究(一) (四)材料分析材料四:在锦州水果市场,能买到海南的香蕉、福建的柚子、台湾的芒果。问题探究(一) (四)材料分析材料五:我国南方的水稻种植业,需要投入较多劳力精耕细作。而美国的农场,却主要由机械从事农业活动。问题探究(一) (四)材料分析材料六:近年来,我国一直实行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因此粮食增产之后未出现“谷贱伤农”现象。问题探究(一) (四)材料分析材料七:经历过太空遨游的农作物种子,返回地面种植后,不仅植株明显增高增粗,果型增大,产量比原来增长而且品质也大为提高。气候交通运输政策科技劳动力市场地形、土壤、水源?实质: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除图中的因素外,说一说影响农民决策的因素还有哪些。农民的文化素质、资金状况、科技情况等对农民的决策都会产生影响。问题探究(二) 7.分析影响农业生产活动的主导因素。 气候①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季风气候区,而不包括地中海气候区。②我国江西省泰和县的千烟洲地区采取“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布局模式。地形问题探究(二) 7、分析影响农业生产活动的主导自然因素。 市场水源市场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一些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④河西走廊的粮棉,南疆的棉花。⑤2010年,我国北方苹果大量滞销,导致苹果销售价格大幅度下跌。⑥杂交水稻使水稻单产大幅度提高。科技问题探究(三) (一)小组讨论
8.农业区位因素是一成不变的么?请举例说明。 结论:农业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相比之下,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当堂训练 近年来我国“温室无土栽培生产”在华北地区得以迅速推广,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据此完成1~2题。
1.当前我国华北的许多县、乡出现了专门生产蔬菜的农业基地,其产品供应范围相当广泛,这种基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条件的改造和改良
B.作物生长季节的调整
C.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
D.交通运输条件和冷藏技术的发展考查学习目标3近年来我国“温室无土栽培生产”在华北地区得以迅速推广,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据此完成1~2题。
2.温室主要改善作物生长的哪种因素( )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当堂训练考查学习目标4 某城镇周围要发展小麦、乳牛、花卉、养鱼、果园等农业类型,应怎样进行区位选择?为什么? 能力提升考查学习目标5小麦养鱼果园乳牛花卉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典题训练】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CA【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的是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立体农业”的布局模式,这种农业的发展主要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地形复杂、水热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而发展起来的。第2题,题中假定条件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这就需要明确引起该地农业结构变化的指挥棒应是市场这一重要因素,由此联想到城郊农业的发展对象主要为花卉、蔬菜、乳肉、果品等。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1.什么是农业地域? 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2.农业地域的实质是什么? 农业地域的形成实质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因此,在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3.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1)读图说出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分布。东南部和西南部
的草原地区墨累—达令盆地(2)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在生产结构、经营方式、科技应用、农业专业化和地域化等方面有哪些特点?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相结合的混合农业。
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
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等。
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世界主要的小麦、畜产品产地。在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形成的过程中,有哪些区位因素在起作用? 有降水、温度、水源等为小麦—牧羊带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还有丰富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等社会经济条件。 (3)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有哪些优点呢?① 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图例② 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③ 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甲图表示“某土地利用图”,乙图表示“农业产值构成图”,读图完成1、2题。【典题训练】牲1.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大牧场放牧业 B.种植园农业
C.混合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2.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
A.劳动投入多,科技含量低
B.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C.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
D.生产灵活性差,市场适应性弱CB【解析】该地区小麦等种植业产值比重为55%,畜牧业产值比重为45%,所以属于混合农业。混合农业往往属于商品农业,专业化程度较高,生产规模较大,技术较为先进,商品率高。农业的区位选择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技术条件农业地域的形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气候、水源、土壤、地形市场、交通、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冷藏、良种、化肥、机械 东方市是海南省北运瓜菜基地之一,每年都有大量瓜果、蔬菜北运。2010年种植的品种有圆椒、尖椒、黄瓜、苦瓜、番茄、茄子等蔬菜,供应时间在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西瓜供应时间在2010年11月~12月。读材料,回答1、2题。
1.海南岛瓜菜主要供应时间是冬季,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热量 B.光照、热量
C.市场、交通 D.光照、水分2.冬季利用塑料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在贵州难以成功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人口稀少,市场狭小
B.地处亚热带,热量充足,无需利用大棚
C.冬季多阴雨天气,光照不足
D.外来蔬菜丰富,价格低廉【解析】1选A,2选C。第1题,海南岛瓜菜北运时间主要是冬季,因为冬季北方地区热量不足,瓜菜不能正常生长,对瓜菜的市场需求量大;海南岛地处热带,热量丰富,冬季也可大量生产瓜菜。第2题,贵州冬季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阴雨连绵,光照不足,因此利用塑料大棚也不能生产反季节蔬菜。3.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喜”字梨、“福”字苹果等,这主要是因为( )
A.转基因技术的广泛使用
B.销往欧美等西方国家,适应外国人的心理
C.中国消费者的心理需要,即市场的需求决定生产类型
D.使用农药的结果
【解析】选C。市场上出现的“喜”字梨、“福”字苹果是为了迎合人们的消费心理,也就是市场需求。市场的需求决定生产类型。 (2012·安徽文综)图1表示2000~2010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2表示2000年、2010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完成4、5题。4.2000~2010年,安徽省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的主要原因是( )
①耕地面积增加 ②政策支持
③农业劳动力增加 ④科技支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与2000年相比,2010年蔬菜瓜类播种面积变化较大,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水源 B. 市场 C. 土壤 D. 机械化 【解析】4选D,5选B。第4题,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得出,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业劳动力不断减少。第5题,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蔬菜的需求量也逐渐增长,所以蔬菜瓜类播种面积所占比例增长较快。6.读“我国北方某城镇周围农业布局图”,完成下列问题。在A、B、C、D四处发展棉花、水果、蔬菜和乳牛生产,
则:
(1)A处宜发展________生产,因为这里地形________,
耕地面积________。
(2)B处宜发展________生产,其自然条件是靠近_____,
社会经济条件是接近________。
(3)C处宜发展________生产,既靠近________,交通便
捷,又靠近________,为市民提供新鲜农产品。
(4)D处宜发展________生产,因为________地形不便耕
作。【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判断该题时应从以下几点来考虑:①距离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的成本越高。②不同类型的农业,单位面积的产值有很大的区别。③还应考虑这几种农业所需土地面积的大小、生产所需水量的大小、产品对运输的迫切性等。
【答案】(1)棉花 平坦 大 (2)蔬菜 水源 消费市场 (3)乳牛 公路 消费市场 (4)水果 丘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