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苏州园林》课件(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苏州园林》课件(共4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24 11:5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导入新课
教 学 目 标
(一)
体会苏州园林的美,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二)
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文章说明的顺序。
(三)
学习课文对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倘若( ) 鉴赏( ) 轩榭( )
回廊( ) 丘壑( ) 模样( )
着眼( ) 相间( ) 藤萝( )
嶙峋( ) 阶砌( ) 蔓延( )
蔷薇( ) 雕镂( ) 庸俗( )
斟酌( ) 因地制宜( )
自出心裁( ) 重峦叠嶂( )
tǎnɡ
jiàn
xiè
lánɡ


zhuó
jiàn
ténɡ
xún

màn
qiánɡ
lòu
yōnɡ
zhēn zhuó

cái
zhànɡ
读准字音
轩榭:轩,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别具匠心: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
因地制宜:课文指根据具体地形,设计各不相同的园林。因,依照、根据;宜,适当、适宜。
自出心裁:出于自己心中的设计或筹划。多指诗文、技艺等的构思有独创性。
珠光宝气:形容服饰、陈设等非常华丽。文中形容花开后的艳丽多姿。
胸中有丘壑:意思是设计者和匠师的脑中有关于山水风景的高明构思。丘壑,山陵与溪谷,喻指深远的意境。
理解词义
作者名片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他创作态度严肃,作品构思缜密,风格朴实,语言精练,被称为“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苏州四大园林
限时5 分钟默读全文,标上段落序号,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1)苏州有很多著名的园林,其中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是“苏州四大名园”,对照刚才所看视频,看这篇文章写的是哪一座著名的园林呢
(2)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请圈画出来。
(3)说明文要抓事物的特征,那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呢 请在文中找出关键句子并概括出来。
(4)为了实现这个总特点,苏州园林的设计者们是怎样做的呢
苏州有很多著名的园林,其中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是“苏州四大名园”,对照刚才所看视频,看这篇文章写的是哪一座著名的园林呢
本文不是写某座园林,而是写苏州所有园林的整体特点。
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说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呢
“标本”是指最具代表性的样本。这里指苏州园林具有代表性,它继承了古代园林艺术的传统,浓缩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精华,具有典范性。
说明文要抓事物的特征,那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呢 请在文中找出关键句子并概括出来。
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概括起来说,就是具有“图画美”。
为了实现这个总特点,苏州园林的设计者们是怎样做的呢
四个讲究: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三个注意:注意角落的构图美,注意门窗的图案美,注意建筑的色彩美。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角落的构图美
门窗的图案美
建筑的色彩美
总:整体
分:局部


逻辑顺序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课文使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呢
第一部分
(1—2)
第二部分
(3—9)
第三部分
(10)
概括苏州园林的地位、价值以及总体特征——图画美。
从园林建筑的各个方面,具体说明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征。
指出苏州园林的美还不止以上说的这些。



朗读第 3 自然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1)苏州园林的亭台轩榭有什么特点 请用一句话概括。
苏州园林是“美术画”,绝不讲究对称。
(2)第3自然段的内容照应了第2自然段的哪句话 联系两个自然段的内容,准确概括第3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照应“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概括:苏州园林亭台轩榭的布局不讲究对称。
(3)第3自然段的哪句话紧扣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这一特征
用图画来打比方,对称的建筑只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
(4)“图案画”和“美术画”有什么区别
图案画更类似数学中的“几何图形”,看上去工工整整,大部分都是对称的,比较刻板。而美术画是艺术创造,更注重个性,不讲究对称,有自然之趣和艺术之美。
(5)第3自然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苏州园林亭台轩榭的特点 有什么表达效果
举例子——我国古代宫殿到近代住房的例子,可更准确、具体地说明苏州园林的不对称是设计者有意为之。
打比方——把对称建筑比作图案画,把不对称的园林比作美术画,生动形象地突出了两者不同的特点。
作比较——把一般的建筑和苏州园林进行比较,以突出强调苏州园林的不对称的特点。
朗读第 4 自然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1)请用一句话概括第4自然段的内容
苏州园林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2)第4自然段第1句中“假山”和“池沼”的顺序可否颠倒
不可以。因为下文是按照先假山再池沼的顺序来介绍的,与之相呼应,可使语言严密。
(3)“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中的“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美感和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制作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4)苏州园林里的池沼有什么共同点
①大多引用活水;②边沿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5)第4自然段中的哪些语句紧扣苏州园林“图画美”这一特征
如“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人画的一景”。
(6)第4自然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苏州园假山池沼的特点
举例子——如“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人画的一景”。
作诠释——如“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朗读第 5 自然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1)请用一句话概括第5自然段的内容。
苏州园林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2)第5自然段的哪些语句紧扣苏州园林“图画美”这一特征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3)第5自然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苏州园林花草树木栽种的特点 有什么表达效果
举例子——以古藤为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的栽种着眼于画意的特点。
打比方——把枯藤的枝干比作一幅好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修剪树枝着眼于画意。
摹状貌——描摹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生动、具体地说明了园林的景观。
朗读第 6 自然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1)请用一句话概括第6自然段的内容。
苏州园林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2)苏州园林是怎样做到近景远景层次丰富的
利用花墙、廊子或者镜子来增加园林景致的层次和深度。
(3)应该怎样理解“隔而不隔,界而未界”这句话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猛一看上去花墙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没有被真正隔开,而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眼前,而是逐次展开,这样就使游览者在心理上觉得园林中景观众多、极有层次。
(4)第6自然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苏州园林层次丰富的特点
举例子——用装一面大镜子的例子,更准确、具体地说明了园林的层次感。
默读第7-9 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各段的内容。明确:第7自然段:苏州园林角落的构图美。
第7自然段:苏州园林角落的构图美。
第8自然段:苏州园林门窗的图案美。
第9自然段:苏州园林建筑的色彩美。
本文的语言准确、严密,除了我们刚刚分析过的“标本”、“图案画”与“美术画”、“技术”与“艺术”,还有什么语言值得我们欣赏 请找出来和大家分享,并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1.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
·
“据说”是留有余地的说法,很有分寸。
2.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
·
·
·
·
·
“务必”“无论”“总是”强调了“图画美”是设计者坚定的追求。
3.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
·
·
·
“一切”“决不”表示十分肯定的意思,旨在强调苏州园林的总特点。
4.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
·
·
·
“绝大部分”是从范围上作出限制,不排除有不对称的房子。
5.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
·
往往”表示大部分,强调大多是这样,但又不全是。
6.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
“极少”是从数量上加以限制,表示可能有个别是用彩绘的。
通过本文我们知道,苏州园林无论是整体,还是它的每一个局部,甚至是每一处细节都注意“图画美”。作者反复用图画作比,以及运用多种其他说明方法,按照整体到局部、由主到次的顺序来写,就是要引虽调苏州园林的总的特征。这再次提醒我们,阅读说明文,一定要要紧紧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课 堂总 结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角落的构图美
门窗的图案美
建筑的色彩美
总:整体
分:局部


逻辑顺序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板书设计
一、课文中哪一句话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展开说明的?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课文主体部分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四个主要方面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又补充说明了苏州园林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这些都与前边的总括句密切相关。
课后习题
二、课文多数段的首句是对本段内容的概括,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
从文体特点来看,说明文的作者总是希望读者直接、准确地了解自己所写的内容。因此说明文常在文章的显要处“设路标”“给提示”,帮助读者更快捷、更方便地理解文章。
本文所要说明的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一种高度概括的审美特征,看似简单,其实不易理解,需要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加以说明。从第4段开始,段首句都是本段的中心句,起到了提示层次和角度的作用,从游览者无法不关注的主要景物(假山池沼、花草树木),到游览者比较容易关注的园林建筑(花墙与廊子),再到游览者不容易关注到的园林细节(园林角落、门窗、色彩),条理清晰,层次井然。我们还可以注意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心:第4、5段段首句均已“苏州园林”开始;第6段段首句以“游览”开始,用“必然会”点出花墙与廊子的常见;第7段段首句也以“游览”开始,却用“必然也不会”(其实意思是“很有可能会”)翻出一层,提示读者注意苏州园林的美;第8、9段接续第7段讲细节,段首句又均已“苏州园林”开始。文心周密层次极为清晰。
三、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
(“图案画”和“美术画”有什么区别?)
3.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和“技术”有什么区别?)
4.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结合课文插图描述一下)
. . . .
.
.
. . .
. . .
. . . .
. . . .
1.“标本”是样本的意思,说明苏州园林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2.“图案画”类似数学中的“几何图形”,看上去工工整整,大部分是对称的,比较刻板。“美术画”是艺术创造,不讲究对称,有自然之趣和艺术之美。
3.“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4.“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猛一看上去花墙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没有被真正隔开,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眼前,而是逐次展开,这样就使游览者在心理上觉得园林中景观众多、极有层次了。
四、借鉴本文先总说再分别说明的写法,写一段文字,介绍你曾经游览过的一座公园或建筑。注意抓住其主要特点,有条理地进行说明。不少于300字。
写作提示:
1.用一句话概括说明对象的主要特点。
2.用每段的首句点明本段的具体内容。
3.注意文章结构清晰,用词准确。
五、从下面两项活动中任选其一,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
1.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被认为“是一个南北名园的综合”(陈从周语)。读一读《红楼梦》的第十七回,注意其中描写楼台轩榭、假山池沼和花草树木的内容,看看大观园有哪些特点,与课文所写的苏州园林有什么异同。
2.园林在人类历史中出现得很早,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园林体系。它们风格各异,“表现着美感的民族特点”(宗白华语)。查找资料,了解并比较中国、西亚和欧洲古典园林的主要特点,用表格或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你的认识。
1.(1)《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有与苏州园林相似的特点,
①如正门的窗户不施彩绘,墙壁也比较素净,“不落富丽俗套”;②如注意山石、藤萝等与建筑的配合。
(2)但大观园也有与苏州园林不同之处,主要是正殿部分“崇阁巍峨,层楼高起”“金辉兽面,彩焕螭头”,有皇家园林富贵之气。
苏州园林从整体到局部都贯彻了“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审美原则,其艺术风格是和谐一致的。
大观园则表现为多种不同风格的“景区”的拼凑堆叠,既有素朴自然的,也有穿凿扭捏的,还有金碧辉煌的,就局部看不无佳处,整体看并不和谐。
2.园林按其发源地大致可分为东亚古典园林、西亚古典园林、西方古典园林三大园林体系。
①东亚古典园林,以中国园林与日本园林为代表,突出山水园林特色,讲求自然与意境的创造,可游、可赏、可居,常用移天缩地和借景的手法,道法自然。
②西亚古典园林,重视植物和水法,一般以建筑围合庭院,面积不大,以水池为中心,十字形构图。
③西方古典同林,大多方正,均衡对称,追求人工美和几何图案美,不太重视园林的自然性及园林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修剪过的花坛、喷泉水池和露天雕塑等,都体现人工性,具有理性主义色彩。(朱向红《景观设计》,岭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谢谢聆听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