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4-13 22:0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8张PPT。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一、隋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建立方式
581年隋文帝谥号(杨坚)
年号:开皇外戚夺权都城长安(隋文帝) 洛阳(隋炀帝)“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
隋文帝者。”
----赵翼(清)
二、隋的统一:(2)时间(1)人物589年,灭陈隋文帝(杨坚)589年-581年=8年南北朝南朝:宋——齐——梁——北朝:北魏西魏—东魏—北齐隋 581陈北周589(3)经过“沿长江兵分八路全线出兵”,
“仅用四个月”灭陈,完成统一。胭脂井 公元589年,隋朝大军南下陈后主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嘲笑为“胭脂井”,也称“辱井”。隋的统一:(2)时间(1)人物(4)意义589年,灭陈隋文帝(杨坚)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第二次实现大规模统一;(3)经过讨论(5)隋为什么会统一全国?。 (5)原因1.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
2.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
3.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客观上4.隋统一后,励精图治,采取一系列改革前朝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军事强大主观上开皇之治5.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三、隋 的 疆 域四、隋的富庶:P4隋的富庶与大运河的开凿有无必然的联系?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马端临:《文献通考》五、大运河(1)自古以来,南北交通不便
(2)隋统一后,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需要加强;
(3)为了巩固统一成果,必须加强对东北、东南地区的控制(目的)
(4)隋的富庶为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1.原因和条件:2.皇帝:隋炀帝谥号(604─618),姓杨名广,隋文帝次子,仁寿四年(604年),文帝猝死,相传为杨广所害。后杨广即位,改元大业,是为隋炀帝。
4.目的:隋炀帝是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吗?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洛阳涿郡余杭江南河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长安邗沟通济渠永济渠江都北京扬州杭州隋朝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永通邗江一条: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二长:2千多公里
三点:三个中心(洛阳、涿郡、余杭)
四段:分为四段(永通邗江)
五河: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六年:用6年时间修成,经6省在已有天然河道和人工运河的基础之上开凿2+3+4+5+6=1试一试你能画出隋朝大运河的简图吗?1、隋末的一位商人要把一批粮食经水路从洛阳运到涿郡,应经过大运河的(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A1.如右图,大运河在古代中国起着贯通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大运河连接淮河与长江的一段是( )
A.通济渠 B.永济渠
C.江南河 D.邗沟 D思考:你知道世界上著名的运河吗?6.地位: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大运河的开通是好事还是坏事? (2010·湖南永州)“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此话说明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是( )
A.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沟通了涿郡和余杭
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D.有利于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CA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B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李敬《汴河直进船》洛阳涿郡余杭江南河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长安邗沟通济渠永济渠江都扬州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尽道亡隋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1.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2.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
3.此后历朝历代对运河不断地疏浚和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大动脉的作用。
7.影响积极:4.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消极:大运河对生态环境会有哪些影响?P6隋朝开凿大运河时,充分利用天然河道、湖泊;运河通航后两岸大规模植树造林,这些措施都有效的保护了生态环境。运河风光隋朝大运河与今天运河的区别?不过洛阳
运河的北段不通航隋朝大运河申请文化遗产(2014)的理由?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是人类利用自然、造福人类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