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0张PPT)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孟子》三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新课导入
想必同学们都听说过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吧?勾践最终打败了吴国,重振国威,终成当时的一代霸主。勾践成为霸主之后,勤政之心逐渐怠惰,而猜忌之心日渐增长,最终逼走重臣范蠡,赐死大夫文种,以致国力的严重衰退..…越王勾践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
学习目标
下一页:朗读正音
1.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及部分虚词的含义;
2.体会运用举例、对比论证论点的方法;
先秦散文
先秦散文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散文,是与韵文相对的一种文体,是哲学、政治、伦理、历史方面的论说文和记叙文。分为两种,一种是历史散文,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一种是诸子散文,是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如《论语》、《墨子》、《孟子》、《韩非子》等。
舜( )/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说(yuè)/ 举于/ 版筑之间,胶鬲(gé)/ 举于/ 鱼盐之中,管夷吾/ 举于/ 士,孙叔敖(áo) / 举于/海,百里奚(xī)/ 举于/ 市。故/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kòng)乏/其身,行/拂( )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zēng)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shùn
fú
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文意疏通
①发:兴起,指被任用。
②畎亩:田地。
③举:选拔、任用。
④版筑:古人筑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再用杵(chǔ)夯(hāng)实。
筑,捣土用的杵。
⑤举于士:从狱官手中释放出来,进而得到任用。士,狱官。
⑥市:集市。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舜从田野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被任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任用为相,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被赎出而用为大夫。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所以。将:将要
降:下达。
任:责任,使命。
是:代词,这。
苦:使动用法 使……痛苦。
劳:使动用法 使……劳累。
饿:使动用法 使……饥饿。
空乏:财资缺乏。
拂:违背。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乱:扰乱。
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
动: 使动用法 使……受到震撼。
忍: 使动用法 使……坚忍。
曾益:增加。曾:同“增”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使身受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一文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
孟子首先一连列举了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炼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据此事实,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有了这样的磨练,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客观因素)
恒过:常常犯错误。恒:常常。过:犯错。
然后:这样之后。
衡于虑:思虑堵塞。衡,同“横”,梗塞、不顺。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征:征验、表现。
发:显露、流露。
喻:了解,明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上显露出来,流露在言谈中,然后才能为人们了解。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①入:指在国内。
②法家,守法度的大臣。
拂士,辅佐君王的贤士。
拂,同“弼”,辅佐。
③出:指在国外。
④敌国: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敌,匹敌、相当。
⑤然后:这样以后。
(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如果没有能匹敌的邻国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往往就容易灭亡。了解这一切之后,就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也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这样就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观条件都说到了。接下来再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论断。这是针对国君说的,意思是,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如果没有实力相近之国的并存、威慑,没有外部的侵扰,国君就会耽于安乐。由此自然导出这一章的中心思想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这一段论述也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一段,对后世的有志之士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
这段文章的写法也很值得称道。文章开始一连用六个排比举出事实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炼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据此事实,作者归纳总结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一段结论,让人不能不信服。在此基础上,作者又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经受磨炼的好处,最终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全文共四层,其表现手法各不相同。
第一层用的是铺排写法。这是为了达到以下的目的:一、列举了很多大人物(圣君贤相),一方面表示历史上这样的由普通人转化而成的大人物远不止一个,现今的统治阶级并非不可企及;另一方面表示作者在引经据典,绝非单例孤证,以增强说服力。二、孔孟是言必称尧舜的,并强调“人皆可以为尧舜”“尧舜与人同”,必须多举例证以起到示范作用。三、必须着力描写承担“大任”者受折磨的具体情况,来加强自己的论点。
第二层用的是因果写法,说明犯错误与改正错误(包括“过而能改”和“知过必改”以及改过是坏事变好事等)的辩证关系(这是孟轲从生活经验中得出的朴素辩证法)。
第三层在前两层基础上从反面来说,加强了警告作用,这叫反衬法。
第四层是总结,为了收束有力,并对上文两正一反三层文字做出相应的概括,所以用对比写法。总之,第一层广,第二层深,第三层因反写而显得锋锐警策,第四层不对比不足以力绾全篇,并且只有对比才显示出本文对当时封建统治阶级有多么重大的利害关系。
文言知识
通假字
⑴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同 ,解释为 。
⑵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同 ,解释为 。
⑶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同 ,解释为 。
衡 横 梗塞,不顺
曾 增 增加
拂 弼 辅佐
舜发于畎亩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
古今异义
古义: 今义: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古义:
今义:
兴起,指被任用
发放、送出
古义: 今义:
狱官
士兵
这,这样
判断动词
举于版筑之间
古义:
今义:
建筑、修路
捣土用的杵
所以动心忍性
征于色
古义: 今义:
发于声,而后喻
古义:
今义:
用来
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 今义:
征验,表现。
走远路(多指军队)。
了解、明白
比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古义: 今义:
进来或进去。
指在国内。
从里面到外面。
指在国外。
古义: 今义:
出去
指在国外
古义: 今义:
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困于心,衡于虑
曾益其所不能
香远益清
益:增加。
益:更加
过:犯错
过:过于
一字多义
于:介词 从。
于:介词 给。
于:介词 在。
于:介词 在。
于
益
人恒过然后能改
以其境过清
过
一字多义
拂:违背。
拂:通“弼”,辅佐。
发:兴起,指被任用。
发:显露,流露。
安:安逸。
安:怎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
征于色,发于声
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
入则无法家拂士
行拂乱其所为
拂
而后作 ( )
而死于安乐( )
连词,表承接
连词,表并列
而
管夷吾举于士 ( )
入则无法家拂士 ( )
士
狱官
贤士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人恒过,然后能改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贫困。
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
动词用作状语,在国内、在国外。
词类活用
所以动心忍性: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震动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坚韧
人恒过: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
行拂乱其所为 形容词用作动词 扰乱
被动句: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倒装句: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文言句式
“发”“举”在这里都有被动的意思,被任用、被选拔。
“于……之间”介词结构后置。
精讲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
第1段:列举古代六位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举例论证)
这些事例暗示:逆境对造就人才的重大作用。
第2段:归纳概括第一段的事例。 说明困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道理论证)
第二部分
第3段: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进一步阐发上述结论(正面论证)和(反面论证)
第三部分
第4段: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点独成一段,鲜明突出。
列 举 六 位 名 人 事 例
第三段
担当重任必先经过一番磨练
身处逆境须努力奋发
国无忧患易灭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一段
第二段
第四段
(个别)
(一般)
(客观)
(主观)
(个人)
(国家)
(中心论点)
(正面)
(反面)
3.文章开篇列举的六个人物有何共同点?列举这些事例的目的是什么?
资料助读
舜发于畎亩之中
舜的生活
父亲心术不正
弟弟桀骜不驯
舜
继母两面三刀
尧
串通
孝顺
欲置于死地
认可
友善
以孝行闻名
舜:尧时耕于历山(在今山东济南东南,一说在今山西永济东南),“父顽,母嚣,弟傲,能和以孝”,尧帝使其人山林川泽,遇暴风雷雨,舜行不迷,于是传以天子之位。国名虞,史称虞舜。事迹见于《尚书·尧典》及《史记·五帝本纪》等。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从朝廷到民间
武丁做梦
担任国相
寻找梦中圣人
正在服役的说
举用
在傅岩找到
政治家
军事家
建筑学家
傅说:殷商时为胥靡(一种刑徒)。商王武丁欲兴殷,梦得圣人,名曰说,视群臣皆非,使人求于野,得傅说。见武丁,武丁曰:“是也。”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遂以傅险为姓,名为傅说。事迹见于《史记·殷本纪》等。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商纣之乱,隐遁经商,贩卖鱼盐
被周文王发现,举为重臣
原本是纣王的大夫
贩卖鱼盐过程,艰辛
帮助周武王打败商纣王
胶鬲(gé):商纣王大臣,与微子、箕子、王子比干同称贤人。
鱼盐:此处意为在海边捕鱼晒盐。《史记》称燕在渤碣之间,有鱼盐之饶;齐带山海,多鱼盐。
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公子纠失败后,管仲随公子纠一起逃到鲁国。
齐桓公知道他贤能,所以要求鲁君杀死公子纠,并把管仲押回自己处理。
鲁君于是派狱囚管理者押管仲回国。
桓公迎接管仲后,一连聊了三天三夜,句句投机。拜了官仲为相,并成管仲为“仲父”。
管夷吾举于士
管夷吾:管仲,颍上(今河南许昌)人,家贫困。辅佐齐国公子纠,公子纠未能即位,公子小白即位,是为齐桓公。齐桓公知其贤,释其囚,用以为相,尊称之为仲父。《史记·管晏列传》:“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
孙叔敖举于海
①孙叔敖原本是芈姓蒍氏,其父亲在斗争中被杀。
②不得不逃出郢都,改名为孙叔敖,隐居海滨。
③若敖氏一族被灭,孙叔敖被楚庄王任命为令尹。
孙叔敖(áo):蒍姓,名敖,字孙叔。春秋时为楚国令尹(宰相)。本为“期思之鄙人”,期思在今河南固始,偏僻之地称为鄙。
百里奚举于市
出身微寒,家境贫穷。
当虞国做大夫,结束流浪生活。
沦为奴隶。
秦穆公将他赎回来,穆公拜百里奚为相国。
百里奚:百里氏,名奚,字子明,号五羖大夫,虞国(今山西省平陆县)人。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
本是虞国大夫。晋献公假途伐虢[guó]后,灭亡了虞国,俘获百里奚。作为秦穆公夫人(穆姬)的陪嫁奴隶送到秦国。百里奚逃离秦国,跑到楚国宛邑。秦穆公用五张黑羊皮从市井之中换回后,进入秦国成为大夫,人称“五羖[gǔ]大夫”。主持秦国国政期间,百里奚“谋无不当,举必有功”,辅佐秦穆公开地千里,促进了秦国的崛起。
共同点:他们都出身卑微,在历经了苦难的磨练被提拔任用,最终有所作为。
效果:
内容上通过列举六个典型的事例,有力地引出了困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论证了“生于忧患”的观点,极具说服力;
结构上运用排比的修辞,增强语势,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文章开篇列举的六个人物有何共同点?列举这些事例在内容和结构上的效果是什么?
体会“发”和“举”的不同之处,感受孟子散文准确精炼的语言。
文中写舜是发于畎亩之中,其余五个人是“举”,“发”和“举”的意思不完全一样,“发”是被任用;“举”是被选拔。舜生活在原始社会,民主性较强,最终尧禅让给禹;而下文其余几人是被权臣举荐,被君王任用为大臣的。
短短42个字,6句话,6个被举用的地点,我们就窥探出六个人物的生平经历和功绩,语言的简练和准确可见一斑。
4.担当大任的人从哪些方面经受艰苦磨难?磨炼的目的是什么?
思想——苦其心志;
身体——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生活——空乏其身;
行为——行拂乱其所为;
目的: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培养其忍耐力,增强其能力)。
趣味阅读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封其手机,删其微信,收其电脑,夺其iPad,使其百无聊赖,所以静坐思悟,弥补其所不足。
5.既然艰难困苦是成才的客观条件,那么,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主观因素是什么?
人恒过,然后能改(过而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善于思考和反思 )
征于色,发于声(勇于表现和表达)
6、最后一段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个人层面
国家层面:安逸环境对国家的危害
正面
反面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从正反两面论述身经忧患的益处。
归纳得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对比
论证
7.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分别有什么作用?
举例论证,文章开篇列举六位名人的事例,这六位名人都是在经历了艰苦磨炼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具体阐述了“逆境出人才”的道理,为论证观点“生于忧患”服务。
道理论证,“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论证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身体、生活、行为、思想等方面都接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对比(类比)论证,从个人角度正面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再从治理国家的角度反面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突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写作特色
1.逻辑严密,论证有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将中心论点置于篇末,作者先论证"生于忧患",后论证"死于安乐"。先举事例归纳出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阐释。"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句,从个人上升到国家,是对"死于安乐"的论证。这样由事例到道理,由个人到国家,正反对比,层层推进,逻辑严密,论证有力,极具说服力。
写作特色
2.运用排比,气势磅礴。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开头运用排比句列举了历史上六位著名人物的事例,来说明"困境造就人才"这一观点。排比句的使用,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也使说理更具说服力。
合作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个方面加以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难而终于身负“大任”的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到国家,由造就人才论述到治理国家,从反面论述了“死于安乐”的观点;最后归纳出论点。
2.孟子为什么一开篇就列举这么多名人的“辛酸”历史呢?
列举了六位从卑微贫穷变成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
这六位古代贤人在身居显要地位之前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逆境乃至苦难。
他们依靠自身非凡的品性与才能,度过苦难,有所成就。
不重复。因为这六个人分属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作者用排比句列举六位由卑微而显贵的杰出的历史人物,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炼,这就为下文的议论奠定了坚实基础。
3.孟子谈到艰苦生活能使人大有作为,连举六名历史上的名人,是否重复?这样写有何作用?
4.“忧患”如何使人成才?“安乐”如何使国家灭亡?
孟子以六位名人历经磨炼后成就大业的事例,论证了艰苦的环境是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而“困于心,衡于虑”是成才的主观因素。这就证明了常处忧患之中才能使人成才。
国内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国外没有实力相当的邻国并存、威胁,没有外部的侵扰,国君就会耽于安乐,这个国家就会灭亡。从而论证了“安乐”会使国家灭亡。
5.对于国家来说,忧患有什么意义呢
作者由个人推及到一个国家,从反面论述对国君来说,如果没有执法严直言进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如果没有邻国的侵扰,国君就会耽于安乐,这样国家就会灭亡。这句其实在写“安乐”,“一个没有内忧外忠的国家, 一个没有忧忠意识只知道安逸享乐的君主,必然会走向火亡。也就是说,一个国君要把国家治理好,也需要经受内外两方面的艰苦磨练。这是针对国家统治者而言的,主客观因素对于国家治乱的影响如同对于个人成才的影响一样。 并且上文列举的人物正是辅助国君执法、直言进谏的臣子,文章前后呼应,论证更严密。
6.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哪些方面经受艰苦磨难?经受艰苦磨难的益处是什么?
①内心:“苦其心志” 。
②身体:“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③行为:“行拂乱其所为” 。
益处:“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灭亡。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
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
一方面他强调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
另一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
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 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
7.读了本文,你有何启示?
文中孟子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他强调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而贪图安乐自然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对于国家来说,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极其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
8.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文中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是说,忧患和磨难可以使一个人奋发有为,使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安逸和享乐则会让一个人不思进取,使一个国家衰败灭亡。
如越王勾践和夫差的故事就能证明这一观点。吴越交战,越国战败。勾践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他卧薪尝胆,亲自到田间与农民一起劳作。十年后,越国已经恢复元气,具备了复仇的条件。反观夫差,战胜越国之后,以为忧患已除,狂妄自大,最终为勾践所败,身死国灭。
9.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理解,并另举一两个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
1. 层层推理,逻辑严密
2. 善用排比,增强气势
3. 论证方法,灵活多样
4. 论辩策略,巧妙高超
《孟子》的雄辩特色
拓展延伸
学习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你有哪些启示?
人生旅途中,逆境催人警醒,激人奋进,而安逸优越的环境却消磨人的意志,使人耽于安乐,尽享舒适,常常一事无成。有的人甚至在安逸之时沉溺酒色,自我毁灭。
人生的道路不平坦,艰难困苦和挫折能使意志坚强的人成长起来。现代生活日益激烈,在实现个人价值,完成民族大业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努力奋斗,才能有所作为 。
文章开头列举了古代六位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而后又从个人的角度正面论述“生于忧患”,从国家的角度反面论述“死于安乐”。表现了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从个人的成才规律推及到国家的兴亡,在此基础上顺理成章地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证明了忧患可以使人生存发展,安乐可以使人萎靡死亡的道理,激励人们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要勇于进取,进而获得成功。
中心主旨
列 举 六 位 名 人 事 例
第二段
艰苦环境的环境是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
身处忧患须努力奋发
国无忧患易灭亡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第一段
举例论证
(事实论证)
(个人)
(国家)
(中心论点)
(正面)
(反面)
从正反两面论述身经忧患的益处
对比
论证
(正反)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