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学期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七)
跨学科试题
类型一 跨学科·语文
1.(2023山东潍坊中考)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包含很多化学知识。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
A.《华阳国志》:“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加热蒸发可得食盐
B.《天工开物》:“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煅烧石灰石可生成熟石灰
C.《梦溪笔谈》:“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
D.《周易》:“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池中有机物发酵产生可燃性气体
2.(2023山东威海中考)典籍里的化学
《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财富,其中蕴含很多化学知识与方法。
(1)颜料制取:“水银入石亭脂(天然硫),同研……得银朱(HgS)。”银朱是古代作画的红色颜料。请写出制取银朱的化学方程式: 。
(2)池盐制取(图1):将盐池内清水(含有Na+、Cl-、Mg2+、S等)引入旁边耕成畦垄的地里。“待夏秋之交,南风(热风)大起,则一宵(一夜)结成,名曰颗盐(粗盐)。”若盐析出时刮东北风(冷风),则味苦(含硫酸镁)色恶,不堪食用。
图1 池盐制取 图2 溶解度曲线
请根据溶解度曲线(图2),解释刮东北风(冷风)时析出盐且味苦的原因:
。
(3)生石灰的制取和应用(图3):“每煤饼一层,垒石(石灰石)一层,铺薪其底,灼火燔(灼烧)之,火力到后,烧酥石性。以水沃之,亦自解散……成质之后,入水永劫不坏。”
图3 煤饼烧石成灰
①“灼火燔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②“解散”是因为生石灰遇水由块状变成粉末。该粉末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粉末“成质之后,入水永劫不坏”,可用于船只、墙壁的填缝防水。请写出“粉末成质”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入水永劫不坏”,推测“成质”后的产物具有的性质是 (写一条即可)。
类型二 跨学科·物理
3.(2023河北中考)分类是认识和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
A.萘和石蜡都是非晶体
B.银和铜都是导体
C.Al2O3和NaHCO3都是盐
D.(NH4)2SO4和CO(NH2)2都是铵态氮肥
4.(2023四川宜宾中考)如图,杠杆已调至平衡。向集气瓶内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稍后再倒入浓NaOH溶液(液面不接触乒乓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通入CO2气体后,左端乒乓球下降
B.整个过程中乒乓球位置始终没有变化
C.倒入浓NaOH溶液后,杠杆逐渐恢复原状
D.其他条件不变,将CO2换成H2会产生同样现象
5.(2023河北唐山模拟)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着一重物A,烧杯中盛有溶液B,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为铁块,B为稀硫酸,则将A放入B中,过一会儿,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
(2)若A为铁块,B为硫酸铜溶液,则将A放入B中,过一会儿,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 ;
(3)若A为锌块,B为硫酸亚铁溶液,则将A放入B中,过一会儿,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 。
类型三 跨学科·生物
6.某兴趣小组为探究“猪肝中的铁元素”,进行了以下实验:选用新鲜猪肝,如图操作,将猪肝中的铁转化为铁离子,再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硫氰化钾溶液遇铁离子变红色)。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研究的问题是新鲜猪肝中是否含有铁离子
B.新鲜猪肝中的铁是以游离态形式存在的
C.实验中获得的土黄色混合液属于溶液
D.新鲜猪肝中含铁元素的证据是滴加硫氰化钾溶液后溶液变红
类型四 跨学科·体育与健康
7.(2023河北秦皇岛一模)“化学足球”游戏规则:
①开球成功:所选足球(物质)能与首杆(甲)发生反应,则表示该同学开球成功。
②连续过杆:前一次反应的生成物能与下一杆发生反应时,则通过该杆。
③满分情况:所选足球能与首杆反应且能连续通过乙、丙、丁、戊四杆为满分。
④每支杆代表一种物质,可选的杆为O2、CO、NaOH、BaCl2、H2SO4。
(1)若体育教师排杆的顺序甲→戊为:CO、O2、H2SO4、NaOH、BaCl2,则该考生要取得满分应选择的足球为 (填“CuO”或“H2O”)。戊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依初中阶段的知识水平,若某考生选择的足球为KNO3,则该考生
(填“能”或“不能”)开球成功,其原因是 。
(3)若某考生选择的足球为Cu,若要取得满分,则体育教师排杆的顺序甲→戊应为:O2、 、NaOH、 、BaCl2。(填化学式)
答案全解全析
1.B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描述的是通过蒸发结晶的方式,使氯化钠析出,A正确;煅烧石灰石可生成生石灰,B错误;“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是说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C正确;池中有机物发酵会产生可燃性气体沼气,D正确。
2.(1)Hg+S HgS (2)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刮风时水蒸发得快,氯化钠蒸发结晶析出。硫酸镁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刮东北风温度迅速降低,硫酸镁降温结晶析出 (3)①CaCO3 CaO+CO2↑ 分解反应 ②Ca(OH)2 Ca(OH)2+CO2 CaCO3↓+H2O 难溶于水(合理即可)
解析 (1)由题意可知,硫和汞反应生成HgS,化学方程式为Hg+S HgS。(3)①“灼火燔之”涉及的反应是高温煅烧石灰石,化学方程式为CaCO3 CaO+CO2↑;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新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②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粉末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其化学式为Ca(OH)2;“粉末成质”即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根据“入水永劫不坏”,推测“成质”后的产物具有的性质是难溶于水、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等。
3.B 萘是晶体,A错误;银和铜都具有导电性,都是导体,B正确;Al2O3属于氧化物,不属于盐,C错误;CO(NH2)2中不含铵根,不属于铵态氮肥,D错误。
4.C 通入CO2气体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左端乒乓球上升,稍后再倒入浓NaOH溶液,二氧化碳被NaOH溶液吸收,杠杆逐渐恢复平衡,A、B错误,C正确;其他条件不变,将二氧化碳换成氢气,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不会产生同样现象,D错误。
5.(1)变小 (2)变大 (3)变小
解析 (1)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减小,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密度增加,所受浮力变大,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小。(2)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增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密度减小,所受浮力变小,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大。(3)锌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减小,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密度增加,所受浮力变大,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小。
6.D 由题干信息可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新鲜猪肝中是否含有铁元素,A错误;新鲜猪肝中的铁是以化合态形式存在的,B错误;实验中获得的土黄色混合液中有难溶性物质,属于悬浊液,C错误。
7.(1)CuO Na2SO4+BaCl2 BaSO4↓+2NaCl (2)不能 硝酸钾与每一支杆代表的物质均不反应 (3)CO H2SO4
解析 (1)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故该考生要取得满分应选择的足球为CuO。(3)若某考生选择的足球为Cu,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若要取得满分,体育教师排杆的顺序甲→戊应为:O2、CO、NaOH、H2SO4、BaCl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