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学期课时练--第1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学期课时练--第1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1-29 17:0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1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
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1 能源及能源的分类
1.被称为“蓝天白煤”的风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应大力开发风力发电。下列与风能同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太阳能  B.石油  C.煤炭  D.核燃料
2.【新素材·航空航天】(2023广西中考)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在新能源助力下成功升空。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  )
A.天然气  B.氢能  C.石油  D.煤
知识点2 化石燃料
3.(2023吉林中考)下列物质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
A.氢气  B.石油 C.乙醇  D.一氧化碳
4.【新独家原创】2023年,能源危机不断蔓延,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下列有关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煤、石油和天然气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B.利用石油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得到不同的产品
C.大力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可节约石油资源
D.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大力推广天然气能有效减缓温室效应
知识点3 太阳能
5.(2023江苏扬州中考)关于某可再生能源的描述如下:该能源储量巨大,但阴雨天等因素会影响其使用。如图为该能源在生活中的运用。该能源是 (  )
A.地热能  B.太阳能 C.水能   D.化石燃料
6.【新考向·科普阅读】(2023山西临汾期末节选)
太阳能
人类使用的大部分能量来自太阳,包括化石能源。大规模使用化石能源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需改变传统能源利用方式,促进“低碳”生活,转向多途径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的储量丰富,能量巨大,且可再生,无污染,也是最安全可靠的。目前太阳能在光伏发电和太阳能集热领域应用广泛,同时全球也在进行太阳能多领域应用的技术革新。例如利用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分解二氧化碳产生一氧化碳和氧气,或在催化剂作用下把氢气和一氧化碳转化为常用的液态燃料(如生成乙醇,同时有水生成)。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合理使用能源,注重环境增益,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阅读文本,回答问题。
(1)化石燃料的形成是将太阳能转化为    。
(2)写出利用太阳能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3)太阳能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        (写一个即可)。
(4)除文章中提到的各种能源外,请你再写出一种新能源:     。
知识点4 化学电池
7.下列关于化学电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B.氢燃料电池将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化学电池体积小、电容量大、移动方便
D.废旧电池可以随意丢弃
8.【跨学科·物理】(2023福建泉州模拟)如图,用导线将铜片和锌片分别连接到电流表的正、负极,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即可构成化学电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反应过程中锌元素化合价升高
B.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
C.该装置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
D.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变小
知识点5 氢能
9.【新素材·科技创新】(2023安徽亳州模拟)2023年1月11日全球首套常温常压有机液体储氢加注一体化装置在上海金山举行开车仪式。有机液态储氢技术就是在常温常压下将氢气融入一种化合物“储油”中,形成“氢油”,便于储存和运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B.氢能源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C.“氢油”不稳定
D.一体化装置可有效解决氢气长距离运输和长时间大规模储存问题
能力提升全练
10.(2023广东广州中考,9,★★☆)液氢、煤油(含C、H元素)、液氧可用作神舟飞船运载火箭的推进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火箭发射时仅靠空气不足以使燃料充分燃烧
B.液氢和煤油完全燃烧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C.液氢是高能燃料且燃烧后的产物无污染
D.飞船进入轨道后主要利用太阳能维持工作
11.【新素材·文学著作】(2023山东烟台中考,4,★★☆)《汉书》中记载“高奴县洧水可燃”,《梦溪笔谈》中记载“予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洧水”即为石油。下列关于“洧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具有可燃性
B.是不可再生资源,属于纯净物
C.其成分中主要含有C、H元素
D.其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可用于制墨
12.【跨学科·物理】(2023江苏仪征模拟,11,★★★)简易氢氧燃料电池实验:在U形管中装入氢氧化钠溶液(增强水的导电性),连接学生电源,进行水电解实验(如图1),待两极石墨碳棒出现明显气泡,立即换接电流表(如图2),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大幅度偏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1中U形管左侧电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B.图1中U形管左、右电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2∶1
C.图2现象说明氢氧燃料电池中氢气和氧气均未发生反应
D.图2现象说明氢氧燃料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素养探究全练
【学科素养·科学态度与责任】(2023江苏苏州中考)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生产和储存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目前制氢的方法主要有化石能源制氢和电解水制氢。由化石能源(煤、天然气)制得的H2中含有CO,利用液氮的低温可将CO液化分离,从而获得纯净的氢气。电解水法制氢的能量转化如图所示,氚可用于核能发电,氚是一种原子核中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的原子。
  氢气的储存有物理储氢和化学储氢。物理储氢包括加压储氢和吸附储氢。用物理方法将石墨进行剥离,得到的石墨烯可用于常温吸附氢气。锂氮化合物LixN可用于化学储氢。
(1)下列有关氢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氢气的燃烧产物无污染,所以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
B.利用太阳能发电并电解水制氢可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C.现阶段氢能已经能完全替代化石能源
(2)利用液氮的低温能将H2与CO分离,说明氢气的沸点比CO的沸点    。
(3)①氚属于    元素的一种原子。
②下列示意图能表示氚原子的是   (填字母)。
(4)①将氢气压缩进储氢瓶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从微观角度解释)。
②石墨烯是一种    (填“单质”或“化合物”)。
③化合物LixN中质量比m(Li)∶m(N)=3∶2,则x=    。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A 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石油、煤炭、核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B 氢能是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故选B。
3.B 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故选B。
4.D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但其完全燃烧生成大量二氧化碳,不能有效减缓温室效应,D错误。
5.B 太阳能路灯利用的是太阳能,受阴雨天等因素影响较大。
6.(1)化学能 (2)2H2O 2H2↑+O2↑(合理即可) (3)太阳能热水器(合理即可) (4)风能(合理即可)
解析 (3)太阳能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能发电等。(4)人们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还有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7.D 废旧电池随意丢弃会造成环境污染。
8.D 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锌元素化合价升高,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A、B正确;该装置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C正确;每160份质量的硫酸铜反应生成161份质量的硫酸锌,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大,D不正确。
9.C 有机液态储氢技术就是在常温常压下将氢气融入“储油”中,形成“氢油”,便于储存和运输,所以“氢油”稳定,故C错误。
能力提升全练
10.B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仅为21%,不足以使燃料充分燃烧,所以火箭发射时需要液氧作助燃剂,A正确;煤油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是化合反应,B错误;飞船进入轨道后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从而维持工作,D正确。
11.B 石油中含有多种成分,属于混合物,B错误。
12.D 根据电解水实验“正氧负氢”可知,图1中U形管左侧电极连接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左、右电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A、B错误;图2中产生电流,说明氢氧燃料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氢气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变化,C错误、D正确。
素养探究全练
13.(1)C (2)低 (3)①氢 ②A (4)①分子间的间隙 ②单质 ③3
解析 (1)现阶段使用的能源中,主要是化石能源,氢能不能完全替代化石能源,C错误。(2)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利用液氮的低温可将CO液化与H2分离,从而获得纯净的氢气,说明氢气的沸点比CO更低。(3)①氚原子核中含有一个质子,因此属于氢元素。②根据题目信息可知,氚原子核中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在原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能表示氚原子的是A图。(4)①将氢气压缩进储氢瓶过程中分子间间隙变小。②石墨烯是一种只含有碳元素的纯净物,属于单质。③化合物LixN中质量比m(Li)∶m(N)=7x∶14=3∶2,解得x=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