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第2节 常见的酸和碱
第1课时 常见的酸
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1 常见的酸
1.(2023湖南郴州中考改编)下列关于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
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搅拌
C.浓硫酸久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增加
D.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
2.(2023江苏无锡一模)下列有关如图试剂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该试剂可使纸张炭化
B.该试剂可用作干燥剂
C.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37∶100
D.打开该试剂瓶,瓶口会出现白雾
3.(2023江苏苏州中考)在配制稀硫酸并制备氢气的实验中,下列装置和实验操作正确并规范的是 ( )
4.下列物质都是常见的酸,它们在国民生产及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请用序号填空。
①硫酸 ②盐酸 ③碳酸 ④醋酸 ⑤柠檬酸
(1)柠檬、柑橘中含有的酸是 ;
(2)食醋中含有的酸是 ;
(3)用于精炼石油的是 ;
(4)汽水中大量含有的一种酸是 ;
(5)存在于人体胃液中,可帮助消化的酸是 ;
(6)汽车铅蓄电池中含有的酸是 。
知识点2 酸的化学性质
5.(2022辽宁鞍山铁东三模)酒石酸(C4H6O6)是葡萄酒中主要的有机酸之一,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H+,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作饮料添加剂或药物工业原料。下列物质不能与酒石酸反应的是 ( )
A.CO2 B.Al2O3 C.CuO D.Fe
6.【新独家原创】构建知识网络模型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某同学利用左手构建的酸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
请完成下列问题:
(1)编号①处的实验现象为 。
(2)编号②处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3)编号③处的性质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编号⑤处溶液变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性质在工业上可用于 。
(5)盐酸、硫酸、食醋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中都含有
(用符号表示)。
知识点3 金属活动性顺序
7.(2023广西中考)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
A.K B.Zn C.Cu D.Ag
8.【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2023湖北宜昌中考节选)金属性质共探究。小郑同学做了下列实验:
(1)如图1,铜片表面有黑色物质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如图2,三支试管里的液体均为稀盐酸,铁丝表面有气泡冒出,银丝和铜丝无明显变化。由此可得出有关金属活动性的结论是
。
能力提升全练
9.(2023山东滨州中考,1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打开盛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会形成白雾
B.铁与稀硫酸反应时有气泡产生,形成黄色溶液
C.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铜片逐渐消失,形成蓝色溶液
D.用稀硫酸除铁锈时,铁锈逐渐溶解,形成黄色溶液
10.(2023山东莱州期中,5,★★☆)诗句“梅子留酸软齿牙”中的“梅子”中含有较多的柠檬酸,柠檬酸具有酸的通性。小华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验证柠檬酸的某些性质,下列实验没有现象的是 ( )
11.【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四川眉山中考,14,★★★)将一块已生锈的铁片放入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测得生成的H2的质量与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铁片除有Fe2O3外不含其他杂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配制200 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40 g
B.刚开始加稀盐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 2FeCl3+3H2O
C.加入12 g稀盐酸时,溶液中的溶质为FeCl2和FeCl3
D.m=0.2
12.【学生必做实验】(2023山东滨州滨城期末改编,22,★★☆)某同学在实验探究中发现了一些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如图所示。
(1)编号①反应的指示剂是 。
(2)编号②反应的金属单质是 。
(3)请你写出符合编号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假设编号④反应的盐是AgNO3,则编号④对应方框中的现象是 。
(5)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素养探究全练
13.【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2023江苏江阴月考)探究酸的性质是一项重要课题。某小组以“探究硫酸的性质”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浓硫酸稀释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1)图1实验中,观察到用石蜡固定在铜片下的乒乓球脱落,此现象说明浓硫酸溶于水 。
【任务二】硫酸溶液浓度对硫酸化学性质的影响。
(2)图2实验中,观察到很快变黑的是滤纸 (填“A”或“B”),由此可知,硫酸溶液的浓度不同,腐蚀性不同。
【任务三】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小组同学按图3所示进行实验。
(3)向试管1中加入1.3 g锌粒和9.8 g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最终固体消失。如果将气体完全收集,则其质量为 。
(4)试管2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5)小组同学对试管4反应后的物质成分产生了兴趣,继续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硫酸钾溶液呈中性。
【提出问题】试管4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一:可能是K2SO4;
猜想二:可能是 ;
猜想三:可能是K2SO4、H2SO4。
【实验与结论】某同学为验证猜想三,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反应后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4,他认为猜想三正确。下列对他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小,结论正确
B.方法正确,结果偏大,结论不正确
C.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大,结论正确
D.方法正确,结果偏小,结论不正确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B 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沿容器壁缓缓地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B不正确。
2.D 浓盐酸不具有脱水性,不能使纸张炭化,A错误;浓盐酸不具有吸水性,不能作干燥剂,B错误;质量分数为37%的浓盐酸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37∶63,C错误。
3.D 向量筒中倾倒液体药品时,量筒没有倾斜,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A错误;稀释浓硫酸时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酸液飞溅,B错误;长颈漏斗的末端没有伸入液面以下,会导致生成的氢气逸出,C错误。
4.(1)⑤ (2)④ (3)① (4)③ (5)② (6)①
5.A 二氧化碳等非金属氧化物不能与酸反应。
6.(1)石蕊溶液变红 (2)置换 (3)CaCO3+2HCl CaCl2+H2O+CO2↑ (4)Fe2O3+6HCl 2FeCl3+3H2O 除铁锈 (5)H+
解析 (1)石蕊溶液遇酸变红。(2)编号②处发生的反应为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溶液显黄色,该性质可用于除铁锈。
7.A 题述四种金属中,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钾的位置最靠前,金属活动性最强。
8.(1)2Cu+O2 2CuO (2)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和银
解析 (1)铜片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2)三支试管中,铁丝表面有气泡冒出,说明铁可以和稀盐酸发生反应;银丝和铜丝无明显变化,说明银和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由此可得出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银和铜。
能力提升全练
9.D 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上方无明显现象,A错误;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有气泡产生,形成浅绿色溶液,B错误;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不发生反应,C错误;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会观察到铁锈逐渐溶解,形成黄色溶液,D正确。
10.C 镁能与柠檬酸反应生成氢气,有气泡产生;氧化铁能与柠檬酸反应生成铁盐和水,会观察到固体溶解,溶液变为黄色;二氧化碳不与柠檬酸反应,没有现象;柠檬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
11.C 设配制200 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的质量为x,则200 g×7.3%=36.5%×x,解得x=40 g,A正确;反应开始一段时间没有气体生成,这是铁片中的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铁和水,B正确;加入12 g稀盐酸时,铁片中的氧化铁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而铁还未与盐酸反应,因此加入12 g稀盐酸时,溶液中的溶质为FeCl3,C错误;铁反应完全所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为112 g-12 g=100 g,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则:
Fe+2HCl FeCl2+H2↑
73 2
100 g×7.3% y
y=0.2 g,即m=0.2,D正确。
12.(1)石蕊试液 (2)铁 (3)Fe2O3+6HCl 2FeCl3+3H2O (4)有白色沉淀产生 (5)复分解反应
解析 (1)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无色酚酞试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故编号①反应的指示剂是石蕊试液。(2)编号②反应的金属单质是铁,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氯化亚铁溶液显浅绿色。(3)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4)若编号④反应的盐是AgNO3,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5)反应④是酸和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属于复分解反应。
素养探究全练
13.(1)放热 (2)B (3)0.04 g (4)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5)【作出猜想】K2SO4、K2CO3 【实验与结论】C
解析 (1)图1实验中,观察到用石蜡固定在铜片下的乒乓球脱落,此现象说明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导致石蜡熔化。(2)图2实验中,硫酸溶液的浓度越大,腐蚀性越强,故观察到很快变黑的是滤纸B。(3)设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Zn+H2SO4 ZnSO4+H2↑
65 2
1.3 g x
x=0.04 g。
(4)试管2中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故可观察到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5)试管4中为碳酸钾溶液,不断滴加稀硫酸,碳酸钾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二氧化碳和水。【作出猜想】猜想一:当硫酸与碳酸钾恰好完全反应时,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K2SO4;猜想二:当碳酸钾过量时,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K2SO4、K2CO3;猜想三:当硫酸过量时,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K2SO4、H2SO4。【实验与结论】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将待测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这样会稀释溶液,可能影响测定结果,但是不影响溶液的酸碱性,故方法不正确;该同学测得反应后溶液的pH=4,溶液显酸性,说明反应后溶液中含硫酸,则猜想三正确,故结论正确;酸性溶液稀释后,酸性减弱,pH偏大,故题述操作方法会导致结果偏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