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学期课时练--第1课时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饱和溶液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学期课时练--第1课时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饱和溶液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1-29 17:0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6章 溶解现象
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
第1课时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饱和溶液
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1 物质的溶解性
1.下列措施中,能够增强蔗糖在水中溶解性的是 (  )
A.加热   B.搅拌
C.增加水量   D.将蔗糖研碎
2.【控制变量法解题】(2023河南信阳一模)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能够证明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的实验是   
(填序号,下同)。
(2)能够证明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的实验是    。
知识点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3.【新素材·天气瓶】(2023山西临汾期末)某“天气瓶”通过樟脑在酒精溶液中的结晶情况反映气温变化。如图为该“天气瓶”在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状况,则瓶内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樟脑的饱和溶液的是 (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
4.在一定温度下,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③增加硝酸钾;④减少硝酸钾;
⑤增加溶剂;⑥蒸发水。其中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⑥
5.(2023河北邯郸丛台期末)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有固体和液体物质可以作溶质
B.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就是溶液
C.饱和溶液升温一定变为不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6.概念图能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图表示氯化钠溶液中部分概念的相互联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图中A指的是溶质
B.分类1的依据是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里能否继续溶解氯化钠固体
C.分类2的依据是一定温度下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
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7.【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四川内江期末)某同学在学习溶液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1)图1①②③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编号)。
(2)若要使②中的剩余固体全部溶解,除了实验中已经采取的措施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为      。
(3)如图2所示,若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铵固体并使之充分溶解,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能力提升全练
8.(2023江苏苏州中考,19,★☆☆)向5 mL碘的水溶液(黄色)中加入2 mL汽油(无色),振荡静置,实验现象如图所示。由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
A.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
B.汽油易挥发,沸点比水低
C.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强
D.碘在不同溶剂中形成的溶液颜色可能不同
9.(2022陕西西安曲江一中模拟,5,★★☆)已知氢氧化钙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关于如图所示实验的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
A.固体X可能是NH4NO3
B.锥形瓶中液体只有①②为饱和状态
C.试管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D.锥形瓶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①=③>②
10.【跨学科·物理】(2023福建上杭月考,11,★★☆)如图所示,一物体悬挂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在恒温条件下向烧杯内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说明弹簧测力计读数变化情况(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如果加入氯化钠固体,弹簧测力计读数    。
(2)如果加入KNO3固体,弹簧测力计读数    。
素养探究全练
11.【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2023河北唐山路北期末)小明对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进行实验探究,他在烧杯中倒入20 mL蒸馏水,按下表所示继续实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①加入5 g硝酸钾,搅拌 固体全部溶解 20 ℃时5 g硝酸钾能溶解在20 mL水中
②再加入5 g硝酸钾,搅拌 固体部分溶解           
③加热至80 ℃ 固体全部溶解 80 ℃时10 g硝酸钾能溶解在20 mL水中
④冷却至20 ℃                
(1)请你完成他的实验报告。
(2)①、②中都要搅拌,目的是     。四个实验中一定得到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该实验探究影响硝酸钾的溶解性的因素是    。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A 加热可以增强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性;搅拌、增加水量及将蔗糖研碎都能加快溶解速率,但不影响蔗糖的溶解性。
2.(1)①②、④⑤ (2)①④、②⑤
解析 (1)由题图可知,①②、④⑤的溶质分别相同,溶剂不同,溶解性不同,能够证明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2)由题图可知,①④、②⑤的溶质不同,溶剂分别相同,溶解性不同,能够证明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3.C 由题图可知,乙、丙内溶液中都含有未溶解的樟脑晶体,是相应气温下樟脑的饱和溶液。
4.D 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都可以使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由于硝酸钾的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对其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使其达到饱和。
5.D 气体物质也可以作溶质,A错误;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蒸馏水,B错误;饱和溶液升温不一定变为不饱和溶液,如Ca(OH)2饱和溶液,C错误。
6.D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故D错误。
7.(1)② (2)升高温度 (3)有晶体析出
解析 (1)题图1①②③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②,因为②底部有未溶解的固体。(2)硝酸钾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若要使②中的剩余固体全部溶解,除了加水外,还可以升高温度。(3)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吸收热量,溶液的温度会降低,硝酸钾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试管中可观察到有晶体析出。
能力提升全练
8.B 振荡静置后,上层得到的是碘的汽油溶液,下层是无色的水,说明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说明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强,A正确,C正确;由题述实验无法得出汽油易挥发、沸点比水低的结论,B错误;碘的水溶液为黄色,碘的汽油溶液为紫红色,说明碘在不同溶剂中形成的溶液颜色可能不同,D正确。
9.D 氢氧化钙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①→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试管中加入固体X后,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后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因此固体X不可能是NH4NO3;锥形瓶中液体①②③都是饱和溶液;有些化学反应放热,所以试管内可能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如氧化钙与水的反应;锥形瓶中溶剂质量:①=②=③,溶质质量:①=③>②,所以锥形瓶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①=③>②。
10.(1)不变 (2)变小
解析 (1)在恒温条件下,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溶液密度不变,根据F浮=ρgV排可知,悬挂着的物体所受浮力不变,则弹簧测力计读数不变。(2)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加入的硝酸钾固体会继续溶解,故溶液密度变大,由F浮=ρgV排可知,悬挂着的物体所受浮力变大,故弹簧测力计读数变小。
素养探究全练
11.(1)②20 ℃时10 g硝酸钾不能全部溶解在20 mL水中 ④有固体析出 20 ℃时10 g硝酸钾不能全部溶解在20 mL水中(或硝酸钾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2)加速溶解 ②④ 温度
解析 (1)②20 ℃时向20 mL蒸馏水中加入5 g硝酸钾,搅拌,固体全部溶解,再加入5 g硝酸钾,搅拌,固体部分溶解,说明20 ℃时10 g硝酸钾不能全部溶解在20 mL水中;④加热至80 ℃,固体全部溶解,再冷却至20 ℃,有固体析出,说明20 ℃时10 g硝酸钾不能全部溶解在20 mL水中,或硝酸钾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2)固体部分溶解及有固体析出的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四个实验中一定得到饱和溶液的是②④;题述实验可以得出硝酸钾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