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6章 溶解现象
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
第2课时 溶解度 结晶
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3 溶解度
1.(2023河北邢台期末)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 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6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110 g
B.60 ℃时,210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110 g
C.60 ℃时,硝酸钾溶液中硝酸钾与水的质量比为110∶100
D.60 ℃时,将110 g硝酸钾溶于100 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2.(2023云南中考)夏季下雨之前,天气闷热,水中的含氧量降低,养鱼池中的鱼往往会浮出水面。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氧气的溶解度会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B.氧气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为了增加养鱼池中的含氧量,可以向养鱼池中通入空气
D.为了增加养鱼池中的含氧量,可以把养鱼池的水喷向空中
3.(2023江苏苏州中考)CuSO4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CuSO4的溶解度一定小于NaCl的溶解度
B.升高温度可以降低CuSO4的溶解度
C.T ℃时,NaCl和CuSO4两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分别将等质量80 ℃的NaCl和CuSO4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析出晶体质量NaCl大
4.【教材变式·P24 T6】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10 30 50 70
溶解度/g NaCl 35.8 36.3 37.0 37.8
KNO3 20.9 45.8 85.5 138.0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
(2)使饱和硝酸钾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之一是 。
(3)在 ℃范围内的某温度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
(4)30 ℃时,向100 g水中加入40 g氯化钠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5.(2023河南中考)下图是硝酸钾、氯化钠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1)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是 ℃;30 ℃时,30 g氯化钠固体加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可得到该温度下氯化钠的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2)10 ℃时,分别将等质量的硝酸钾、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0 ℃,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知识点4 结晶
6.【新素材·文学著作】宋代《开宝本草》中记载了KNO3的提纯方法,“……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提纯中不涉及的实验方法是 ( )
A.溶解 B.蒸发 C.结晶 D.升华
7.(2023河南洛阳二模)蒸发是初中化学基本实验操作,该实验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
8.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经过第①步操作,海水中的成分基本不变
B.蒸发池中,氯化钠溶液逐渐变浓
C.经过第③步的操作,进入结晶池后,继续蒸发水,有氯化钠晶体析出
D.析出食盐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9.(2023江苏徐州三模)甲、乙两种均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假设它们从溶液中析出时也都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中含有少量甲,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
B.t1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一定相等
C.t2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乙<甲
D.t1 ℃时,将甲、乙的溶液分别升温到t2 ℃,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甲=乙
能力提升全练
10.【跨学科·物理】(2023陕西中考A卷,8,★☆☆)试管内盛有20 ℃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其上漂浮一小木块。如下图所示,将试管插入烧杯内的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试管内溶液的质量变小
B.试管内有固体析出
C.试管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小木块浸入溶液内的体积变大
11.【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河北中考,6,★★☆)20 ℃和60 ℃时KCl的溶解度分别为34.0 g和45.5 g,如图所示为对KCl进行的溶解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①中溶液为KCl的饱和溶液
B.②中溶液的质量为25.0 g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①<②=③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①<②=③
12.(2023四川达州中考,17,★★☆)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结合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P点表示t2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甲中含有少量乙,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C.t3 ℃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等于20%
D.将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从t3 ℃降到t1 ℃,溶液的质量大小关系为丙>乙>甲
13.【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湖南益阳中考,22,★★☆)下面是NH4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以及相应的溶解度曲线。
温度/℃ 10 20 30 40 60 80
溶解 度/g NH4Cl 33.3 37.2 41.4 45.8 55.2 65.6
KNO3 20.9 31.6 45.8 63.9 110 169
请回答:
(1)图中甲表示 (填化学式)的溶解度曲线;
(2)M点表示的含义为 ;
(3)20 ℃时,将20 g NH4Cl加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70 ℃时,KNO3的溶解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NH4Cl的。
素养探究全练
14.【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2023重庆中考B卷)神奇的“风暴瓶”能“预报天气,冷暖先知”。制作“风暴瓶”用到以下物质:樟脑、酒精、KNO3、NH4Cl、水等。(1)将樟脑的酒精饱和溶液滴入水中,出现了明显的浑浊,说明樟脑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填“强于”或“弱于”)其在酒精中的溶解能力。把樟脑的酒精饱和溶液降温也出现了晶体。除上述方法外,
也能使樟脑从溶液中结晶。
(2)下图为KN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t3 ℃时将等质量的KNO3、NH4Cl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 ℃,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大小关系为KNO3 (填“>”“<”或“=”)NH4Cl。
(3)已知X是KNO3或NH4Cl中的一种,小敏同学对该物质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据图回答问题。
X是 ,②和③中的溶液分别达到饱和状态还需加入X的质量更大的是 (填“②”或“③”)。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C 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 g,含义是6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110 g,即60 ℃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硝酸钾与水的质量比为110∶100,C错误。
2.B 夏季下雨之前,养鱼池中的鱼常跃出水面,是因为温度升高,压强减小,氧气的溶解度减小,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减少,B错误。
3.C 温度高于T ℃时,硫酸铜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A错误;由题图可知硫酸铜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错误;由题图可知,T ℃时,氯化钠和硫酸铜的溶解度相等,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ω=×100%可知,T ℃二者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正确;80 ℃时,硫酸铜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大,20 ℃时,硫酸铜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小,分别将等质量80 ℃的氯化钠和硫酸铜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析出晶体质量硫酸铜大,D错误。
4.(1)硝酸钾(或KNO3) (2)升高温度(或加水) (3)10~30 (4)136.3
解析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10~7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化范围比氯化钠大,故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化受温度的影响较大。(2)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使饱和硝酸钾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升高温度或加水。(3)1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3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小于硝酸钾的溶解度,故在10~30 ℃范围内的某温度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4)3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3 g,向100 g水中加入40 g氯化钠,只能溶解36.3 g,故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36.3 g。
5.(1)t 不饱和溶液 (2)小于
解析 (1)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相应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可知,3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30 g,所以30 ℃时将30 g氯化钠加入100 g水中能完全溶解,得到该温度下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2)1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所以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硝酸钾溶液中溶质质量较少。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温到30 ℃后,溶质质量都不变,仍然是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质量较少。
6.D “扫取以水淋汁”涉及溶解,“煎炼而成”涉及蒸发和结晶,不涉及的实验方法是升华。
7.C 蒸发过程中,所需要的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蒸发皿和玻璃棒,不需要漏斗。
8.D 第①步操作是将海水引入贮水池,海水中的成分基本不变,A正确;蒸发池中水分逐渐蒸发,氯化钠溶液逐渐变浓,B正确;进入结晶池后,继续蒸发水,有氯化钠晶体析出,C正确;析出食盐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D错误。
9.B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故乙中含有少量甲,提纯乙物质时应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A错误;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 ℃时,甲、乙两物质溶解度相同,故t1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一定相等,B正确;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 ℃时溶解度:甲>乙,故t2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C错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t1 ℃时甲、乙的溶液分别升温到t2 ℃,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不变,但由于t1 ℃时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未知,故无法比较t2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D错误。
能力提升全练
10.C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试管插入烧杯内的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温度降低,试管内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则试管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溶液密度减小,根据浮力公式F=ρgV排,小木块浸入溶液中的体积变大,C错误。
11.D 20 ℃时KCl的溶解度为34.0 g,则20 ℃时1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钾3.4 g,则①中溶液为KCl的饱和溶液,A正确;20 ℃时2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钾6.8 g,则5.0 g氯化钾能全部溶解,②中溶液的质量为5.0 g+20.0 g=25.0 g,B正确;由图示可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①<②=③,C正确;①是20 ℃时KCl的饱和溶液,②是20 ℃时KCl的不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分数:①>②,②、③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均相等,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①>②=③,D错误。
12.C P点是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则P点表示t2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A正确;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则甲中含有少量乙,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B正确;未指明相应温度下溶液是否饱和,不能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C错误;从t3 ℃降到t1 ℃,甲溶液析出的晶体最多,乙溶液析出少量晶体,丙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不会有晶体析出,则t1 ℃时溶液的质量大小关系为丙>乙>甲,D正确。
13.(1)KNO3 (2)t ℃时,NH4Cl和KNO3的溶解度相等(合理即可)
(3)饱和 (4)大于
解析 (1)通过分析溶解度表中的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图中甲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3)20 ℃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7.2 g,将20 g NH4Cl加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4)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70 ℃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NH4Cl的。
素养探究全练
14.(1)弱于 蒸发溶剂 (2)<
(3)硝酸钾 ③
解析 (1)将樟脑的酒精饱和溶液滴入水中,出现了明显的浑浊,说明樟脑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弱于其在酒精中的溶解能力。(2)t3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则此温度下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铵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硝酸钾>氯化铵,溶剂质量:硝酸钾<氯化铵;将t3 ℃时等质量的硝酸钾、氯化铵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 ℃,二者均析出固体,但溶剂质量不变,且t2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和氯化铵相等,则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大小关系为硝酸钾小于氯化铵。(3)由图示实验可知,t3 ℃时100 g水中能溶解55 g X物质,结合溶解度曲线,t3 ℃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50 g,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0 g,则X为硝酸钾;t1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0 g,②中溶液要达到饱和状态需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60 g-55 g=5 g,t3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0 g,③中溶液要达到饱和状态需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80 g-55 g=25 g,故③中需要加入X的质量更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