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3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
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1 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1.(2023辽宁营口中考)空气污染是引起多种疾病的原因之一。下列物质中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
A.N2 B.PM10
C.He D.H2O
2.【新素材·清洁环保】(2023山东烟台中考)202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
A.煤炭脱硫处理,有效减少酸雨的产生
B.积极植树造林,促进达成“碳中和”
C.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D.禁止使用化石燃料,防止产生雾霾
3.下表是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检测的某城市街道和某森林公园两地的空气质量日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地点 日期 首要 污染物 空气 质量指数 空气 质量级别 空气 质量状况
城市街道 2023-5-23 PM2.5 102 三级 轻度污染
森林公园 2023-5-23 —— 10 一级 优
A.城市街道空气质量状况为轻度污染
B.空气质量指数越小,空气质量越好
C.森林公园有大量树木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D.城市街道的空气中含有SO2、CO、NO2、CO2等气体污染物
4.【教材变式·P110图】根据“酸雨形成示意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酸雨形成示意图
(1)酸雨是pH小于 的雨水。
(2)我国的酸雨成因是
。
(3)酸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有
。
知识点2 保护水资源
5.【新独家原创】2023年3月22~28日是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下列措施符合该主题的是( )
A.火力发电厂冷却用水重复使用
B.农业上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C.废旧电池随意扔入河流
D.城市污水任意排放
6.【新素材·科技创新】(2023辽宁抚顺二模)电视节目《荒野求生》中的生命吸管(如图所示)是一种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的吸管装置。其中加碘树脂主要起杀菌消毒的作用,活性炭过滤层可以除去99.3%的细菌和病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过滤器可以除去水中难溶性和可溶性杂质
B.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还能使海水淡化
C.生命吸管可以将水净化,得到纯净的水
D.生命吸管中发生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知识点3 回收利用固体废弃物
7.【新素材·清洁环保】(2023河北中考)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
A.坚持绿色出行,践行低碳生活
B.秸秆粉碎还田,增加农田肥料
C.垃圾分类回收,减少资源浪费
D.废弃电池深埋,防止土壤污染
8.【新独家原创】2023年世界环境日全球主题是“塑战速决”。塑料污染问题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防治塑料污染刻不容缓。下列措施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
A.露天焚烧塑料垃圾,减少白色污染
B.外出就餐,尽量不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C.加强废旧塑料制品回收和开发利用
D.推广可重复使用、易降解的塑料包装材料
9.【跨学科实践活动】(2023四川泸州中考)《泸州市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于2023年1月1日正式实施,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为节约资源,生活中投放废弃铝质易拉罐应选择的垃圾桶是 ( )
能力提升全练
10.(2023贵州模拟,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生态文明思想。下列不符合这一思想的做法是( )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节约资源能源
B.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增加粮食产量
C.化石燃料取之不尽,提倡大量使用
D.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减少尾气污染
11.【课标新增·调控化学反应的重要意义】(2023福建漳平一模,7,★★☆)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消除汽车尾气污染是实施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下图为汽车尾气净化器处理尾气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CO 2CO2+N2
B.反应前后,氮元素的质量不变
C.Pt-Rh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性质不变
D.使用该净化器能使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12.【新素材·清洁环保】(2023江苏句容月考,24,★★★)研究表明,雾霾的形成与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大气中的氨有关(如图所示)。
(1)以上雾霾的形成主要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人类使用的能量大部分来源于绿色植物通过 把太阳能转化成的化学能。
(3)NH4NO3和(NH4)2SO4属于 (选填化肥种类),施肥时应注意 。
(4)预防含硫化合物生成雾霾的方法之一是将氨气和二氧化硫通入水中,再通入氧气充分反应生成(NH4)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素养探究全练
13.【学科素养·科学态度与责任】某班一学习小组以“酸雨的危害”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完成下列探究过程中的记录。
【提出假设】酸雨易对金属、植物、大理石等造成危害。
【调查收集资料】学习小组的同学搜集到以下资料。
【交流讨论】造成酸雨的物质主要来自 、 。
【设计实验方案】以“模拟酸雨的危害”为题进行对比实验。(如图所示)
实验环境:①天然雨水;②向充满SO2的集气瓶中加少量的水,模拟“酸雨”。
【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就A、B、C三组装置中任选一组描述其对比现象:
。
【交流反思】
①用pH试纸测定酸雨pH的具体操作方法是 。
②同学甲认为酸雨的腐蚀作用来自SO2的酸性;同学乙认为酸雨的腐蚀作用是由于SO2与水等反应生成硫酸的缘故。你认为 的说法正确。为了证明该同学的说法正确,你认为还需要补充的对比实验所用的样品是 (填字母)。
A.蒸馏水 B.干燥的SO2气体 C.稀硫酸
【实际运用】下列防治酸雨的措施合理的是 (填字母)。
A.使用脱硫煤 B.加高工厂烟囱
C.开发新能源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B PM10属于空气污染物。
2.D 化石燃料是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禁止使用化石燃料是不现实的。故选D。
3.D 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D错误。
4.(1)5.6 (2)大量燃烧含硫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其次是机动车尾气的排放,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合理即可) (3)使植物枯萎,使农作物减产,危害人体健康,腐蚀户外建筑和雕塑等(合理即可)
5.A 火力发电厂冷却用水重复使用可起到节约用水的作用,符合活动主题;农业上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废旧电池扔入河流、城市污水任意排放均会造成水污染,不符合活动主题。
6.D 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A错误;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不能使海水淡化,B错误;图示装置净化水的过程中没有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得不到纯净水,C错误;过滤和吸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杀菌消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正确。
7.D 废弃电池进行深埋处理,会污染土壤,D错误。
8.A 露天焚烧塑料垃圾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
9.B 废弃铝质易拉罐可以回收再利用,要放入可回收物的垃圾桶内。
能力提升全练
10.C 化石燃料的储量有限,短时间内不会再生,不能大量使用。
11.C 由题图可知,CO和NO在Pt-Rh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CO2和N2,A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B正确;Pt-Rh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C不正确;使用题图净化器能使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CO和NO转化为无害物质CO2和N2,D正确。
12.(1)化学 (2)石油 光合作用 (3)氮肥 不能和碱性物质混用 (4)2H2O+4NH3+O2+2SO2 2(NH4)2SO4
解析 (1)雾霾的形成过程中有新物质产生,主要属于化学变化。(3)NH4NO3和(NH4)2SO4均含有氮元素,均属于氮肥;铵态氮肥不能和碱性物质混用,否则会降低肥效。(4)氨气、二氧化硫、水和氧气充分反应生成(NH4)2SO4。
素养探究全练
13.【交流讨论】含硫煤的燃烧 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合理即可) 【实验现象】B组,天然雨水中的大理石没有明显变化,“酸雨”中的大理石表面有气泡产生(合理即可) 【交流反思】①将pH试纸放在洁净干燥的玻璃片上,再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酸雨滴在pH试纸上,将pH试纸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pH ②同学乙 B 【实际运用】AC
解析 【交流讨论】形成酸雨的物质主要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它们来自含硫煤的燃烧、化工厂排放的废气等。【实验现象】A组,“酸雨”中的植物比天然雨水中的植物腐蚀更严重;B组,“酸雨”中的大理石表面有气泡产生,天然雨水中的大理石没有明显变化;C组,“酸雨”中的铁丝比正常雨水中的铁丝腐蚀更严重。【交流反思】②酸雨是SO2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硫酸而形成的。为了证明同学乙的说法正确,还需用干燥的SO2气体作对比实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